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仪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亚文化的发展——以文身文化研究为例
蔡旭仪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文身在中国历史久远,黎族和独龙族的妇女都有纹面的习俗,虽然现在大多已经消失。但是在中国多数时候文身被污名化,经常会与暴力等不良标签联系在一起。文身在中国学术界被视为一种民俗,但是这种习俗只被限制在一定的少数民族范围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社会对于文身的接受程度普遍提升,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体育明星和影视明星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年轻一代追求个性的推动。本文的研究就是在于阐释文身现象的表现以及发展趋向,而不是要批判主流文化对于亚文化的压制。
关键词:文身;亚文化;主流文化
1名词解释
1.1文身。文身是一种人体艺术表现形式,就是用有墨的针刺入皮肤底层而在皮肤上制造一些图案或字眼出来,在身体上刺绣各种花纹,以视吉祥、崇拜。文身俗称刺青,古文言文中叫涅,是在人单调的皮肤上刻画出理想中的画面,成为人生的永恒,留住记忆作为人生中最美的图画。原本不是坏人专属的标记,文身的图案无论是文字抑或图案,文身总是为了取悦自己和别人,不管你文在哪里。文身在其追求者看来是美丽、神秘、性感和魅力的象征,也是独特个性和自我淋漓尽致的体现,也是个人信仰的表现。很多人喜爱上了这种疼痛的美丽,并将文身雕刻在自己的身上。使自己有一种新的希望,新的寄托,新的开始。
1.2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
2事实阐述
美国CNN新闻网一篇文章的标题为:好女孩,不是女地痞?文身在中国不再是禁忌。文身在中国历史久远,黎族和独龙族的妇女都有纹面的习俗,虽然现在大多已经消失。但是在中国多数时候文身被污名化,经常会与暴力等不良标签联系在一起。文身在中国学术界被视为一种民俗,但是这种习俗只被限制在一定的少数民族范围内。在现代的文明社会文身被视为一种亚文化,一种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文化。在那些有文身习俗的少数民族,文身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我们外人眼中的一种习俗。那么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人们文身就会被贴上暴力,不良的标签呢?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以及影视作品中,最早在身体上文身的是一些社会闲散群体和一些黑帮成员等,这在无形中使得文身的拥有者有了一个普遍的共识。一个人在社会上只要露出文身,就会使得周边的人觉得这个人不是好人。
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也好,伯明翰学派也好,都把文化研究视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而一说起主流意识形态,许多人立刻就会产生一种错觉,把这种批判视为官方与民间、精英与草根的对立。当下许多的文化批评人士,都忙不迭地宣布自己是草根民众的代言人,而把官方和精英树为自己的对立面,似乎只要凭借这样一张表明立场的符咒,便能在道义上占了上风。这种以政治立场划界和站队式的做法,在我们当下的媒体和网站上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文化研究应该和其他思想研究一样,它最基本的任务本应是在义理层面对各种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成因和影响等,做从里到外全方位的研究,而研究的目的,充其量只是起到一种“智库”的作用,它和政府机构的文化决策并不是一回事。i本文的研究就是在于阐释文身现象的表现以及发展趋向,而不是要批判主流文化对于亚文化的压制。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社会对于文身的接受程度普遍提升,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体育明星和影视明星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年轻一代追求个性的推动。文身似乎在经历一场“正名“的运动。文身是年轻人展示个性和标记人生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的现代社会一开始被贴上了不雅的标签。青少年、年轻人文身后会被周围的很多人用有色眼光看待,比如,很多家长就说不要和这种孩子交朋友啊。在公共场所遇见这样的人总是避而远之,总感觉这种人是有危险的。
文身文化被视为亚文化是有其合理性缘由的,它是于中国普遍传统的保守规矩的意识有关,这种夸张外露的人体艺术是普遍不被接受的。在今天的社会看来,文身必定不是精英文化的一种,同样也不是本文所认为的大众文化。但是这不代表文身是一种应该摒弃的文化现象,这是社会一部分群体追求独特性的一种表现。我们无需用政治的手段,或者说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其的艺术性,但是也不要再用批评的眼光看待那些有文身的人。
文身文化的流向应该怎样看待: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不管是体育明星还是娱乐明星他们作为公众人物,但是不能简单的把他们看做精英文化的代表,更加不能把它们看做低俗文化的代表。有一部原因是他们的影响力使得文身的被接受程度提高,但是我们无法把文身现象看做是自上而下或者是自下而上的。因此,作者认为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一定要界定出其文化流向的。有很多的文化现象是精英阶层永远不会去触及的,有的文化现象是中下层永远不会追求的。
3结论
文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已经不能再披着丑陋的外衣了,而是以一种追求独特性的表达方式,我们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文身在中国已经逐渐兴起,得到逐步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经营方式,从中我们更能够看到中国社会的理性意识增强。
注解:
①盛宁,走出“文化研究”的困境,文艺研究,2011 年第7 期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205-01
作者简介:蔡旭仪(1990-),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2014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