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飞
《水龙吟》词调考原
郭鹏飞
[摘要]《水龙吟》本名《鼓笛慢》,始见于欧阳修词。元丰三年,苏轼填此调作咏笛词,改名《水龙吟》。次年春,章楶用此名作杨花词寄苏,苏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之,一时传为绝唱,遂为此调典范。此后名作迭出,别名增多,《水龙吟》成了最常用名,本名遂不彰。明清人编制词谱,言及调名正变,颇紊乱。后世研究该调起源,一般从《水龙吟》一名探究,受蔽于文献,影响研究深入。《鼓笛慢》是据北宋教坊乐《鼓笛曲》而创制的新调,以笛、鼓为主要演奏乐器。《鼓笛慢》因《鼓笛曲》而得名,苏轼嫌其名不雅而改之。苏作咏笛词在选调上有用心,而所改用之“水龙吟”名确为描写笛声之绝妙好辞。
[关键词]词调水龙吟鼓笛慢苏轼鼓笛曲
《水龙吟》是北宋以来著名词调。南宋陈元龙认为调名来自“李贺诗‘雌龙怨吟寒水光’”。[1]清毛先舒则认为调名采自李白诗“笛奏龙吟水”。[2]从时间上看,李白诗早于李贺诗,似毛氏之说更有道理。但这都是对词汇出处的解释,并未切入到调名考原的核心问题。又有说《水龙吟》为南北朝时琴曲的,或谓诸葛亮所作,或谓唐玄宗所制,多无确切的文献依据。①琴曲《水龙吟》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张进朝《玉梧琴谱》(1589年),其解题曰:“按《紫霞洞》考,孔明所作也。……今龙作甘霖而归渊海,须臾吟涌,其意沧大高广,有九霄之音。”(《琴曲集成》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9页)《紫霞洞琴谱》,南宋杨缵编,已佚。观其解题,并非“水龙吟”本义,谓诸葛亮所作亦不可信。又史载唐玄宗善笛能制曲,《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6页)载有《龙吟声》一曲,李白有“笛奏龙吟水”之宫词,好事者遂谓唐时已有《水龙吟》曲,亦不足证。今所见载最早之《水龙吟》曲,始于明初。《明史·乐志三》载:“迎膳,奏《水龙吟》曲,与进膳同。”(中华书局,1974年,第1568页)
《全唐诗》卷九〇〇附词有吕岩《水龙吟·目前咫尺长生路》一首,这是笔者所见最早的《水龙吟》。不过吕岩(即吕洞宾)著作皆为伪作。[3]《全宋词》:“宋代所传吕词,实皆宋人作。”[4]而宋人无该词,故《全宋词》未收。《全唐五代词》:“(吕岩)词百余阕,大抵为好事者托名之作。……从词的风格及所用词牌来看,显系伪作。”[5]其实该词首见于万历本《吕祖志·艺文志》,[6]为明人伪作无疑。
又严建文《词牌释例》谓:“此调首见于北宋柳永咏梅之作。”[7]此即《水龙吟·雪霏冰洁霜凝》一词,但古本柳词集中并无该词。该词首见于南宋黄大舆所编《梅苑》卷一,为六首《水龙吟》之二,并未署名。②《梅苑》六首《水龙吟》,唯第三首署孔方平,第五首署孔处度,余未署作者。第一首《夜来深雪前村路》,《全宋词》据宋钞本考为晁端礼作。又,别本题作《鼓笛慢》,见《全宋词》第3603页引。该词署名柳永,始见于清沈辰垣编《历代诗余》卷七十四。[8]《历代诗余》误署为柳词,大概因为前二首《水龙吟》皆未署名,而二词之前的一首《江梅引》①此《江梅引》实为王观词,非柳词。《全宋词》王观词下注:“赵万里云:案明钞本《梅苑》一引上阕,不注撰人。……检《乐章集》未载,则非柳词明矣。”(《全宋词》,第262页)词则署柳永,故引致误判。
《全宋词》所录《水龙吟》以章楶、苏轼所作为最早。元丰四年,②《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314-315页)谓:“朱孝臧《东坡乐府》卷二依王文诰说编元佑二年丁卯,龙本、曹本及近人选本,均依朱说。邱俊鹏《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琐谈》及刘崇德《苏轼杨花词系年考辨》,均考证为元丰四年春作于黄州(邱文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东坡词论丛》,刘文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评论丛刊》第十八辑)。二文论述颇详,较为可信。”章楶作《水龙吟·咏杨花》词寄苏轼,苏次韵酬和,两词皆佳妙,一时传为绝唱,使得该词调风靡全国,作者遂多。苏词是和作,即章词更早,但章楶仅此一首,苏轼有多首,而该杨花词并非苏轼第一首《水龙吟》。因此,“水龙吟”名的出现不早于北宋,而始见于苏轼词。那么,是否是苏轼创该词调呢?笔者考定的答案是否定的。
清万树《词律》云:“水龙吟:一百二字,又名小楼连苑、庄椿岁、龙吟曲、海天阔处。”[9]但万氏没注明这些别名的出处。后来《词谱》重新整理这些别名,才一一注明出处。《词谱》云:
