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性微作文,一般是指语言精炼、内容集中、观点鲜明的片段文章。考生如何在有限时间完成一篇质量上乘的微作文呢?本文将从思维角度入手,以写作技术为支撑,探讨这个问题。
技术一: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示意图
容器能盛水 杯子属于容器 因此杯子能盛水
2.演绎法原理阐释
演绎法是由一般原理推出个别案例的推理方法。在微写作中,“一般原理”往往以名言、俗语的形式出现。比如论述“小孩子办事不牢靠”这个观点,推理的过程可表述为“一个阅历不够丰富的人往往不具备处理重大事件的能力。何况他是一个小学生,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体验,办事自然有风险”。
演绎推理根据阐述的观点,适当推敲原理的外延。思维延伸过程中,道理依然成立,这样才具备推理的前提,即原理的准确性。
3范例解析
(2014年北京二模)火车、地铁、公交车内的“低头族”越来越多,尤其是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年人,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还是站着,人人都眼睛盯着屏幕……
要求:请以上述现象为依据,写一段文字,劝说同龄人“拒做低头族”。
范例及思维分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道出了大家面对“手机低头族”的无奈。(概述现状)科技的高度发展,使人们习惯或沉溺于虚拟世界的交往,这不能不说是高科技带来的悲哀。(演绎原理)同样,手机原本只是帮助人们提高沟通效率的一个工具。如果因过于沉迷其中,让我们最高效、最直接的面对面沟通能力发生退化,实在是得不偿失。(得出观点)
技术二: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示意图
杯子能盛水
瓶子能盛水 容器能盛水
坛子能盛水
2.归纳法原理阐释
归纳法是由个别案例推出一般原理的推理方法。在微写作中,“个别案例”由若干人物事例或现象构成。《报任安书》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是典型的微作文范例。其中“西伯、仲尼”等人物归纳出陈述对象“此人”,“演《周易》、作《春秋》”等归纳为观点“故述往事,思来者”。
归纳推理最重要的是选取典型的“个别案例”,进而归纳出让人信服的道理,做到准确地对应观点。
3.范例解析
(2014年北京卷)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
范例及思维分析:赵太后理性放手,长安君在逆境中成长;唐高祖理性放手,李世民战功显赫;洛克菲勒理性放手,子孙纷纷创业。(案例铺陈)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成长。(归纳观点)家长送考是一种溺爱的表现,不仅扼杀了孩子自由的天性,也弱化了其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总结升华)
技术三:类比推理
1.类比推理示意图
生命像寒风中的小树 生命像东流的春水
生命脆弱,但应奋斗不息
2.类比法原理阐释
类比法是将不相关的事物由于相似点而联系在一起的创造性方法。康德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思路时,类比往往就能指引我们前进。”在微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和迁移,将丰富的思想情感嫁接到自己的文本中来。
类比推理的关键在于事物之间的比较要科学合理,能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语言的连贯得体、生动形象。
3.范例解析
(2015年北京卷)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的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请针对社会上的某一种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
范例及思维分析:京骂就像一锅好汤掉进几粒老鼠屎,让精彩的比赛变了“味道”;京骂就像蔚蓝天空中的一撮乌云,如此“阴暗”,让人忐忑不安;京骂就像大象头上的虱子,你要不抓,它就无休无止。(类比推理)亲爱的朋友,京骂虽然宣泄了不快情绪,但降低了个人的格调,也抹黑了城市的形象。
王立峰,教师,现居广东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