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

2016-02-25 14:08王玉刚
新疆社科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经济带战略区域

王玉刚



创新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

王玉刚*

面对世界政经格局新的变化趋势,需要我们从全球视角出发,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前瞻性,以创新、系统、柔性的思维来综合考量,找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推进中新疆的功能定位,明确、落实与国家发展相契合的自身发展举措,放眼长远,坚持不懈,方能切实发挥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地位和作用。谋划研究“一带”中线路桥经济带发展战略、思路,明确不同阶段的不同举措,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加快理顺“一带”路桥货物贸易机制,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国际、国内横向、纵向通关协调机制;突出重点,优先发展”一带”路桥两端经济腹地货物贸易;明晰次区域功能定位,更好地发挥其对”一带”路桥经济带的支撑作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发展战略时序发展举措

国家将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建设的核心区,不仅是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关键,更是新疆发展的重要机遇。如何更好地顺应国家战略发展趋势,如何更清楚地认识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定位,如何更好地发挥重要战略支点——口岸的作用,是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从目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大格局来看,在未来15~20年的时间里,“一路”作为货物贸易的战略通道格局不会改变,新疆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运输通道格局不会发生根本转变,将会长期存在。经济格局的转变进程应从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分析的方法入手,核心的要素是物流畅通及运量的快速扩大,而后吸引产业资本、实业资本,形成聚集高地。目前看来,我国海运以10亿吨计的货运当量,“一带”短期内无法跨越,海港经济向陆港经济战略纵深转型的过程时间较长,决定了“通道格局”的长期性,也决定了国家虽然将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来打造,但目前而言,其政治、空间地理意义要大于经济、现实意义。因此,新疆核心区建设在今后的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思路明晰、发展阶段把握、发展模式确定等问题上,都应以战略通道格局为考虑问题的前提,否则就会出现发展阶段和发展措施错位的问题,造成事倍功半的情况。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新的内涵需要全新的思维架构

(一)创新思维是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前提

在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格局下,时代、环境赋予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更新、更多的内涵。新的内涵要求创新思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要靠制度创新、技术创新释放改革的红利,而制度创新需要思维创新。对于积极创新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推进国家总体宏观谋划,推进新疆核心区建设同样如此。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新的要求,需要反思自身的思维模式、行政模式、工作方法、工作路径,需要加强和改善自身的学习,实现思维的重构,否则就不能以创新的思维来面对和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创新思维,即全局系统、动态柔性、归纳综合的思维。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推进过程中,会有政治、经济、安全、民族、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战略的推进,这些因素互相交织缠绕,多方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发生作用,还有可能造成战略推进的停顿或减缓。那么,如何进行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如何利用创新思维来进行多因素(关键因素)分析、结构性分析、趋势化分析,从而实现趋利避害、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繁荣,这都需要创新的思维方法。总体的思维路径是:发展战略—发展时序—发展模式—发展举措—具体落实。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创新的思维决定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思路决定新的出路。

(二)全球广角视野是合理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策略的关键

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战略,是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这关系到区域、次区域经济功能定位的问题,不同区域经济结构互补、经济组合的问题,发展战略选择、产业选择的问题以及具体发展举措制定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会有不同的思维倾向,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个结论对于一个地区可能是合理的选择,但对于全疆而言就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或是错误选择。对全疆来说合理的选择,放之于国家层面可能就不会这样来思考问题,甚至会出现以错误的思维倾向来预先设定所谓的正确决策或是发展举措。因此,应从国际国家、地区政治、经济利益格局的广角视野出发,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综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多层次、多角度综合考量,并不断创新、发展、丰富这一重大战略的内涵、外延,才能在宏观上把握得更深远,做出趋势性的判断,才能在中观上制定出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举措,在微观上落实到实际中。应培养全球视野、国际眼光,从宏观层面考虑战略,从中观层面谋划发展,从微观层面具体操作落实。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问题,空喊冒进不可取,消极等待不可取,唯有静下心来以全局来谋划,从经济发展规律出发,制定具体措施,抓住重点、关键,稳步推进,防止自说自话,方是上策。

