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凡,蔡志平,姜明军,彭 延
(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图木舒克 843900)
南疆小海子垦区枣瘿蚊和截形叶螨发生规律研究*
王 凡,蔡志平,姜明军,彭 延
(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图木舒克 843900)
采用田间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南疆小海子垦区枣棉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枣瘿蚊与截形叶螨两种害虫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小海子垦区枣瘿蚊和截形叶螨在枣棉间作田发生数量均高于红枣单作田,田间发生动态消长规律基本一致。该研究为南疆枣园害虫田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南疆;枣棉间作;枣瘿蚊;截形叶螨;消长规律
红枣是新疆特色林果业主要树种之一,近几年,随着新疆兵团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兵团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推广红枣栽培技术,农林间作种植模式,将红枣-棉花间作模式作为有效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的手段[1]。但是,枣棉间作模式改变了作物原来的种植结构,使得田间生物群落的生存环境、食物链、传播途径等因子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寄主植物增多,田间物种丰富度增加,病虫害交叉传播机会、发生危害程度加重,严重制约了南疆地区红枣和棉花产业的发展,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也造成了一定影的响[2-3]。该试验于2016年4~8月,通过监测南疆小海子垦区红枣主要害虫枣瘿蚊和截形叶螨在田间的发生动态,研究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南疆枣树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1 试验材料
试验调查地点设在团第三师四十四团14连3号地。为枣棉间作园,面积2.6 hm2,枣树品种为“灰枣”,东西行向,树龄4~7 a,树高2 m左右,种植模式为4 m×2 m,间作园种植的棉花品种为“中棉所419号”。枣树单作园,面积2.3 hm2,枣树品种为“灰枣”,东西行向,树龄7 a,树高3 m左右,种植模式为4 m×2 m。枣园采用沟灌方式浇水,中耕除草,园间管理按常规方法管理。
1.2 调查方法
1.2.1 枣瘿蚊的发生规律调查方法
调查于2016年4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在试验地枣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枣树10株,采用定点定期的系统调查方法,每隔10 d调查1次。每棵枣树分东、南、西、北4个方位随机选取枝条1枝,粗细基本一致,每枝条量取从枝梢向里20 cm长度,调查选取枝条所有叶片上枣瘿蚊幼虫的数量,记录统计用于数据分析。
1.2.2 截形叶螨的发生规律调查方法
于2016年6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在试验地枣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枣树10株,采用定点定期的系统调查方法,每隔7 d调查1次。每棵枣树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上的上、中、下3层分别随机选取3、4、3片叶,每棵枣树共调查50片叶,共计调查500片叶。调查每片叶正背面的截形叶螨数量,记录统计用于数据分析。
2.1 枣瘿蚊种群数量消长规律调查结果
图1 枣瘿蚊种群消长动态
由图1可知,2016年,红枣-棉花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枣瘿蚊幼虫发生数量有3个高峰期,4月中下旬开始在枣树上发生危害,5月下旬达到最高峰,7月下旬开始逐渐减少。枣瘿蚊幼虫在红枣-棉花间作田发生数量均高于红枣单作田。
表1 不同时间枣瘿蚊幼虫发生数量
表2 不同时间截形叶螨发生数量
2.2 截形叶螨种群数量消长规律调查结果
由图2可知,2016年,红枣-棉花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截形叶螨6月下旬开始发生,7月下旬开始急剧上升,8月上旬达到最高峰,8月中旬开始逐渐减少危害。截形叶螨在红枣-棉花间作田的发生数量均高于红枣单作田。
图2 截形叶螨种群消长动态
2.3 枣瘿蚊幼虫发生数量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1可知,枣瘿蚊幼虫发生数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月11日红枣-棉花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枣瘿蚊幼虫发生数量呈显著差异,5月1日、6月11日和8月11日红枣-棉花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枣瘿蚊幼虫发生数量呈极显著差异,其它调查日期红枣-棉花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枣瘿蚊幼虫发生数量无显著差异。
2.4 截形叶螨发生数量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截形叶螨发生数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7月22日和8月5日红枣-棉花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截形叶螨发生数量呈显著差异,7月22日红枣-棉花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截形叶螨发生数量呈极显著差异,其它调查日期红枣-棉花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截形叶螨发生数量无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定点定期田间调查,掌握了红枣-棉花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主要害虫枣瘿蚊幼虫和截形叶螨发生情况,并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枣瘿蚊幼虫红枣-棉花间作田发生数量比红枣单作田严重,截形叶螨红枣-棉花间作田发生数量也比红枣单作田严重。2016年小海子垦区枣瘿蚊和截形叶螨在红枣-棉花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消长动态发生趋势基本一致,在8月份枣瘿蚊和截形叶螨发生量急剧减少,是由于该地区8月份降雨量增大,持续降雨变多,低温多雨天气较长,害虫生长气候环境急剧变化,不利于其发生。
红枣与棉花间作使害虫有更多寄主植物,增加了交叉传播机会,导致螨类害虫发生趋势加重;红枣与棉花间作,两种作物栽培及田间管理均不同,发生的病虫害种类不一样,病虫害发生时防治药剂使用情况也不一致,因此红枣-棉花间作田生物生存环境更适合害虫生长,害虫物种更丰富,食物链增长,传播途径也增多,导致其发生量较红枣单作田严重[4-5]。
红枣-棉花间作田虫害发生量比红枣单作田严重,其对种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1]蔡志平,张栋海,彭延,等.新疆小海子垦区枣树主要害虫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研究[J].北方园艺,2013(16):128-130.
[2]王菲,赵金祥,胡强,等.枣棉间作下不同灌水量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3(10):1793-1798.
[3]蔡志平,李慧琴,彭延,等.叶尔羌河流域枣棉间作对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6(5):877-887.
[4]曹骞,马媛,刘慧,等.截形叶螨在枣树上的消长规律及其防治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6):502-505.
[5]毕海燕,朱晓锋,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等.不同药剂对枣瘿蚊的防治效果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2014(5):915-919.
2016-12-05
兵团科技人员服务南疆专项(2014BA047);第三师科技计划项目(YJ16NY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