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迎
(云南师范大学 哲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人口较少民族教育问题与教育扶贫
——以云南为例
杨九迎
(云南师范大学哲政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文章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面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影响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生产生活方式落后、思想观念传统守旧和社会发育程度低,但归根结底这些因素都指向一个主要的致贫因素,即教育落后带来的贫困文化因素。人口较少民族最首要和根本的是进行教育扶贫,在深入分析教育问题和问题原因后,结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做了针对性探讨。
人口较少民族;教育问题;教育扶贫;五大发展理念
按照2011年6月国家制定出台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所定义,人口较少民族是指全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28个民族。云南省境内的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和景颇族等8个民族属于人口较少民族。据2014年数据统计,8个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42.1万人,主要聚居在保山、红河、普洱、西双版纳、大理、德宏、怒江、迪庆、丽江、临沧10个州(市)35个县(市、区)138个乡(镇)的395个建制村3520个自然村。其中有6个民族居住在边境沿线,与境外相邻民族语言相近,习俗相通,来往密切,属跨境民族。除普米族、阿昌族外,其他6个都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在偏远高寒山区,生存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现象普遍,教育相对落后。
新中国成立前,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尚无正规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受教育机会、受教育人口较少。新中国成立后,得益于党和政府出台的相关少数民族教育扶持政策,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格局和教育体系,人口较少民族接受各种层次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受教育程度、人口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随着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在各个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基础教育问题
“到2010年,人口较少民族聚居乡镇基本实现‘普九’,建制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人学率达到云南省‘两基’验收标准,青壮年文盲率也在云南省‘两基’验收控制标准之内,上学难问题基本解决。”[1]但是在基础教育后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是教育投入不足。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学校办学条件差,很多地区校舍破损严重,危房比例高,学校课桌配备率低,缺乏基本的图书资源。另外,由于“两免一补”政策补助标准较低,不足以解决基本生活学习的开销,贫困家庭的学生越到高年级辍学率越高。二是双语教育发展滞后。8个人口较少民族中除独龙族和景颇族有双语课本,其他民族一般采用汉文版教材,长期处于本民族语言环境中的学生汉语水平普遍不高,对汉文版教材掌握程度远低于同学龄的汉族学生。三是学制设计,“一刀切”的学制脱离当地少数民族实际,全国通用教材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学形式上无法满足当地少数民族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四是应试教育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就我国目前而言,考试仍然是一种必要的考核与选拔手段,升学率就几乎成了政府对学校考核的指标及所有中小学追求的唯一目标”。[2](P412)这使教育质量较低的人口较少民族学生遭受学习挫折。五是教师素质,教师配备上缺乏明确扶持政策,导致教师数量超编与缺人并存。一个老师教授多个年级多门课程现象普遍,地区偏远和教师待遇低也阻碍优秀人才引进。
(二)职业教育问题
职业教育一直被云南省作为提升经济水平的战略之一来抓,近年来各级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扶持。目前,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35个县(市、区)基本都有自己的职业学校,而且随着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职教发展,职教发展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当前,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职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缺乏协调发展。最明显的是近年职业院校毛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加大,在校人数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明显偏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二是职业教育自身定位不准确,开设课程未与当地实际相结合。“随着较少民族地区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日趋多样化,目前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还不能很好地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很多职业学校只开设了一些传统的专业和学科,对当地经济建设新情况、新问题反映不足,没有很好地发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3]三是毕业生缺乏竞争力,职业教育价值遭怀疑。职业教育教师质量、教学水平不够高,在就业、创业方面,不能显著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学生的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矛盾突出,“许多学生处在‘干活不如老子、做饭不如嫂子、打工不如二娃子’的状况”。[4](P379)这样使得本来就存在“读书无用论”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生辍学率加剧,对职业教育价值的怀疑使得职业教育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既不受重视也不受欢迎。四是职业院校盲目扩张,建设资金后续不足,导致基础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教学质量下降。
(三)高等教育问题
1951年,云南民族学院(2003年升格为云南民族大学)成立,开始注重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人才。同时,在政策上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高考考生的倾斜力度,实行加分政策、指定投档选拔等办法,提高录取率。此外,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部分高校为少数民族专门开设的预科班和特有民族班招生,对人口较少民族考生有一定倾斜,以扩大人口较少民族培养比例。为了立足本土实际,发挥地方优势,在少数民族聚居的10个地州,现已建成一批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以增加人口较少民族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目前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升学考试成为大部分人口较少民族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拦路虎”。虽然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有倾斜,但由于人口较少民族整体文化和教育水平落后,能通过统一的升学考试,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很少,2009年人口较少民族在校大学生也仅有143名。二是地州民族高等院校师资较弱,导致高等教育成效不明显。主要是这些地区培养的高校教师质量难以满足本地教育质量需求,较发达地区人才不愿到这些区域长期任教,地州高等院校教师资源整体比较落后。三是民族高等院校并未突出民族特色,高等教育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在专业设置上,基础专业过多,对民族地区急需的采矿、冶金、农耕等专业有所欠缺;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上,对人口较少地区民族文学、舞蹈、宗教、历史的挖掘力度和本民族人才培养上还远远达不到振兴民族文化、以文化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要求。
边疆地区地理环境的封闭性,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小民族群体得以形成并延续至今的重要条件。在长期发展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影响教育发展的经济因素
从经济方面来看,影响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传统生计方式。生计方式是民族传统的一部分,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边疆地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导致了依赖当地资源生存的人口较少民族形成了多样的生计方式。以独龙族为例,其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占主要地位,采集和渔猎仍占较大比重;生产工具十分简陋,还没有从锄耕过渡到犁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这种生计方式的产生和延续,是与小规模人口和一定的环境资源承载力密不可分的。[5]稳定的封闭式生活方式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传统的民族教育仅限于学习生存、生活技能等方面,而且简单的生产技能通过家庭成员即可传递,不需要学校的参与,因此他们对体力和生存经验尤为重视,轻视智力和科学技术。
