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主体性的构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6-02-26 05:13贾艳丽袁新华
学术探索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贾艳丽,袁新华

(1. 华东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241;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文化主体性的构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贾艳丽1,袁新华2

(1.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241; 2.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文化主体性的概念来源于近代主体性思想,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首次提出文化主体性的概念,即本土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适应。在科技高度发达和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文化主体性的思想根源以及内涵的论述,进一步阐明发挥文化的创造性、重建文化主体性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中的重要性。

文化主体性;传统文化;话语权;文化软实力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增强国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以及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众多学者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主体性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一贯的主体思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当前社会实践活动表明,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有利于维护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以及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信心。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文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有学者认为,国人进入集体无意识状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正在被悄然蚕食。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如何重新构建文化主体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再一次引起学者关注。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发挥创新能力,建设文化强国,把文化的主体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指出,文化主体性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看出,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时代,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是一个国家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首要任务。

一、主体性的思想根源

主体性思想萌芽于古希腊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主要探索世界及其本质。主体性思想发源于“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学思想,特别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人”指人的感觉,事物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然而那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因为那时人与自然是和谐一体的,不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在19世纪前,主体性思想并没有得到广大思想家的认可,反而把它看作是诡辩论。黑格尔从认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个命题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值得肯定。虽然这个命题具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错误取向,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但是它较早涉及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进步。特别是近代,理性精神越发受到人们的需求和关注,形成了主体性思想,并逐渐发展成为近代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后来,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告诉我们主体性是一切存在的根基;紧接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确立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主体性地位;随后,马克思从实践论出发,建立了主体性哲学,其主要观点认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可以利用主观能动性,去任意改造自然。从此,主体性思想在西方哲学界逐步确立。

然而在我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主体性思想并没有受到国内哲学界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在当时的哲学界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讨论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直到80年代以后,西方思想被学者引入中国,哲学界对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也与时俱进,掀起了对主体性研究的热潮。这一热潮开始于80年代的美学界,随后迅速在其他学科领域产生强烈反响,学者们结合哲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主体性的本质和功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他学科结合相关研究的理念,在各自的领域也都有了快速发展,对主体性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到了21世纪初,我国学术界对主体性的研究达到了顶峰。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大量有关主体性思想的理论被介绍到国内,使得学者对主体性思想的本质、结构、功能和意义有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他们结合当时国内的时代特点,突出了主体性研究在我国学术界中的鲜明特色。

二、文化主体性及其内涵

广义的主体性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的地位和特征。学术界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研究来源于近代主体性思想的繁荣与发展。理论上来讲,不同民族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是彼此平等的,不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因此民族文化本身是没有主体性可言的。然而,近代主体性思想成为人类文化的主导思想以后,主体性概念被移植到文化领域,主要探讨民族文化的本质、功能和意义,以及处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概念就这样被逐渐确立。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主体性”概念,即本土文化对现代化的主动适应。从理论上讲,本土文化应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但是在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本土文化应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本土文化。

关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或主体意识,学术界有不同的视角。南京大学教授江宁康认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确立的、由本民族的所有成员一致认可并且自发维护的一种民族文化意识”。[1]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认为文化的主体意识应该是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和发展等。[2]只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形成独立自主的文化体系,以平等的身份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文化主体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文化主体性的有机整体。具体来讲,文化自觉是我们认识文化的角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省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文化自强是推动文化广泛传播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由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首次提出的,即生活在某一种特定文化中的人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明白它的来龙去脉、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3]云杉先生也认为一个民族要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有清醒和深刻的认识,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重任。[4]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还要认识西方文化;二是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功能。当今世界正处于各方面快速发展阶段,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广泛和深刻,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主要战略之一。

文化自信是指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要充分肯定中华文化的内在价值并坚信其旺盛持久的生命力。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其“仁爱”“民贵君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真知灼见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在国内外兴起的孔子学院,也足以证明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我们要对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有坚定的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批判的态度理性认识西方文化,有选择地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才能不断创新和繁荣中国文化,使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为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化自省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的自我反思和理性批判。只有具备了自我批判精神,才能清醒客观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不足,才能不断发展自身文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为了重拾传统文化的精髓,重新树立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文化热,人们对国学的热衷也与日俱增,甚至幼儿园都开始了国学启蒙教育,似乎传统文化又重新受到了重视。然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解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此外,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仅仅靠做一些讲座,背诵《四书》《五经》等活动来创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文化自省必须是在深刻了解和认识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对文化的一种自我调节,这个过程需要理性的思维和客观的态度。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特别是在国学热和文化热的浪潮中,我们必须保持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对传统文化保持一个清醒的态度。

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省的终极目标,是在三者的基础上,合理吸收各国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中国文化,从而促进它的繁荣和发展。文化自强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如果我们无视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我们的文化也终将失去生命的活力而逐渐枯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度成为2013年度提及率最高的词汇。要实现这一梦想,文化自强是必经之路,也是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中之重。

