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梅
(泰山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曾氏家风的内涵及其现实启示
刘胜梅
(泰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曾氏家风得以有明确的文字传承,要归功于曾家几代人的言传身教以及曾国藩的总结和概括。曾氏家风以勤俭为本、耕读传家、孝友为基的独特内涵,是其保持家族世代传承、使得后代英才辈出的原因之所在。它为我们纷繁浮躁的现代社会提供了思想引导和行为指南,启迪人们:要培养勤勉踏实的实干精神,身处鼎盛的忧患意识,重视本业,心无旁骛的思想境界,以及勇于担当的实体意识和民胞物与的开阔胸襟。
关键词:曾氏家风;曾国藩;勤俭;孝友;耕读
大凡历史上的一些名门望族,必有其世代相传之家风,这些家风既是家族首创者在实践中总结的治家成功之道,又是他们为后辈所树立的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正是在优良家风的濡染下,才使得家族英才辈出,世代兴旺,曾氏家族亦是如此。被清王朝称为“中兴第一臣”的曾国藩,兄弟五人的家庭,至今190余年间,绵延至第八代孙,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无一废人,未出一个纨绔子弟。曾氏家风在树立家族正气、引导子孙后代成才方面的卓越之处可见一斑。重新解读曾氏家风,探究其治家理念的成功之处,揭示其所内蕴的伦理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以此来引导和反思我们当下的生活,确实意义非同寻常。
一、曾氏家风的内涵
(一)曾氏家风的形成
曾氏家族自明朝以来世代为农,“积善孝友,而不显于世”。[1](P3)便是对其家族特征的形象概括。其家风的形成要追溯到曾国藩的曾高祖一代,曾国藩的高祖应祯(字元吉),“少贫,手致数千金产”。[2](P15)在通过勤劳致富创下基业之后,他深感创业之难,深知若无良好的家风传承,便难保家族的永昌,因而常常告诫子孙“勤俭立身”“耕读传家”,这便是其家风的由来。其曾祖父竟希一生克勤克俭,谨守其父遗风,谨遵其父教诲,使家族的基业得以维持和发展。祖父玉屏(字星冈)继承祖业后,“少耽游惰,日高酣寝”,但当听到有长老“讥以浮薄,将覆其家”时,却能“立起自责”,幡然悔悟,“自是终身未明而起”,“讲求农事”。其转变之快,意志之坚,令人叹服。曾玉屏还根据自身经历,结合家族实际,亲手制订“耕读”为本的家法,教导儿孙辈读书、为人处世之法,颇为具体而全面。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虽然“积苦力学”,然而却“久困于学政之试”,转而设馆授课,并“事星冈公以孝闻”。[1](P3~4)
在这样的家风濡染和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曾国藩,能成为内圣外王之典范,被尊为一代儒宗,也就不足为奇。曾国藩在家书中,也屡屡提及先祖的厚德仁孝,并把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归功于曾家几代人的家风传承。“吾家累世积德,祖父及父、叔二人皆孝友仁厚”,[3](P197)“孝弟勤俭”,[3](P1066)“家中蒙祖父厚德余荫,我得忝列卿贰……,我家祖父、父亲、叔父三位大人规矩极严,榜样极好,”[3](P154)“吾父竹亭公之教人,则专重孝字。”[3](P662)这些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曾家先祖遗风对曾国藩行为的影响和塑造。
曾国藩对自高祖以来所沿袭的家风加以概括和总结,通过其所写的家书、日记诉诸笔端,遂使曾氏家风得以有明确的文字传承。他对星冈公的治家之法进行补充和完善,总结了书、疏、鱼、猪、早、扫、考、宝八字,作为治家八字诀。八字诀罗列了农家日常生活所涉及的诸多项目,体现了农家以耕读为本的特色,又突出了以勤俭、孝亲为主要宗旨的家风。八字诀通俗易懂,易于颂记,适于家中男女同辈、后辈遵从和奉行。曾国藩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八本、三致祥之说,以更好地针对兄弟以及子侄们的行为予以规范。八本即是: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宴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致祥即是: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八本概括了从读书、立身到事亲、齐家乃至为官、治军之道,是比较详尽的日常行为规则,三致祥的孝、勤、恕则将这些行为规则进一步加以凝练,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指导思想。这样,通过曾国藩对家族子弟行为规范的进一步细化,以及对家族传承之根本的提炼和概括,曾氏家风得以完整呈现。
(二)曾氏家风的主要内涵