(二)影响教育发展的文化因素
从文化来看,制约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其传统观念。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他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教育方面,传统观念往往与现代教育的理念相悖。以景颇族为例,他们的传统观念没有读书是“光耀门楣”之类的观念,现在虽然“教育改变命运”等思想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已经在景颇族中传播开来,但学习的动因在景颇族学生中仍然表现得十分模糊,根据笔者的调查,大多数景颇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来自家庭和民族社区的学习压力明显较低,即使是同在一个乡,汉族寨子也比景颇族寨子在对儿童受教育效果方面表现出更强烈的期待,在景颇族中,家庭的传统教养方式并不会逼迫孩子进行学习,他们更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这种差异在基础教育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影响教育发展的社会因素
从社会发展来看,影响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这些民族社会发育程度比较落后。由于这些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生产方式落后,社会组织和群体规模小,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较少民族与其他民族同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面对如今的全球化和现代化,那些从事原始农业、渔猎业或畜牧业的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比较简单,群体规模小,知识化、专业化、工业化、组织化程度都比较低。[5]如德宏州民宗局为了帮助三台乡出冬瓜村德昂族群众致富,鼓励当地群众申报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但很长一段时间,德昂族村寨什么项目都报不出来。由于社会发育程度太低,很多人口较少民族处于守着金山银山,却不知如何发展的境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特殊性影响,一是传统的低层次的经济方式对现代教育需求较低,二是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三是社会发育程度低,在思想意识方面落后。和其他民族比起来,这些特征突出表现为一种智力贫困,严重制约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美国人类学家卡尔奥斯卡·刘易斯把这一现象称为“贫困文化”。[6](P19~25)贫困文化是指在落后地区经过社会、文化或心理等因素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长久的固定的甚至是固化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贫困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贫困文化还在一代代传下去。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7](P200)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和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阻碍,其根本原因还是教育的落后。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应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扶贫问题上,最关键的是优先进行教育扶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7](P133)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教育扶贫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针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致贫的特殊性因素和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五大发展理念”为教育扶贫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推动教育扶贫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8](P133)树立创新理念,必须要把创新放在核心位置,使创新贯穿整个教育扶贫工作。一是树立新理念,提升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要牢牢树立创新的发展观,激发新思想,提升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利用寒暑假,针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师,组织“新课堂”“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进修班或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和创新意识;针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生可以进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走出去”是组织学生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与发展,“引进来”是开展民族夏令营,组织发达地区学生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与当地学生交流学习。二是寻找新方向,探索多样化教育渠道与培养方式。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教育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移动学习具有无比可拟的灵活性,使学习真正融入到实际生活,实现随时随地学习。”[9](P8)把移动学习引入到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同时也能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此外,在培养模式方面也应积极探索。在学制上,遵循国家统一学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教学内容与难度,探索融合少数民族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路;在双语教育上,完善双语人才培养制度,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创办专门的人口较少民族班,精准培养急需人才。三是设计新政策,全力保障教育扶贫落实到底。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针对特殊问题,科学规划,制定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专门的教育保障方案,做到保证整体公平,又能特殊问题特殊处理,在政策调配上找教育扶贫的突破口。如对山区难以引进高素质教师问题,可以制定人才优惠政策,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二) 以协调理念为指导,推动教育扶贫发展
教育扶贫中,协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树立协调理念,利用各种手段协调教育扶贫中的问题,使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育与当地经济、文化等达到协调发展目的,提升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一是协调政策法规与各级部门关系,确保扶贫落到实处。政策法规是教育扶贫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协调政策法规,不仅要修改完善现有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倾斜度,探索创新性的举措,还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进行推广,这样才能使其发挥协调作用。如针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要实行问责制,保证教育资金落实到位,把教育资金保障到位。二是协调各类教育与当地发展实际,培养专业实用人才。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高等教育都存在与当地实际发展需求脱节的情况,一方面要对地方课程进行开发,使教育内容能够服务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突出成效性,使学生真正能学到一技之长,而且能使之有发挥空间,减少学生就业压力。三是协调发展本民族文化内部力量,促进教育扶贫取得新突破。民族文化内部的力量是协调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改进教育,形成一种文化内生性的良性循环有重要作用。陇川县景罕镇景颇族成立的“景颇族文化发展与研究进步学会”利用学会会员以及民族企业家的自愿捐款,在振兴本民族的教育的同时研究、保护并发展了本民族传统文化,可以看作其文化自觉苏醒和成长的范例。积极培育这股自发性的教育力量,对解决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育意识不强的问题有着积极作用。
