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伟(河北滦县第四中学 河北滦县 063700)
初中数学课堂主体异步模式下的小组合作
刘红伟(河北滦县第四中学 河北滦县 063700)
初中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假如教师只一味地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或教学理念上,是很难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主体异步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主体异步;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性学习是一种科学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所提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性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将同学进行分组,以小组为教学单位,通过小组成员及其各小组间合作﹑竞争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尊重和保障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主张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1﹑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小组成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小组合作一片混乱;究其原因,是分组不科学,人员搭配不合理。合理分组,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提高各小组间的竞争力。
2﹑有的“小组合作”之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仓促提问题,就让学生讨论,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组员没有预习﹑查阅和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成了个别学生的“独角戏”,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参与表现的机会;究其原因,是组员职责不明确,明确职责,为了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责任,合理安排各同学的学习角色,确保每个同学得到相应的发展。
3﹑有些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问题却让学生合作来完成,看起来讨论的热热闹闹,却难有创新的空间。有些问题﹑内容又过于深奥,与学生脱节﹑与教材离题,学生对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学生讨论不着边际﹑没有中心,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学案备写不合理,设置的讨论题不具备挑战性,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浪费课堂时间,学生在合作时无所思考,合作学习成了“摆样子”﹑“走过场”。
4﹑还有教师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学习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造成合作时“虎头蛇尾”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加强业务学习,增长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当代学生的特点;从读懂学生的角度入手,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释放情感压力来增强学习兴趣;;从会运用教材角度着手,结合多年期末考试和中考考试题型,设计合作学习的议题,巧妙地利用教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1、在重点、难点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差异性,制定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也应该相对简单一点,只要他们能够教学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任务要求可提高一些,让其在教师的引导下突破难点,然后在小组学习中帮扶学困生,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2、在学生似懂非懂处进行合作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听到教师们纷纷议论——时代变啦,现在的初中学生也变了,看不透啊!其实用心去体会学生也不难。小组合作学习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而很多老师只从学生整体上去备,没有真正备到学生个人。要使课堂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作为教师,一定要读懂班级里的每位学生。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似懂非懂状态时,组织学生组内相互交流,组外辩论讨论,就能够澄清概念,加深理解。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经历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最终形成准确﹑清晰的理解。
3、在需要提升能力处进行合作学习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是需要学生进行提升的地方,仅凭老师的讲解,学生不独立思考,就不能把能力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能力,所以,需要给学生消化并提升的时间,这时候小组合作就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例如:在《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在学完公式后,大多数学生知识初步认识了公式,对公式的本质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例如(-2b-5)(2b-5)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平方差公式的模样,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公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的特点,再小组内交流并掌握,可以两两一组,互相出题﹑互相纠错。达到对公式本质的更好理解。
4、要想小组合作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必须明确学生需要合作的内容
在《平方差公式》的几何验证环节,教师可以先示范一下图形的变换形式,让后让组内先独立思考,在交流不同意见,不同的简拼方式会得到不同的图形,但根据面积的恒等性,都能得到平方差公式。既让学生动手,又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5、如何利用好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是小组合作的重点
我采取的是一带五, 五带十的模式。教师严格把关,选好五个成绩能力都强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再由他们每人带两个组长,最后每个组长带两三个同学。不管是作业,小测,还是课上,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形式,更需要教师优质地组织与高效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总之,在数学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是深刻而有意义的,只要教师耐心地培养和长期地训练定能使学生之间的合作落到实处,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蔡祖泉著
[2]《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研究的结题报告》张标著
[3]《美国合作学习的理念与模式》张岚著
[4]《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王坦著
2012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初中数学课堂主体异步模式下的小组合作”(JJS20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