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建设问题探析

2016-02-27 08:21鲁小波陈晓颖马斌斌渤海大学旅游学院辽宁锦州121013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辽宁锦州121000
海洋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济带辽宁景区

鲁小波,陈晓颖,马斌斌,王 梓(渤海大学 a.旅游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b.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

【区域经济】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建设问题探析

鲁小波a,b,陈晓颖a,b,马斌斌a,b,王 梓a,b
(渤海大学 a.旅游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b.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

根据我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标准,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共有95处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占辽宁全省的31.5%。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建设相对滞后,数量相对较少,标准化程度较低。另外,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旅游发展极不均衡,地区之间旅游实力差距悬殊;二是区域内地区间旅游合作不足,相互联系、相互带动作用不突出。综合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建设面临8方面问题:景区数量偏少;景区规模大小不统一;景区层次偏低;景区地区分布不均衡;景区管理体系不完善;旅游地区合作不利;景区建设无序化;景区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旅游景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问题

引言

我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5A、4A、3A、2A、A级,由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授权省旅游局,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进行评审认定,是一项衡量景区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A级以上(包括A级,下同)旅游景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客观评价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深层原因,为其在“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经济结构、带动就业、改善环境等积极作用,带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及辽宁省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参考。

1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建设现状

截至2015年末,辽宁省共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302处,辽宁沿海经济带共有95处,占全省的31.5%(表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辽宁沿海经济带土地面积占全省的39.06%,人口占全省41.96%),数量相对较少,且存在旅游景区建设相对滞后,标准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表1 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统计Tab.1 National Class-A tourist scenic spots statistics in the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

从辽宁省内情况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范围内的5A、4A级旅游景区比重占全省的50%和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省内相比还是具有优势,但在全国仍是十分滞后。而辽宁沿海经济带内的3A、2A级旅游景区仅占全省的21.0%和32.7%,严重低于其在全省的土地面积比重和人口比重,所以辽宁沿海经济带3A、2A级旅游景区建设十分滞后。另外,A级旅游景区为零,全省也仅有11处,这说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重视旅游景区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只是一味地“好大喜功”“只想做龙头”“不甘为凤尾”,没有实事求是、逐步发展的思想和意识,认为认定为A级、2A级旅游景区是一种“负面广告”,不会对景区的发展产出积极效应。其实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是依据客观实际标准进行规范管理的一种手段,以下对各种级别旅游景区的认定条件进行简要摘录,说明其价值和作用。

2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旅游景区实力分析

首先,从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来看,大连市拥有39个位列第一,葫芦岛市16个位列第二,锦州市14处位列第三,丹东市10个位列第四,营口市和盘锦市都为8个,并列最后。同时,不同级别的旅游景区对于地区旅游业的贡献和提升作用不同,按照级别高低5A加5分、4A加4分、3A加3分、2A加2分、A加1分,计算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旅游景区实力,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旅游景区实力对比Fig.1 The comparison of tourist strength in the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

综合来看,大连市旅游景区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他5市,属于第一层次的地区;葫芦岛市和锦州市属于第二层次,旅游实力较高;而丹东市在第三层次;营口市和盘锦市旅游实力处于最后一个层次,旅游实力较弱。由此可知,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旅游发展极不均衡,地区之间旅游实力差距悬殊;二是辽宁沿海经济带范围内的地区间旅游合作不足,相互联系、相互带动作用不突出,这一问题说明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划定的特定区域的作用和意义未能得到充分实现。

3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持续增多,由此我国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持续增强,旅游休闲的数量和质量都日益增长。未来中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将持续向第三产业转移或优化升级。因此,面向未来背景,审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反思和关注。

3.1 景区数量偏少

辽宁省的5A级旅游景区数量无论按照土地面积、地区人口数量,还是按照地区经济规模或地区人均经济水平都远远少于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而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辽宁沿海经济带范围内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的比重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辽宁沿海经济带范围的旅游景区数量相对偏少,很难满足未来规模日益扩大、质量日益提高的旅游市场需求。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较多,但比较核心的还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我国著名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已有工业基础、发展工业的思想和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已经形成了对“工业”的路径依赖,对于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重视不足,旅游景区建设政策不清晰、投资不足、发展滞后。