曾氏家风是曾家先祖祈盼家族能借此得以永世传承的法宝,其中蕴含着祖辈对后辈的殷殷期望。这就决定它从内容上要围绕着家族发展的根本大计,着眼于家族的长久规划,因而,要简洁明了,一语中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勤俭乃家族兴盛之本
曾氏家风,首倡勤俭,也正是勤俭奠定了曾氏家族走向兴盛的基础。作为专事农耕的曾家,靠辛勤的劳动逐渐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家产,其所付出的艰辛可以想见。而若无俭朴之风与其相辅相成,则必无祖上今天之基业。正是基于此,曾国藩提出:“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3](P1370)明确了勤俭为家族乃至国家兴旺的根源之所在。
如何做到勤和俭?单就“勤”来说,曾国藩首先从人的性情上加以分析,认为:“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3](P1394~1395)好逸恶劳乃是人之本性,而勤之要就在于要克服这种先天的惰性,这就需要首先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将“勤”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常思“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是否能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通过这样不断的检省与对照,来逐渐地去除自己的惰性。
其次,勤意味着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即要培养“强毅之气”,[3](P364)曾国藩引用古语来解释强:认为自胜之谓之强,意谓要以坚强的毅力战胜自己的惰性,比如不习惯早起,那就强迫自己未明即起,这种强迫是痛苦的,但一旦成为习惯,则受益终生。
再次,要以圣贤和先祖为榜样,时时鞭策和激励自己。“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3](P1394~1395)“竟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竟日无片刻暇逸……星冈公当孙入翰林之后,犹亲自种菜收粪。”圣贤和先祖犹勤勉自励,劳作不息,子侄们更要“早起”,“有恒”,“在勤字工夫上做文章”,[3](P1066)勿懒漫,要勤于读书,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除读书外,“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等农家日常事务,[3](P277)也要一一为之。
这样看来,体现在读书、劳作等日常生活诸多方面的“勤”,注重的是功夫的积累。这即是曾国藩所说的“克勤小物”。在一则标题为《克勤小物》的笔记中,曾国藩这样提及“克勤小物”:“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百尺之楼,基于平地;千丈之帛 ,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朱子谓为学须铢积寸累,为政者亦未有不由铢积寸累而克底于成者也。”[4](P386)
可见,他所说的“克勤小物”与荀子《劝学》篇所说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意义相似,都是强调要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在此基础上,才能成就大事业。他深知尚空谈而轻践行的危害,并由此对魏晋时期的清谈之风提出明确反对,认为何宴之徒“流风相扇,高心而空腹,尊己而傲物,大事细事皆堕坏于冥昧之中,亲者贤者皆见拒于千里之外,以此而冀大业之成,不亦悖哉?”在他看来,一味地高谈阔论,沉迷于想象中的理想世界,于现实无丝毫的裨益,以此来成就大业,无异于痴人说梦。
就“俭”来说,曾国藩将其视为惜福之道。认为“居家之道,唯崇俭可以长久”。[3](P770)他分析了“俭”与“奢”“侈”的关系,认为:“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返俭难于登天。”[3](P1370)奢侈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就难以再做到俭朴自持。
在“俭”字功夫上,曾国藩认为要牢记两点,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3](P1066)强调在日常的吃穿用度上要时刻保持寒士之风,切勿沾染一些富贵之气。具体来说,就是“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3](P770)平时凡事自己动手,不要使奴唤婢,颐指气使。此外,还要养成爱物惜物的习惯,“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3](P276)以备将来随时取用。要时时感念物力维艰,即便一件小小的物品中,也凝结着人类的劳动,焉有不珍惜之理?
