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粮食企业科技信息化实践与探索

2016-02-22 04:29王建军
现代面粉工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粮库粮油粮食

高 巍 潘 迪 王建军

江苏省粮食局信息中心 南京 210008



推进粮食企业科技信息化实践与探索

高巍潘迪王建军

江苏省粮食局信息中心南京210008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科技管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信息化是促进科技管理的重要手段,将科技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即在科技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环境,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优化科技管理模式,并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科技管理效率和节约管理成本。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推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也逐步被我国所借鉴,通过实现信息化,各单位、部门在计算机网络上能更好地履行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并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逐步超越时空界限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向社会提供更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江苏省粮食行业按照国家和省科技兴粮工作要求,以加快粮油科技信息化建设为契入点,优化涉粮企业管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呈现出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企业研发快速增长、技术改造加快升级的良好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粮食产业发展和企业增效。

1 建立合作平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效载体

积极依托省内外高校和科研中心的技术优势,构建多种合作平台,推进产学研联合,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1)构建行业科技合作平台

主要包括科学储粮合作平台,委托南京财经大学,以省级以上示范粮库为载体,开展科学储粮技术研发工作,促进科学储粮技术交流;粮油质量检测合作平台,由省粮食局粮油监测所与南京财经大学合作,整合优化全省20家国家级粮油质量监测所,分专题组团开展粮油检验技术和质量控制课题研究;精深加工合作平台,依托江南大学技术力量,联合米面油龙头企业,合作开展粮油精深加工课题研究和产品开发,提升粮油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数字粮食合作平台,积极与航天信息公司、解放军理工大学合作,联合开展粮食行业信息化项目研发和技术推广,推进数字化粮库建设,加快粮食收储信息化和储备粮管理可视化建设,不断提升全行业信息化水平。

2)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在企业建立创新团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粮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我省双兔食品公司和省农科院共同发起联合省内29家水稻科研单位、大中型稻米加工企业成立了“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优质稻米行业研发、生产、销售优势资源的聚集区。镇江丹绿米业公司与江苏大学合作成立了“稻米精深加工研发中心”,米糠营养液列为地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

3)构建企业自主研发平台

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5年全省已成立国家级研发中心5家,省级研发中心36家。江苏宝宝集团公司的“国家稻谷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取得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质,共培养高层次人才45人次,取得专利14项,形成技术标准9项,成果转化促进了企业利润快速攀升。

2 实施人才兴粮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制定出台“人才兴粮行动”计划。

1)打造四支人才队伍

2012年以来,江苏省大力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发展计划”,大力建设行业领军人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四支人才队伍,全省评选出11名行业领军型人才,从院校引进、交流粮食仓储物流、质检、加工、机电等高层次专业人才1200多人次。全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占员工总数35%以上,其中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800多人,比“十一五”末增长16%。

2)建立四个办学基地

省粮食局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办学,加强学科建设和学历培训,不断提高粮食干部职工的科技文化和业务水平。依托南京财经大学专业技术机构的力量,联合开展粮食仓储与检验等专业本科学历教育和培训;依托江南大学开展粮油工业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依托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粮食工程、粮食财务等专业的大专学历教育;依托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对行业技术工人开展菜单式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

3)实施四类培训项目

2011年以来,围绕宏观调控、产业发展、科技兴粮等重要业务,启动粮食行政管理人才轮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干部职工学历提升教育、职工技能培训鉴定和竞赛四类菜单式教育培训项目。全省培训总规模达35000人次以上,4000人荣获职业技能证书,542人次通过技能鉴定,通过率位居全国前列。2013年全国技能大赛江苏取得省区第一、总排名第二的佳绩。

3 建设智慧粮食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实践探索

以建设“全国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省”为契机,对接国家智慧粮食建设,突出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推进,加快江苏智慧粮食建设步伐。

1)着力完善规划设计

制定出台《粮库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粮食流通信息基础数据元规范》、《储备粮可视化管理系统功能规范》三项省级信息化行业标准,并积极与国家局实行对接。编制《全省智慧粮食工程三年建设方案》,定位大数据建设思路,基于云计算架构,打造“1210”信息化工程,努力构建基础设施比较先进、行业应用基本覆盖、主要业务可视可控、相关信息互联共享、系统运转安全稳定的智慧粮食体系。

2)分类推进识别代码试点

按照国家局部署,分批实施全省识别代码试点建设。首批18家企业均如期生成识别代码,登记货位信息433个,货位存粮信息236个。第二批62家试点单位覆盖各省级储备库和无锡市涉粮企业,2015年10月末成功实现试运行。第三批拓展到120多个地方中心粮库参与试点建设,与已建成的数字粮库系统相融合,结合2016年夏粮收购开展试运行,有望实现跨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企业之间粮食收储、流通关联信息全程可追可溯。

