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2016-02-25 17:01任新丽侯兰梅
新疆社科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从严治党政治

任新丽 侯兰梅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任新丽 侯兰梅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家园;激发大学生敢于担当的勇气,培育坚定的捍卫者;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主动话语权;凝聚共识,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本文探索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挖掘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有利于使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入脑、入心,用科学信仰塑造大学生的精神灵魂,共同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 融入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教育的鲜明特征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渠道,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它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本质上讲是契合的,都是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在进一步认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增强并坚定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激发了当代大学生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使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梦的建设者、推动者和享用者能够真正在振兴中华的伟大征程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

2014 年 10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概念。同年 12 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标志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2015年 2 月,习近平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他指出: “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将全面从严治党上升到党的战略布局的高度,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战略地位。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为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要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序进行,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不断健康向前发展,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堡垒最容易从内部瓦解,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打牢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为此必须从青年抓起,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起。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使其进一步地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一批又一批的理想信念坚定、立场态度明确、勇于创新、敢于奉献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吸引到我们的党组织中来,使我们的党不断地吸收新鲜的血液,打牢我党根基,从而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和坚强的政治保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从而使我党以更加坚定的姿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局势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番伟业。

(二)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内在需要

2015年12月11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要求办好高校思政课,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扎实推进高校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改革创新,是我党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国际大环境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显得尤为重要。西方敌对势力试图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从未改变,特别是境内外“三股势力”和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是其分裂中国的一个重要手段,“三股势力”一贯注重对我教育领域的传播和渗透,把其作为与我争夺青少年、争夺阵地、争夺未来的重要阵地。当前,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进一步加剧了对我教育领域的渗透和蔓延,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主张,大学生很难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如果不能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很容易因受其影响而站到我们的对立面。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如何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这一系列问题都客观而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指导,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惑点问题,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只有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才能做到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说服力,才能让大学生不致于陷入让人逆反的空洞说教。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斗争,其核心就是理想信念、信仰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向大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强化自身理论素养,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不断加大对青年大学生的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制度意识的教育力度,使青年大学生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不断为维护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做出贡献。

二、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意义

(一)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家园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这个物质和消费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很多人的灵魂迷失了方向,曾经的坚守与崇高目标也轰然倒塌,对未来我们既失去了信心更失去了勇气。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观,面对种种丑化中国人与中国政府的言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诸多恶性事件,由于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以至于无法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西方利用各种手段与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争夺青年、争夺未来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作为被争夺对象的大学生们是否意识到了这场战争的严峻性呢?是否清楚自己在这场战争中应有的立场和态度呢?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邱吉教授在《信仰的缺失与信仰的渴望》一文中所提到的:“国家无信仰则亡,民族无信仰则衰,社会无信仰则乱,大学无信仰则乱,教授无信仰则堕,人无信仰则躁,家庭无信仰则变。”历史的教训也告诉我们,任何国家出现的危机和动荡,本质上都是人心的危机、道德的危机和信仰的危机。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其安身立命的主心骨,是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就源于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与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正因为信仰对于政党的根本性意义,习近平同志对于信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思想,这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政治任务。它能教育青年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增强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行动自觉。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之所在,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加入到我们党组织中来,不断壮大我们的队伍,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希望和未来。

(二)激发大学生敢于担当的勇气,培养坚定的捍卫者

信仰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它不单单是简单的相信,更是在经过鉴定和选择,确认了某种理论的科学性之后,要用实际行动去维护它贯彻它。所以,我们不仅要有坚定的信仰,更要去实践信仰。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能够让信仰走向实践,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是不可战胜的。

实践信仰需要勇气和胆略。面对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思想,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勇于创新的巨大理论勇气,体现了敢于担当、执政为民的胆略。

思想上紧一寸,行动上就会聚一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能够学习了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它有助于大学生科学地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内涵,更好地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质,从而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个伟大转折时期,青年大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潮流的最前方,这是源于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人类历史表明,不同时代的青年有着不同的经历,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是他们肩上应该扛起也必须要扛起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责任。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需要大学生具备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融入,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激发敢于担当的勇气,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坚强的人生品格,只有具备了这种勇气和品格,才能不愧为时代骄子,才能不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话语权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文化当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核心价值观。任何制度的社会都有居于统治地位的主导价值观,一个社会没有主导价值观是危险的,我们所追求的主导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代表,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主导权。

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必须确保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特别是在坚持什么、巩固什么、发展什么、反对什么、警惕什么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举旗帜、指方向、亮底牌、点要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想在国际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人才队伍。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硬实力的比拼、软实力的较量,还是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才的竞争,为此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力量。特别是近几年,在看似和平友好的国际大环境下,隐藏着西方敌对势力不可告人的密谋,西方敌对势力预谋西化、分化我们的意图从未停止过,西方敌对势力早已展开了以高校为重点目标与我们争夺青年、争夺下一代的战争。我们正在经历着这场东方文明对西方霸权的终极逆袭。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大学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特殊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必须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坚定立场,积极学习,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的高校,坚持党的领导,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积极推进融入课堂主渠道、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文化育人、融入师生日常行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四)凝聚共识,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强国之梦,是富民之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幸福之梦,更是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实现,充分发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目标,也是实践运动。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战略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占据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凝聚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共识,鼓励大学生要勇于追梦,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在全面提高自己、实现中国梦和个人远大理想的过程中为广大人民谋福利。而这些正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三、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如何,事关我党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 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办学宗旨,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地充实更新教学内容,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首先,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在新的国内国际大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主体、客体以及环境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大学生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意识很强,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为此,我们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党在新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吸收到教材中,让大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同时,结合相关课程把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进去,解决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要直面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特别是要结合我党目前面临的特殊党情、国情、世情,把大学生所关心的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让大学生能够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判断,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牢骚满腹,只有能够看到事物发展中积极的一面,才能对党和政府坚定信心,增强认同,这恰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实效性。