曾氏家族自曾国藩的高祖以来,已渐入小康,到曾国藩时期,家族更是显赫一时。但曾国藩始终不忘培养子孙的寒士之风,并将这种寒士之风的养成与家族的世代延续紧密相连。曾国藩指出,“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逸,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3](P187)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家族忧虑和长远意识,他教导子孙于衣食方面,于日常生活诸多方面乃至婚丧嫁娶等家庭重要事件,皆要一切从简。他深恐家庭条件的优越会使子孙耽于享乐,不思进取,最终玩物丧志,辱没家族的名声。因而试图以寒士之风的养成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来逃脱官宦家族三代而败,五代而斩的魔咒。
曾国藩终生对勤俭家风的恪守,亦为后代树立了楷模。他这样评价自己勤俭的功夫:“余于俭字做到六七分,勤俭字则尚无五分功夫。”[3](P1159)这实在是他的自谦之词。于“勤”字功夫上,他每天发奋读书,“每日共可看书八十页。”[3](P15)不论是做官还是在从军之时,都“夙夜未尝少懈”,即便是风潇雨晦、身染疾病之时,仍能“率以鸡鸣而起,夜分始息,盖数十年如一日也”。于职责方面,更是呕心沥血,恪尽职守。于“俭”字功夫上,“其本身清俭,一如寒素。官中廉俸,尽举以充官中之用,未尝置屋一廛,增田一区。疏食菲衣,自甘淡泊,每食不得过四簋;男女婚嫁,不得过二百金,垂为家训。有唐杨绾宋李沆之遗风。而邻军困穷,灾民饥馑,与夫地方应办之事,则不惜以禄俸之赢余,助公用之不给。”[5](P1082)薛福成这样评价曾国藩:“在军在官,勤以率下,则无问昕宵;俭以奉身,则不殊寒素,久为众所共见。”[6](P30)难怪他的良师益友兼同乡刘蓉在为其撰写的铭文中,称其为“跨宋轶唐,近古无两”之人。可以说,正是勤俭,成就了曾国藩生平的伟业,亦使其在家族永世传承的历史坐标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2.耕读乃家族永昌之业
中国传统社会农为邦本的特征,决定了农家教子皆以耕种为本,兼读诗书,习技艺。曾氏家族乃世代耕种的布衣之家,他们恪守着以农为本的信条,秉承着诗礼传家的美好愿望,认为为官虽可以使家族显耀一时,但绝非永世之业。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值其与其弟曾国荃同时封爵时,仍告诫在老家务农的弟弟国潢要专心种田,莫要心有旁骛,认为尽管家族中出现二人同时封爵开府,“门庭可谓极盛,然非可恃之道”,并忆及自己在当年点翰林之时,祖父星冈公训诫父亲竹亭公的话语:“宽一虽点翰林,我家仍靠作田为业,不可靠他吃饭。”指出要牢记此家族之训,方能永保家族的长久不衰。他教导其弟国潢要“专在作田上用些功夫”,“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3](P1264)
在曾国藩看来,家道的永世兴旺,要倚赖家族众人世代以良好的家风为导引,以具体的家规为守则,齐心协力来达成。而并非依靠家族中有一两个人做官封侯,达致显贵就能实现。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视做官发财为可耻之事,认为“以官(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下决心“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3](P183)在他看来,不管子孙贤与不贤,皆无留银钱于他们的必要。若子孙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3](P183)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有着深重的危机意识,认识到当官不过是偶然之事,绝非长久之计,而世间自有其浮沉之规律,“有盛必有衰”,[3](P1338)“当盛时预作衰时之想”。[3](P1264)因而,不可贪恋为官一时的荣耀和显赫,否则,“罢官之后,便觉气象萧索”,难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因而,他在家书中时时告诫欧阳夫人,要认识到:“居家乃长久之计”,要有长久打算,“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俭之意”,切实“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以立家族长久之基业,这样,才能“福泽悠久”,即便将来被罢官,家庭仍能“不失为兴旺气象”。[3](P1338)
耕与读相得益彰,读书是为了明理,并非只是为博取功名。在传统社会,每一个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有志之士都憧憬着能通过“学而优则仕”来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若时逢乱世,保全自己人格与性命的最好方式却是退隐山林,耕田读书,享受着怡然自得的农家乐趣,固守着独善其身的道德境界,保持着卓然独立的政治风骨。正是在这样一种恬淡的耕读生涯中,自身的气节可保,家族的昌盛可维,这既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维模式,也是曾氏家族的思维方式,是曾国藩所设想的理想境界。
3.孝友乃家族祥瑞之基
“孝友”是曾氏家风,亦是曾家几代人的行为准则。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就尤为注重祭祀祖先,并将其作为孝的重要方面。他说:“后世虽贫,礼不可隳;子孙虽愚,家祭不可简也。”[1](P4)倡导为人子孙者,要常祭祀祖先,常怀慎终追远之心。他还善待亲族邻里,恭敬款待到家之亲戚,设法周济遇困之乡邻,并常出面化解邻里纠纷,主动参与并主持乡邻婚丧嫁娶之事。此外,他还热心公益,常出资修缮乡里村里的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出资供养孤苦无依之人。他以“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器”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以其义举和善行赢得了亲戚邻里的尊重。曾麟书于孝亲方面的行为更是为乡邻所称道。他始终以恭敬的态度服侍父亲,即便父亲于大庭广众之下对其厉声呵斥,仍能保持恭敬如初。曾玉屏后来病及三载,曾麟书更是朝夕侍奉,“未尝一日安枕也。”[1](P4)
