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

2016-02-26 23:42李金
学术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互联网+

李金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

李金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强劲推力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的政治文化资源纳入国家整体政治文化资源体系中加以规划管理和强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选择。相应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主动转变观念,抛弃传统单一的权威式教学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与大学生平等交流互联互通的“交互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平台,主动借助“互联网+”时代文化价值理念以及网络信息技术便捷手段、途径,积极开创开放性人性化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良性生态环境,这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一、“互联网+”提出及其基本特征

(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随着世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顺应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中国的“互联网+”呼之欲出。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正能量作用,切实打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助推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与转型升级,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概念,正式提出了“互联网+”国家行动计划。“互联网+”其含义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

(二)“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就是“万物万联,共通共享”“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2](P46-59)。毋庸置疑,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迅速推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相应地,“互联网+”的命名及其特征挖掘,也将给社会各行各业进一步发展带来重大的思想启迪。

二、“互联网+”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互联网+”的迅猛推进乃至于全面实现,必然催生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便捷通道,人类因此有望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便利化“地球村”文化生活生存环境。它不仅是资本流通财富创造绿色高效的互联互通、互换互享空间,同时也是文化传播、感情交流乃至人性完善便捷达成的共建共赢局面,人性全面自由解放时代的真正到来因此又增添了一种切切实实的物质载体和极其强大的文化保障。从正面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以及生活各方面,因为有互联网的普遍参与和从中助力,彼此之间迅速地渗透融合、相生相长,人们的生产手段、消费方式、生活习惯乃至于精神追求、理想向往,由此都迎来了全新的变化。一句话,“现在的互联网很像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电能”[2](P2)给社会发展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互联网+”的愿景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当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样的“愿景”和“遐想”其实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做的是,必须迅速地把“愿景”和“遐想”变成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启迪——直面社会时代发展变化,思考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问题对策;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努力寻找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高校是人类文明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人类文明的发展必然迅速地推进高校自身的发展,尤其在现代社会,高校与人类文明,二者其实是相依相存、共同促进,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具体到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遇上“互联网+”,这其实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怎样抓住社会时代发展的重大机遇,怎样看准信息科技发展所能提供的便利条件,怎样大胆引入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念,怎样兴利除弊不断抛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僵化的权威式教学模式,怎样努力营造适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人性化的网络育人生态环境,怎样把我们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型人才,又是愿意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一系列具有战略性、方向性的问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出及时的反应、探索和切实的回答。简言之,“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大有可为,或者说,“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同样也成为了一个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新课题,需要迅速而全面深入探讨。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一)加强学习,更新结构,提升“互联网+”工具使用与思政教育新平台开发能力。这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就像古人所说的“欲获其益必先利其器”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真正具备熟练操作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教育对象,才能真正地成就他们的全面自由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最大的“原著民”。当代大学生与互联网相伴相随,共同成长;互联网平等、自由、快速、便捷、虚拟、去中心化等特点深深地吸引他们,改变他们,“制造”他们。大学生对于互联网普遍趋于信赖乃至依赖,有着与自身手脚一般的相适关系。他们几乎可以“以网为家”,时刻不能离开凭借互联网所搭建起来的学习平台、生活环境,他们绝大多数都能熟练地运用移动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QQ”“微信”“微博”。由于高度地信赖和依赖,他们绝大多数几乎达到了“有网就行”的程度。在没有教师和父母督促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相对于传统时代更为深入的学习,甚至是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但也正是因为高度地信赖和依赖,他们中也有少部分人难免落入了“唯网是从”的陷阱,出现迷惑、混乱,网虫、网恋、网痴、网瘾,种种乱象乃至病象层出不穷。不管怎样,高校大学生对于互联网性能的了解、对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掌握乃至对于互联网生活本身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成为一种“新常态”。教育的规律千条万条,但归结起来不外乎这样一条——“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且拿出实际有效的教育对策,才有望肩负起自己的神圣职责。但当下高校一些思政教师的能力表现却未必尽如人意。据调查,高校“思政教师目前使用新媒体的情况未达到要求,能够正常使用新媒体的教师数量仅为61%”[3]。一方面,一些思政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他们整天为教学、科研、家庭奔波忙碌,根本抽不出时间来进行新媒体技术的学习,自然而然也就谈不上运用,因为无暇顾及所以与互联网失之交臂;另一方面,“代际隔阂”原因,一些中老年教师没有主动学习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想法或干劲,他们只习惯于“老一套”,通过传统的方式——翻阅既有的纸质图书、报刊、杂志,听广播看电视等获取自己有限的资料。即使偶尔上网,也只是停留于查阅、下载相关的学术研究材料与数据,或浏览一些兴趣网页、打打游戏之类。总之,高校思政教师与自己的教育服务对象——年轻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知识结构、信息来源渠道和信息开发利用老化、狭窄、陈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出现了不应有的“数字鸿沟”,双方所拥有的知识信息以及各自的兴趣爱好等对话场域元素严重不对称性,导致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努力学习现代信息网络通信理论知识,更新、重塑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使用互联网的能力。唯有如此,高校思政教师才能找寻到更多更新鲜更实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与大学生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沟通;用丰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现代信息科学理论的力量、熟练的互联网操作能力以及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文化感染大学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尊重人性,倡导平等,坚持“互联网+”“交互性”思政教育交往原则。“尊重人性是互联网最根本的人性文化。”[2](P54)所谓人性,“是指动物所没有而人所特有的,或者说即便动物也具有(自然性),而人类则更高级的,而且是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各种属性(包括所谓的‘本性’‘特性’‘特质’)的总和”[4](P199)。“是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身三者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动物的一般特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5](P41)。具体到“互联网的人性文化”,其核心话语(基本原则)就是依托强大便捷的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物质基础,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彼此平等、对话合作之上的“互联互通、共享共赢”局面,从资本物流、人员往来到精神交流,人类全体系全方位的“交互性”交往原则或者生活方式。简言之,“互联网+”时代文化价值理念极具魅力。高校大学生,在日用商品已不再匮乏的时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把物质追求看成他们的唯一,他们更注重的是生命的安逸、随性、自由、平等、尊重等,即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需要。“互联网+”的人性文化理念,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无疑可以促使高校思政教师迅速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抛弃传统单一僵化的权威式教学模式,在尊重平等和谐共享的环境之中,更好地引领当代大学生争取未来人性的更大自由与日臻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做人思想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项做大学生这群有知识、有个性、自主意识强、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项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活动的双方——教师与大学生地位是否平等,彼此之间是否相互尊重,活动内容能否激起大学生的兴趣,活动目标能否满足大学生的个性目标追求。一句话,这项社会实践活动是否符合大学生的人性发展理想需要。如果符合,就能激发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潜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国家号召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大学生在引领社会时尚潮流的方向标作用,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动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在转变观念、放下架子、丢掉权威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020)相结合等方式,既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崭新平台,以朋友的身份,用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与大学生平等沟通和交流,了解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从大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大学生的人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终将取得预期成效。