3)全力实施粮库信息化建设

利用国家储运物联网科研项目,在省级储备粮库和大型物流产业园区,建设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化智能粮库建设,实现收储信息化、流程可视化和管理智能化,2015年底建成45家以上。结合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在551个基层国有收储粮库,整体推进收储可视化信息系统建设,将粮食收储、粮情检测、视频监控进行库内系统集成,并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动态业务数据定时传输和视频信息实时远程监控,建设投入少,经济实用性强,企业积极性高,为行业大数据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4)探索建设江苏粮食价格指数

选择稻谷、小麦、大米、面粉四大品种,覆盖省内200个价格采集点,2015年底前完成系统建设并运行,向社会发布价格指数信息,为分析预测粮食市场价格变化、实施粮食宏观调控、服务粮食企业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5)大力推广科技储粮

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产品和其他领域成熟技术,积极寻求国家粮科院及地方粮食院所合作支持,加大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和低温储粮、太阳能光伏电站等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推广使用力度,提高科学储粮、节能减损水平。常州城北国家粮食储备库利用屋顶闲置空间建设光伏电站,每年可向该粮库提供绿色电力267.96万度,节省937.89吨标准煤,减少烟尘排放4.82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337.67吨、二氧化硫17.42吨。

4 加大资金投入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以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和企业不断加大对粮食科技信息化资金投入。

1)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省级以上财政累计投入超过3亿元,重点建设数字粮库、移动执法、储备粮远程管理、收购可视化信息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水源热泵储粮等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全省粮食行业科技信息化建设水平。

2)加大地方合作共建力度

近年来,省粮食局与南京、无锡、苏州、淮安、宿迁、靖江等市、县政府签署了一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包括科学储粮、工业技改和数字信息化在内粮食流通重点项目和工程,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加大对粮食科技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全省粮食科技发展整体水平。无锡市粮食局抢抓“智慧无锡”发展机遇,结合行业实际,投资3600万元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粮食”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目前二期工程已经启动,重点建设粮食应急保供动态监管、粮食识别代码、库存粮食可追溯、“四合一”储粮新技术物联网反控应用、粮食大数据挖掘等系统。

3)加大企业自主投入力度

全面对接国家“粮安工程”,我省积极推进智慧粮食和品牌粮食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5年,全省粮油加工业科技研发总投入5亿元,占全省加工业利润总额的11.1%;全省粮食行业共获得专利365件,其中发明专利60件,生物柴油、饼粕提取功能多肽、小麦胚芽凝聚素等多项成果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无锡粮宝宝商务有限公司已建成10余家放心粮油示范店,打造集数字粮库、网上拍卖交易、电子政务、电子监察、质量追溯等一体的粮食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探索出江苏粮食电子商务的新模式。

4)坚持循环经济理念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重点解决深加工企业环保问题;在粮食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全面推广节粮减损新设施、新技术和新装备,督促粮油加工企业合理控制加工精度,避免过度加工造成的粮食浪费和营养流失。

5)加快物联网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针对目前物联网数字粮食建设实践中存在控仓温与控粮温制冷系统分离,仓储管理粗放、智能化程度低,仓储信息和数据访问困难,远程共享、智能分析程度低等问题,开展粮库物联网集成技术研究、粮食低温储藏智能控制系统、远程动态监管系统、仓储管理云服务技术研究、常态化在线清仓查库等关键领域技术协同研发,解决粮食仓储保管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问题,实现涉粮企业监管的远程化、动态化、常态化。

6)整合引导涉粮政策资金资源提高政策扶持的效率

加大全行业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用于粮食物联网信息化建设、粮油仓储与加工企业大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升级、产业整合、淘汰落后产能、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重点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在全省粮食行业形成发展方式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进行转变,形成布局优化、层次提升、价值链条延伸、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粮食流通产业健康发展新格局。

5 结束语

科技兴则行业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形势下,江苏省粮食系统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加大“科技兴粮”投入,把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作为动力之源,现已先后被列为“全国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省”、“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国家粮食局科技兴粮示范单位”、“江苏省政府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成员单位”,取得了粮食企业科技信息化实践的初步效果,展望未来,将进一步实现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让全面创新驱动成为粮食企业发展和行业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

中图分类号:F 272,G 2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5280(2016)03-0035-03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高巍(1970—),男,江苏省粮食局粮油信息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粮库粮油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粮库竣工
粮库里的机器人
我的粮食梦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智能化粮库现场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