曾麟书悉心照料父亲的行为,使得诸孙孙妇,内外长幼皆深受感染,纷纷“争取垢污襦裤浣濯为乐”,家中呈现一派孝亲事亲的祥和气氛。曾麟书少年事亲之敬,暮年事亲之爱,既是其家风的体现,又对后辈起着身教胜于言传的楷模作用。曾国藩评价其父“竹亭公之教人,则专重‘孝’字。其少壮敬亲,暮年爱亲,出于至诚。”[3](P662)
对于几代传承之孝友家风,曾国藩深得其旨。他在研读《论语》贤贤易色一章后发现“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具体体现在孝弟两字之上,于其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而世人却往往只重视考取功名,却忽视了圣人的微言大义,不知孝弟伦纪之大实乃学问之本,因而只追求读书进学,于行为上,却有亏于孝弟伦纪。这种人,即便文章做得妙笔生花,也“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3](P67)不值一提。孝友不仅是学问之道的精髓,更是“家庭之祥瑞”,他认为:“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3](P1371)进一步把孝友与家族兴旺紧密相连。
如何做到孝友?曾国藩认为对父母长辈之孝不仅体现在要奉之以甘旨之资,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3](P67)使其保持精神上的愉悦。曾国藩深愧自己“久宦京师”,虽时时心系父母,并每每于书信中请安问候,但不能侍奉父母长辈于堂前,“色笑远违”,[3](P220)认为自己“于孝养之道多疏”,[3](P1371)因而嘱咐其弟在家能“婉愉孝养,视无形,听无声”,[3](P220)以代其尽其未能尽之孝。孝友还体现在对逝去祖先的祭祀与追思上,曾国藩上承其祖父的传统,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祭祀,对祭祀所需的器皿、酒菜及饮食,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认为均需“第一等好者”,[3](P532)以此来培养子孙诚敬之心,陶冶孝道情怀。
二、曾氏家风的现实启示
曾家几代人所培植的曾氏家风,历经曾国藩的总结与完善,已传袭至今。它是曾家后代人才辈出的原因之所在。这些家风的内容当然无法摆脱中国传统社会修齐治平的思维模式,看似在内容上并无太多的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在规范家族成员社会行为方面的成功性,以及它对家族成员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所起到的难以想象的引导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强大的家族凝聚力。当我们以现代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曾氏家风,就会发现它实际上蕴含着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一旦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就能发挥出难以想象的社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掘曾氏家风的独特内涵,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重视勤勉自励,旨在培养人们勤奋笃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勤奋既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它并不着眼于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着眼于当下,重视一点一滴的积累。
当下社会,实干精神甚为缺乏,一味空谈,光说不做的空谈主义者,与梦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机会主义者,充斥其中。空谈主义者试图以空谈来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认可,借此获得名誉与地位,借以掩盖自己行为的缺场。机会主义者则是千方百计、极尽所能地去寻找能使自己出人头地的快捷之路,以投机钻营的形式试图使自己的些微付出获得最大回报。这样,整个社会就弥漫着一股浮躁之气,其间充斥着对名誉与地位及其所代表的金钱与权力无限崇尚的庸俗论调。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很多人迷失了自我,其主观意志在任性的驱动下,信马由缰,不能自已。主观意志的需求无限与目标定位的急功近利已使人们无暇顾及当下,更遑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孟子认为学问之道但求其放心,生活之道亦是如此。这样一种外放之心的找回和回归,就是我们的精神和自我的回归,这样一种回归意味着人们不再沉迷于当下社会的虚假幻象,而是让主观意志回归自我,去思索内心的真正需求,去倾听自己灵魂的声音。并以此为基础,秉承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实干精神,奉行积土成山、积善成德的行为原则,在踏踏实实的勤奋努力中实现自我生命之花的真正绽放。从这个意义上说,曾氏家风所倡导的勤奋也正是这种思想的主旨。
