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霞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育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
邵晓霞
中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也是其国家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故而,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国家认同是很有必要的。作为旨在“为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新时期民族团结教育,必须担负起培育不同民族青少年持有积极的、正向的国家认同感这一使命。经由民族团结教育,青少年学生个体通过学习、掌握有关国家认同方面的知识,并进一步将知识理解及内化,转化为有关国家认同的思想观念,进而上升至其国家认同的积极情感,并能表现为特定的国家认同的行为模式,从而达至青少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最终目的。
民族团结教育中小学生国家认同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也是其国家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故而,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国家认同是很有必要的。作为旨在“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新时期民族团结教育①,必须担负起培育不同民族青少年持有积极的、正向的国家认同感②这一使命。
国家认同感是一个包括许多成分的复杂的心理结构系统,其又可以细分出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认知成分包括人们对自己国家和人群的知识及相关看法,情感成分则涉及人们对自己国家和人群的情感、情绪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③我们深知,认知、情感、行为系统是组成心理结构的三个重要系统。一般来说,认知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某种对象的看法或观念,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与情感系统发生交互作用决定人们的行为活动。认知、情感与行为活动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由此推及,从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认知到国家认同的情感、情绪、评价,是一个需要有意识转化的过程。中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有关国家认同的知识,经过理解、内化转换为其国家认同的思想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特定的国家认同行为。因此可知,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可以为中小学生传授有关国家认同的知识、形成其国家认同的观念,并提升其有关国家认同的情感,且逐渐从国家认同的情感中延伸出行为活动,从而达到培育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目的。
自2008年起,民族团结教育以“课程”的形式走向学校,进入课堂,意味着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化的正式开始。至此,民族团结教育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框架内,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正式成为有计划、有目的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承担者之一。从中可知,自民族团结教育产生之日起,它就担负着培育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历史使命。由中国教育学会发起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等三个方面。④国家意识,重点是让青少年学生了解所在国家的国情历史,能够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同时能够表现出热爱祖国,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且对祖国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而且在面临危机的时刻,能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祖国利益等。政治认同,重点是让青少年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中国共产党,能够理解、接受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信念和行动等。文化自信,重点则是通过学习,让青少年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目前为各界广为关注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聚焦于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国家认同是其中之一。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这一举措最根本的出发点是通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来一代的全面发展。因此,充分利用民族团结教育培育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是很有意义的。
1.通过民族团结教育,为中小学生传授有关国家认同的知识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便是通过各类教育活动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而民族团结教育除了达成教育的一般意旨之外,还承担着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任。也因此,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培育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首当其冲的是为中小学生传授有关国家认同的知识。同时,中小学生也需要了解和掌握能够代表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制度、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知识。
在制定民族团结教育目标时,可以将中小学生对有关国家认同知识的了解、理解程度作为教育目标。与此相一致,在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需要考虑将有关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知识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与认知特征进行组织,从而完成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知识传授及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这一教育目标。
2.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形成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看法与观念
任何个体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是通过学习、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并经理解、内化后转化为个体的思想观念。就青少年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而言,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让中小学生了解、掌握有关国家认同的相关知识,并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与自己国家相关的知识,从思想上形成对自己国家的认识,为其国家认同观念的形成打好基础。也就是说,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包括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各类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有关国家认同的知识,比如中小学生自己国家地理方面的知识、能够代表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制度、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人物等方面的知识。在青少年学生掌握了有关国家认同方面的知识之后,通过理解、内化,进而转化成为其对于有着共同的祖先、有血脉渊源关系同胞的认识和相关的观念;也包括青少年学生对自己国家人群的典型性格的观念,同时,也要设计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让青少年形成一套完整的对自己国家的认识与看法。
由上可知,经由民族团结教育培育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需要从“民族团结教育目标确定”到“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并经由相关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活动,让中小学生理解、内化其有关国家认同方面的知识,从而形成其有关国家认同的观念,为进一步提升其国家认同情感,以及适切的国家认同行为做好充足的准备。
3.通过民族团结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情感与行为
在青少年学生理解、掌握了有关国家认同的知识,且形成了相关的国家认同认识与观念之后,需要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学生国家认同的情感,并形成客观的判断、评价标准,且能够上升为其对自己国家认同的行为。青少年学生国家认同的情感方面的内容体现在:对于自己国家身份的主观突显性方面,比如同时拥有不同的个人和社会身份,如我是一名青少年、是一个中国人、是一名中国学生;还有,对自己国家和人群的依恋程度、对自己国家人群的归属感、对自己国土的情感眷恋和保护意识。同时,也包括中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等社会情感。不论何人,对某一事物或者人物所表现出的行为,必定是个体在对认识客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并能够根据特定的标尺去度量的时候,才会有具体的行为。相应地,在青少年学生对国家建立起相应的情感,并形成自己的判断、评价标准后,他们可以在必要时挺身而出,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在全球多元化的当今世界,价值多样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势必带来多样的价值标准。因为价值观念作为评价价值和选择价值的标准,不仅仅用来衡量价值在量上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用来衡量价值的质,即价值的方向。⑤也因此,对于价值观、人生观等正在形成期的青少年儿童而言,更需要健康的、积极的教育与引导,助其形成正向的国家观,进而上升为相应的行为。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与教学、民族团结活动,学生掌握有关民族常识、国家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积极、正向的民族观、国家观,形成评价价值和选择价值的标准。运用这一标准,中小学生才能衡量国家认同中相应的价值在量上的大小,及其在质上的方向。即是说,当自己的国家利益遭受侵害时,他或她作为国家的成员、公民,应该做出怎样的行动,以维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
由上文可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所包括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并提升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未来一代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旨在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民族团结教育,须作为这一重任的承担者之一。这一过程需要从对青少年学生的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等三方面分别进行,从有关国家认同知识传授到国家认同看法与观念形成,再到相关情感与行为培养。惟其如此,经由民族团结教育,青少年学生个体通过学习、掌握有关国家认同方面的知识,并进一步将知识理解及内化,转化为有关国家认同的思想观念,进而上升至其国家认同的积极情感,并能表现为特定的国家认同的行为模式,从而达至青少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最终目的。
注释:
①赵岩:《为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奠基——教育部、国家民委要求全国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J],《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2期,第27~28页。
②邵晓霞、傅敏:《论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及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第130页。
③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第33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 http://www.cjedu.cn/newsInfo.aspx?pkId=79019[EB/OL].2016-03-01.
⑤兰久富:《全球化过程中的价值多样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责任编辑:贺朝霞〕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国家认同培育研究” (14XMZ067)、第59批博士后基金项目(2016M592854)的阶段性成果。
邵晓霞,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
G621
A
1671-4741(2016)04-0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