曾觌词,结句有“是丰年瑞”句,名丰年瑞;吕渭老词,名鼓笛慢;史达祖词,名龙吟曲;杨樵云词,因秦观词起句,更名小楼连苑;方味道词,结句有“伴庄椿岁”句,名庄椿岁。[10]
由上可知,《词谱》在《词律》的基础上对《水龙吟》别名进行了考原,补充了别名“鼓笛慢”和“丰年瑞”,发现万氏所列“海天阔处”一名不知所据,遂将之删去。③《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四谓:“(水龙吟)一名小楼连苑,一名海天阔处,皆以词句别名也。”但并未说明是以哪首词而定的别名。汪汲《词名集解》卷一谓:“海天阔处:宋辛弃疾《水龙吟》之别名也。”(汪汲《词名集解》,乾隆五十九年刻本)但辛词《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无“海天阔处”一句,《词谱》不录。其实《词律》卷八收有《鼓笛慢》一调,例词是秦观《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一百〇六字,因与一百〇二字的《水龙吟》字数不同、句式少异,故万氏判为两个不同的词调。但《词谱》编者认为吕渭老等人的《鼓笛慢》在字数、句韵、格式上皆与《水龙吟》相似,唯秦观词是少见的别格,不宜分为两调,于是将秦观词列为《水龙吟》又一体,谓“此添字《水龙吟》也,又兼摊破句法。……若删去添字,便与诸家无异矣。”[11]
不过,《词谱》虽订补了《词律》的疏漏,却产生了新讹误。例如,《词谱》谓“曾觌词结句有‘是丰年瑞’句,名丰年瑞”,但事实上曾觌并无该作。《全宋词》只有比曾觌稍晚的吴琚有《水龙吟·紫皇高宴萧台》④见《全宋词》,第2204页。吴琚,宋高宗吴皇后之侄,能诗词,作品传世不多,《全宋词》仅辑六首。词,结句为“是丰年瑞”,故曾觌系吴琚之误。今考《说郛》,知此词作于宋淳熙八年(1181)正月初二,吴琚在皇宫过春节,午后瑞雪大降,乃赋此词以献,皇上、太上皇、皇后等皆大喜,赏赐颇厚,太后当即令后宫歌唱。[12]该词结韵套用苏词,语多谀颂,人因以“丰年瑞”代称之,后世词人鲜用该名,故宋代以来未见《丰年瑞》词。而“庄椿岁”一名虽始于方味道,实取自辛弃疾词。⑤方味道《庄椿岁·寿赵丞相》词序称“音寄《水龙吟》,名为《庄椿岁》”(《全宋词》,第2527页),结句云“看他年接武,三槐长是,伴庄椿岁”。实则辛弃疾《水龙吟·玉皇殿阁微凉》词结句已有“待从公痛饮,八千余岁,伴庄椿寿”。另外,《词谱》所存“又一体”小注有“水龙吟令、水龙吟慢”,谓出自《高丽史·乐志》。⑥《高丽史·乐志》所录《水龙吟令》为双调一百〇二字,显系慢词,不合称“令”。见郑麟趾等《高丽史》志第二十五《乐二》,韩国首尔大学藏奎章阁图书。但检《乐志》,原刻“慢”字为小字注,示为慢词而已。《词谱》虽未正式将二者列为别名,但这些小注影响了后世学者,例如吴藕汀《词名索引》[13]等就将它们归为别名。
此外,《鼓笛慢》并非始于吕渭老词,而是始见于欧阳修词。《全宋词》所录《鼓笛慢》仅九首:欧阳修、黄庭坚、秦观、孔榘(孔夷侄,北宋中后期人)、吕渭老(北宋末南宋初人)、赵长卿(北宋末南宋初人)六位词家各一首,无名氏三首。兹录欧阳修《鼓笛慢》词如下:
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多情更把,眼儿斜盼,眉儿敛黛。舞态歌阑,困偎香脸,酒红微带。便直饶更有,丹青妙手,应难写、天然态。长恐有时不见,每饶伊、百般娇騃。眼穿肠断,如今千种,思量无奈。花谢春归,梦回云散,欲寻难再。暗消魂、但觉鸳衾凤枕,有余香在。①欧阳修《醉翁琴趣外篇》卷一,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7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94页。关于其中艳词的真伪问题曾引起广泛的讨论,参欧阳明亮《胡适对欧阳修词的考辨与评判》,《词学》2013年第2期。
该词首见为欧阳修作,②欧阳修所用词调约70个,其中首见于欧词者有20多个,可能是其新创。他还改柳永中调《看花回》为长调,改《促排满路花》《踏莎行》为慢词。这足以表明,首见于欧阳修的词(如《鼓笛慢》)即其所创,不是不可能的。而且早于苏词。苏轼所作第三首《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词有自序称:“元丰五年(1082),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觉而异之,乃作此曲,盖越调《鼓笛慢》。”③朱孝臧编年、龙榆生校笺《东坡乐府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2页。该词为苏轼第三首《水龙吟》,朱孝臧编年不确,故本文谨据邹、王本《苏轼词编年校注》本为删改了小序的明本,所引龙笺本与元延佑庚申刊《东坡乐府》本同,较近原貌。意谓新改调名《水龙吟》即当时人所共知《鼓笛慢》一调。故《鼓笛慢》之得名早于其他别名。
