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翠凤
【摘 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读、写、听、说等。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提升理解能力。笔者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法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朗读 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朗读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朗读可以有效获取学习信息,激发其阅读热情,对语言信息更加敏感,同时还能够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实践中,应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语文朗读,以此推动朗读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掌握技巧,提升朗读正确性
1.读准字音技巧
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过程中,读准字音十分重要,是朗读训练的基本要求,把汉字的字音读准是提升语文朗读有效性和正确性的关键途径与手段,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知识需要长期积累,而字音的正确性也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之一。汉字的读音主要包括儿化音、轻声音、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等,在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遇到诸如“了、着、的、得、地”等虚词时,小学生往往忽视对这些虚词进行轻声处理,教师需要给予特别关注。例如,在进行《春雨的色彩》教学时,对于本篇课文中小燕子、麻雀和小黄莺的对话,有很多“的”和“了”这两个虚词,在朗读课文过程中,部分学生往往出现重音错误,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这些虚词,以此提高语文课文朗读的准确率,巩固小学生进行语文朗读的基础,为正确朗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2.把握节奏语调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朗读节奏,这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前提,也是朗读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朗读节奏的把握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对句子的逻辑停顿和标点停顿等方面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同时,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语调是否正确,可以直接反应出他们对标点符合和语言文字等的准确把握能力,句式不同,在朗读时语调也需不同,比如,疑问句主要表现在句尾质疑;陈述句的语调整体都比较沉稳;感叹句则需要在句尾加强语气。例如,在进行《“红领巾”真好》教学时,对于课文标题,一些小学生往往直接朗读为:“红领巾”真好,其实正确的朗读方法应该是中间加上停顿:“红领巾”,真好;再如课文中的第一句话:清晨,林中谁最快乐?这是一个典型的疑问句,教师应该让小学生读出疑问句的语调,在句尾强化疑问语气,从而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
二、理解文意,促使带感情朗读
1.比较关键词句,指导感情朗读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激发小学生的语文朗读兴趣,此时,可以运用感情朗读教学法,引导他们在朗读语文课文中,比较其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语文课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朗读语言文字的同时,深入分析和体会课中所蕴含的情感,以此促使他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而感受到课文中字里行间所表现的剧情情感,与自己的内心产生共鸣,而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是体现文章情感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对其进行重点分析和准确把握,在朗读语文课文过程中带上丰富的情感。例如,在进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时,对于课文中的语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句子中的关键词“穿来穿去”进行反复体味,表达出鱼群数量庞大、种类丰富的美好画面,通过让小学生反复朗读,可以充分感受到西沙群岛的富饶。
2.享受画面美感,指导感情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朗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具体课文内容中的美好画面来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比较关注画面设计,让小学生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如同是在欣赏一幅美丽而奇妙的画卷,而且课文内容涉及范围较广,有的是大自然的鸟虫鱼兽,有的是起义的花草树木,有的则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朗读这些课文过程中,都能够促使小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赏心悦目地欣赏美景。例如,在进行《桂林山水》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享受文章中描述的美丽画面,体会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当小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这些美丽画面之后,他们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就能够主动激发自身的情感,有感情地去朗读课文。另外,像《七月的天山》《观潮》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课文,均可采用此种朗读教学法。
【结 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朗读教学对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全面优化和改善朗读教学法,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05)
【2】庄梅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04)
【3】葛东民.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学周刊,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