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相似性的认知构建

2016-02-27 15:42丁毅伟
学术交流 2016年12期
关键词:源域相似性隐喻

丁毅伟

(南京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南京 211167)



语言学研究

·认知语言学专题·

隐喻相似性的认知构建

丁毅伟

(南京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南京 211167)

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也更具认知价值。相似性既是构成隐喻的必要条件, 又是隐喻形成的基础。隐喻作为人类语言具有创造性的认知机制,创造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隐喻本质上是创造性的行为,隐喻思维机制激发人们自由的想象力,使得隐喻推理的抽象思维成为可能。隐喻的创造相似性是认知主体有意识的行为。探究隐喻相似性的认知构建,有助于揭示深层结构所蕴含的语言创造性与语言本质,从而进一步拓展对隐喻本质的深刻理解。

创造相似性;认知;隐喻

一、引言

人类认识世界的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源于隐喻。人类通过概念隐喻在不同事物间构建各种新的相似关联。在思维和语言中概念隐喻无处不在,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认知语言学逐渐解释自然语言与真实生活经验之间的关联性。以莱柯夫(Lakoff)为代表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的工作机制,一个概念隐喻由源域和靶域两个概念域组成,它们之间构成映射关系。[1]映射的方向是从源域到靶域。概念隐喻映射有两种:1.以概念相似性为基础的映射。2.以经验相关性为基础的映射。隐喻的理解方式是通过源域来理解靶域。一般而言,源域比靶域更具体、更熟悉一些。因此,概念隐喻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

相似性既是构成隐喻的必要条件, 又是隐喻形成的基础。吉布斯 (Gibbs)认为,他使用“resemblance”而不用“similarity”来表示相似,是因为相似不是指源域和靶域之间的表面相似,而是指其之间的人们所感知的某些共同的方面,强调我们的感知和概念表征的作用。[2]相关性(correlation)是认知域和心理空间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基本的隐喻联系是建立在经验的相关性基础之上。格雷迪(Grady)认为,人类经验中基本的隐喻构成了独特的对应联系,这些联系是不能用概念整合理论中诸如类比、因果关系、身份等概念来解释的,因为它们产生于特定类型的心理经验之间的相关性。[3]

二、隐喻的相似性

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的本质和起源是隐喻的,语言的创造、变化和运用的规律也起因于隐喻。隐喻由认知而起,源于对世界感知信息的共鸣。隐喻性语言是隐喻性思维的表现。人类认知经验和能力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隐喻常常借助语言来构建, 反过来又促进语义的演进。[4]语言的认知研究是语言学和心理学在理解人类概念结构方面的统合。因此,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最基本的、共有的认知范畴。隐喻的发展与人类文化认知能力的发展相依相伴,人类的生动想象与丰富情感可以通过隐喻来体现。

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是客观现实、人类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隐喻作为语言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可通过分析具体的语言实例来反映特定的语言现象。隐喻基于相似性,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模式。人类用隐喻进行思维、促进知识发展、作出推理,开拓了我们对隐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究隐喻相似性的认知构建,有助于揭示语言的深层结构所蕴含的创造性与语言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拓展对隐喻本质的深刻理解。

莱柯夫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概念化的方式,是一种在概念系统中跨领域的映射。隐喻基本上是概念的、思想的,有系统性与融贯性,更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思维来源于体验。就隐喻的本质来说,它是通过某一事物来理解另一事物。隐喻的本质特征是基于相似性。它受人类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的影响。例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诗中通过 “花是梦”“丝雨是愁”构建了相似的概念,“丝雨”常见,比之如愁。这种情思和愁绪,理不清也说不尽,是对无名的愁绪有着深切的体验。通过类比引起联想,使客观事物之间互相联系,在不同范畴和概念领域里构建了相似性。