自从苏轼《水龙吟》词遍传海内,词家遂多用此新名题篇。宋人很清楚《水龙吟》即旧调《鼓笛慢》。如王象之《舆地纪胜》云:“栖霞楼在仪门之外,……东坡所谓赋《鼓笛慢》者也。”[14]可知,南宋人仍谓苏轼《水龙吟》即《鼓笛慢》。又,金魏道明《明秀集注》卷三云“(水龙吟)亦名鼓笛慢”,[15]黄庭坚、吕渭老等词名《鼓笛慢》,秦观、赵长卿词中两名并存,可见宋代词人熟知这两个调名先后关系。“水龙吟”一名在苏词以后,以其为人所熟知的程度而力压曾用名“鼓笛慢”,以致后人在注释调名出处时,因受蔽于文献,不得不局限在解释词汇上,别名增多也增加了明清人编制词谱、考辨源流的困难。
从内容看,欧阳修《鼓笛慢》描写男女欢爱之情,赞美艺妓体态美之风格与唐五代所谓艳科词一脉相承。苏轼首次填此调,一洗艳科习气,改作较雅驯的咏物词。苏轼第一首《水龙吟》如下: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④另版本题序云与闾丘公显有关,应为文献讹传所致。参见罗忼烈《词学杂俎》,巴蜀书社,1990年,第56-60页。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睛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该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十一月苏轼官黄州时。[16]比较欧、苏二词可见,苏词在字数、句韵、平仄、句式结构、入声调配等方面均与欧词相合。为了使调名与内容、声情相符合,苏轼当真下了功夫。
首先,题序称赠友人吹笛侍儿,全词以咏笛为中心,句句不离笛字,而“龙吟”正是形容笛声的常用典故。汉马融《长笛赋》引庶士丘仲辞云:“近世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17]谓龙鸣水中之声与截竹横吹之笛声相似,此后文人制作,遂以“龙鸣”或“龙吟”喻笛声。南宋词人刘过《临江仙》云“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18]也说明《水龙吟》所用之曲与笛有密切关系,所以苏轼才选用该调。为了使内容、调名、声情更和谐统一,而首创“水龙吟”以替旧名。
其次,苏轼或嫌其原名不雅而改之。在存世的三百余首苏词中,鲜有浅俗绮艳之作。这表明苏轼不仅在肯定词体、拓展词表达空间上有所作为,也在雅化词的思想、内容等方面有积极建树。这正是苏轼针对唐五代及以柳词为代表的宋初词风的一种反正,修改词调名并非个例。苏轼《如梦令》词序云: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19]
在创作的各方面,苏轼都极力倡高雅、反浮艳。除《如梦令》外,苏轼所改调名或改制新调的还有《双荷叶》(即《忆秦娥》)、《阳关曲》(改旧《渭城曲》,调入《小秦王》)二首。而《鼓笛慢》之得名当与该词是在鼓、笛等乐器伴奏的曲调上创制有关。在立意选调、指物赋词名时,苏轼充分考虑过如何使词调和思想内容相统一、而使调名较高雅的问题,这正是他改名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苏轼非常注意声与词的配合,故特选《鼓笛慢》作咏笛词并不是偶然的。龙榆生指出“夷考唐五代,以及北宋诸名家,号称知音识曲者之所为词,类于调名之外,不别标题,玩其词情,率不离乎本意,……自苏轼以横放杰出之才,借词体亦抒写其磊落清雄之怀抱,‘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以自成其为‘长短不葺之诗’,于是调外始别标题,而世人遂讥其多不谐律。然觉所制赤壁怀古《念奴娇》词,激壮之词情,固极与此调之声情相称,于声词配合之理,非漫不经心也。”[20]观苏轼所作《水龙吟》词,可证其于声词配合之理的确比较精熟。
苏轼第一次填《水龙吟》并为之改名时,已是欧阳修去世后的第八年,而在欧词创作后大约在十年左右的时间中,《鼓笛慢》几无续作。直到苏轼初次填作,此调才声名大彰,苏轼改名的意义由此可见。苏轼继作的《水龙吟》“一洗绮罗香泽之态”,[21]成为了雅人深致的典范,但苏轼并未对改名的原因作出详细交代。在词调史上,明显因苏轼的创作而跻身雅道、后来风靡天下的词调还有《沁园春》《水调歌头》《念奴娇》《满庭芳》等。这方面,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有更详细的论述。[22]
检邹、王本《苏轼词编年校注》正编所录苏词331首(除残句),共用词调70多个。为苏轼所创或首见于苏词的词调有:《华清引》《荷花媚》《祝英台近》《昭君怨》《占春芳》《阳关曲》《渔父》《哨遍》《醉翁操》《皁罗特髻》《无愁可解》《三部乐》《翻香令》《贺新郎》,其中不少至今仍是比较常用的词调。
