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亮
湖北大鼓是湖北最具代表性的曲艺艺术之一,在民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湖北大鼓的历史大致可追溯到清道光末年,鼓书艺人丁海洲由山东经河南来湖北武汉献艺授徒,迄今已有七、八代师徒历程。从最初的表演者自击板鼓演唱,到后来加入管弦乐器伴奏,湖北大鼓的艺术表现力日益丰富,伴奏成为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同其他很多地方曲种一样,在传统曲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的当下,伴奏人才紧缺的问题在湖北大鼓传承中显得尤为突出,伴奏资料的整理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文拟对湖北大鼓中主要伴奏乐器二胡的伴奏类型及艺术规律做粗略的梳理探讨。
一、湖北大鼓伴奏的历史
鼓书在传人湖北后,因言语音的使用不同,有“北路”、“南路”之分。“北路”保留北方口音,延用钢镰、大鼓;“南路”则改为本地方言演唱,击云板、小鼓。民国以后,南北两路逐步合流,区别逐渐缩小。除唱腔风格有一定差异外,均改为当地方言说唱,执云板击鼓。此时还没有专门的伴奏乐队,艺人左手执板右手击鼓讲唱故事,故湖北大鼓早期又称“打鼓说书”。
1955年,王易编曲、蒋桂英演唱的《王大妈》首开湖北大鼓民乐伴奏先河。“1958年,湖北戏曲专家方光诚与鼓书艺人王鸣乐合作,根据湖北大鼓曲牌【四平调】及其板鼓点子的节奏,创编了湖北大鼓前奏和过门,在全省普遍流传”。此外,张长安、何远志、毛侠等戏剧家、音乐家也为湖北大鼓的新曲目设计编配了部分前奏,湖北大鼓的伴奏体系渐趋丰富完善。
早期的湖北大鼓“伴奏乐队由四胡、扬琴等乐器组成”。后因二胡更为成熟的左、右手技法和更强的艺术表现力而改用二胡为主胡,辅以扬琴、琵琶、笙、笛子、大提琴等乐器。二胡伴奏贯穿整个作品的始终,不仅起到带、领、补充的作用,更是承担着“穿针引线”的重要职责。
二、二胡伴奏的类型
湖北大鼓的伴奏分传统伴奏与定谱伴奏。传统伴奏无谱本可依,是乐师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伴奏规律,即遵循一定的“程式”,又有较强“即兴”性;定谱伴奏是在传统伴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固定伴奏曲谱的伴奏形式。其中,传统伴奏的运用更为普遍,是伴奏编配的根基。在具体实践中,某些有定谱伴奏的书目也常常因表演者情感处理的不同、表演场合的差异,而依照传统伴奏的规律做适当调整。
另外,湖北大鼓二胡伴奏的类型还可依据伴奏曲调的运用位置、功能的不同分为唱腔伴奏与过场音乐两类。唱腔伴奏即托腔伴奏,这种伴奏与唱腔同步,是唱腔的有力支持,对唱腔起着支撑作用,使演唱增添华彩。托腔伴奏既要遵循演员唱腔,又不能一模一样,时同时异,关键是气口劲头与唱腔相合。过场音乐即在唱腔间隙所用的前奏、间奏、尾奏等,发挥着提示唱腔情绪,补充唱腔未尽之情的作用。湖北大鼓过场音乐相对唱腔伴奏较为丰富:
1、前奏
常用的前奏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在湖北大鼓的基本腔【四平调】起承转合四句结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五句结构单乐段,各句落音为商徵宫宫徵。这种前奏是最为传统的前奏,适用性广(谱例1)。第二种前奏是吸收楚剧音调发展而来的,四句式结构,宫调式(谱例2)。在张明智的代表作《找嫁嫁》中,就是运用的这一前奏。第三种为带引子的三段式结构,结构长大,情绪变化多样,一二乐段终止于宫音,第三乐段结束于徵音(谱例3)。张明智80年代代表作《亲生儿子闹洞房》采用的是此前奏。第四种是音乐家毛侠70年代为李和发代表作《丰收场上》编曲的前奏,为带引子的一段式结构,一气呵成,落音为商,引出唱腔句首音(谱例4)。