再如,水的特征是纤柔、深渺,汉语中人们常说“柔情似水”,用来暗示缠绵悠长的情感。中国诗人喜欢以流水比喻愁情,在愁情与水之间构建相似性,水的连绵不断,恰如愁情挥之不去, 人类的心灵世界通过水的意象清晰地折射出来。请看描写愁情的千古佳句:“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莱柯夫和约翰逊(Lakoff &Johnson)认为,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会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它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只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5]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源域将推理类型映射到靶域,大部分推理是隐喻性的。隐喻的基本功能是用另一经验域来理解一个经验域的经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似性也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理解语言使用中的两种维度——解释性和描述性,以及语言使用中隐喻意义的生成、隐喻理解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认知框架里, 相似性和隐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

随着人类心智的发展,隐喻的功能和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展。根据兰盖克(Langacker)的观点,认知原则包含三个方面:人类经验、感知选择和文化的偏好。勃兰特 (Brandt)认为,语义域是由人类经验构成的。语言、文化和符号是以生命世界中的经验和实践为基础的,而人的生命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又由普遍和特定的语义域构成。[6]隐喻是人们感知、形成概念和解释经验的必需工具。要解读语言真正的含意,具体的投射过程要在经验世界中接受检验,从而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方式。生活经验和心智的体验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类不断激活发现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纽带,通过从一个认知域感知到另一个认知域之间的相似性, 发现了两域之间形成的“亲缘关系”,从而构建了各种新的概念隐喻。

人类的主观经验无论多么丰富,人类将其概念化、推理和可视化的极大部分方式都来源于其他领域的经验。[7]隐喻的基础在于人类的思维、语言和自然的关联性或认知相似性,在于认知映射和意象图式等的多样性。源域和靶域的关联性是产生隐喻意义的原因之一,根据事物和事件或其状态的模糊关联性,对事物的认知进行创新性使用,这对语言使用中出现的语言现象和认知能力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隐喻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经验既反映出隐喻的体验基础, 也体现人们的认知与文化经验基础。这与人类的认知方式、社会文化、传统习俗、思维方式等密切相关,在千差万别的认知世界中感悟到了相似性。请看下面的例子:

(1)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

例(1)从“白雪”对蚕丝的隐喻以及“黄云”对麦子的隐喻中,从源域到靶域映射的过程中,我们很难说存在相似性。用“白雪”和“黄云”当作丝和麦,即两者具备了相似性。这是施喻者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真实展现。人类的个体生命体验离不开他所生存的社会生活,体验中积淀着文化和社会的内涵。所以,隐喻使人产生联想的广度与深度离不开人类的感受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离不开人类的敏感性和生活经验。这说明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经验的事物都是隐喻的某一种表征。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这更说明,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文化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共性,隐喻来自人类经验中反复出现的关联性。

三、隐喻相似性的突显

在认知语言学中,所谓突显,就是指对语言所传达信息的取舍和安排。英语常用“prominence”或“salience”来表达这一概念。温格瑞尔和施密德 (Ungerer & Schmid) 认为,这种语言现象超越了逻辑推理和客观性,是人类主观认知的结果。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则往往是以事物间的必然相似性、偶然相似性和强加相似性为基础。而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创造性思维,实际上就是对事物之间相似点的创造性认知突显。[8]

福柯尼耶和特纳(Fauconnier & Turner)认为,“域差异”(domain difference)的假设有时无法解释一些隐喻问题,隐喻可用心理空间的概念整合网络来描写,所谓隐喻中的域差异实际上是“源表征”空间的来源域和“目标指称”以及“关联”空间的目标域之间的差异。斯威策 (Sweetser) 提出了四个基本的语义域:物质的、社会的、心理的和言语行为的。心理空间不是认知域的对等物,但心理空间的构建取决于和依赖于认知域,心理空间表征了由认知域所建构的某一较具体的场境。格雷迪、奥克利和科尔森 (Grady、Oakley & Coulson) 认为,最终构成整合的映现网络首先取决于输入空间之间建立的连接,这些输入空间之间的对应映现关系引导着整合空间的建构。[6]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是抽象认知能力创造了人类隐喻语言。相似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创造的,具有创造性的隐喻能给人带来新的认识和新的哲理。强调相似点的创新论,其代表人物有布莱克、里科尔、郝斯曼(Black、Ricoeur、Carl Hausman)等人。郝斯曼认为,隐喻创造了新的独特的所指,不同于喻源和目标的所指。郝斯曼所谓的独特性可理解为自主性。新所指带来了新的信息。[9]