(二)重视寒士之风的养成,旨在培养人们的忧患意识和自强尚俭精神
曾氏家风注重寒士之风的养成。寒士之风往往是出身寒门的子弟,因从小遍尝生活的艰辛,故而更懂得克己自励,并由此而养成的律己、节制等诸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往往是俭朴的代名词,并被视为成为具有高风亮节之风骨的志士君子所必备的要素而加以倡导和推崇。
寒士之风,具体说来,就是一种简单素朴的生活方式。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养成,能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力倡节俭、反对奢侈的社会风气,避免人的欲望过度膨胀。因为与奢侈相伴而生的,是人的欲望的无限膨胀。卢梭深刻揭示出市民社会中奢侈的无度与人的欲望膨胀之间的正比关系,“奢侈品唤醒了人类的贪婪;你得到的越多,你想要的就越多,拥有更多的人想要一切”。[7](P261~285)黑格尔也将市民社会描绘成一个需要的体系,在其中,“必然需要和偶然需要的得到满足是偶然的,因为这种满足会无止境地引起新的欲望”。[8](P199)人们欲望的无限膨胀不仅能引发黑格尔所说的“荒淫和贫困的景象”,更易导致人思想的堕落。因而,寒士之风的倡导,不仅能使人崇尚一种简单的生活,避免对物质资源的过度消费,更能避免使人们陷于对财富无限追逐的噩梦之中,转而从更深的角度认识财富所代表的哲学意义,即财富作为人的能力的外化,它是人不断把自己内在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的一种标志,它是人格的外在体现。人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实现和展示了自我的价值。换言之,财富的多寡,表征的只是在人生的特定阶段,人的能力外化的程度,仅此而已。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事业有成之人会选择将自己的财富毫无保留地捐献给社会,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能力已经获得了肯定,自我已经获得实现,这对于自身来说,已经足够,他们所享受的,只是这样一个奋斗的过程。至于人们对财富所附加的一切外在东西,都是表象。这确实也与曾国藩对财富的淡然态度有着共通之处。
(三)力求以耕读传家,是要培养人们重视本业、心无旁骛的思想境界
耕读传家,用传统社会的话语方式来解读,就是重视农业和生产劳动,重视读书和写作。通过农业和生产劳动来实现自给自足,并通过读书写作来知书达理,修身养性。读书意味着对文化的汲取和吸收,并将其上升至理性的高度来检视自身的行为,实现对内在气质的提升与改变,即所谓的变化气质。曾氏家族世代以种田为业,只是从曾国藩这一代才开始出现有人在朝为官。尽管他们也认为这是光宗耀祖之事,但并不认为这种荣耀能世代相传。换言之,他们遵从着传统社会以农为本的社会信条,更强调农业和生产劳动在家族传承中的基础性地位,保持着对诗书及其所代表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及礼仪制度的珍视。他们相信,这些才是家族能够世代兴旺的根本。
耕读传家的曾氏家风,似乎在今天已经脱离了现代人的生存语境,而沦落为一种即将故去的话语方式。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透过这种言说方式,来分析其所内蕴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现,耕读传家的曾氏家风,是在传达一种价值理念,即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和放弃自己的根本,不要忘记养育和哺育我们的土地,不要忘记赋予我们的思想以根基的传统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耕读传家的曾氏家风,是要我们从物质层面回归对最本真事物的探求,从精神层面去探求文化所赋予人的最原初的意义,即它不再是一种能使人达致显贵,能借以出人头地的工具,而是能丰富人的思想,净化人的灵魂,使人达于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导引。因而,对于现代人来说,理解和把握曾氏家风所强调的耕读的独特之处与宏远主旨,更有助于反思和引导我们当下的生活。
(四)培养孝亲情感,是要养成人们勇于担当的实体意识和民胞物与的开阔胸襟
中国传统社会主张以孝治天下,从其特有的家国一体的政治伦理结构层面来看,提倡孝是为了实现忠。因为国是扩大了的家,于家孝则能于国忠。反观中国封建社会,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确实造就了一批精忠报国的忠义人物。曾氏家风所倡导的孝亲,既是传统社会以孝治天下观念的必然反映,又有其当然之理。它旨在培养个体对于家庭这个伦理实体的责任和义务。正如黑格尔所说,家庭这个伦理实体,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是一个自然的伦理实体,孝亲情感的培育,有助于个体把对父母及家庭成员的爱上升为对家庭的责任意识,使个体不再是一个孤独自我,而是有着实体意识和精神的道德自我,这样一种实体意识,必然会上升为对国家这个伦理实体的奉献精神。也正是因为有了孝亲情感,“才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会悲天悯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曾子才能把对父母以及祖先的追念,即“慎终,追远”,看成是改善民德、淳朴民风的重要标志。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看,孝不仅体现在对赋予我们以生命的父母的感激之情,更在于它能把这种感情升华为对生命之源的尊重与敬畏,这样一种情感的外化,则会体会到人作为宇宙天地万物之间一物的渺小,就会对天地、宇宙、万事万物都会生敬畏之心,这样一种心态,可用“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最为恰当。(《诗经·小雅·小旻》)