3.2 景区规模大小不统一

由于没有旅游景区规模大小的限制,辽宁沿海经济带范围内的旅游景区大小不一,千差万别。如最大景区丹东鸭绿江国家风景名胜区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千米,占地面积824.2平方千米,其中还包括200平方千米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这样大的景区面积很难全部有效利用,且将国家明令禁止开发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也计算在内,只能算是一种虚设或浮夸[1]。而小的景区如大连广播电视塔占地也就200多平方米。金石滩国际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达120平方千米,其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景点(大连金石蜡像馆、生命奥秘博物馆、石文化博览园、毛泽东历史珍藏馆、球幕体验馆、奇幻艺术体验馆、金石缘公园、中华武馆、狩猎场、十里黄金海岸、大连模特艺术学校和影视艺术中心、金湾高尔夫俱乐部、万福鼎公园、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以及金石发现王国主题公园等)都比大连广播电视塔、宜州化石馆等这样的小景区占地面积大。所以说这样的相比存在诸多不便,就好比让不同重量级别的运动员在一起比赛,很不合理、很不公平,应该规范景区规模,确定有效的旅游利用土地面积。根据面积大小认定为不同级别的旅游综合体(景点、景区、旅游联合体等)。

3.3 景区层次偏低

辽宁沿海经济带范围内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仅有2个,虽然在辽宁省的4个国家旅游景区中占据了50%,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还是为数太少。另外,4A级旅游景区、3A级旅游景区也不是很多。此外,很多景区不加入国家A级旅游景区认定,所以,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没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而未参加A级认定的景区由于没有经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改造和治理,在旅游产品层次和服务质量上不如A级旅游景区,。综合来看,通过整合、治理、规范、创新,辽宁沿海经济带还有10~20个左右的景区完全有条件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另外,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全面的管理制度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所有旅游景区纳入管理体系,既提高旅游景区的管理效率,又帮助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提质增效、有序发展、提高层次。

3.4 景区地区分布不均衡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分布不均的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辽宁省内三大经济板块之间的旅游景区分布不均,前文已经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沈阳市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达30家,而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总共33家。其次,如表1所示,辽宁沿海经济带范围内6市之间旅游景区分布也不均衡,其中,除了大连市,其他5市没有1家5A级旅游景区。第三,在各市范围内旅游景区分布同样存在不均衡。大连市的A级以上旅游景区集中分布在大连市市区和庄河市,其比例分别占全市的25.64%和23.08%,而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开发区、旅顺口区、金州新区和长海县分布相对较少。锦州市滨海新区A级以上旅游景区分布较少,而黑山县没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营口市经济开发区集中了该市一半的A级以上旅游景区,而大石桥市没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盘锦市50%的A级以上旅游景区分布在大洼县,盘山县仅有1个A级以上旅游景区。葫芦岛市市区的旅游景区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为43.75%,兴城市和建昌县都为18.75%,开发区12.5%,绥中县较少为6.25%。综合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应该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景区建设。

3.5 景区管理体系不完善

旅游景区管理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三个方面:(1)没有将所有的景区纳入管理范围之内。除了国家A级用以上旅游景区之外,还更多的景区处于“逍遥自在”的状态[2]。(2)旅游管理部门组建时间短,地位低,管理工作很难开展。旅游景区管理涉及相关部门较多,如土地、林业、环境、住建、文物、宗教以及市县区镇乡各级政府部门,在条块分割、部门分割、既得利益团体影响下,此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旅游管理部门统筹协调难度很大,在产业链条的培育、资源有效配置方面缺乏调控手段,监督管理职能不畅,行业管理软弱无力,具体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管理体制的弊端影响旅游业发展,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现象比较突出。第二,各市旅游管理机构现有编制普遍偏少,很难适应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需要。(3)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当前的网络技术、自动办公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都十分发达,在管理领域应用也十分广泛和成熟,在旅游管理、经营中的“智慧旅游”也在全国蓬勃发展,而辽宁沿海经济带目前仅有大连市开始积极建设智慧旅游城市。

