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大学精神的异化与重塑

2016-02-26 05:13纪多辙
学术探索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术大学精神

纪多辙,杨 露

(1.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2.安阳师范学院 学生处,河南 安阳 455000)



我国当代大学精神的异化与重塑

纪多辙1,杨露2

(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2.安阳师范学院学生处,河南安阳455000)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立学之本,大学精神的异化是大学对其应有之精神的偏离。我国当代大学精神异化和失落的表征为独立精神的缺失、管理方式行政化、求真批判反思精神的弱化、商业化风气盛行等,其根源受经济转型、社会思潮多元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重塑当代大学精神,要通过处理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改革大学管理和评估制度、倡导教师坚守学者本色、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等路径培育。

大学精神;异化; 重塑

大学精神是大学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选择、传承、积淀下来的,为大学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并一致遵循的思维体系与价值观念。大学精神是大学师生对于自己理想和信念的提炼和升华,是时代特征、社会需求和大学理念的综合反映。[1]作为大学立学之本的大学精神,犹如人的灵魂之于人的肉体,以无形治有形,引领大学保持传统与发扬特色、帮助师生员工实现人生理想。然而,受我国社会转型、经济变革、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大学精神的异化①“异化”在哲学上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又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并转过来反对主体本身”。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现象,分析大学精神异化和失落的表征,重塑大学精神实质的回归成为当下大学发展无法绕开的重要话题。

一、先贤的奋斗进取与我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光芒

我国高等教育由来已久,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至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②对中国高等教育史的追溯,作为一种叙事来理解,不是“百年”而是“四千年”。参见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83年;高奇:《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3年。《孟子》中提到“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此后,又从这一初级形式,逐步演变为“太学”“国子监”和民间学院。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有教无类”, 战国初期曾参所著《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使整个社会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发轫于唐朝的书院制度,尤其是民间书院,始终坚持独立办学,治学论道,传扬了可贵的古代大学精神。如著名理学家朱熹倡导知行合一、学问相济、思辨结合的理念,倡导大学治学的非功利思想;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书院期间,以培养传道济民之人才为指导思想,反对科举利禄之学。中国古代独特的书院文化强调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学术自由的教育精神,独立自主的培养模式,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这些优秀传统至今仍对现代大学教育影响深远。[2]

虽然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资源丰厚,但我国当前实行的大学制度,却是道地的舶来品。进入中国近代社会,随着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晚清政府“废科举,兴学校,养人才”,兴建了如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等中国最早近代意义上的大学。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对大学精神的探索,“上法三代,旁采泰西”,秉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梅贻琦、 蒋梦麟、陶行知、竺可桢等一批学贯中西的教育家结合当时的办学实践创建和传扬着大学精神。梅贻琦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创建了今日之水木清华,清华大学体现更多的是“行胜于言”和“厚德载物”的厚重;蔡元培力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思想,通过系统改制,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之精神,使北大在学术和思想领域都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4]抗日战争时期,克服重重困难,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下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始终坚守“刚毅坚卓”“民主治校”“兼容并包”等精神,保存下来重要的科研力量,同时培育出一大批名扬中外、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和国学大师,成为我国近代大学精神之典范。此外,如南开大学“允公允能”精神、浙江大学“求是”与“牺牲”精神、复旦大学倡导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山大学力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大学精神都是那一时期大学人的内心写照、执着的价值追求。[5]

可以说,我国历史上先贤哲人对于大学精神是曾有过执着和深入探索的,曾创建和传扬了各种可贵的大学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苏联大学为模式对近代大学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时期的大学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创造精神”、 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些教育改革方式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现代大学精神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此后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更是几乎将大学精神冲击殆尽。[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拨乱反正及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高等教育思想得到解放,我国大学发展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在学规模总人数达到了世界第一。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征程中,高等教育承载的责任及大学的功能和使命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也愈发引人关注。凝聚和提炼大学精神,引领时代发展和拓展时代发展空间,要求我国当代大学精神彰显国家意志、反映社会理想,凝聚和彰显师生共同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根基、学术传统等因素,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当代大学精神的持续发展,此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快速发展的经济、多元的价值取向也不同程度地冲击影响着大学精神。