《水龙吟》从最初欧阳修写人至苏轼改作咏物,此后词人创作遂以咏物为正体,至今犹然。南宋初,周紫芝作《天申节祝圣词》,首开此调祝寿先例,接着曹勋、辛弃疾、高观国、刘克庄、李曾伯、吴文英等词人因之,创作了许多祝寿词。“祝寿”遂发展成为此调所常见的第二种主题。①天申节为宋高宗生日,周紫芝首用《水龙吟》作祝寿词,此后张元幹、曹勋、韩元吉、京镗、辛弃疾、刘过、高观国、刘克庄、李曾伯、吴文英、陈著、刘辰翁等相继创作了约四十多首祝寿词。虽然没有咏物之作多,但其鲜明的特征显然构成了该调所适宜表达的第二主题。《全宋词》另有无名氏《水龙吟》祝寿词二首(分别见于第3690、3903页)出于元代刊本,应为南宋时作品。另有《高丽史·乐志》所录二首(见《全宋词》第3825、3829页)与正格稍异,亦为晚出之作。
唐五代及两宋词的创制,多是根据教坊乐的曲调填词而成调的。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指出:“唐五代的词调,不过一百八十个左右。出于教坊曲的,几乎已占半数。这足以说明教坊曲同词的兴起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教坊曲是唐五代词调主要的乐曲来源,是恰当的。”“教坊曲还有二百多曲,未被用作词调。这是因为曲调转化为词调是有条件和有选择的。词须待曲而生,还须择曲而成。”[23]我们不禁设问:是否存在一种曲叫作《鼓笛曲》并属于北宋教坊乐呢?沈括《梦溪笔谈》就有载《鼓笛曲》,曰:“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则唐之‘汉震第二鼓’也。明帝、宋开府皆善此鼓。其曲多独奏,如《鼓笛曲》是也。今时杖鼓,常时只是打拍,鲜有专门独奏之妙,古曲悉皆散亡。”[24]
据此可知,唐代用于独奏的《鼓笛曲》,演奏方式是用两支鼓槌敲击鼓的两面。其鼓名“两杖鼓”,唐玄宗和宰相宋璟都擅长。北宋时称杖鼓,演奏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古曲散亡,已不能独奏。宋承唐制,建隆初置教坊,分四部,其一即鼓笛部。杖鼓是鼓笛部比较典型的乐器。
又,宋陈旸《乐书》载:“汉乐以杖鼓、第二腰鼓、第三腰鼓、下调笛并拍板五色为一部。后又合燕设乐,通为一部。盖起自鼓笛部也。”[25]可见,宋初之鼓笛部乐是有很多曾在隋唐以来燕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汉乐成分的。《宋史·乐志》谓三部乐凡二十四曲,其中法曲部、龟兹部各有二曲,则鼓笛部当有二十曲。
那么《鼓笛曲》是不是鼓笛部乐的一种呢?有两条材料尤其值得注意。一,宋陈旸《乐书》卷一九九载:“奏《鼓笛曲》,或用法曲、龟兹部乐。”①陈旸《乐书》卷一百五十九,第933页。按,《宋史》卷一四二载:“第十七、奏《鼓吹曲》,或用法曲,或用《龟兹》。”(第3348页)此段文字或本自《乐书》,故《鼓吹曲》应为《鼓笛曲》之误。二,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载:“制第十七,奏《鼓笛曲》,或用龟兹。”[26]其中将《鼓笛曲》与法曲部、龟兹部乐并举,说明《鼓笛曲》显然不属于此二部乐,而必属于鼓笛部或另一部乐;结合上文所论《鼓笛曲》的演奏情况以及鼓笛部所用乐器来分析,不难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鼓笛曲》属于北宋初教坊乐。
因此,《鼓笛曲》具备填词成调的可能性,这是《鼓笛慢》创调的必要条件。但是宋承唐制设立教坊,为何在唐代该曲未见填词成调呢?这是因为唐代的《鼓笛曲》以两杖鼓独奏,其声喧响,节奏感强,有肃穆威严之气,而无婉转悠扬之韵,故当时并没有成为词调。宋初,杖鼓演奏变为一头以手拍击打节拍,成为相对次要的乐器,而以笛为主要乐器,其声清越动人,极富变化,从而具备了填词成调的可能性。该调以四言为主,三句一韵,节奏鲜明,颇便铺叙,风格疏朗健劲;又尾韵皆用长句,上片两个三字句声韵轻快,戛然而止,下片三六四句式尤为特别,声韵婉转悠扬,余音不绝。
《鼓笛慢》共八均,属越调慢词。毛先舒《填词名解》云:“慢词者,调长声缓。”[27]《鼓笛曲》也应为越调曲,《鼓笛慢》据之以创调,也因之而得名。这种简便草率的命名方式在苛刻的文人看来有些不雅,也是不难理解的。苏轼《菩萨蛮》词云:“越调变新声,龙吟彻骨清。”[28]说明竹乐器演奏越调的声色是比较清亮的,故苏轼改其名而用以咏笛。
附记:本文初稿曾依次得到中山大学中文系杨权、张海鸥、黄仕忠、钟东、黎国韬、吴承学、许云和、何诗海、李晓红等诸位恩师的指导,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定稿,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宋]陈元龙:《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卷7,《续修四库全书》第1722册影宋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85页。