在创造相似性隐喻中,相似性并非预先存在或者完全客观存在,创造相似性产生的过程表现为找出关联两域映射中最突出的共同特征,构建新的概念。源域和靶域之间映射,其实质是跨域映射,源域中的各种语言映射到靶域中,以实现具体喻抽象概念的表达。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产物。因为人类的认知发展使思维能力的产生越来越富有创新性,探索事物具有创造性。隐喻使人类不断认识新事物,不断发展推理能力,创造相似性看似新奇,实际上是一种语义的相似创新,也是人类认知能力创造性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结果。

根据隐喻创造相似性的特性可知,从源域到靶域的映射中,隐喻不断创造出新的相似性,体现了隐喻表达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在概念化过程中,人类富有的抽象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喻对范畴进行概念化,帮助人们理解未知的新概念,在不同的经验世界或观念世界之间建立对照关系或对应关系。这里更突出了认知主体的作用,创造相似性是认知主体有意识的行为,创造相似性更具有认知价值。

传统的学者强调隐喻是二域之间的相似或相近,现代学者却认为,隐喻的力量恰恰来自二域之间的差异。人们不仅从两个具体事物之间找出相似点,还可以从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之间找出相似点,在差异中寻找相似, 使抽象事物具体化,使未知事物获得语言表达,从而引发出很多隐喻现象。例如: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例(2)中,“春风”与“剪刀”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以“剪刀”喻“春风”,把春风催生柳发青叶,喻为剪裁而出。“春风”和“剪刀”所具备的裁剪能力, 即两者所具备的相似性。是春姑娘裁出那片片细叶,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创造了一种超然的意境。

隐喻是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迁移、连接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遍而又突显的认知过程,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看似突显,其心理机制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理空间在概念上的合成,源于外显结构的意识突显性和深层结构的语义创建性的统一性,主要是源域和靶域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和诸心理空间中各相关语义要素的合成。跨空间映射借助于社会认知结构和文化背景知识,使源域与靶域之间产生认知相似性的基础得以实现。

(3)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例(3)中,“风”和“草”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会表现出多种不同的隐喻意象。意象是一种心理表征。这种心理表征最初表现为外部感官的即时感知体验的概念类比。认知语境以寻找话语语境的最佳关联为目标,如果没有 “草上之风必偃”的话语语境意义连贯的构建,我们是很难想象“君子之德”之与“风”、“小人之德”之与“草”有什么相似性。而这恰恰是隐喻魅力的所在。在源域事物特点向靶域事物映射的过程中, 把“德”与“风”两种不同的事物重新构建,将“风”和“草”域映射到“德”的域上,通过心理空间在概念上的整合,来构建新的意象图式,使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才得以张扬。

创造性思维是隐喻的一个重要特性。人们表达情感体验中不同意象的感受,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利用熟悉的概念来理解未知的概念,通过跨越两个认知域的概念化方式的感悟创造隐喻。因此,人类的认知能力促进了隐喻的创造性使用。反之,隐喻的创造性使用也积极地促进了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隐喻在扩展外围语义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隐喻强调源域和靶域之间的距离,将相距甚远的事物并置,从涉及两个不同领域事物的关联中,创造出新奇的隐喻,在靶域中进行创新性使用,用来突显存在于靶域中特定的概念,其特殊性就在于它能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之间重新构建关联性,在已整合的空间中产生新的突显结构。创造相似性的隐喻突显越大,给人想象的空间无限辽阔;意义的跳跃幅度越大,所隐含的思想感情就越丰富,给人以出人意料的新奇精妙之感。

