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玲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论右衽的造型与精神意义
——清代汉族服饰为例
张燕玲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有清一代,历12帝,享国二百九十七年。汉族服饰作为清代服饰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本民族的精神文化意义,本文就清代汉族服饰的右衽为着手点,探析它的美、造型、精神意义和体现出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清代;右衽;汉族服饰;精神内涵
衣,即是服饰,在“衣食住行”中居于首位,是人类文明的首要体现,人类的穿衣文化反应出一个历史时代的精神内涵和物质文明。
清代服饰文化是一种满、汉政治经济和民族风俗合流交融出现的新文化。它早期发端于白山黑水之间基于渔猎游牧的女真文化政权——后金。其后,后金政权在东北地区的势力得到壮大并巩固。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建立清王朝。由此满、汉文化开始合流,并成为影响清代270余年的主流文化——清文化。
作为主要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后的服饰文化,也有着超过200年的悠久历史。
1右衽造型中的精神意义
[1]“衽,衣襟也。从衣,壬声。注释:指衣服胸前交领部分,也指衣的两旁掩盖下赏与上衣交际的地方”。[2]汉族服饰中右衽的设计相传于三皇时代,并保持着交领右衽、宽袍大袖、博衣大带的特点。[3]现今对汉服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汉代的服饰,历经周代的服饰规范制式,在公元前后各经历了二百多年历史的西汉和东汉王朝的服饰。二是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以汉民族统治时期的汉族服饰为主线,从三皇五帝时期追溯到明代。本文对汉族服饰的理解倾向于以上第二种解释。
清代,满、汉民族服饰文化互相交融的时代,清政府初期给汉族颁布了“剃发易服”和“汉从满制”的政策,强制要求汉族人民剃发换服,称为:“遵衣者为吾国之民,迟疑着为逆命之寇,若惜爱规避,巧言争辩,绝不宽贷。”由于满汉服饰文化差异,此令一下便引发了政治风波,数十万汉民族人奋起反抗,伤亡惨重。这期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清政府为了缓和满汉冲突,他们试图用满族服饰来“满化汉人”。后来又提出“十从十不从”的政策。允许汉族妇女服饰可以保持本民族的服饰特点。这样的服饰变化促使满汉服饰进一步互相学习交融。[4]而右衽作为中国服饰的本质特征,蕴含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哲学观和造物观,蕴含了古人对天地自然最质朴的理解。古人的造物思想和设计灵感来自于对天地自然的观察,蕴含了天地之间最朴素却又是最本质的大道至理。
古人文化中,左阳,右阴;外阳,内阴。而衣襟的左朝上,右在下,即是阳对上,阴对下;亦指左为天,右为地,而天在上,地在下。这是世间最基本的自然规律,是铁则,是不能违反的。如果人体的阴阳颠倒,人就会生病,甚至丢掉性命,如果社会失调,就会产生混乱,引发更大的灾难,因此人要遵阴阳调和。虽然满汉民族各方面都在不断融合,但汉民族始终遵循着右衽、阴阳协调的原则。
2造型与人的内在精神观念
清代汉族服饰沿袭了汉服制度里传统的服制特点,所谓“衽”,沈从文、彭浩先生在对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一批战国后期进行实物考察之后得出新的认识:
“衽”是分别缝在袖笼下,即上衣、下裳、袖腋交界的两块矩形布片,又名“嵌片”,虽然名称不同,但差别不大。更多关于“衽”的释义也就是对“衽”字本义的延伸。因此“右衽”就是服装门禁向右开,左侧衣襟大于右侧衣襟且至于左侧衣襟之上的服装结构(如图1)。
清初,满族统一后的中国民族矛盾不断,特别是江南一带,由于河流带来便捷的交通,经济和文化得到快速发展,汉民族的民族意识也比较强烈,长江一带频频发生震惊天下的反清事件,态度分明的反对清政府颁布的“剃发易服”,而清政府的这些措施明显让具有强烈民族尊严和文化传统的汉族人有了更严重的思想冲突,其结果就是遭到汉族人的激烈对抗,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满清政府接纳了汉臣的意见,开始实施“十从十不从”的折中政策。在国家政权力量的推动下,两个民族之间文化不断的交流、碰撞和吸收融合,定会赋予该时期的社会审美弹性和活力。
《史记》中“ 皇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皇帝造屋宇,制衣服。”这代表着中国人进入了文明时代,其中起到重要的促使作用的便是劳动人民的辛勤智慧。而生产生活方式和人的穿衣有密切关系,为了方便人在劳动过程中右手方便携带和存放小巧的工具,衣着中的“右衽”也就自然而然的发展起来。在汉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中,死者所穿服装皆为左衽,而且系死扣。其中,《礼记·丧大记》明确指出:“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这是因为去世的人要离开阳间,去往阴间,乾坤已颠倒,阴阳也两失,并且不需要再解开衣襟了。因此,死者的衣服才为左衽,而活着的人用右衽。[5]右衽衣襟的研究不断上升意识形态(右衽自左向右,体现人的生命轨迹),至诞生后不论战乱还是改朝换代都没改变过,纵然是少数民族统治时代,衣襟依旧是向右掩盖穿着。
3精神意义与当代服饰文化重构
冲突、融合与发展在早起满汉服饰文化中是高挑的主旋律。[6]“满汉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而绝非单向的——满族单向地接受,或汉族单向的给予——满汉逐渐汉化,直到被同化的简单的过程。”这样说来[7]“汉文化的强大感召力或巨大影响是可观存在的”。融合的效果,在中后期的清代服饰上越来越明显,这是一种互相学习、印证,互相接受的结果,这也大大的改变了全国范围内的服饰风尚。
近年来,我过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近年来的各大时装周上也频频出现一波又一波的“中国风”,如果看的多了就会发现,这些服装都会采用具有大襟或旗袍元素的服装,“中国风”的影响越来越广,具有右衽风格的“唐装”、“旗袍”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民的视线中。2016年巴黎时间3月18日,首届梁子·TANGY collection莨绸生态文化艺术展在法国中国文化中心开幕。用中国极具特色的面料莨绸和传统文化特点的交领右衽设计出具有现代感的裙装。
作为五十六民族之一的汉族是目前唯一一个没有自己民族服饰的民族。而且经历了满汉文化交融到后期的民国再到现在,“唐装”、“旗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8年奥运会,作为颁奖礼服“旗袍”更是将”性感、高贵、典雅演绎的淋漓精致,甚至让西方人一度以为“旗袍”便是我们的国粹。以至于现在“汉服”一词越来越模糊,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传统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并努力将这些文化运用到汉服设计中去,总有一天会有适合汉民族人民穿着的传统服饰。
右衽设计所体现出的汉服元素精髓,其细节处体现了汉服右衽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衣襟的右衽设计,是轻易不能被动的,我们在现在的服装设计中,要加强创新学习,要与时俱进,设计出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现代右衽汉服。文化、道德与礼仪传承于中华民族,亦在右衽设计上有所体现:通过对汉服右衽的设计传达出价值观念、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卷八(衣部).
[2]马舒舒.基于汉服右衽特征的服饰设计应用研究[J].服饰导刊,2015(2):86-90.
[3]蒋玉秋.汉服[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8.
[4]王子怡.左衽,右衽?这不是一个形式问题[J].中国服饰,2013(5):92-95.
[5]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65-381.
[6]郭成康.也谈满族汉化[J].清史研究,2000,(2).
[7]张玉兴.论清兵入关的文化背景[J].清史研究,1995.(4).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8-0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