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孝忠
(甘肃省临潭县畜牧草原工作站,甘肃 临潭 747500)
非蛋白氮在养羊业中的应用
丁孝忠
(甘肃省临潭县畜牧草原工作站,甘肃 临潭 747500)
1828年德国Woh1er用人工方法合成尿素,Znmts又发现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利用尿素的非氮白氮(NPN)作为生长和增殖的氮源,将其变成菌体蛋白而消化吸收,成为蛋白营养,并首次实验成功用尿素取代反刍动物日粮中的部分蛋白质。
自此,非蛋白氮(NPN)作为一种廉价,高效,不与人争食的有效蛋白源,并大量推广运用了反刍动物的日粮中。国外从30年代起就大量推广使用,目前美国年用量达100万t左右。
非蛋白氮(NPN)包括酰铵,氨基酸配糖体和脂肪的氮化物,生物碱、铵盐及其他氨化物等。目前可以人工合成的品种有醋酸铵、碳酸氢铵、乳酸铵、缩二脲、纯尿素、饲用尿素、氨、硫酸铵、脂肪酸脲、异丁叉二脲、磷酸脲。
羊能够利用非蛋白氮(NPN)主要是因为其瘤胃微生物能将非蛋白氮(NPN)变为微生物蛋白质,最后被反刍动物吸收裂用,其利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应,大致如下(以尿素为例):
尿素通过尿酶与微生物作用产生氨(NH3)和二氧化碳(CO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经过酶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酮酸(C链);氨(NH3)和酮酸(C链)经酶和微生物作用产生氨基酸;氨基酸经酶和微生物作用产生微生物蛋白质;微生物蛋白质经酶和真胃小肠作用产生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在小肠被反刍动物吸收利用。
据国外报道,在蛋白质不足的绵羊日粮中添加1kg尿素,可多生产1~3kg肉类(增重)50~100g净毛。
3.1 瘤胃内微生物合成能力羊利用非蛋白氮是借助于瘤
胃内的微生物作用完成的,因此,要有效地利用非蛋白氮饲料,首先要满足微生物所必需各种营养条件,其中要满足3种:
(1)日粮能量水平瘤胃内必须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以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能源。以干物质为基础,可消化总养分(TDN)大于75%的饲料,其中蛋白质水平低于12%~13%时,添加非蛋白氨,利用率就大,可消化总养分小于60%,蛋白水平低于7%,添加非蛋白氮后,也能很好地被利用。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非蛋白氮的利用。例如,在日粮中单用淀粉加尿素时,尿素利用率只有22%在日粮中主要是含纤维素较多的秸杆类,其利用率只有40%左右;而当纤维素加淀粉时,尿素利用率就提高到61%。因此,在饲喂低质粗饲料为主的条件下,用尿素补充蛋白质时,再补充一定的高淀粉精料可以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2)日粮中粗蛋白水平基础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不宜过高。如羊的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时,非蛋白氮能顶替部分蛋白质用;当日粮中有足够的蛋白质时,微生物就首先利用天然饲料中的蛋白质,从而降低对非蛋白氮的利用率,这样饲喂非蛋白氮就造成浪费。反之,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过低,对非蛋白饲料的利用也不利。试验表明,含有9%~12%粗蛋白质饲料,用尿素将蛋白质量提高到16%~18%,效果较好,高于12%或低于9%,非蛋白氮饲料的利用率均降低。