2、间奏
包括大、小过门和引子。大过门一般用于乐段之间的承接,在情绪内容递进、转换时采用。常用的有两种:一种为前奏一的紧缩,由一个引子(前三小节)引入(谱例5);另一种音区跨度较大大,句首从高音区进入,再缓慢级进下行,常用于情绪递进时(谱例6)。
小过门是伴奏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类,一般在一个乐句后采用,上句过门往往较灵活多变,下旬较固定。下面对湖北大鼓基本唱腔【四平调】及【慢四平】、【快四平】、【四平数板】、【忧板悲腔】等常用腔的小过门伴奏特点做具体介绍:
(1)【四平调】
基本曲调为起承转合四句式的五声徵调式或六声(七声)徵调式,一板一眼(2/4拍),板起板落,四句落音分别是re sol la sol。另外,【四平调】也有上下二句式结构的,上句落re,下旬落sol。每句句末均有拖腔(一般为两拍),拖腔后的过门大多为落音的补充与延续(谱例7)。
(2)【慢四平】
在【四平调】基础上速度稍微放慢,旋律更为舒展,歌唱性加强,多用于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自然景物的描写,板式、落音不变。过门曲调与【四平调】基本相同,运弓更为宽广流畅。
(3)【快四平】
将【四平调】稍加快,曲调更显紧凑,板式、落音不变,上句拖腔有时删减,仅下旬拖腔接过门。上句无拖腔时,过门亦省去,代之以眼处(第二拍)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短小衬垫。根据上句落音的不同,可以是(谱例8):
(4)【四平数板】
又称【一字板】,有板无眼(1/4),在【四平调】基础上将速度与节奏变得紧凑而激昂,旋律接近语言声调,多用于表现激动、热烈、欢腾、紧急的内容与情绪。上下旬均无拖腔,辅之以短小衬垫(谱例8)。
(5)【忧板悲腔】
在【四平调】基础上吸收楚剧【悲迓腔】和【仙腔】发展而来,速度较慢,上下旬式。上句常常分做两个短句,句间有称垫过门。上句拖腔落la,下旬拖腔落sol,过门以fa do减五度特性音程为框架展开,并在偏音fa上辅以压揉、滑揉等演奏技法表现悲戚哭诉的情绪。常见的过门曲调如下(谱例9):
3、尾奏
尾奏位于整个唱段的结束处,起收束作用。湖北大鼓伴奏的收束往往干脆有力,常见的有以下两种(谱例10):
4、其他
湖北大鼓道白部分一般无伴奏,也不击板鼓。但在抒情性韵白中,常有伴奏配乐(谱例II);在说白转抒情性韵白之间常有一个引子作为衔接(谱例12)。
数板韵白,是一系列排比性的语句的击板道白,有一定韵律,节奏规整,也常有配乐,曲调可根据道白的长短自由重复(谱例13):
另外,在道白结束转唱腔处,为提示唱腔速度、音高与情绪,伴奏常会安排几小节的引子作为衔接,常用的有以下三种(谱例14):
三、二胡伴奏的艺术规律
二胡是湖北大鼓伴奏的灵魂。琴师兼具伴奏者、协调指挥者、创腔者、帮腔旁白者等多重身份。要想伴奏好,琴师首先要会唱,并且要唱得准、唱得好。既要准确了解各段落的结构布局,板眼速度,还要了解唱腔内容,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要能够贴合演唱的情绪来伴奏,拉出曲调的抑扬顿挫。同时,琴师们也总结了一套二胡伴奏的艺术规律与“程式”:
1、定弦定调
