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线糊

2016-02-25 04:47郑文庆
江西教育A 2016年1期
关键词:面线碗面教练

郑文庆

在这个梦幻般的时代,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触动心灵的事已经日渐减少。尽管这样,只要我们不迷失自我,保持一份残缺的美丽,固守一份善良,感动总会驻足我们颤动的心房。什么是感动,这是我在过去一年中的最大收获。盘点自己去年的工作、学习、生活,那件事总是深印脑间。

完成第六单元的教学后,为了凸显单元训练重点,我让学生写一篇以表现“爱”为主题的习作。批改时,我发现孩子们的习作内容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写亲人对自己的爱,有的写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有的写他人对自己的关爱……突然,《一碗面线糊》中的一段清新明快且有点与众不同的文字映入了我的眼帘:

“在我的印象中,最难以忘怀的美味,就是高姐姐亲手为我们做的那碗面线糊。记得那天下午下了第二节课后,我们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击剑室。刚到休息室门口,就看到高姐姐为我们准备好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线糊,那味道扑鼻而来,清香四溢。我喝了一口汤,那滋味犹如清晨的甘露那样甜。再吃一口面线糊,似乎有着回锅肉般的‘嚼劲’。顿时,我感觉到这世界上再没有比这碗面线糊更鲜美可口的食物了。因为这碗面线糊中包含着高姐姐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令我回味无穷!”

是的,回味无穷!这是一段朴实但充满温暖和幸福的文字。透过文字背后,我不仅读到了小作者的体察入微,还读懂了他对高姐姐的无限感激之情。

随着泉州市击剑锦标赛在市体工队训练馆落下帷幕,我校20名击剑运动员在比赛中精彩亮剑,脱颖而出,取得了3金3银3铜的好成绩。学校为此还隆重举行了表彰大会。这位同学习作中的高姐姐就是我校击剑队的高珊珊教练。听了苏校长对高教练事迹的介绍后,我被她的敬业精神和爱心深深感动着,她的形象也在我的头脑中逐渐明晰起来。

她祖籍福建省福安市,出生于1992年,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均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生意人,家庭条件优越。正是由于她对击剑教学的热爱,才不顾视自己为掌上明珠的父母反对,从400多公里外的老家来到瓷都德化,受聘于德化县文体局,担任我校击剑队训练工作。平时,她教学尽职尽责,带领队员刻苦训练。从击剑知识到动作要领再到一招一式,她不厌其烦地讲解,乃至手把手地教,直到队员心领神会为止。她不仅重视队员击剑技能的提升,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尽管她工资微薄,还自费为每个队员配备了一个搪瓷杯子,写上队员姓名;经常从自己的住处煮好面线糊或稀粥或面条带到学校,让队员填饱了肚子再训练;有时,还会带领队员下馆子,“开开洋荤”。正是高教练的悉心呵护,这才有上文我班学生那段富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告白,也才有了训练尚未满一年就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负责击剑的泉州体工队科长啧啧赞叹:“德化县尚思小学击剑队队员个个精神抖擞,表现出色,敢杀敢拼!他们年纪很小,训练时间不到一年,就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在难得!”

冰心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生命的道路需要沁人的芬芳来浸润心灵。一个教育者,当我们行走在曲折的道路上时,需要时常弯下腰,带着爱前行。如此,才可以令自己的生命变得丰富,方能以自己丰盈的生命去温暖、充实更多的生命!

这一年,我感悟着,感悟着感动就在自己身边,感动就在琐碎的工作中,感动就在平凡的生活中。

这一年,我感动着,感动着“一碗面线糊”背后的那颗沉甸甸的爱心,感动着她的击剑梦想,感动着一位“90后”“编外”教师的教育情愫!

猜你喜欢
面线碗面教练
搬梯子吃的“面线饭”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少年时代的那碗面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治愈系良药,先生煮的那碗面
加油
10碗面怎么分
10碗面怎么分
手工面线院前社最值得驻足的面线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