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与散文阅读的衔接

2016-02-26 23:53施春花
关键词:文学类炊烟记叙文

施春花

【摘  要】

写作新材料作文时,几乎所有学生选择了议论文这种文体,认为写记叙文缺少真情实感,没有好的素材可写。其实,这是把语文学习中的读和写完全分开了,不善于向平时做的文学类文本学习,而它们多是文质兼美的千字文。在做文学类文本阅读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文学类文本借鉴,可以学其素材,写出符合新材料作文要求的记叙文; 可以学其立意,写出记叙文的深度;可以学其构思,写出记叙文的层次。

【关键词】

记叙文  文学类文本  素材  立意  构思

江苏高考作文从2013年开始由命题作文完全改为新材料作文,每个语文老师把新材料作文的训练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写新材料作文,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议论文这种文体,由于缺少必要的阅读积累和一定程度的思维能力,写出来的文章几乎千篇一律,几个老掉牙的材料,再加上几段无病呻吟的所谓议论,看了后让人感觉味同嚼蜡,好像又回到了八股文的时代。只有少数学生写成记叙文,但是往往情感单薄、立意肤浅、层次单一,分数也低得可怜。难道新材料作文只能选择议论文吗?难道围绕这个材料就真的不能写出真挚感人的记叙文吗?笔者以为完全不是这样。其实平时练习的语文试题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就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向文学类文本可以要素材,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高考作文关注人生、社会,而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社会生活体验较少,缺少合适的写作材料,再加上课内外阅读贫乏,联想、想象能力不强,这些知识面狭窄、没有思想、情感枯竭、生活时代感不强的考生,是很难写出高分作文的。而我们阅读训练中的材料,往往是那些文学性强,贴近我们百姓生活,同时又具有真情实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经典作品。认真阅读体会这些文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选材空间。我们做《故乡》阅读训练,有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哪些地方能反映出农民并不安贫乐道? 答案是:①他们有赢得自由幸福生存的愿望;②具有非凡的想象和冒险精神;③有韧性,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与命运抗争。在文中表现为:农民们都是生活的忠实儿女,无须恪守任何教条,只要周围有一个缺口,他们就会充满幻想,充满活力,邀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从故乡出发,向陌生的城市。他们所到之处,旋即形成“盲流”,形成“丐帮”,形成建筑大军,形成保姆市场……做到这个问题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试题拓展:我们的身边,有类似这样的表现吗?学生联系自己亲人的生活、工作,会引出很多真实的情感体验。有一个学生谈到自己的父亲,长年在外辛辛苦苦地做泥水匠,省吃俭用,为了多赚一点钱,甚至发着高烧参加工作,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用这些血汗钱在市区买了一套七十平方的房子,让孩子从乡下调到市区学校上学……讲到这些时,这个学生已经动情的不能自已了,其他同学也被感动了,就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亲或者身边人物的生活、工作经历,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坚持、韧劲。有了这些情感体验,碰到相关作文时写出来的文章当然是情感真挚动人的。现代文中的文学类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千字文,尤其像迟子建、季羡林、周国平、池莉等当代大家的典范之作,这些作品人文内涵丰富,材料价值高,平时让学生多体会、积累、联想这一些文章,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写作时记叙性材料的不足。

二、向文学类文本可以要立意,写出立意深刻的记叙文

同样在 《故乡》的阅读训练中,第2题,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者对“农民”“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请根据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①对故乡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②对农民生活的贫困充满同情;③对故乡的未来深感担忧;④对农民们为改变命运的行动而感到高兴;⑤对农民们不能享受到都市文明感到困惑;⑥对自己不能有效地帮助农民而感到沮丧和无奈。从这里看出作者对故乡怀着复杂的情感,充满深深的忧思。教师可引导学生做这样的试题拓展:如果让你以故乡或故乡的人事为选材写一篇文章,你要表达出怎样的情感呢?看看我们的周围,我们身边的人们离开农村,离开土地之后出去谋生,现在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收获和缺憾吗?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城市既给农民带来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在精神上一定程度的受到伤害。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思考生活,使他们知道不能一味地“怀念乡村”或者“厌恶城市”,呻吟自己的“伪乡土情结”。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眼光要转变,我们的思维要转型,关注的问题也要与时俱进。学会凝视和思考,“忧思”比单纯的“热爱”或“厌恶”更具价值。如此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让人感觉到思想的深刻,厚重,解决了记叙文主题的低幼化现象。

三、向文学类文本可以学构思,写出记叙文的层次

比如做到《跟着炊烟回家》这篇散文阅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要段落做一下思路回顾:第二段描写的是什么?所写之物有什么特征?学生应该概括出,本段实写乡村的炊烟,描写其外在特征,感受到炊烟就是农耕生活代表形式。进而请学生分析:第四段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很显然是过渡,起到反思现实生活的作用。再看第五段内容写了什么,对主题的揭示有什么作用?不难看出它是进一步揭示了炊烟的特征:升起又会随风飘散。指出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然后进行一下思路整理:文章首先实写炊烟(表层特征),接着思考生活(反思现实),然后进一步实写炊烟(象征意义),最后阐述信仰(人类共同情感体验)。由此可以向学生总结归纳:好的文章层次不可能是单一的,写作时要构思好文章的思路,写出有层次的记叙文,避免那种完全意识流的喃喃自语。

当然,文学类文本可以给我们的写作借鉴远不止这些,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应做到“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同时,学生是阅读和写作的主体,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时,要能找好切入点,将二者密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猜你喜欢
文学类炊烟记叙文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万灶炊烟 “花”下相逢
初冬
炊烟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读练结合,读写交织,读悟贯通
年度图书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新课改后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