二、当代大学精神异化和失落的表征

大学独立精神的缺失。大学是知识分子云集的领地,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是大学进行知识生产,追求和传递真理的必要土壤和基础环境。德国教育家洪堡就把寂寞看作是整个大学组织的核心要素之一,认为休闲、自由以及与纷扰的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学术机构的基本生存条件。蔡元培曾说:“大学不是贩卖知识的地方,不是养成资格的地方;大学是追求精神的地方,是研究学问的地方。”[7]他一再强调大学是纯学术的场所,大学必须保有独立的资格,不受各派党政或各派教会的影响。然而,当代我国大学对政府的依附性很强,大学的独立自由精神某种程度上受到影响。比如在大学的办学管理上,政府对于大学办学大包大揽,大学的办学一切围绕政府的规划指令行事。大学领导的任命、资源的分配、学科专业设置、学生招收录取、学历学位授予、教师职称评定、办学资金使用等,都需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层层批准、审定和检查。我国大学处于复杂的政府管控之下,大学正在逐渐丧失象牙塔的独立地位和理性主义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府的分支和附属机构。

管理方式行政化倾向。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在世界高等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曾主张:“与任何机械的方法和任何组织相比,大学精神是更高水准的更有效率的保证。”[8]因此,他主张大学的组织应简捷高效,反对大学管理的科层化,反对大学内部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冲突。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大学过于追求组织和管理活动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想及思想家的尊严和价值,从本质上讲,大学行政管理的目的是服务师生,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科研与学生的学习,但大学的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比较严重的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也就是常常为人们所诟病的用政府机关模式管理大学,用管理公务员的操作方式管理大学教师,即所谓高校管理行政化。行政化倾向使得大学办学的资源和权力片面地集中在一些职能部门,行政人员成为支配学校运转的核心和主角,教师则成为被支配的对象。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大学职能部门蜕变为机关衙门,难免滋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化现象。长此下来,大学学府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纷争将日益增多,矛盾也将更加突出,严重者导致离心离德、秩序混乱。

求真与批判反思精神弱化。大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尽己性而化育万物,把所要培养的人融化到对人类解放事业的追求之中,使人性获得充分的发展。批判反思精神是大学追求真理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是大学真善美追求的本质要求,没有理性的批判,就没有真善美认识的深化。[9]如果用涂尔干的话来说,即是“把理性、批判和反思精神引入一套此前一直不可置疑的观念”。[10]然而,纵观我国当代的大学教育,大学求真求知、批判反思精神不够突出。首先是大学办学理念急功近利,各个大学忙于申报博士硕士点,千方百计从政府和上级管理部门要资源,争项目、经费,片面追求学校排名、论文数量、获奖级别次数等数量性指标;其次是大学的治学功利化,大学以简单的论文数量、项目级别和专著数量对教师进行考核,利己主义思想向大学教师群体渗透,导致学术向行政权力和经济资本“寻租”现象的发生;再次是学生学习也带着强烈的功利性和工具性色彩,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不再抱有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少了砥砺学志和养成人格的目的,学习成为一种谋利求生的工具,求真求知少了其原有的内涵,校园中充斥着不同程度的喧嚣和浮躁。

商业化风气日趋盛行。大学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追求效益和实用本无可厚非,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主次颠倒,如果大学本质的精神旨趣让位于现实经济利益,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科研缺乏前瞻性,也就无法形成知识和人才贮备。弗莱克斯纳有段名言:“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所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要的”。[11]当前,我国大学出现了一种与大学文化精神使命背道而驰的倾向,即大学的商业化或经济化。商业运营机制在无形中成为大学遵循的运营机制,有些大学甚至以市场化、公司化理念来经营学校。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大学开始办各种商业公司,或称为“知识经济的再现”,或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本应教书育人的教师们往往身兼企业家之职,被学生称呼为老板。有些大学面向社会忙于创办各种以收费为目的的培训班,严谨治学的大学学府变成了贩卖文凭和证书的学店、工厂。此外,还有些大学则热衷于接受和拉企业赞助,校园学术活动或学生活动商业氛围过于浓重,有的高校还通过租让大学教学楼、体育馆等冠名权来获取企业巨额捐款等。此类商业行为虽说为学校赢得了一定的经费,但事实上丢掉的却是大学守护文化、坚守学术的社会责任。