总体上说,曾氏家风所倡导的孝亲,是要培养一种基于爱的伦理关怀,并以此为基础,成就“民胞物与之量”,乃至“内圣外王之业”。于个人、于家庭、于社会、于国家乃至天地万物都不无裨益。反观当今社会所普遍存在的厚养小薄养老、亲子有余而敬老不足的现象,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这可能会使现代人逐渐失却对祖先乃至万事万物的敬畏之心,同时也逐渐丧失最起码的实体意识和人文关怀,最终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混乱与无序。这样看来,曾氏家风中对孝亲的倡导,未尝不是现代社会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之有效途径的理论前提。
[参考文献]
[1]王定安,曾国藩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2] 易孟醇.曾国藩传[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3] 曾国藩全集·家书(一)、(二)[M].长沙:岳麓书社,1986.
[4] 曾国藩全集·诗文[M].长沙:岳麓书社,1990.
[5] 李翰章.曾国藩文集·江苏巡抚查明事迹疏(四)[M].北京:九州出版社,1997.
[6] 薛福成.庸庵文编(卷一)·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M].台湾:华文书局,1971.
[7] Rousseau :Oeuvres complètes ,ed. B.Gagnebin and M.Raymond, quote from a secondary source: ComplRobert Shaver :Rousseau and Recognition,“Social theory and ractice”,vol.15,No.3,1989.
[8]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责任编辑:葛萌〕
The Connotation of Family Tradition of the Zeng’s and Its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LIU Sheng-mei
(Schoo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 2710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hanks to the words and deed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as well as Zeng Guofan’s summary and generalization, the Zeng’s family tradition can have a clear text transmission. The unique connotation of the family tradition includes: diligence and thriftiness as the root of the family, cultivation and reading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the family, filial piety and being amicable with neighbors as the base of the family. That’s why the Zeng’s family can be maintain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persons of outstanding abilities come forth in large numbers here. It provides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behavioral guidelines for our chaotic and impetuous modern society. It inspires us to try to develop in family the virtues of hardworking and doing the solid work, consciousness of suffering when living in the heyday, the realm of concentrating on one’s own industry, the entity consciousness of having a courage to act and the broad-mindedness of loving all things.
Key words:family tradition of the Zeng’s; Zeng Guofan; diligence and thriftiness; filial piety and amity; cultivation and reading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6)04-0127-06
作者简介:刘胜梅(1973-),女,山东莱州人,泰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讲师,伦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近现代伦理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07);山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J14SY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