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斌
【摘要】近年来,通识教育引起了我国高校的普遍关注,为了实现对专业教育过度化的纠偏,通识教育的目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具有能力的深度和延展性;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能够回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和难题;三是个体性与公共性的统一。
【关键词】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教育目标
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在中国大学逐步得到认同。很多高校借鉴美国和港台地区的经验进行了各具特点的通识教育实践。这种对通识教育的认同和倡导源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对当前高教现状的深刻反思。
一、专业教育的特点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不可能成为精通各个领域的通才。按照专业来组织高等教育,符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即所谓“术业有专攻”。但是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也呈现出系列负面效果。从大学生的生活领域来看,专业教育聚焦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领域,培养他们掌握职业生活所需要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大学生不仅需要面对职业领域谋生,还需要面对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而这些领域所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情感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等往往是单纯的专业教育所无法达到的。即使从纯粹的职业生活领域来看,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人在职业生活中也将面对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同时社会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大学毕业生还需面对职业调整的问题。专业过窄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视野狭窄,想象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都有所缺乏,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变化、新发展。
由于以上不足,过度专业化培养出来的人往往被称为“单向度的人”“片面的人”,总之,体现了人的发展的片面性。马克思曾经指出,分工使“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局限在自己的专业中,只有少数人没有被它夺去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然而到了当下,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激增,社会分工更加细密,它的负面影响已经大大加剧。
二、通识教育的意义与目标
在反思专业教育过度化的背景下,这自然引出了通识教育。那么,通识教育是否能够担负起人们的厚望,去除以上弊端呢?这首先需要我们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位。在这一点上,美国大学的观点始终是相当明确的。1947年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了报告《为了民主的高等教育》,报告中阐述了通识教育的11条具体目标:培养具有民主理念和伦理原则的行为;参与团体和社会活动并有所贡献;了解和运用自然环境,科学地解决生活问题;相互尊重;了解他人观点,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掌控情绪,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体能健康;会欣赏并参与文艺活动;与家人和美相处,并具有相关知识和伦理;选择并快乐地从事符合自己兴趣和才智的工作;有批判性的能力和习惯,具有建设性的思想。或许这些具体目标有的带有理想化的色彩,如“与家人和美相处”,事实上,在个性过度解放的现在,离婚率始终居高不下,要达到这一目标着实不易;又如“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应该承认,有部分工作确实是枯燥、单调的,往往需要以劳动者的热情去逐步培养对它的热爱,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幸运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尽管如此,这11条具体目标还是为美国的通识教育指明了较为明确的值得努力的方向和领域,它们对我国的通识教育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我国,有学者提出,通识教育应该“面向三个维度,即面向现代社会人全面发展的要求,面向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挑战,面向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挑战”;有学者提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一般发展,为他们未来的社会和个人生活做准备;在提升其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社会公共生活的品质”。综合分析以上观点,本文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应该体现以下原则:一是具有能力的深度和延展性,而不是各科知识的“小甜饼”,不是浮光掠影的浅尝辄止;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能够回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和难题,如选择古典的通识材料,应该注重其现代转化,努力激活古典的当代价值;三是个体性与公共性的统一。通识教育的内容、立场、观点应该努力起到寻求共同基础、凝聚社会的作用,同时也应该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分析、表达个人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