◎ 王军
患癌女教师被开除事件给我们提出了什么?
◎ 王军
王军 漫画
兰州交大博文学院女教师刘伶利患癌治疗期间被开除事件,成为当下广为关注的热点。据报道,刘伶利2012年在该学院任教,2014年被查出患卵巢癌。之后校方以连续旷工为由将其开除,并停缴其医保。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当听到这样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这样的事件是真的吗,待到确认无疑时,接下来的反应就是不可思议,震惊、愤懑、无奈。这件事件千真万确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目前,刘伶利老师因患癌症并发心脏病已经去世。一个32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香消玉殒,不禁让人惋惜不已!这样的年纪应该是人生幸福的开始,然而这一切就此永远画上了句号。悲愤之余,我们是否感到人的生命的渺小,尤其是在遇到痛苦和疾病时的那份无助,这个时候多么需要援手和帮助。然而,在处理刘伶利老师的事件上,其所在学校的表现和所作所为的确不敢恭维。而刘伶利老师在应对病魔的侵蚀和不公的待遇时表现出的那份坚强,让人佩服。即便在治疗费高达数十万,家庭不堪重负时,刘伶利老师还忍受着癌症造成的全身剧痛摆地摊卖衣服挣钱治病。这个事件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应该值得我们好好去反思,到底是什么让人迷失了人性的光辉,对一个生命的消逝置之不理,对法律法规的执行那么漠然视之。
缺德。助人为乐,关爱他人,是我们泱泱大国几千年老祖宗传下的美德。这起事件,公众对校方说最多的话语就是“缺德”。在面对患病的老师,校方不但没有伸出援手,哪怕是一句暖心的话语都没有。首先停医保,再后宣布除名,急着将患癌教师视作包袱将其甩掉。就是刘伶利老师母亲带着病历去学校补开请假条时,校方领导还讲出“不要给我哭,我见这样的事情挺多的”这样残忍的言语。试问,患病的老师倘若是校领导的妻子、姐妹或者女儿,校方又会怎么应对。关心是一种付出,关心是一种奉献,关心是一种美德,教书育人的殿堂,发生这样丧失良心道德的事件,还怎样传授大爱,传递人性的真善美,这样的学校还怎么让教师去安心教书育人。
缺力。不难看出这起事件中,法律执行力的缺力,助长了校方对法规的藐视,让校方的麻木不仁显得很是坦然。依照《劳动合同法》,给予患病职工医疗期是企业的义务。1995年起施行的《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中更明确规定,对患癌症、瘫痪等特殊疾病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可适当延长医疗期。为了争取合法权益,回击校方对患病刘伶利老师违规决定,刘伶利老师及家人为此两次诉诸法律均胜诉,但校方就是不履行法院判决。校方对法律的漠视和不敬,让胜诉的人心更寒。如果在每一次判决后,尤其对这样特殊性案例事件的弱势方,相关部门能多一下跟踪,能多一点关注,能多一份援助,公正的判决还会是一纸空文吗?
缺位。面对这起典型的侵犯个人正当权益的事件,最终是以一个生命的消失拷问了现今的权益维护机制,但凡在哪一个环节,只要是干预一下,刘伶利老师的离去,也就显得不那么的悲哀和无奈。作为人社部门在接收劳动仲裁申诉时,不要轻率地不予受理,不妨介入调查,对恶意解聘情况依法溯责;事件的纷纷扬扬,一定会惊扰到教育主管部门,只要主管部门稍微追问,出面处理,校方岂敢一错再错;工会组织,如果第一时间能够介入,当起职工的娘家人的角色,义不容辞地为职工撑腰维权,校方还敢如此嚣张;社区不难在地摊上发现多了一位买衣服的患病老师,只要不视而不见,哪怕助一把力,向妇联等相关的部门机构呼吁反映一下,逝去的人也许心里会有些许安慰,但就是这般的举手之劳,谁都没有去伸手!维权的缺位,让离去的人多有不甘,感叹人情的冷暖。
我们的法制在进一步健全,维权机制也在不断地完善,尤其对弱势群体的生活帮助、疾病救助、法律援助等一系列爱心工程也在有序推进,只要人人都有一颗善意之心,这样的事件发生会少一些,再少一些,直至不再发生。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关爱,让人性不再那么残酷,让人间多一些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