今天,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这对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全球化给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技术,是各民族文化获得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时,全球化产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忽视的现实。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华民族文化要实现发展和繁荣,必须发挥自身文化的创新力,构建民族文化主体性。

三、构建文化主体性的必要性

今天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工具理性空前扩张的时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民族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深层结构,人们的文化情感也发生了变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国家文化主体性的缺失,也就意味着该国历史的中断和民族精神的消失。今天,某些所谓强势文化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主体,甚至还侵蚀着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主体。因此,在维护多元文化共存的前提下,如何保持和发展各自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构建文化主体性,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使得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但是,某些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依然对其他国家推行文化殖民主义政策,试图利用自身的强势文化控制和腐蚀所谓的他国弱势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主体性一旦丧失,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独立性会遭遇严重的威胁,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国家文化安全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借鉴其优秀的文明成果,更需要用批判的态度提高警惕,清醒地保持我们自身文化的主体意识,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二)构建文化主体性,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Joseph Nye在1990年首先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概念,2004年的新著《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补充, 认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从微观上来讲,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关于文化生命力和传播力的综合体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二是国民综合素质,特别是精神和品格;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是音乐、电影、出版、会展、动漫以及新媒体等文化产业。

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保持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和偏远落后地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不平衡。这些偏远落后地区文化资源匮乏,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严重滞后,文化和教育产业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这样的状况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和全面发展。二是文化产业的市场机制不成熟,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则制约和监管标准,文化产业内部良莠不齐,盗版和侵权现象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文化产业在引导国民精神中的重要地位;三是文化出口产业相对落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仅发达国家就占据了近90%的份额,其中美国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只分得一块小小的蛋糕,若想彻底改变发达国家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改变这一格局的唯一出路就是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通过文化创新来实现文化自强,使之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保持永久的生命力。

(三)构建文化主体性,是推动国家文化影响力的需要

评价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看这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但是由于起步晚,在国际上依然缺乏足够的话语权。2010年,《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不足4%,而与此同时,日本、欧盟和美国分别占10%,34%和43%,中国和美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差距悬殊。[5]另外,虽然中国境内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总数排名世界前列,但国际影响力却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符合我国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发扬创新的时代精神,使中国文化适应时代的需要,让世界分享我们的文化发展成果。

(四)构建文化主体性,是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辉煌历史凝聚着哲人的独特智慧,对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然而,随着文化全球化带来的不同文化之间的频繁交流,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如果一个国家沉浸在自己的文化中止步不前,终将会因为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遭遇文化危机。虽然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我们要理性批判和学习借鉴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顺应时代的需求,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化永远站在世界文化竞争的前列,使世界人民共享中国优秀文化的成果,进而永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国际影响力。

四、文化创新在构建文化主体性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文化作为人类财富和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创新力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全球化进入知识智能这一新阶段的重要时代特征。文化主宰着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化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与发展的最根本途径,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原动力,更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具备发展潜力和社会经济是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对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强有力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先进文化正在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与时俱进,积极推动文化的创新,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我们呼唤新的文化理念和新的道德风尚。优秀的传统民族精神与新时代的道德观念高度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主流。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仍然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会公平,违背了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因此,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进行文化创新,引领社会健康发展。

但是,进行文化创新并不是推翻传统文化,而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便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在坚持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和创新。离开传统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因循守旧就会失去活力。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在文化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要结合新时代的现实价值,以自信和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用理性批判的态度学习借鉴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用新的视野和高度丰富我们的文化宝库,做到民族和时代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使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只有这样,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在时代发展中永葆生命力,才有可能增强国际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为世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带来的文化全球化趋势,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精神需求,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文化间的交流必然导致相互的竞争和制衡。当前,个别强势文化依然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据绝对主动的地位,文化霸权主义依然存在,这对所谓弱势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作为一个文化历史大国,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却相对滞后,两者的地位极不相称,特别是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传统文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西方文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少年对西方文化的过度追捧,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确实不是一件好事情。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重新构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增强人们的文化主体意识,用批判的眼光去认识和评价自身文化和西方文化,坚定文化信心,积极发挥文化的创新力,结合时代特点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保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生命力。同时,要在青少年中积极推广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和文化创新的实践,切实把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落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让中国文化站在世界文化之林的前列,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国优秀文化成果。

[1]江宁康.略论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J].兰州学刊,2004,(3).

[2]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3]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文艺研究,1999,(1).

[4]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J].红旗文稿,2010,(15).

[5]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Z].北京: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李官〕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JIA Yan-li1, YUAN Xin-hua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200241, China;2.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100089, China)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the well-known sociologist Fei Xiaotong first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ociology, which refers to the local culture’s automatic adaptation to moderniza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cultural subjectivity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its connotations, this paper is aimed to elaborate on the importance of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strengthening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ultural subjectivity; traditional culture; discourse right; cultural soft power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3JJD740005);泰安市社会科学课题(14SKX021)

贾艳丽(1979— ),女,山东泰安人,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G0

A

1006-723X(2016)08-0124-05

袁新华(1979— ),男,山东邹城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泰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