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官德思想

2016-02-22 17:24张天骄
西部皮革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为政者之德官德

张天骄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先秦儒家官德思想

张天骄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先秦儒家的“以德治民”的世界观的核心精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仁义之道,要为政以人,为政以民,要忠义至上,道义至上。其次是要中正之德,要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中庸为先,德正为先,再次是节俭之德,要俭朴,廉德。最后是内外检修之德,要正己修身,崇德重义。

先秦;儒家官德;为政以德

中国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子思、荀子所创立的原则确立了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他们主张以道德治理国家,他们的道德视野从未离开过官,官德甚至可以说是所有致力于儒家思想者所研究的一个重点。儒家的传承者们看到了官德对整个社会政治风气,国家道德风貌的导向作用,示范作用。明确了官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官与民的关系,确立了儒家官德的基本内涵和框架。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政治文明建设对当今社会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其中,官德建设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的官德现状并不尽如人意,而官德建设离不开多方面的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离不开对先秦儒家官德思想理论的汲取。先秦儒家官德思想正是契合了中国官德思想的内在需求。

先秦儒家官德思想的世界观的精华

第一,仁义之德

为政以德是儒家官德修养思想的精髓。孔子非常注重强调官德。《论语》中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也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孟子也强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仁则荣,不仁则辱。”为此,孔子孟子十分注重为政者的官德修养,认为为官之人的所作所为,全在于自身的思想品德。

第二,中正之德

“中庸”一词出自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一书。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官德,是最高的境界了,但是普通的官员缺乏这种官德已经很久了。

“中庸”在《论语》中就出现了这么一次,仅仅从这句话很难看出它的明确含义。不过,后人根据《论语》中记述的孔子相关的言行,对它的含义做出了较为明晰的解释。“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也就是说,“中”就是不要太过分,也不要达不到,而“庸”,就是指一种平平常常的状态。“中庸”,就是要求人们在事物的两个极端之间选取或者把握一个中道,并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加以实践。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人因为一知半解,对中庸做人在理解上有着许多谬误。中庸之道,实有两层含义,其一为中正,其二为永恒持久。

中庸做官,若为修身养性,则必使思无妄,行无邪,走正道,这是为官修身的中正之道。所有官员都自以为正确,而不认知自己的缺失,只有那些遵循了中庸做人思想的官员,才会从正反两个角度审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做官的中庸内涵非常丰富,比如,为官者要适度工作,不能好逸恶劳,也不能劳累过度,必须有劳有息。凡此种种,可推及所有事物之中,为官者坚守中庸之道就会有所成,丢弃中庸之道必然难以成功。所以,为官为民为政都离不开中庸哲学。做任何事都必须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否则,什么事都走极端,就会过犹不及,使事与愿违。

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还有坚持真理,强调做事要有恒心,要心无旁骛,无论何时、何事、何地,都必须抱有真诚之心。无诚心、无恒心、无真心,再优秀的官员也会半途而废,终究一事无成。

孔子用一生的时间实践了中庸之道。他常常以这种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和事,例如,在评论他的弟子时,他认为子张做事有点偏颇,是为“过”;而子夏做事则常有点底气不足,显得拘泥,是为“不及”。在他看来,“过分”与“不及”这两者,都不能保持中道,都不是做人处世的最佳状态。显然,他主张“无过无不及”。这些都体现出中庸的官德。

第三,节俭之德

想要了解儒家的节俭思想,就有必要对儒家的义利观进行了解。关于义利关系,孔子首先肯定了利是人生存不可或缺的。

义,“义者,宜也”,便是“适宜”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利,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这概念出现得很早。

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孔子一方面认为“义以生利”,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认识到利益是使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素,治国安民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论语·子路》里,孔子在进入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一段在“庶”(人口兴旺)、“富”(生活富裕)、之后进行“教”(教育)。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作为官员,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一言以蔽,我们不难发现“重义轻利”是适合我们现在社会官德的义利观。

第四,修身之德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主张,为政者首先必须从自我修养做起,做到洁身自律,身为表率,它概括为“为政者廉以洁己”。这是实现廉政的前提和基础。

孔子较早地提出了为政者“修己”的思想,他说:“修己而安百姓。”(《论语·宪问》)“其身正,不令而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认为,作为为政者的君主,修身至关重要,修己而身正,才能正人、安百姓,君主遵守礼的规定,民众才能敬畏。

总之,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和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多少有些不同,但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值得我们这代人去学习,我们必须取之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的为这个社会而服务。

[1] 陆华.民族精神的伦理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2] 庄英海.谈孔子的理想人格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张天骄(1988.10-),女,汉族,吉林四平梨树人,研究生,吉林师范大学研三,社会主义伦理。

C933

A

1671-1602(2016)24-0289-01

猜你喜欢
为政者之德官德
孟子的官德思想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政德建设的特点及现代启示
修之于身:为政者的成功基石
——老子论官德修养
伦理生活与形上超越
——亚里士多德arete概念的多重涵义及其内在张力
大唐宰相狄仁杰的官德
人生“十不得”
全面从严治党需加强官德建设
常修“四为”之德
古代官德之清廉俭朴与现代意义
“大学之道”对当代“为政之道”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