3.6 地区间旅游合作欠缺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前旅游发展的热点,我国的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和泛珠三角旅游合作都已逐步走向深入,而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一体化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地区间旅游合作是增加旅游吸引力、扩大旅游市场的重要举措,对于合作方来说是互利互惠的好事[3]。2009年7月1日,国务院批准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为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旅游合作提供了政策条件。2009年9月27日,1 443千米的辽宁滨海大道全线竣工通车,作为中国里程最长的滨海公路,东起丹东境内的虎山长城,西至葫芦岛市的绥中县,连接辽宁沿海6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4个县和21个市辖区,沟通大小港口25个,连接工业园区228个,旅游景点133个,为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旅游合作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但从当前形式来看,从上到下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区域合作十分不通畅,旅游资源的规模效益、区域联动效益很难显现。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必须突破行政界限,首先,实现各市范围内各区、市(县级市)、县以及开发区之间旅游业的有效合作,健康运转;然后,根据旅游资源特色和地域特点与周边县市、地区以及省市进行有效合作,打造范围更大、规格更高、影响力更强的滨海旅游、度假旅游、保健养生旅游、宗教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区域旅游产品体系。

3.7 景区建设无序化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建设的无序化问题比较突出、比较普遍,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的全局战略思路和科学管理体系,造成了资源破坏、浪费资金、重复建设、项目雷同、恶性竞争等不良结果。如盘锦在红海滩风景区旁建设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属景观内容重复建设。青岩寺宗教旅游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之后,锦州乃至辽西地区大力发展宗教旅游,有遗迹的恢复,没有的新建。另外,温泉旅游也存在无序开发问题,不利于保护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5方面:(1)旅游景区开发观念陈旧[4]。自我国发展旅游业以来,资源比较优势就一直是指导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理论基石之一。在此理论指导下旅游业发展战略是将寻找细分市场上的优势旅游资源作为核心内容。其实质是一种资源导向型的旅游开发方式,一种粗放的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和一种以初级生产要素作为竞争基础的竞争方式。应当肯定,资源优势理论在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或者微小的买方市场下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是有效的,对于指导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的景区景点建设、参与国际竞争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当市场处于激烈的买方市场竞争中时,仅仅停留在资源比较优势上却是危险的和短视的。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才出现了旅游开发建设中的遍地开发、重复建设等现象,造成国家资源配置浪费,资源潜力与现实的市场地位不匹配。(2)管理体制不顺[5]。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现行的管理体制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由国家所有,不同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不同景区的管理权。旅游景区的所有权从表面上看来非常明晰,管理权也很明晰,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混淆了二者的关系。政府管理部门被授权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由于政府的多层次化和多环节化,结果是谁都可以行使所有权,国家所有权受到条块的多元分割,即旅游景区既要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控制,即所谓条条管理,还要受到地方部门的控制,即块块管理。由于景区的多重管理,使得控制权力过于分散,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因此景区无法制定和贯彻统一的开发建设规划,旅游主管部门对景区的纵向管理职能也受到了进一步削弱,景区内无序开发、恶性竞争在所难免。管理的散乱状态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无形中损失了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对旅游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3)投资主体杂乱[6]。一些旅游景区内部根据开发项目的不同,或者根据划分的几个小景区,分别由不同的投资主体进行开发。这些投资主体的情况千差万别:按照投资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划分有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公司、外商投资和个体投资等;按照投资主体的投资规模划分有投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大型公司,有投资几百万元的私营企业,还有投资几十万元的个体老板等;按照投资期长短划分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等。这些投资主体在同一景区内部同时开发,在没有科学、统一规划的指导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下,只考虑自己局部的利益,为尽快收回投资、获得收益,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建设,为无序开发埋下隐患。(4)缺乏科学规划[7]。不少旅游景区存在着重开发、轻规划,先开发、后规划的现象,开发规划工作没有摆在重要位置,规划意识淡薄。特别是在景区开发初期,建设的自发性、自主性和随意性明显。有些景区虽然在开发前制定了规划,但是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或是景区内各投资主体只进行了局部规划,缺乏总体、统一规划,还有的是科学、统一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很好执行,再加上管理部门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不利,导致旅游开发失控。(5)人力开发不足[8]。由于旅游景区开发回收快,报酬率高,许多景区倾斜资本投资;而人才开发因周期长,效果呈隐性且人才流动率大,则对其投资漠不关心,致使景区管理人员存在着量少质差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景区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对景区的管理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对景区的管理活动主要凭经验和主观意识,其管理行为带有极大的随意性,严重地影响了景区内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以及旅游景区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3.8 景区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发展的环境有待改善,具体包括三方面:(1)政府及民众的思想观念有待转变。辽宁沿海经济带是辽宁全国著名的装备制造业、石化、汽车等重化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众多,思想封闭,观念陈旧,保留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由于受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导致辽宁人服从心理、依附意识较强,而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意识都相对较弱,靠资源、靠政府、靠领导、靠单位吃饭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9]。政府的开拓创新意识不足,景区建设的审批程序繁琐,景区发展效率极低。另外,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等权利不清严重影响旅游景区开发。(2)旅游产业环境有待改善。辽宁沿海经济带范围内众多的旅游资源目前呈分散状态,旅游景区隶属关系多种多样(环境、林业、住建、政府、集体等),景区所有制五花八门(国有、集体所有、事业单位代管、企业承包、个人承包、合资经营等),地级市间、县(市)区之间、部门之间、景区之间,各自为战,甚至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当前各市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中,存在大量空缺的环节。各市旅游市场普遍存在旅行社规模过小,地接能力低;与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缺乏有吸引力的娱乐品牌项目和特色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开发缺乏互补性及互动性;旅游资源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仍然停留在“门票经济”时代等问题。另外,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旅游资源种类和数量较多,但相对分散,稀少的核心旅游区的带动作用极其有限。(3) 旅游软环境有待改善[10]。旅游软环境是相对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等旅游硬条件而言,其具体内容包括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企业诚信体系、旅游目的地旅游氛围等。首先,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十分欠缺;其次,对于旅游企业的监管有待加强,需要为旅游者构建一个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第三,还需要营造能够进一步激发游客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的旅游氛围。

