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东升
论高校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唐东升
[摘要]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需要高校辅导员具备与之相应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及心理素质。此外,辅导员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做好践行的传播者、推进的示范者、探索的引领者和倡导的弘扬者的角色定位,从而在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根植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外化于大学生日常的言行举止。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价值观;角色定位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价值,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1]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仅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要以独特的身份和角色,善于运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和激励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让青年学生在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受到熏陶、获得教育、启迪思维,循序渐进、科学统筹地推进高校大学生培育、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个人的价值取向是形成社会价值观念的基础。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的优秀青年,他们所秉持的道德意愿、理想信念及人格品质将塑造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目前,高校青年学生普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足、领会不深,只有深入持久地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强化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才能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的认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践行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青年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科学文化素质反映着他们自身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大学生要严于律己、励志修德、奋发有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思想和文化呈现多元化现象,但青年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心怀梦想,希望看到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并愿意为之奋斗;他们希望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中,并愿意为之效力;他们努力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并愿意为之修身养性、完善人格、全面发展。由于受整个时代的环境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国外资本主义价值观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以及整个社会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多元、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不良社会风气的熏陶,致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一些大学生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困扰,产生了社会主义理想动摇、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队协作精神欠佳等问题,这些不良文化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校园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错综复杂,宗教势力渗透呈现蔓延趋势,敏感及突发事件偶有发生,校园周边安全不容乐观,网络信息安全刻不容缓,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凸显等问题,再次证明当代大学生亟需一种蕴含强大精神力量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和引领。
作为当前和未来社会精神价值归宿和中华民族强大精神支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青年学生的人生追求和坚定信仰,需要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主力军和代言人作用,着力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教育氛围和道德环境,积极引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
“高校是社会良心的总代表,是社会精神的思想库,是社会道德的引导源。不管社会风气如何变化,高校必须坚守自己的底线,要始终高举立德树人的大旗,为整个社会做示范、做引导。加强学术的道德教育,建立道德自律机制,营造学风纯正、道德高尚、精神饱满、昂扬向上的育人氛围。”[3]高校应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个人私德、社会公德、国家发展大德与立德树人中所彰显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德性”紧密结合起来。要牢固确立德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整合学校资源,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集中精力培养立德树人所要求的合格大学生和可靠接班人。辅导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奖惩制度之中,培养知行合一、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促进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途径。当前,校园文化中仍存在着一些低俗、消极文化,主要表现在:网络沉溺、手机成瘾、追求享乐、奢侈浪费、崇尚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等。这些低俗、消极的校园文化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遏制,否则极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错误偏向,影响校园风气,制约大学生的成长。大学校园中的低俗文化,特别是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网络文化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校园文化的每个角落,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要积极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要体现严谨、勤奋、求实和创新的文化内涵,形成良好的学习学术风气,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追求真理、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此外,辅导员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督与引导,凭借微信、微博、易班、QQ等社交网络文化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强大灵魂,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为实现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需要提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高校辅导员作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关心关注时事,明辨是非,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平等、爱国”具有丰富的政治要求,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加强政治自觉和政治意识,塑造自身思想素质,努力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道德素质要求
评价一个人和选择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并适应了我国国情和现实的需求,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高校辅导员要具有道德胜任力,主要表现在要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热爱学生工作,自觉履行工作职责,热爱学生、服务学生、奉献学生,时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辅导员要继续发扬工作积极性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工作作风,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服务学生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正确处理好各种利害关系,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要用爱心、信心、责任心,赢得广大师生的信任和佩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能力素质要求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辅导员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一方面,辅导员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要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与本职工作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导员只有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才能适应学生工作需求,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决定和谐水平,协调能力展现领导艺术,沟通协调体现友善程度。良好的沟通能力,能使辅导员妥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自身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营造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不断提升领导、学生对其工作的认可,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心理素质要求
人的整体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以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基础和核心的,而核心价值观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只有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观,才能增强心理素质,构筑强大的心理防线。高校辅导员作为一名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心理素质是其有效开展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辅导员必须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敏捷、宽容大度、败不馁胜不骄、抗挫折较强的心理素质。作为高校辅导员,不能因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能因工作的繁琐而心情烦躁,不能因工作压力大而情绪低落。面对繁杂的工作,要适时调整心态,理清思路,寻找原因,奋发图强,不断取得工作的突破。
高校辅导员的特殊地位、作用以及领导角色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承担着践行的传播者、推进的示范者、探索的引领者和倡导的弘扬者等角色,辅导员在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内化于大学生的美丽心灵、外化于大学生的善言善行。
(一)高校辅导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
高校辅导员的使命和职责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做好践行的传播者。高校辅导员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自觉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之中,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的意识,养成踏实肯干、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习惯,培育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努力在本职工作中传播核心价值观,并在传播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消极影响。
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在我们驰而不息的努力传播之中。高校辅导员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者,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注重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辅导员要通过自身身体力行,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和传播能量。可以通过课堂学习交流、课外社会实践、自身榜样示范等多种方式,向广大学生、社会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社会的道德方向,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普遍追求。第二,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让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灵魂和精髓,贯穿到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广泛参与,营造良好的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第三,要重视校园积极元素的正能量作用。辅导员要充分注重凭借大学精神、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校园元素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得到广大青年学生更为广泛的熟知和高度的认可。
(二)高校辅导员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
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广大师生的关注之中,他们的价值取向对周围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辅导员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就要坚持典型引领作用,重视示范效应,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在勤奋学习、刻苦专研上作表率,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学习,学好思想政治课、打牢专业基础知识,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基础。第二,在服务师生上作表率。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应当注意的问题。”[4](P137)高校辅导员要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要深入学生的课堂、宿舍和学生活动中,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和头脑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强调,“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4](P137)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也是其赢得学生青睐与信任的基础。第三,在道德修养上作表率。思想道德是个人素质的基础,辅导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胜任力,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素质,以良好的师德师风,自觉扮演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者的角色。第四,在生活情趣上作表率。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并迅速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面对青年学生的个性张扬、热衷新媒体和自主意识强等特点,辅导员要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关爱大学生的发展,用正能量和高雅情趣去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和崇尚文明。
(三)高校辅导员是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涵丰富、层次性强、与时俱进的特点,需要结合具体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创新,需要在理论研究中不断深化。高校辅导员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不断总结丰富其内涵,钻研思考其要求,提升深化其理论成果,力争探索出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有效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
高校辅导员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也是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大学生的积极社会心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要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积极社会心态来面对社会、接纳他人、融入集体,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调适和矫正,也是辅导员以“服务学生为中心”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是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强,乐于追随新鲜事物,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较低,社会经验缺乏,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极易滋生一些不良的社会心态,导致各种矛盾发生,甚至酿发惨剧。辅导员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力争完善培养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主阵地”,筑牢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信念墙”,书写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座右铭”。
(四)高校辅导员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
高校辅导员作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永恒的主题,而坚持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则是时代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内容、新品质。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参与党的学习活动、学习党的章程、经典名著导读、走进爱国英雄、传承先进文化等主题活动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要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和学术研究创新来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这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浓郁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强大精神支柱,发扬这种精神成为当今时代高校学子的当务之急和职责义务。第二,坚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明确职责、齐心协力、积极探索,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学生素质,立志为服务社会、建设祖国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三,辅导员要注重引导广大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生动鲜活的伟大实践中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不断将其外化为自身实际行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青年学生之心、外化于莘莘学子之行是高校辅导员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需要辅导员在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努力实现新突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3]王柯敏.当前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邵川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6)02- 0177 -04
[作者简介]唐东升,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