(三)合适的发展模式是具体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要载体

发展战略确定了,必须有合适的发展模式来承载。国家、自治区确定的发展战略,需要有一具体的、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去落实发展战略,让新疆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等,通过合适的发展模式、合适的载体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当前新疆陆路大通道经济格局尚未改变的状态下,应该采取点轴突破和全面推进相结合的模式,即点的突破——轴的发展——全面推进,点的突破即抓住贸易便利化这个核心,突出通道建设,快速扩大货物贸易规模以形成吸引运量(唯有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方能促进要素资源的聚集,特别是吸引产业资本进入,届时,通道经济—带状经济进程将顺利推进),解决进疆出疆运力调配问题;轴的发展可以与点的突破同时进行,如通道沿线特别是新疆核心区的产业布局(边境口岸、”一带”路桥中线沿线中心城市规模相对较小的专业化的贸易中心建设同时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城镇化推进等;全面推进指自治区提出的五个中心建设的协同发展问题。在发展时序上,三者总体上是一种压茬发展、阶梯递进的关系,不同时期突出不同的重点,但均应以点的突破为突破口,为前提和基础。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时序划分及发展思路

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或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政府的力量可能会加速或促进经济的进程,但在其发展的逻辑上,特别是贸易融合互补、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资本聚集的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特别是采取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策略和措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否则就可能导致战略与落实脱节错位,不仅耽误发展的机遇,而且会浪费宝贵的市场资源。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初步将经济带的发展时序分成三个阶段:

(一) 通道经济阶段

目前,因为新疆产业格局以及产业结构低端的原因(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升级一个层次的时间为5~10年),以大宗货物贸易为主的格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会持续,是呈现以点轴经济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二) 联动发展阶段

轴的发展速度加快,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由通道经济向带状经济转变,区域、次区域城市群“联动发展+团块经济”相互促进的阶段。

(三)区域经济繁荣——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发展的阶段

针对不同的阶段,根据点的突破——轴的发展——全面推进的发展模式,初步提出两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长江经济带与近端中亚、南亚、西亚,远端欧洲)开发引领战略,”一带”路桥中线沿线经济区域、次区域城市群联动发展战略(包括新疆核心区的发展)和重要战略支点——口岸优先发展战略。在国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过程中,将会按照经济带两端腹地开发引领、沿桥经济带区域、次区域中心城市群联动发展和重要战略支点口岸发挥关键作用的秩序而展开,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充分把握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发展思路:着眼丝绸之路经济带特别是欧盟、中亚的总体利益格局,巩固发展中欧贸易,积极加强与中亚国家特别是门户国家——哈萨克斯坦在能源资源、交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按照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经济带两端腹地开发引领战略、沿桥经济带次区域中心城市群联动发展战略、重要战略支点口岸优先开发战略,以提高贸易的便利性为核心,以扩大货物贸易量为目标,从国家层面谋划经济带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国际、国内(国家部委间、省级及地方政府间、部门间)横向、纵向通关协调机制,突出重点,优先发展“一带”两端经济腹地货物贸易,明晰次区域功能定位,更好地发挥其对经济带的支撑作用,编制重要战略支点口岸(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优先开发专项规划,推进节点功能向区域综合经济转变进程,快速提升中线大陆桥能源资源重要的战略通道地位,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繁荣。

三、发展举措

(一)谋划研究“一带”中线路桥经济带发展战略、思路,明确不同阶段的不同举措,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对于发展阶段、发展层次以及发展路径,应有专门的研究,以便于统筹三线路桥经济带的发展,努力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大物流、大通道,同时安排做好与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相衔接的各专项规划的编制。鉴于新疆特殊的空间地理位置、经济优势,突出“一带”中线路桥经济带大动脉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国家在明确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对新疆的功能定位、地位作用、区域发展进行超前布局,特别是在贸易政策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规划,并提出有操作性的措施。

优先发展重要战略支点口岸,努力实现其节点功能向区域综合经济转变。实施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巴克图等国家乃至国际重要战略支点口岸优先发展战略,从国家层面编制重要战略支点口岸优先开发专项规划,进行重新定位,集中力量,聚集要素资源,加快改变口岸节点功能向区域综合经济转变,为打造中亚地区乃至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重要的枢纽港、信息港奠定基础。