(4)When the evening is spread out against the sky

Like a patient etherized upon a table.(T.S.Eliot,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例(4)中,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首句成为现代诗歌“远距离取譬”的一个典范。把“当黄昏展开遮没了天空”与“像一个麻醉在手术台上的病人”联系在一起,创设了广阔的联想空间, 成为极具创造性的一种隐喻形式,源域和靶域之间的关系是差异中的相似。隐喻通常包含假设思维,在心理空间所创造的概念整合中,空间越辽阔, 构建的意象就越有创新的意义。

(5)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William Wordsworth, Daffodils)

例(5)中,华滋华斯的“我孤独地飘荡有如一朵浮云”是两域之间的距离而呈现的表现力,所构成的投射程度反映了两域之间范畴特征的相似性。两类事物距离越远,隐喻就越新奇。施喻者运用联想思维引起两个类属不同的语义域间的映射,有意突显域差异。隐喻对于在人们共有的认知结果中具有描述的想象空间,探索的事物具有创新性,使之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因为人类依赖大自然,空间感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认知反应的结果。实际上,隐喻相似性突显的理解过程也是隐喻相似性的理解过程。

四、结语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隐喻则更具有人类生存基本认知模式的抽象性。隐喻在本质上是抽象的、创造性的行为。隐喻思维是一种具有深潜创造力的思维方式。隐喻思维机制激发人们自由的想象力,使得隐喻推理的抽象思维成为可能。这更加突出了体验哲学的观点“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隐喻的生命力对于语言运用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不断创新。新颖的隐喻让人更深地领悟其所喻之意,更为深入地揭示心理认知机制。正是由于人们的想象和幻想能力,隐喻创造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隐喻才生机盎然地存在着、丰富着,并不断展示其创造性能力。它大量存在于人类语言及思想中,为人类正确解读语言认知机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诠释。

隐喻作为人类基本认知手段之一,更多的存在于事物间的广泛联系中,自然语言中人类的认知活动是隐喻形成的关键。隐喻的产生和隐喻意义的构建基于语义上的创新,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推理过程中都牵涉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它们都是受人类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的影响。隐喻总是使人类超出自身而趋向更高的存在。隐喻创造意义,意义不能脱离它们而存在。隐喻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这种认知能力,创造相似来表达未知的隐喻。而更重要的是,隐喻是人类拓展其概念系统的重要手段,具有创造性的认知机制之一,它有助于揭示隐喻语言认知中的一些基本规律。

[1] George La Koff,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1-5、154.

[2] Gibbs R.Taking Metaphor out of Ours Heads and into the Cultural World[M]// R Gibbs, G Steen,eds.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msterdam: Benjamins.1999:89.

[3] 张辉,杨波.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7-14.

[4] 丁毅伟.隐喻思维的认知基础[J].北方论丛,2007,(5):62-64.

[5] George La Koff,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543.

[6] 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59-77.

[7] 刘正光.隐喻的认知研究——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7.

[8] 王文斌,熊学亮.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J].外国语,2008,(3):46-54.

[9]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54.

〔责任编辑:曹金钟〕

Cognitive Construction of Metaphorical Similarity

Ding Yiwei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Nan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jing211167,China)

Metaphor as a kind of cognitive mechanisms has its universal and commonfeature of basic cognitive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Similarity form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metaphor, as well as the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metaphor.As a creativ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human language, it creat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terials.Essentially being a creative act, its thinking mechanism triggers man's free imagination,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he abstract thinking of metaphorical reasoning.The similarity of metaphor creation remains the conscious behavior of cognitive subject.Through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construction, it contributes to reveal the linguistic creativity and the nature of language in the deep structure, thereby expanding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metaphor.

innovative similarity; cognition; metaphor

2016-10-08

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应用型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的模式和路径研究”(GY20130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课题“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研究”(11JSW-19)

丁毅伟(195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从事语言学、二语习得、符号学研究。

H04

A

1000-8284(2016)12-0175-05

猜你喜欢
源域相似性隐喻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