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循环水池塘养殖现状与存在问题对策

2016-02-24 12:17:38周翔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太湖流域对策建议存在问题

周翔

摘 要:循环水池塘养殖是一种新型的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已在江苏省太湖流域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文介绍了循环水池塘养殖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循环水池塘养殖项目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养殖户积极性、养殖现状与养殖传统、维护管理、渔场转让等相关问题,并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水池塘养殖;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太湖流域

中图分类号 S9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96-02

循环水池塘养殖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其基本原理是,将动力流水净化与生物原位修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进排水分离、建立人工湿地等措施净化水体,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贝类、滤食性鱼类等多级生物间物能转化功能净化水体,以消减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净化单元可以是构建的人工湿地[1],可以是现有的稻田、藕塘,也可以是工程化的生物过滤器及其他物理净化部件。当下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已经成为淡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形式。

1 循环水池塘养殖现状

按照《江苏省太湖流域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的总体目标,到2012年,太湖流域地区“百亩连片养殖场”53%实施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 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面积达到1.8万hm2。到2015年,太湖流域地区“百亩连片养殖场”74%实施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面积达到2.53万hm2。到2020年,太湖流域地区“百亩连片养殖场”全部实施循环水池塘养殖工程,力争提前实现。通过工程实施,使分散、较小面积养殖池塘实行规模经营;连片规模池塘实行循环水养殖;强化系统运行监管,开展水质监测,有效削减氮磷排放量,实现养殖用水达标排放。

建设项目多为在已有池塘养殖基础上,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及进、排水循环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净化区通常采用生物、物理等处理方法削减水中氮磷。人工湿地(或净化塘、生态沟渠)内多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实现对水中复氧,并对氮磷的净化。根据养殖模式不同,净化区面积占工程总面积通常为8%~15%,约占总项目的84%。净化区面积占工程总面积16%~20%,项目约占10%。其余项目的净化面积更高,有的可以达33%以上,因为不具有典型性,后续不再考虑该约6%的项目。就养殖品种而言,有鱼、虾、蟹,既有单一品种放养,也有多品种混养。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的基本情况见表1。

2 存在问题

2.1 养殖户构建循环水养殖系统积极性不高 对于政府大力推行的新型循环水池塘养殖模式,相关养殖户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的宣传和资金补贴。但是在项目申请、审查等环节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限制。实地走访中发现养殖户对项目申请、审查等环节存在诸多异议。究其原因,主要为项目申请时手续繁杂,审查时要求苛刻,这使得申请者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养殖户难以对此类项目保持长期的热情。

2.2 养殖现状与养殖管理的限制 从水质监测资料可以看出,虾蟹养殖池塘的水质相对较好。渔场养殖户对于频繁更换虾蟹养殖塘水体并不情愿,原因不仅在于池塘水质本身较好,而且在于池塘换水过程中蟹苗极易流失,这对养殖者而言,实际上会造成资金损失。

经了解,江苏省水产养殖生产很大部分仍是分塘承包的个体经营。虽然各地区养殖基地申报了循环水池塘养殖项目,但普通的个体养殖户可能对此类项目并不了解,有的甚至完全不知循环水池塘养殖项目,更谈不上对此类项目进行维护管理。

2.3 系统维护管理费用无法保障 项目投入资金绝大部分都用于在前期工程,如鱼塘、湿地、水渠的建设,相关设备的购买安置等,而用于后期维护管理的资金就明显缺失。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并不是自运行的循环水系统,需要借助外在动力设备的运转才能进行水体循环。保障动力设备的持续运转需要足够的资金。水净化单元中的很多水生植物属于一年生品种,每年年初需要重新栽培幼苗,年末需对枯萎植物进行收割。为了让水净化单元能长期保持良好的水体净化,相关的维护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同样需要水产养殖户支付一大笔额外资金。

2.4 渔场产权转让等特殊情况的影响 在太湖流域,渔场产权转让等现象并不少见,但此类现象并未被相关政策规章所规范。因渔场产权的转让,原有渔场的设施,布局,资金分配可能都将会彻底变化。新养殖户可能会弃用循环水养殖模式。因此,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的持续性受到威胁。

3 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参考国内外相关项目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3.1 明确项目责任主体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项目的工程建设、维护管理、后期监督等工作需明确固定的责任主体,详细规定各个责任主体所属权力和义务要求。当维护管理责任人要放弃所承担责任时,需找到符合条件的继承者承担这份责任,以保障维护管理工作继续稳定进行。后期监督工作可以由多个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从资金运用和现场维护等方面分部门协同管理。

3.2 合理划分建设资金和后期维护资金 为了保障后期维护资金的持续投入,相关的财政资金补助可能是一种带动方式。以往的资金补助主要用于前期建设方面。建议将用于前期建设的资金补助以一定比例划分给后期维护,如前期建设资金补助和后期维护资金补助各占50%,然后建立跟踪式的监督体系对后期维护的资金运用进行监督,以确保补助资金的合理运用。

3.3 提高水产养殖户的积极性 探索高效种养结合的新模式,提高生态净化区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户的积极性。池塘循环养殖生产不应追求高产量,应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为目标[2]。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优化养殖水质,能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这是推广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的关键,也是做好宣传工作的关键。

3.4 帮助养殖户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除通过适当的教育和鼓励政策,使养殖户明白,循环水池塘养殖工程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外,还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创造条件,让循环水池塘养殖工程和当地的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和项目建设有机合理结合。把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工程建设与旅游产品开发、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生态保护、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

3.5 提高维护管理人员的素质 维护管理涉及到维护人员的自身素质,目前维护管理人员一般来自于水产养殖户。水产养殖户专注于水产养殖,对维护管理的整个过程未必全部了解。相关技术规范的指导和对维管人员的知识普及或许能改善目前的维护管理现状。宣传普及《太湖流域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建设指导规范》和开办有关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的技术培训班,提高水产养殖户的自身素质。

3.6 加强立法行政管理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将治污成本纳入水产养殖业生产成本当中。水产养殖污染物较为分散,应实行有偿排放,统一管理。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增加相应的水质、水生生物检测等基础性仪器设备,定期对水产品品质、养殖用水、排水等指标的监测。

3.7 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应用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完成可以通过物联网实现全方位的监控。通过在养殖水体中加装实时水体监控传感器,智能化采集数据并传输,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排水动态和排水质量,从而对排水实行监管[3]。

3.8 加强工程技术研究 目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相关技术研究仍然比较少。为继续推广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加强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技术研究和政策推动应该双管齐下。尝试应用生物滤池和纤维生物滤器原位处理等先进技术,丰富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水处理工艺类型[4]。对于不同养殖类型、养殖规模、养殖区域的养殖系统,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种类的水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

[1]胡庚东,宋超,陈家长,等.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构建及其对氮磷的去除效果[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03:82-86.

[2]吴伟,范立民.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對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02:26-34.

[3]辛玉婷.阳澄湖围网养殖污染负荷计算及其污染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7.

[4]王峰,雷霁霖,高淳仁,等.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2013,05:1100-1111.

(责编:张长青)

猜你喜欢
太湖流域对策建议存在问题
太湖流域低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
环境科技(2016年4期)2016-11-08 12:19:0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
天津市和平区民营科技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41:40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30:28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51:34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8:24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7:21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中国水利(2015年7期)2015-02-28 15: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