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思琪,韦自强
(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人口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00;2.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当代中国“新读书无用论”现象产生原因探析
韦思琪1,韦自强2
(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人口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00;2.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通过梳理从古至今的“读书无用论”的历史脉络,对比在本世纪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的发生、发展以及表现形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新读书无用论”产生的原因。
读书无用论改革开放以后;自愿性戳学
通过读书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创造美好生活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是长期以来读书无用论的言论此消彼长,作为我国历史的实际存在是谁也不能否认和视而不见的。求学读书是否有用,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读书无用论,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得意门徒仲由,即子路,他的那句“以此言之,何学之有?”提出了对学习的质疑,下面笔者将依次进行梳理。
新读书无用论是对读书所带来的收益持否定态度,日益微弱的教育回报率和过高的高等教育支出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读书无用论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结果,例如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迅速的经济发展在带给人们越来越好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了发展中的问题。人们不断膨胀的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给新的读书无用论滋生了养料。读书真的无用吗?显然不是,如今的读书无用论与文革时期以交白卷为荣,反智主义为核心的旧“读书无用论”相比,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被迫的、无奈的放弃,而在本世纪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却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原因。
就目前来看,新读书无用论主要表现在弃学、辍学的人数比例在逐年攀升,2010年月9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栏目刊登了河南商丘市淮阳区毛崮堆二中教师黄齐超的来信:
不知从何时起,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汹涌澎湃的打工潮以及现代教育的弊端等诸多因素,使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居高不下。尽管国家政策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还对贫困寄宿生实施补助,可辍学现象并未得到遏制。特别是春节过后的新学期,往往是农村初中生辍学高峰,他们用稚嫩的双肩背着沉重的包裹,毅然踏上远去的列车,融入打工大军。
望着越来越空的教室,我的心情也愈加沉重:农村初中,何时才能刹住辍学风?
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辍学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教育部对60个县初中学生辍学情况的监测显示,部分县初中辍学率高达7%,少数县甚至达到10%左右。根据新华网报道,2004年,较为严重的西部地区农村初中辍学率高达4.64%。而全国农村初中辍学率达到3.55%,这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个百分点,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国的平均数往往掩盖了一些地方农村地区辍学率较高的现象。而根据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最高达到惊人的74.37%,平均约为43%。
媒体渲染下的读书无用论表现:“北大学子卖猪肉,重庆学生弃考,归国留学生卖火锅底料”等这样一些此起彼伏的被媒体拿出来大肆报道的新闻都在给国民渲染着“新读书无用论”的想法。
近年来,在读书无用”的思潮下,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中小学到高等教育的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自愿性辍学”,已经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群体心理。“新读书无用论”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众多的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对“新读书无用论”进行研究,笔者主要基于对“新读书无用论”的文献阅读量来梳理当下“新读书无用论”的研究视角和观点。
政治社会因素,中国“单位制”解体与“就业方式”的改变影响了农村社群对读书效用的传统观念。曾经阻碍和隔离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务工时所设立的“流动人口就业证制度”、“收容遣送制度”等各项限制性措施和歧视性政策也得以废除。城乡流动的畅通使更多的农民选择到城市打工获取比种地更高的收入,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打工潮,读书不再是进入城市获得更好生活的唯一途径,读书无用论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逐渐形塑。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的考量主要是基于成本-收益原则,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读书致富,打工致富的思想,希望通过“砸锅卖铁”来供养自己的子女读书走出大山,但是近年来高校收费高,学生收益低的现实、教育高投资与低收益的矛盾凸显。国家实行两免一补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的教育成本降低,但是高等院校的教育成本却在节节攀升,目前,国内普通高校一年的平均学费高达5579人民币,民办学校的学费更是达到15000人民币左右,再加上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一个家庭培养一个本科大学生需要投资5万元左右。
文化因素,2000年以来,全国中小学乃至高校进行大规模的合并,很多坐落在偏远地区的学校已经撤离,在这些村落文化中原本以学校为最主要的文件学校聚居地逐渐远离村落,村落从此逐渐沦为文化荒漠。这些孩子被迫到乡镇和城市里就读,但由于文化资本的因素,这些孩子的学习往往表现出不理想的学习成绩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底层家庭还要为他们的远距离学习付出更高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基础上,一旦子女的表现不佳,自然就容易倾向于读书无用论。
现今我们不能把读书无用论当做单方面教育问题,它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根源,是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只有废除各种不合理的二元体制,实现就业机会的均等,理性看待就业功能的转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公平竞争,源头上提高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只有探析清楚这些所谓的读书无用论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中国科教事业的更大发展。
[1] 庞明礼.“新读书无用论”与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关性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02:110-115.
[2] 陈国华.“读书无用论”现象的农村社会调查与反思[J].天府新论,2013,02:111-115.
[3] 龙安邦.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与对策——解读新“读书无用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8:24-28.
韦思琪(1993—),女,汉族,云南楚雄人,硕士研究生,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人口研究所,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 韦自强(1997—),男,汉族,云南楚雄人,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G40-052
A
1671-1602(2016)24-02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