4 结 语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区建设相对滞后,存在着旅游景区数量偏少、层次偏低、规模大小不统一、分布不均、管理效率低、无序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发展对于地方产业优化升级、带动就业、改善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改变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景区建设中存在的“一流资源与市场,二流开发,三流服务与管理”的被动局面,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特色旅游景区、多彩旅游景区聚集、配套设施完善、管理机制灵活、服务理念超前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1]衣传华.我国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中的要素配置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0-43.

[2]左 冰.旅游竞争优势战略:旅游业发展的新战略观[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5):62-65.

[3]徐淑梅.区域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56-60.

[4]刘红萍.对旅游景区无序开发的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11.

[5]高 翔.黑龙江省特色旅游发展分析[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4:32-35.

[6]冯庆忠.人文环境及其对区域经济推动研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人文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40-42.

[7]窦博如.黑龙江省乡村旅游景区规划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21-26.

[8]刘海鹰.资源性资产评价——旅游资源资产评估[D].济南:山东大学,2002:33-36.

[9]李大伟.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9:39-42.

[10]鲁小波,陈晓颖,马斌斌.锦州市旅游业发展趋势、背景与问题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1):10-13.

Analysis of Tourist Scenic Spots 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the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

LU Xiaoboa,b,CHEN Xiaoyinga,b,MA Binbina,b,WANG Zia,b
(a.College of Tourism,Bohai University,Jinzhou 121013,China;b.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Research Center of Bohai University,Jinzhou 121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ina's tourist scenic spot quality grade division standard,at present there are 95 national Class A tourist scenic spots in the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which accounts for 31.5%of the Liaoning province's total.Tourist scenic spots construction relatively lags behind and the number of scenic spots is relatively small,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is lower in the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In addition,tourist development of the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 faces two problems: (1)Being very unequal in tourist development and great disparity in strength among regions;(2)Within the scope of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 regional tourist cooperation is inadequate and the role of mutual contact and stimulation is not prominent.Taken together,the tourist scenic spot construction in the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 faces problems in eight aspects:(1)Smaller number of scenic spots;(2)The scenic spot size is not uniform;(3)The scenic spot level is on the low side;(4)The scenic spot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5)The scenic spot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6)The tourist regional cooperation is not effective;(7)The scenic spot construction is in disorder;(8)The scenic spo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Tourist scenic spot;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Construction

F127

A

2095-1647(2016)05-0042-07

2016-05-20

2015年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新一轮东北振兴背景下的辽宁旅游业发展战略" [L15BGL012];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一般项目"基于地脉文化的辽宁旅游形象体系研究" [2016lslktxxjc-01];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WJQ2014022]

鲁小波,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E-mail:luxiaobo029@163.com。

猜你喜欢
经济带辽宁景区
辽宁之光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摘牌』
“摘牌”
辽宁舰
某景区留念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