[2][明]毛先舒:《填词名解》卷3,《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2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184页。
[3]浦江清:《八仙考》,《清华学报》1936年第1期。
[4][18]唐圭璋:《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858、2152页。
[5]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95页。
[6][明]佚名:《吕祖志》卷6,《续道藏》第1113册辇下,上海涵芬楼影印明万历本,1926年。
[7]严建文:《词牌释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245页。
[8]沈辰垣等编:《御选历代诗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67页。
[9][清]万树:《词律》目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10]陈廷敬、王奕清等编:《钦定词谱》,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第2061页。
[11][清]陈廷敬、王奕清等编:《钦定词谱》,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第2072-2073页。
[12][宋]周密:《乾淳起居注》,《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953页。
[13]吴藕汀:《词名索引(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页。
[14][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49,清影宋钞本。
[15][金]蔡松年著,[金]魏道明注:《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3《水龙吟》其五,国家图书馆藏金刻本。
[16]孔凡礼:《苏轼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92-493页。
[17][梁]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54页。
[19][28]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46、449页。
[20]龙沐勋:《填词与选调》,《词学季刊》第三卷第四号未刊稿,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
[21]胡寅:《题酒边词》,见毛晋辑刻:《宋六十名家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20页。
[22]李清照:《词论》,见黄墨谷辑校:《重辑李清照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4页。
[23]吴熊和:《唐宋词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9、20页。
[24][宋]沈括著,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59页。
[25][宋]陈旸:《乐书》卷159,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版,第738页。
[26][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46《乐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83页。
[27][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卷4,查培继辑《词学全书》,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影印版。
责任编辑:陶原珂
作者简介郭鹏飞,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275)。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6)01-01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