传统的湖北大鼓二胡伴奏往往是看调定弦——根据演员的嗓子(调门)和作品要求来定调高。定弦“一般用‘36四度调弦,也可用‘37五度调弦。”此处“调弦”指的是以四度或五度关系定内外弦音高,‘36或‘37为内外弦按指弦法,即传统上称的“上字调”。
今天,湖北大鼓二胡定弦为五度关系,音高定为dlal。男声唱段伴奏多用C调(26弦)“尺字调”弦法或bB调(37弦)“上字调”弦法。建国以后,因女演员和女声唱段增多,根据女性声音特点,二胡伴奏多用A调(41弦)“乙字调”弦法或G调(52弦)“正宫调”弦法。
2、弓序弓法
弓序弓法指的是二胡右手持弓运弓的方向、部位、长短、快慢、强弱等演奏方法。二胡伴奏中使用何种运弓方式,哪个音用拉弓,哪个音用推弓,以及哪个音上用分弓、连弓等等,并无固定要求与体系。但在长期的演奏和伴奏中,根据唱腔旋律强弱变化与结构安排,琴师们亦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第一,一般的,曲调开始时是拉弓,结束时是推弓。第二,乐节与乐汇收束的强拍处常用推弓。第三,弓法多为分弓。除过场音乐运弓有少量长弓、连弓外,唱腔伴奏均为短促而富有弹性的八分音符短分弓,以符合唱腔一字一音的词腔关系。总之,湖北大鼓二胡伴奏的弓法弓序以充分考虑唱腔旋律进行的特点,如劲头、气口、轻重、快慢等为原则。
3、润腔装饰
在王鸣乐、陈谦文、张明智等大师的演唱风格影响下,湖北大鼓伴奏整体上保留了传统鼓书明快硬朗之风,节奏板眼铿锵坚定。同时丝弦乐器独特的拟人声音色,使其亦能满足哀怨柔情的艺术表现要求,刚柔并济。二胡伴奏常用的润腔手法包括:滑音、垫音、颤音等。
(1)滑音
滑音是二胡伴奏中最为常见的润腔手法,其运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依字行腔根据语言声调走向添加的滑音,一种是唱腔句末习惯性的下滑音。
以《丰收场上》首句(谱例15)为例:由于湖北大鼓使用湖北黄陂方言,“去声”调值为35,按照腔随字走的规律,“照”的演唱与伴奏常加入上滑音。二胡伴奏时,虽然“高”、“照”音高均为sol,但为达到滑音润腔效果,“高”字的sol音用四指演奏,而“赵”字的sol滑音换把一指演奏,同音异指。
在湖北大鼓鼓歌《唱支山歌给党听》中(谱例16),“党”字的唱腔与伴奏,常要强调下滑音。这也是因为黄陂方言中“上声”调值为53,“依字行腔”的缘故。“我”、“把”、“比”等伴奏中的滑音装饰也都与方言语音有关。
另外,在唱腔乐句的结束,二胡伴奏也经常加入三度下滑音。如落音sol,伴奏滑向mi(谱例16);落音do,伴奏滑向la;落音re,伴奏滑向Sl。
(2)垫音
乐句之间的小过门处,二胡伴奏往往习惯在强拍之前,加入两个眼起漏板的十六分音符作为称垫,称为垫音。如谱例16中,唱腔在“亲”字结束,小过门原可以从下一小节的强拍接入,但为了唱腔与过门的衔接更为紧密,过渡更为自然,常在两者的空隙处添加垫音。
(3)颤音
二胡伴奏中的颤音以轻巧灵活的短颤音为主,往往根据唱腔的起伏、润饰添加(谱例15、16)。
4、常用技法
湖北大鼓二胡伴奏的常用技法可归纳为:托、保、衬、垫。
托,用与唱腔相同的旋律在同度或高八度衬托。
保,在伴奏的帮助下,使演唱者的节奏、音准、速度、情绪有所依靠凭借,不至于脱板、走调、黄腔。
衬,在唱腔的旋律之外,增加细小的花音装饰,使曲调更为流畅丰富。
垫,在唱腔乐句与乐句间的空隙,乐逗与乐逗间的空白处,垫充几个连接性质的短时值音符,承上启下,使整个乐句更为连贯,也给演唱者充分的休息和换气时间。
在学界,曲艺伴奏的问题一直未能吸引学者们的目光,相关曲谱资料与琴师资料留存极少。希望本文的相关梳理与分析能为湖北大鼓的传承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