(三) 以绿色理念为指导,推动教育扶贫发展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8](P134)树立绿色理念,必须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用教育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教育扶贫不是文化侵略,在加强民族认同教育的同时,必须要把少数民族文化放在一定位置加以重视。不仅要培养与世界文明接轨、全面发展的人才,还要通过教育保存本民族优秀传统并传承下去。在语言上,既要重视汉语、英语等通用语言教育,也要加强本民族语言的保护;在文化上,既要学好学精汉文化和世界文化,也要熟悉掌握本民族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明接轨的同时,使本民族语言文化可持续发展。二是专业教育,用教育扶贫推动产业升级。专业教育一方面要加大职业教育的普及性和针对性,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可持续发展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高等教育对精英人才的培养,发掘本民族独特价值,包装升级,走一条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的路子。三是生态教育,使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生不仅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家长及上一辈人。当这批少数民族学生成人成才后,对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四) 以开放理念为指导,推动教育扶贫发展
开放是国家繁荣的必要之路,教育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树立开放的理念,积极探索,找准合作点,吸引内外资源,实现合作共赢。一是在省内寻求开放点、合作点,统筹区域教育,进行校际联动,整合优质教育。利用省内教育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组织教育挂钩帮扶,教育发达地区学校每年派出一部分优秀教师进入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校际联动,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在国内寻求开放点、合作点,吸引国内投资,发展相关教育。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有许多待开发的优质资源,如生态旅游、民间工艺等方面具有极大开发价值,而这些方面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可以以此为合作点,开放非义务教育阶段市场,引入国内投资集团,发动社会办学力量。既发展了人口较少民族相关教育,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在国外寻求开放点、合作点,吸引国外优质资源,走国际化道路。在与邻国接壤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寻找教育对话窗口,增加国际交流,促进双方教育发展;同时积极向国际教育机构呼吁,以向国际开放的姿态,利用本民族文化特色,吸引发达国家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促使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进入。
(五) 以共享理念为指导,推动教育扶贫发展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8](P136)树立共享理念,民族不分大小。在教育扶贫中要结合当地情况,发挥创新能力,使每一个人口较少民族都能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成果。一是在教育极其落后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建立“教育优先发展试点区”,利用政府和政策手段,提高教育投入倾斜度,大力引入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搭建共享教育资源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分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云技术的逐渐成熟,教育资源共享、互动的时代已经到来了。通过搭建共享型教育资源平台,增加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各级学校公共网络设备,主动融入云时代教育浪潮,可以逐步解决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短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还能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当然这也需要以完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为依托。三是推进民族公共文化建设,强化少数民族教育意识。公共文化建设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扶贫先扶智,关键还是要使人口较少民族具有教育意识。针对民族地区特殊情况,推进公共文化建设,不能要求人口较少民族在短时期出现汉族重视教育的传统观念,至少要发挥教育的功能性,使其树立相信教育能够促进个人发展和本民族发展的观念。在推进过程中,应坚持政府主导,紧贴群众,共建共享,使群众不仅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成果,还能从中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虽然我省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而且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几十年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得到全世界公认的。相信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省乃至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水平将迅速提高。
[1]杨建荣, 李明辉, 赵亚玲. 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教育政策实施成效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 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 2015,(20).
[2]陶天麟.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5.
[3]杨顺清, 沈毅. 云南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3,(3).
[4]徐忠祥. 云南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1.
[5]王铁志.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意义[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
[6]Oscar Lewis. Five Families: 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M]. Basic Books, 1975.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
[8]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 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6.
[9]张诗亚. 云时代学习与民族教育发展: “云时代学习与民族教育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
〔责任编辑:李官〕
The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 Small Population and Educational Aid— Taking Yunnan as an Example
YANG Jiu-ying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Yunnan,China)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 of Yunnan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ith small population in terms of the basic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education: the backward mode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traditional old-fashioned ideas, and low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which all point to one main cause of poverty, cultural poverty brought about by the backwardness of education. Thus,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in minorities with small population is, first and foremost, educational aid. Finally, guided by the five development ideas proposed in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CPC 18th National Congress (i.e.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open, sharing),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measures to solve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 small population.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ith small population; education problems; educational aid; five development ideas
云南师范大学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党的群众路线研究项目(dj02)
杨九迎(1969— ),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哲政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高等教育研究。
G750
A
1006-723X(2016)08-01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