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城宏
(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重庆 408000)
体操运动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万城宏
(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重庆 408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能却在逐渐下降。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肥胖比例逐渐增加,肺活量下降严重,身体素质较差,经常出现头晕等缺乏运动的生理表现。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选择适合的体操运动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体操运动在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体操运动;中小学体育;目标;重要地位;价值
引言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体能的下降以及综合方面素质的降低与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接受的体育训练不足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中小学校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当地经济发展以及课程安排等条件限制,导致学生出现在速度、力量和耐力等方面受到的训练明显不足,加上学校宣传和营养搭配工作的不足,导致学生肥胖率逐渐增加,体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除此之外,近视眼的出现率开始向低龄化方向发展。中小学生由于课业的繁重,近视眼发生率相应的有所提高,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各中小学必须要充分重视体操运动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1体操运动对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作用
1.1我国中小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有四点:第一,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第二,提高中小学生对中小体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培养中小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1];第三,提高中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第四,帮助完善中小学生的人格,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2体操运动在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来说。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与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学生的家族遗传疾病、学生的营养状况、生活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在这些因素当中,许多因素是学校无法参与和干涉的,例如遗传和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饮食习惯等,但是加强学校内部的体育运动和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依然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2]。体操运动的运动和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具有形式多样化、内容合理化、运动化等特征,将体操运动贯穿于中小体育教育,始终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锻炼,包括学生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肢体的健壮,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这对于许多由于受家庭生活方式和日常教学影响而得不到充分体育锻炼的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体操运动是多种多样的,其针对不同的身体部位和不同体质的学生均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状况和年龄特征为学生选择不同的项目运动,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其次,体操运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健康体育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健身方法。体操运动种类众多,内容丰富,由体操运动构成的体操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知识方面还开说,学生在体操运动中可以掌握全面的体操知识,体操训练的方式方法,以及体操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各学龄段适合选择的体操运动内容。在系统化的体操运动下,学生能够掌握更加科学的体育科学知识和相关的训练手段。而从技能掌握方面看,小学的体操运动动作更加简单,初中和高中的动作难度逐渐加大。遵循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让学生逐步掌握更多的学习动作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体育锻炼技能[3]。从健康方法的掌握来看,体操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也导致了其学习方法和健身方法的多样化,部分体操运动可以由双人进行,也有集体活动的体操运动。针对不同种类型的体操运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掌握了完整的体操健身方法,其对于终身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健身康复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次,体操运动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体操运动具有一定的形体美和形式美,而且体操运动的动作较为复杂多样。中小学生正处于对外在形象和魅力事物热情追求的阶段,在中小学阶段为学生进行体操运动运动必然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渐提高学生对体育相关知识的了解,最终培养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此外,体操运动的线条美对学生的美育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学生经过长期的体操训练,增强对体操运动和运动的喜爱,同时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标准。
最后,体操运动在健全中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操运动不仅深入了对学生的体育和美育,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对体操文化认可,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等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在体操运动训练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学会相互协作、团结,才能够完成体操动作。尤其是对于集体体操运动而言,只有当学生能够主动协调人际关系,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体操运动才能够圆满完成。而这些要求,正是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2体操运动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和价值
新的课程标准对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育展现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该课程目标体系主要由水平目标、领域目标和课程目标三个方面组成。其中,课程目标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技能掌握以及体育健康只是等方面的变化和目标,而领域目标是对课程总目标的细化。领域目标和课程目标在大方向上是一直的,都是考察学生在各方面的变化和体验。水平目标需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指示,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应该设置不同的水平目标,水平目标与各学龄段的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有着更加具体的要求[4]。总体来说,体操运动的设置应该以课程目标为总要求,并对应领域目标。领域目标主要分为两部分目标,即运动目标和健康目标。
2.1体操运动与运动参与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指的是学生能够达到积极参与体育项目和运动的行为目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参与体育项目时应该选择较为科学的方法进行参与。中小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还略有欠缺,这一阶段想要让学生明显“参与”的意义和作用并不实际,因此教师应该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使学生主动进行参与。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组织形式的失当或者由于教材内容的限制,体操运动和运动的实际作用和地位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巩固。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操训练时采用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也较为简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有效性减低。事实上,体操运动中如跳绳、攀爬等动作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动作简单、有趣。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进行合理的设计必然能够很快吸引学生高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当然,由于学生年龄和身体素质的不同,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学龄阶段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使体操运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促构建更加完整的体操内容体系。
2.2体操运动和运动技能目标
体操运动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使学生达到运动技能目标。运动技能目标指的是学生对体育基础技能和野外活动等技能的掌握目标。客观来讲,运动技能目标的设立扩大了体育运动教学的内涵和范围[5]。同时,运动技能目标的设计和体操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将运动技能和系统知识和细节动作完美结合。体操运动和竞技类项目有所不同,竞技类项目更加重视的是学生身体的极限潜能,而体操运动运动则更加看重学生基础的活动能力和正常的身体健康素质,在运动技能目标的支持下,学校的体操教学将会更加具有活力。
因此,在实践的应用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进行体操运动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肢体灵活度和活动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安全性和适应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体操运动和身体健康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要能够发展学生的体能,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身体健康意识,要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哪些不良行为和习惯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不良的影响。该课程标准符合社会发展的特征,体现了“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也使家庭、学校和社会更加重视对学生、子女的健康问题,制定了更加细化和明确的中小学生健康目标。
无论是对学校教育而言,还是对学生的身体发展而言,体育项目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方面均具有实际的作用和意义。尤其对于体操运动来说,提高训练需要学生运用身体各部分关节进行运动,帮助学生摆出各种正确的身体姿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异能。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长期的运动中认识到体操运动和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4体操运动和心理健康目标
现在的中小学生近视现象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庭负担逐渐加重,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心理健康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可以通过多种体育运动形式来完成,就体操运动运动而言,学生能够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来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调试,具有更多的选择性。例如,体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焦虑的情绪;跳跃运动式的体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意识。当然,要有效达到心理健康目标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2.5体操运动和社会适应目标
学校环境和学习生活的适应就是适应化的过程,我们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需要经过一定的过度,而教育就是帮助我们过渡的有效手段。社会适应目标指的是学生能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强其社会适应性,这一点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导学生要具有公平竞争意识,要有直面痛苦和挫折的勇气,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尊重他人的情操。因此,就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适应目标而言,它更加侧重的是学生道德精神上的关注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体操运动是实现社会适应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操训练中,学生只有互帮互助,遵守一定的体操规则才能够获得较好的表现,实现社会适应个目标。
3结语
综上所述,体操运动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首先,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来看,体操运动的出现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挥在那,还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体操运动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体操运动在健全中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次,从课程标准的领域目标来看。体操运动与领域目标中的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关系密切。因此,各中小学校必须要加强对体育教学中体操运动的重视,切实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蔺文革,孟辉,孙思哲. 中美学校体操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学校体操教育未来发展[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06:102-105.
[2]何波,李治洪,竺从军.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发展的探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117-122.
[3]何波,李治洪,竺从军.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发展的思路[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88-92.
[4]马千越,刘君红,夏青,黄宇新. 美国体育教育制度对中国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的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2015,07:174-177+198.
[5]王俊,王少华.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改革——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视角[J]. 湖北体育科技,2015,10:924-926+932.
作者简介:万城宏(1994.09-),男,汉族,重庆市武隆人,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在读本科。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