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这个味非“品”不可

2016-02-25 14:34朱君玲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文味品味意境

朱君玲

【摘 要】目前,语文课空泛浅表的现象严重,出现了许多非语文的东西。唯有从语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品味文章语言,体悟文章意境,感受作者情感,牢牢抓住这些根本,才能保证语文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因此,语文教学应走进文本,从语言、情感、意境等多个角度品味。

【关键词】语文味;品味;情感;语言;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3-0009-03

目前,语文课空泛、浅表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①“少一点”,对文本的深挖细读少一点,“走不进”课文,贴标签走过场,浅尝辄止,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②“多一点”,多一点非语文的东西,花哨的多媒体手段多一点,迂回导入多一点,无际拓展多一点……致使语文课缺少“语文味”。这些现象“从根子上把语文教育的实质内容从内部掏空,使语文教育空壳化、空洞化、空虚化;它使语文教育失去一门课程的确定性和实在性。”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圣陶老师对阅读的阐述,告诉我们语文的这个味非品不

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者总是借助文章抒写情怀,只有品味,才能透过文字的表面,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匠心。再者,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对话”,即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要完成这种对话,贴近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的距离,必须深入到文本之中,通过深挖细读,咀嚼品味。首先提出“语文味”学术理念的程少堂老师对“语文味”课堂提出了高要求:“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语文必须从语文的角度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花足够的精力对文本进行品味,从而培养语感,提高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那么,语文中有哪些“滋味”值得品味呢?

一、情感的滋味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读《沁园春·雪》,你会豪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感叹“江山如此多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读《安塞腰鼓》你会震撼于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作者对黄土高原这块土地深沉的爱;读《背影》你会为父亲无语的、深沉的爱感动得流泪,联想到父爱的点滴……这其中的丰富情感就要靠教师引导。比如,九年级下册课文《那树》,作者用饱蘸情感的笔调展现老树形象,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它“绿着生,绿着死”。并且用感情倾向非常强烈的语言,宣泄自己的情感,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教学这篇文章,如果不引导学生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不运用朗读、品味语言等手段去营造气氛,感受情感,那么语文的这个味就将完全缺失。

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课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现实的语文课堂却不容乐观。大量来自于教参、网上的“大路”课件的借鉴,取代了师生对文本、对作者的心灵沟通,缺乏情感投入的“贴标签”使语文课堂变得意趣索然。再加上许多老师和学生的阅读功利目的,过多答题技巧的训练取代了情感的感悟,导致语文味全失。这让我联想到一个真实的案例:一群学生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脸上没有那种凝重的神色,还有几个学生偷偷发笑。这可以引发两点思考:一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因为时代的隔阂,学生对作者的情感认同悬殊;二是语文教学有问题,教师没有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特定的情感氛围

中,缺少深入的情感品味。如果语文课堂只是程式化的生字学习,时代背景简介、主题简单呈现,那么,学生没有受到情感的陶冶,无动于衷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提醒我们,运用朗读、比较、发挥想象、角色体验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入情入境,唱好情感大戏,是有味语文的首要要求。朱则光老师教学《我用残损的手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屏显时,朱老师故意少了“已”“只”“该”三字和括号,通过“看上面的诗句漏掉了什么?想一想:哪一处错误最不可以原谅?”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反复地比较、品读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惋惜之情;然后通过三个读,一个背,不断地在学生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千层情感巨浪,让情感再往深处漫溯:

——让我们把上面的种种理解化作感情读出来(学生齐读)

——不要说是多情的诗人,谁又能摆脱对家乡的牵挂?何况他的家乡就是胜似天堂的杭州呢?如此仙境一般美丽的家乡,现在如何呢?(指名朗读,再读)

——此时,谁的心中满腔怒火?请站起来!侵略军蹂躏了你的家乡,让你国破家亡!请你用声音告诉我们,告诉所有人,你愤怒了!你激动了!你义愤填膺了!你怒不可遏了!!(学生齐读)

——与戴望舒同时代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流亡关内,拖着疲惫的身体还嘶哑地歌唱自己的家乡,我们就用这种“泛滥的热情”齐背这几句诗!(学生齐背)

这才是有情感列席的语文的独特滋味!确实,语文

课,有的是时尚精彩,知识理性,但缺了感性激情,熏陶感染,缺乏语文味。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实效,必须以学生的情感品味取代教师理智的分析,“走情感路线”才能咂摸语文独特的个中滋味。endprint

二、语言的滋味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的学科,走进语文就像走进了一座语言的大观园,值得仔细鉴赏、品味。获得2015年度优秀小说特等奖的是一篇题为《来》的微型小说,全文如下:

夜黑风高,荒郊野岭,小木屋里。

男:“来了?”

女:“来了。”

男:“来?”

女:“来!”

男:“来了么?”

女:“还没来!”

男:“还没来?”

女:“来了!”

女:“还来不?”