(三)利用主渠道,占领主阵地,发挥“互联网+”优势掌控政治文化话语权。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跨时空性,给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在“互联网+”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最重要的标尺。世界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保护自己国家的文化资源免遭破坏,每一个国家几乎都在拼尽全力抢占世界文化市场尤其网络文化市场的制高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由于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方面占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他们常常充当网络世界的大V,大肆宣扬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观念,网络话语霸权暴露无遗,不轨图谋昭然天下。

文化有国界,但文明无国界。真正的文明是全人类可以共同分享的文化成果,互联网技术无疑堪称当下时代人类共同开创共同享用的最大文化成果,堪称真正的“现代人类文明”。“互联网+”在经济全球化的强劲推力下,文化全球化似乎也要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局部的文化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某种暂时优势而绑架甚至霸用了人类的文明。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它有多强大,欲凭借自己一国之力而在文化上独霸天下,想占尽全天下的“文化市场”,那只能是痴人说梦,即便是几个国家联盟有这样的幻想,也终将徒劳。因为,这样的行径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文化客观上有多元存在的一面,正是这一面成为了文化发展的真正活力。对于文化而言,任何标准化一律化的规定,最终只会导致文化的同质化,这就意味着文化的终结(变成固化的“文明”)甚至死亡,但这种情况轻易不会出现。因为文化说到底就是人的精神创造,有人就会有创造,有创造就会产生文化;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文化的灭绝除非人的不存在。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文化构建,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同时必须正视强权文化的存在,坚决抵制西方强权文化的横行霸道。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先进文化的引导作用,同时又坚决抵抗西方文化霸权可能导致的全球文化同质化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多地注意和更充分地承认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的那一面。社会学家费孝通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之道”之所以受到广泛赞誉,毋庸置疑是因为其对于文化特性科学到位的全面概括和深刻揭示。世界各国的文化只有在相互交流、碰撞、融合中,才能得到升华和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共同繁荣。“互联网+”为如此愿景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助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班人培养大事,这是极为重大的政治文化话语权争夺焦点,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认清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力争用中国的核心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占领互联网阵地,控制网络世界政治文化话语权。思政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网络舆情的引导力;二是网络文化产品的研发力;三是网络正面舆论的影响力。”[6]思政教师,或个人或集体、或单独或跟校外信誉商家网站携手,尤其是直接与自己的学生深度合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意性网络文化产品开发;利用社会各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乃至传统故事中的民族英雄、文化精英、政治领袖;等等。这些都可以拿来进行网络传播创意设计,深入挖掘其中的“正能量”,提供尽可能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质链接服务。这其实是一举多赢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尤其是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网络创意中,他们可以快意冲浪、寓教于乐,不断增长学识、才干,不断完善人格。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创“互联网+思政”良性育人生态环境。有学者指出:“目标群体过于集中在青少年学生尤其大学生,对社会其他年龄、阶层的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这导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想政治工作既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极不平衡,又在组织上相互脱节,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消弱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7](P293)欲根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存在的弊端,首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强劲推力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的政治文化资源纳入国家整体政治文化资源体系中加以规划管理和强化建设;其次,家校合力,共同为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铺路搭桥。紧紧抓住“互联网+”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加大基层单位、社区、博物馆、展览馆、校园、农村等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利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让“互联网+社区”“互联网+博物馆”“互联网+展览馆”“互联网+校园”等一条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四通八达、畅行无阻。总之,“互联网+”背景下,继承人类文明传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导入“互联网+”时代文化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借助网络通信时代技术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平台,在加强高校新型思政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整合利用社会公共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借全民、全社会之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这应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04/c_1115815944_3.htm,2015-12-20.

[2]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李克强总理互联网+国家战略腾讯官方解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徐海鑫,廖浩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

[4]陈志尚.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7]傅安洲,阮一帆,彭涛.德国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胡彩芬]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6)02- 0159 -04

[作者简介]李金,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广西崇左532200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互联网+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