三、当代大学精神异化的根源分析

办学经验的不足与管理体制的影响。大学精神发轫于欧洲中世纪大学,随西方近代大学的产生而生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替变迁。相比较而言,我国的近现代大学办学并无多少历史传统和成功经验可借鉴。首先,光绪政变把古代唐朝以来兴盛的书院制度完全推翻,而以形式一律的学堂代替书院,中国近代大学成功地移植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却未能很好地继承中国人古老的“大学之道”。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近代大学虽然进行了一些大学精神的创建和传扬,但新中国成立后,以苏联大学为模式对旧的高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的大学对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并没有深入研究和较好地继承与发扬。再者,政府在办学过程中不自主地把管理行政部门的模式移植到大学管理过程中,即由政府主管部门掌管高等教育发展资源以及资源分配权,并依此而建立起一系列的管理体制。同时,这种高度集中管理的行政管理机制也不自觉地移植到大学的内部管理,这就难免使得大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呈现出行政化、官僚化的趋势。目前无论是社会对大学的评价,还是大学的内部评价体系,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依靠行政权力制定一些形式化的指标,如科研经费、论文篇数、获奖情况等数量性指标来对大学进行考核,而教育效果、学术内涵、社会价值却很难在这些标准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大学为了提高学校排名和争取更多资源,也就相应地炮制这一套激励措施对大学教师进行考核,学历的高低、发表论文的数量、获得多少奖励等就成了衡量人才的标准。目前大学盛行的机械量化考核方式破坏了大学的文化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大环境对大学的影响。大学并非空中楼阁,其生存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都必然会对大学的办学、治学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使得我国经济、文化、物质生产得到了极大丰富;然而,当经济的独立性和作用越来越强的时候,经济规律就开始侵入到精神生活领域。市场经济发展对全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在发生着全方位的影响,这给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文化生态带来了强大的压力。于是,一系列的不良价值观开始大行其道,利己主义价值观取代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功利主义取代对长远价值的追求,物本价值观取代对精神价值的追求……而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会整体环境的困扰与制约,转型期出现的社会失序、道德失范、行为失规、心理失衡等社会因素对大学的冲击也显而易见。比如当前推动的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高校被打上“工具化”“利益化”“经济化”的评价标签,片面强调高等教育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能,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不同程度出现了自身降低发展目标、教育功利主义化、重术轻学、重理论轻应用等倾向混合,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及其大学精神的悲观态度。[12]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教师的影响和束约。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儒家倡导的中庸思想不自觉地影响和约束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首先,自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治国,这就使得某些知识分子无论是治学还是做人都崇尚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缺乏独立自主意识与批叛精神。其次,我国传统文化中比较缺乏追求理想的精神,中国的农耕文化较早地就形成一种务实精神,讲究实际。孔子不谈“怪、力、乱、神”,王符指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守仁倡导“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这些思想都是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13]这种思想反映在学术上,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象牙塔中学者们失去本应有的理想追求与科学创新精神。再次,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专制思想使得部分当代知识分子缺乏独立人格。这种文化专制导致中国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谨小慎微、谨言慎行,这种集体失语与集体同化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异化与迷失。

其他的影响因素还如我国长期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大学承担着较大的经费压力,一些大学不得不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创收,以维持大学的运转;全球化与文化差异对大学精神的冲击,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东西方文化由于内核的差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如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大学办学发展过程中的利益结构失衡与长效机制欠缺,利益不均、制度失效、人心不齐,大学精神由此发生异化,产生危机等。[14]

四、培育与弘扬:当代大学精神的重塑

协调处理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塑造大学的独立品格。政府对高等教育承担着管理的职能,实施一定的管理与调控是有必要的。但这种管理必须界定在一定范围内,一旦政府对大学干涉太多,就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利益格局,从而影响大学的独立与自由精神。首先,政府要自觉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打造“民主法制”的管理环境,从有利于大学自主创新和学术自由的角度出发,下放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并且要通过法律手段对相关事项进行明确规定,严格界定政府职能范围,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大学要自觉提升自主能力,借助理性力量改变过去那种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的陈旧思维,通过培育“自由创新”的学术环境,鼓励独立判断和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通过营造“和谐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倡导自由民主、尊重科学和崇尚人文的理念。再次,政府要努力增加高等教育财政的投入,要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目标,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总量投入,大学也要通过各种社会途径实现经费渠道来源多样化,坚守大学教育的本质规律,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诱惑,使大学远离商业运作,以正确的理念务正业而守大学之道。

