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晞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关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李晞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和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我们逐渐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德智体全面发展,更明显的是,音乐、美术、体育等不被重视的科目重新得到关注,课时得到了增加。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精神涵养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地处偏远的一些地区,由于师资匮乏、教学条件等问题往往忽视美术教育。因此,强化学生对美的认知,对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养;发展
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最为现代人所需要,而创新素质的培养依赖于教育。在高度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追求高效益、高升学率而抛弃培养创造精神、道德素养的事例已属常见。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学生正处于中小学时期这一启蒙阶段,美育更不容忽视。笔者从事教育时间不长,却有深刻感悟,希望能给予家长读者,教育者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1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1美术教育的意义
两千多年前,以我国古代大圣人孔子和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为代表,东西方的大思想家们都把视线放在艺术对于人类的意义和作用这个点上。这说明美术教育的确能对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和作用,因此,才能引起古代思想家们的重视。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并非培养专业的艺术工作者。
1.2美术教育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作用有许多种,其中以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为主。此外,美育还能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和艺术的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而他丰富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来源于对艺术的喜爱。此外,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也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可见,美术教育对于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它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涵养,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情感,形成完美的人格。
2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2.1现状
在社会不断更新换代过程中,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高考的高压下,大部分人的观念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即成绩决定一切。在如此弊端下,学生从小就必须重视文化课,而忽视了自身艺术感知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美术被当做一门闲科而存在。笔者曾作为特岗教师在一所偏远的小学任教,因为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对美术课程缺乏兴趣。课堂上,学生有开小会的,有做其他作业的,也有睡觉的……即使有兴趣的学生,也由于课时少,课程内容繁复而难以理解。这导致许多的中小学生缺乏美术的熏陶,出现感性与理性的分裂,错失了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良好时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意识到美术课程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条件进行设计,以实践为主,讲授为辅,原有的美术教学模式过于固化,并不符合现今美术教育的要求。
2.2对策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历经多时,实施的成效如何,见仁见智。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呢?我们必须明确,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让美术教育得到重视,强化学生对美的认知,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重视美术教师团队培养,转变教育观念。由于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偏远地处的学校师资匮乏,美术教师团队几乎不存,因此,教育者理应注重团队的培养,正视美术教育者的地位和待遇。此外,不应把美术当做闲科,从备课到授课,都认真设计,严谨执教,真真正正地上一堂美术课。只有学校重视,教师在意,家长理解,学生才能燃起兴趣火花。
其次,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美术教师可因地制宜,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不再止步于课本。中小学生学习美术的目标有三:一是接触更多美术的材料、工具和操作方法;二是提供一种体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理解不同的美术形式及知识;三是为学生提供一种观察、想象、创造和表现的途径。自然界孕育着无穷的生灵,蕴藏着无尽的材料。教师可运用石头、树叶、枯枝等自然材料与学生一起进行审美与创作,鼓励学生思维创新、动手操作、敢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积极性,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领悟生活中的美,并能用自己的行动去表现这些美,这正是处于启蒙时期的中小学生该有的体验与感知。
最后,树立正确的美育评价。正确的教育评价能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中小学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创造力强,我们不能预设答案,“这样画不对”“这个不像”等类似的评价并不正确,美术的评价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我们鼓励创新,支持个性化发展。只有正确的美术教育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敏锐的感知力和审美理解力。
21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实行素质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国家的精神文化素养。因此,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当今时代所需的人才。学校美术教学也必须从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去认识与思考,形成与时俱进的美术教育观,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正面而良好的指导。笔者的认识与理解有限难免有不足,希望能为中小学美术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4-0275-01
作者简介:李晞(1991.11-),女,广西桂平人,玉林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