其次,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有的放矢,方能增强其实效性。要做到有的放矢,就需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联系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身的思想特点,例如大学生中存在的“三强三弱”的现象,即“感性思维强,理性思维弱;理想观念强,实际行动弱;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以及“两浓两淡”现象,即“功利思想浓,政治观念淡薄;科技观念浓,人文意识淡,”掌握了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握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有针对性地融入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联系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契合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才能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第三,教学内容要具有逻辑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强烈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价值导向作用,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内容不仅仅要体现知识性、理论性、科学性,更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领主导地位,即必须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我是谁,跟谁走”的根本问题。为此,必须要从理论逻辑上准确界定相关知识,使其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不仅教育大学生认识到“是什么”,关键是引导大学生思考“为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比如,在概论课教学中应该把重点放在“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及究竟“怎样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上,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所涉及的基本原理、观点和知识,应侧重分析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这些理论观点怎样解决实践发展中所提出的问题,它对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等,帮助大学生摆脱就事论事、只关注现象不思考本质的思维模式,从而引导大学生学会思考,增强大学生的内化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

(二)不断创新实践教学载体,挖掘教育资源,确立大学生的“三个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就是实现大学生的知行统一,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性客观地分析社会现实,科学地指导他们的实践,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载体,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把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全方位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

首先,要确立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主体地位。大学生是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中国梦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享受者,必须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动机、持久性和能动性,才能使其自觉地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内容内化于自己的价值观念结构和行动结构中。

其次,要设计好移动课堂的各个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移动课堂是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固定课堂而言的,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先进典型等社会资源,通过适时置换教学场所场景,以教师与学生交互、学习共同体选择重组等方式,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互动性、交往性和反思性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的教学新模式,蕴涵着学成教育与养成教育并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新理念。移动课堂的设计,必须针对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社会焦点、理论难点问题,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使大学生认识到我党思想发展史,认识到我党奋斗史,以“在场”的实践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精神。还可以让大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分析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分析,驱散他们心头的迷雾,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三)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依托新媒体,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教学方法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传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针对性、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种方法模式、途径和方式。教学方法是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效果能否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在大数据到来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出现多元化趋势,许多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受到了新媒体、大数据的影响。如何利用好网络平台,在传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为了说教,而是让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内心,外化为大学生爱国爱党的行为,这是终极目标,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里,我们既不能全面否定传统授课方式,也不能全面否定现代授课方式,应该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多种方法、途径并用,各取所需,重点突出,这样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精神变成大学生的灵魂,这是大学生的航向之所在。

课堂讲授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自身首先应该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学生之所以出现一些认识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没有把理论问题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感到云里雾里,所以教师首先要能够把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讲明白、讲透彻,同时,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结合问题,特别是学生思考讨论的现实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疑惑的问题来展开,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在这个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中,应结合提问式、作业式、讨论式、辩论式等多种方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互动中参与其中,教师能够倾听到每一位学生的心声,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进行心灵的碰撞,化解学生头脑中的疑团,解除其思想困惑。思想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实际问题,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如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介入。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化态势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在信息多元化、思想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就必须牢牢掌握并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依托新媒体,利用好网络平台,把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相关学科知识通过网络进行展现,结合网络上的热点新闻,及时将热议的社会问题添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并与相应的理论知识相融合或者以这些热议的问题为专题开展讨论,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依托网络平台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以视频、图片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大学生以“身在”其中的方式切身感受到我党的执政魄力,让大学生对我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自信,最终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目的。

(四)不断创新教学评价,形成独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多元性。多元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测评功能,有利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得出科学结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既能对科学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把握,更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其目标依然是培养更加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既要有关于新知识新能力的评价,更要有关于主观能动性、坚定信念内化外化的评价。

首先,对教学内容的评价,要根据每门课程的不同内容和特点,掌握学生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了解和认知,而不是简单的考个好成绩,因为试卷上的知识永远都是试卷上的,只有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为此,教学内容的评价不能简单的以考试来进行,还应该结合一些隐性的更深层次的评价内容,比如交流、讨论、演讲、内心世界的剖析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评价内容的科学全面,从而让大学生真正对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不仅入脑,更要入心。

其次,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要从教学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包括方案的设计、前期的准备、活动的组织、团队的合作、场景的设置、突发事件的应对、活动的总结反思等等。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体系的过程,更是帮助大学生丰富阅历、提升综合素养的过程。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其核心就是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确立,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载体以及教学方式的设计,为此,必须重视加强过程的评价,构建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阶段评价体系。

第三,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应结合多样性的教学内容设置多元性教学方法评价,把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内化评价与外化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结构性评价与非结构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具有多元方法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落实。

[1]肖映胜,张耀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7).

[2]顾海良.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论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3]唐昆雄,李金和.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意识教学三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

[4]杨志军. 十八大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5]艾四林. 慕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教育,2014(10).

[6]莫纪宏. “四个全面”: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5).

[7]肖贵清,杨万山. 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意义及基本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5(7).

[8]张世飞,陈顺伟. 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研究评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5).

〔责任编辑:刘 杉〕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研究”(13XZZ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宗教极端主义对新疆教育领域渗透现状与对策研究”(14XZJ014)的阶段性成果。

任新丽,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侯兰梅,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G641

A

1671-4741(2016)05-0066-07

猜你喜欢
理论课从严治党政治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