改革大学管理和评估制度,回归大学科学精神。重塑大学精神,必须改革简单机械的考核方式。首先,摒弃单纯地以学术论文、项目的数量、级别和科研经费的多少来评定大学优劣的做法,要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尊重学术科研本质,把学术价值、创新水平、伦理道德等社会效益指标充分考虑并设计进入评价体系;其次,遵循学术研究积累和创新的客观规律,充分尊重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有意识拉长学术评价的周期,加强学术道德教育,使大学教师能够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学术与教学。大学管理去行政化,需要两方面的思路,即坚定的思想与实际的行动努力。就思想而言,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大学本身都应该摒弃大学行政级别的思想,还原其学术纯洁;其次,就行动而言,大学都应该加强以学校章程为主的系列制度建设,制度文化承载着大学的价值追求,精简烦琐的行政程序和臃肿的行政部门,让广大教职工自发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和学术科研,回归大学作为学术组织追求科学殿堂的面貌。

求知务真,倡导教师坚守学者本色。大学教师对于大学精神的塑造与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中国当代的大学教师群体应该有意志,有精神,一旦具备了终极关怀和为自由献身的意志和精神,就会激发出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当代大学发展需要有一群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担当的知识分子。他们甘当“苦行僧”,他们不人云亦云,他们寂寞治学,求知务真,以一己之力还大学的纯正本色。应该有一些执迷不悟者不食人间烟火,应该有一些盗火者为事业献身,应该有白发的教授坚守着真理,应该有一批青年在校园孤独漫行,应该有一群人离经背道与世独行……应该有这样的一批师德师风高尚的大学教师队伍,恪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不跟随社会风向“望踵而行”,用他们的独立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来引领我们当代大学精神的回归。

纠正功利性,引导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面临挑战、就业压力大的现实环境下,我国大学生求学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功利性倾向,这使得大学变得更加浮躁,扭曲了大学精神。一方面,国家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疏解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学教育,必须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人类科学和真理、社会进步奋斗终生的伟大志向。大学老师平时的言传身教应注重引导学生求真求知,去除功利思维,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唤醒和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同时,改善和构建现代师生关系,师生间关怀问辩,亲密无间,相互熏陶,教学相长,使学生沉浸于一种温暖、纯洁、和谐的氛围之中,进而唤起受教育者心中的热情,自觉地追求并发现人性本身具有的美丽和高尚。

大学肩负着认识自然、探索社会、提升人性的重任。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对大学精神的探寻蕴含在具体办学的实体和实践过程当中。“祛蔽”而“返魅”,问题的本身并不深奥,但是执行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大学精神的回归与重塑,需要所有大学教育责任人的共同努力。每一位大学责任人都应有追求卓越、崇高和勇于担当的勇气,纯洁品性、守操重道,重塑大学精神,使大学成为真正的“社会之光”。

[1]展立新.大学精神释义[J].教育学术月刊,2016,(1).

[2]张晓婧. 中国传统书院文化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6,(1).

[3]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陈来.略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大学精神[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5]高祖林.大学精神探微——兼谈苏州大学精神[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6]周游,何桌恩.傅斯年对台湾大学精神的塑造[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7]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8]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杨兴林.大学精神研究的重新审视[J].江苏高教,2014,(4).[10]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孙健.大学精神: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性坚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3).

[12]刘莘.哲学视野中的大学精神与文化自觉[J].哲学研究,2012,(5).

[13]韦彪,唐静.当代大学精神的反思与重塑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

〔责任编辑:李官〕

On the Alien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pirit

JI Duo-zhe1, YANG Lu2

(1.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871, China;2. 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455000, Henan, China)

University spirit is the soul and foundation of a university. The alienation of university spirit implies the deviation of a university from her proper spiri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alienation and loss of university spirit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absence of independence spirit, administrative tendency of the management mode, weakening of seeking truth and knowledge and the prevalence of commercialized atmosphere. Many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alienation such as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diversified current social thoughts. To reconstruct university spirit in contemporary China, severa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to reform the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system of college education; to appeal to teachers for sticking to a true scholar spirit and to lead college students to pursue scientific truth.

university spirit; alienation; reconstruction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JY009);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2015]-JKGHZDZB-10)

纪多辙(1963— ),男,安徽凤阳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G640

A

1006-723X(2016)08-0141-05

杨露(1970— ),男,河南濮阳人,安阳师范学院学生处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学术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