男:“不来了,来不了了。”

全篇不到一百字,语言通俗简练,但意蕴丰厚,引人遐思。语文它是一块充盈情感和意味的肥沃田地,需要深耕细作。所以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既要使学生具备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使学生能够通过揣摩、体会作品的语言,领悟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步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操、健康向上的品质人格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有位语文教育家曾经讲过这样一番话,“学习语言,品读文字要穿透文字的皮肤钻入到文字的皮下组织中去,要渗透到文字的血肉中去,要徜徉在文字的血脉里,更要潜入到文字的骨髓里汲取学习语文、学习做人的养分。”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有句话:“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汪曾祺老先生对“剩”字的解释一直为语文界津津乐道:“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世界所遗弃,孑然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也都未觉察,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不投机。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儿了,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鲁迅只有走。”

汪老从一个“剩”字中品尝到了语文的无尽味,语言就是烹制“语文美味”的原材料,“语文味”正是从对具体词句的分析与鉴赏中散发出来的,正是从对文本细部的探幽发微中散发出来的。

例如,教学《朱元思书》,笔者把“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改为“急湍甚飞”和“猛浪若马”,让学生评价。小组讨论后,学生认为“急湍甚飞”缺少了湍急的水流像一支箭飞射而出的画面感,而“猛浪若马”则缺少了湍急的水流像万马奔腾的气势。同时,还向学生抛出了语文界有人对文章开头的质疑,让学生探究。有资料认为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而桐庐在富春江的上游,所以作者是逆流而上,可前文却说“从流飘荡”,这是否矛盾?通过一番思考讨论,大家明确,“从流”二字和“任意”一样,更重在表现作者此时放舟逐流的随性状态,此时在作者的精神世界里,是否逆流都是“从流”。再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笔者先让学生在题目中找出关键字“走”,再从文中找出不同的表示“走”的动词,如“爬”“攀”“跑”“踩”“踏”“移”“探”等,然后请同学们就这些动词去品味其中包含的当时人物的状态、心理等,品出其中丰富的内涵。语言是语文的根本,语文的个中滋味需要“咬文嚼字”,从一词一句中去品味。

三、意境的滋味

东方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写意,文学艺术亦然。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把主观的情感作用于客观的景物,而达到内在的“意”与外在的“境”高度统一的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它所蕴含的常常并非文字表面表现的物象,读“大漠孤烟直”,想到的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边陲大漠黄沙莽莽、狼烟升腾的壮阔雄奇而又略显苍凉辽远的景象;读“小桥流水人家”想到的则是江南水乡水光潋滟的柔美风情。所以,作品内涵的赏读,要借助于意境的体会。通过品味咂摸这些意境,才可以感知到作者蕴藏其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境中之味。

文学作品意境美的教学是景、情、意的教学,它具有形真、情深、意远,理念寓于其中的特点。意境品味就要品作品中悦人目处,怡人情处,动人心处,触人思处。因此,文学作品教学要多些意会,少些言传,多些感悟,少些讲解。

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不妨抓住一些关键的字词,通过反复品读、比较、回味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例如,抓住“醉”贯穿全诗,抓住诵读“卧”字,突出小儿的可爱,感受到老两口对小儿的喜爱。理解一个“媚”字,活现老两口相互喜爱的神态。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切身感受意境之美。比如,在把学生带入意境之后问:“假如此刻你到了乡村,你最想做什么呢?”“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见……”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引发相似联想。这些问题,如果不展开,一读了之,一默了之,或者老师笼统地用教参中现成的类似表现了农村悠闲的生活情趣之类的评语贴上标签,留在学生心里也只有概括的“悠闲”,至于悠闲在何处,这样的情景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有什么联系,往往都不得要领。那么,教师抽象分析的那些现成的结论,随着下课铃声也会烟消云散。

教学何其芳的《秋天》不妨运用朗读、品读关键词等方法感受情感氛围,引导学生入画入境。如可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三幅画的语句及体现出的情感氛围选取三种颜色分别作为三幅画的背景颜色。这样的设计,可让学生深入文字,把感受到的不可言传之意通过某种颜色之意具体化,从而产生审美的愉悦。

意境的体会,并非一定就是满眼诗情画意的锦绣文

字,有时平平淡淡的文字背后照样也有深情。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看似平淡无奇的描绘,却把那种田园情趣,闲适恬淡之情,淳朴诚挚的情谊溢于言表,呼之欲出,与恬静、秀美的风光融成一片。如果抓住诗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抓住那朴实无华却又委婉动人的语言,抓住那些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面,体会其中的意蕴,学生的情感之弦就一定会被拨动。

语文阅读途中有太多的风景,请语文老师别太行色匆匆,慢慢走,一路欣赏吧,走进文本中,走进语言中,沉醉于语文那浓浓的滋味中。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J].中学语文教学,2006,(2).

[2] 任苏民.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 程少堂.“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兼及对“泛语文批判”的批判[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5).

[4] 郑友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 黄孟轲.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J].中学语文教学,2006,(7).

[6] 张金保.选点切入 涵泳品味—— 《胡同文化》教学随笔[J].中学语文教学,2007,(12).

[7] 朱则光,张伟忠.《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与评析[J].网络,2011,(8).

(编辑:易继斌)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味品味意境
春色满园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