(二)加快理顺“一带”路桥货物贸易机制,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贸易、投资便利化一直在向实现更简便、更协调的国际贸易程序这一目标而努力,有关进一步减少和消除阻碍要素跨境流动的障碍、减低交易成本、建立高效的贸易便利体系等内容已成为多边、区域、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其基本精神,一是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二是加速要素国内区域聚集和跨境流通。因此,增强贸易便利性是经济带快速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投资便利化的前提。应对目前影响贸易便利化的显性壁垒、隐性壁垒或是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货物贸易价值链条、关键阶段、关键节点等进行整体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不仅要实现大宗货物、商品运输的便利化,今后在人员、金融往来方面都应该提高便利化程度。目前阶段可以将重点放在运输设施完善、关税政策调整、通关机制建设、信息沟通机制建设等显性壁垒方面,在解决好这些问题的硬约束的基础上,逐步解决非关税壁垒对贸易便利化的影响,努力将其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三)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国际、国内横向、纵向通关协调机制

加强与欧盟关于建立丝绸之路国际联运机制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针对“欧洲门户”荷兰鹿特丹港、德国铁路枢纽、河港杜伊斯堡货物贸易集散地等国家的沟通协作,掌握贸易政策、物流变化动态,为建立国际联运协调新机制打好基础。国内以建设高效、便捷、健全的通关机制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国际、国内(国家部委间、省级及地方政府间、部门间)横向、纵向通关协调机制。组织设立国家部委间、省级及地方政府间、部门间的协调机构,将经济带关键节点城市经济区域、支点口岸纳入其中,改变松散、临时为常设,逐步建立横向跨区(部门)、纵向到点(经济区、重要城市、支点口岸)的职能明确、快速反应通关协调机制,能够及时协调解决国家间大陆桥运输过程中的通关政策、运价政策、运力保障、运输组织、运输安全、边境换装等问题,增强丝绸之路货畅其流的运输功能。

(四)突出重点,优先发展”一带”路桥两端经济腹地货物贸易

荷兰鹿特丹港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经济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它紧临经济发达的西欧国家,特别是德国的兴起为鹿特丹港提供了天然的经济腹地;二是归因于欧盟的建立,减少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屏障,密切了国际间的往来,促进了鹿特丹港的发展;三是荷兰本国工业的迅速崛起,本身也促进了鹿特丹港的发展。由此看出,一条经济贸易物流大通道的形成,一个区域乃至国际货物贸易集散中心的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繁荣,应该遵循以下发展路径:经济发展腹地(引领经济区、辐射经济区)→经贸结构互补(贸易政策互惠)→物流通道(经济带沿线重要经济区、重要城市、支点口岸)→贸易规模扩大→经济带两端集散区域(包括次区域分拨中心)→”一带”路桥中线经济带沿线城市群发展(伴随重要战略支点口岸的兴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繁荣。目前,渝新欧、义新欧等线路的发展现状也刚好印证了这一过程。在发展层次问题上,在确保现有线路货物畅通的同时,特别要加强对两端集散中心起支撑作用的贸易通道建设、区域、次区域集结分拨中心建设以及信息平台建设。

(五)明晰次区域功能定位,更好地发挥其对”一带”路桥经济带的支撑作用

由于线路距离长,空间跨度大,经济带区域间(东中西部)、省际间、城市间无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是在资源禀赋、经济布局、产业结构等方面悬殊较大,因此明晰国内次区域功能定位,必须按照综合考量、突出重点的原则来展开。根据交通枢纽、资源状况、地理位置,以乌鲁木齐、兰州、西安等中西部中心城市为依托,在沿桥地区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区域,如以发展重庆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以连云港为中心的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以兰州为中心的兰州新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部经济区等。在经济区域功能之下,必须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对其在经济带的经济分工、发展时序进行谋划,第一发展层次为两端腹地(重要节点口岸、城市),第二发展层次为沿线经济区域,但同时也可错位发展,而且不管是第一层次还是第二层次的发展,战略节点口岸的优先发展均为关键和重点,否则会成为瓶颈因素。

〔责任编辑:刘杉〕

王玉刚,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商务局副局长。

F125

A

1671-4741(2016)04-0053-04

猜你喜欢
经济带战略区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分割区域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战略
战略
区域发展篇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