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玲
(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农场畜牧科,黑龙江 萝北 154242)
浅析牛病的防治措施
孙秀玲
(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农场畜牧科,黑龙江 萝北 154242)
养殖;牛病;防治
养牛业是畜牧业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养牛业已经成为养殖人员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养牛数量和规模的增加,牛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引发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牛生病,避免给养殖户造成更多的影响。
1.1 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是指牛出现了拉稀腹泻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一般出现在犊牛刚刚出生的几天时间里,由于犊牛发育还没有完全,且犊牛容易夭折,失去生存的能力;其发病原因是受到了后天环境和病菌的影响,比如大肠杆菌,弯曲杆菌。可见,养殖人员一定是要注意养殖场所的卫生情况,对养殖所要几时进行消毒,确保卫生,是提高犊牛存活率最重要的保障措施。
1.2 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无明显季节性,结核病主要是结核分支杆菌而导致的。病症表现为咳嗽,低烧,结核杆菌是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此外,结核杆菌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养殖人员必须加强养殖所的通风,加强紫外线的照射来有效避免了犊牛结核病。
1.3 胃胀
胃胀是犊牛吃料过多所致,胃胀表现在牛明显的腹部膨大,食量开始减少甚至是没有任何的食欲。导致卧立不安,呼吸困难;当养殖人员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来加以改善,使牛体内的气体逐渐排出体外,然后对牛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压行为,让其胃里面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1.4 牛感冒
牛感冒主要是受到了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常见的有风雨,症状有体温升高,食欲减少,呼吸急促,严重时可导致牛流产。牛感冒的治疗主要对其进行防寒,可以给病牛进行注射生理盐水等。
1.5 产后瘫痪
犊牛在妊娠期间分娩以后数日内不能够站立,全身处于瘫痪。养殖人员要多给牛运动时间,并且给予一定的营养,同时养殖人员发现了以上症状后,要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
2.1 加强牛病的饲养管理
养殖人员在平时要对饲料进行科学性的分类和严格的管控。将品种不同健康程度不同的牛分别用不同的饲料养殖。同时对牛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以确保牛的健康。
2.2 提高卫生管理质量
饲养员要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的卫生把控,注意牛舍卫生,要保证其空间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冬天要防寒,夏天要防暑,排水情况良好,粪便等有害物体要及时清理。同时要经常去洗刷牛身,保持牛体、牛床、用具的清洁和卫生。让牛长期生活在一个干净的卫生环境空间里,以防止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每天要给犊牛充足的水分,适当的运动,从而满足了犊牛每日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
2.3 控制牛群的疫情
如果牛群里出现疫情,养殖人员要采取措施以控制。除隔离牛群中的病牛外,养殖人员必须要仔细的对每一头牛进行确认。区分该牛是病牛还是健康的犊牛;另外,还需要养殖人员对养殖场里面的牛消毒,在疫情严重的地方,养殖人员要对牛尸体等进行科学处理,不得忽视。
同时,可以建立起科学化的人员分工制,饲养员、技术员、监督员和工勤员要各自做好自己的岗位职责,还可以建立起各项工作管理制度。此外,对牛粪排放出来的废弃物和气体还需要有充足的土地和空间,真正做到了全方面卫生管理。饲养管理人员要积极每天做好记录,方便工作流程,定期的去对犊牛检查,定性和处理。
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是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对人类的健康也是有着极大影响。养殖人员平时要加强养殖场所的饲养管理工作,防止疾病的出现。当疫情发生时,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的去采取措施,以防二次出现重大疫情。养殖人员要不断学习,累计经验,提升自身能力,要加强牛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将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与防治技术相互结合,正确有效的去做好各项养牛防病治病的工作。
[1]高红.浅析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6,06.
[2]我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喜人[J].饲料与畜牧,1993,11.
[3]张克岐.用“三论”探讨定边县畜牧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J].畜牧兽医杂志,1993,02.
[4]王金碧.实现畜牧业发展的新突破[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5,07.
[5]范克强,等.关于“九五”畜牧业发展思路的探讨[J].浙江畜牧兽医,1996,02.
[6]农业部确定畜牧业发展重点[J];新疆畜牧业,2004,06.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