(3)日粮中矿物质,特别是钴、硫的含量钴是畜禽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VB12的组成部分,如果饲料中缺钴,VB12的合成缓慢,就影响饲料中含氮物质的使用;硫是瘤胃微生物合成蛋氨酸,胱氨酸等所需的原料。另外,也应注意饲料中的钙、磷、铁、铜、锌等矿物质的平衡和注意添加相当于日粮0.5%或蛋白质3.5%的食盐。
3.2 非蛋白氮饲料分解速度
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速度比非蛋白氮(NPN)分解速度大约慢4~10倍,因此,必须抑制尿酶,使尿素分解缓慢或加速微生物的合成。延缓非蛋白氮饲料在瘤胃中的分解速度,目前有以下3种方法:
(1)采用重金属抑制酶活动方法采用一些重金属(如铜、铁、锌)或某些有机化合物(醋酸氧脂酸)以抑制细菌脲酶的活性。
(2)采用分解缓慢的非蛋白氮采用分解缓慢的非蛋白氮(例如双缩脲,脂肪酸、尿素,异丁基缩二脲等)作为饲料,效果较好。
(3)采用保护剂的方法有人采用蜡、树脂、钠膨润土,甜苹果胶等包裹尿素的方法来减缓尿素分解的速度,效果也很好。
3.3 瘤胃内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利用各种非蛋白氮因种类的不同,其能力亦不同,有些微生物的合成能力就比其他强些。因此饲喂尿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由少到多的办法,使羊瘤胃中微生物逐步适应。当这类微生物大量增殖时,羊较大量的采食非蛋白质饲料也就安全了。
4.1 制成尿素精料喂给
尿素精料(或叫尿素浓缩料)按尿素20%,糖蜜14%,草粉(蛋白质含量17%)51%,脱氟磷酸钙10.5%,碘化食盐3.5%的比例配成,与其他能量饲料混合饲喂反刍动物,效果很好。也可把尿素(适量添加钴、硫)经加工直接均匀拌入家畜日粮精料中饲喂。
4.2 尿素青贮料
在青绿作物原料中添加5%的尿素制成青贮料,其适口性好,营养较全面,消化率也高,既能避免中毒,又可降低青贮饲料的酸度,在国内一些畜牧生产中已被采用。
4.3 尿素砖
用40%的尿素,47.5%的食盐、10%糖蜜(提高适口性)、2.5%磷酸钠和少量钴做成尿素盐块,能提高低于维持水平的禾本科干草的饲养价值。羊在采食干草后,往往立即舔食尿素盐块,从而补充一定量的尿素。也可把尿素喷洒在牧场上,加拿大,南非将尿素与糖蜜混合物喷洒在生长的牧草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4.4 尿素秸秆压缩饲料
将干草或秸秆粉、精饲料或尿素同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饲料混合压在一起制成颗粒饲料或饼状饲料饲喂羊,可提高养羊的生产率,增加采食量,减少饲料浪费。
4.5 氨化饲料
其工艺流程如下:(以尿素为例)51kg尿素+40kg水,将原料切碎拌匀装窖成塑料袋密封,氨化温度15~25℃,7~15d后拆封放氨,饲喂羊。
为了更好地发挥非蛋白氮饲料的作用,在饲喂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5.1 饲喂对象
由于非蛋白氮的吸收利用在羊瘤胃内进行,所以非蛋白氮饲料只能应用于断奶后的羊,因为断奶前羊瘤胃发育还不完善,还不能充分利用植物性饲料,自然对非蛋白氮的利用能力也较低。
5.2 严格控制喂量
尿素不能代替绵羊日粮中的全部蛋白质,可占到日粮总氮量的30%,或日粮干物晕的1%~2%,亦可按体重的0.02%~0.05%喂给,即每10kg体重可喂2~5g。成年羊每日喂10~15g,还是比较安全的。
5.3 饲喂尿素应当有一个适应期
适应期的长短根据羊的生长阶段知生理时期而定。一般2~3周,其目的是:使微生物群落逐渐增加利用非蛋白氮的能力,减少突然饲喂非蛋白氮产生的刺激。同时使羊逐渐适应饲料口味,避免采食量的大幅度下降。
5.4 饲喂次数
每天分2~3次喂给,可以避免瘤胃中氨浓度升高很突然。切忌饮用或单纯喂尿素,喂后不要立即饮水,病羊不喂。
5.5 配合饲喂别的饲料
尿素必须配合一定的精料或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糖蜜、淀粉才有效,同时羊的日粮中配合适当量的硫、磷、铜、钴更能提高尿素的利用。
5.6 注意事项
不能与含有尿素酶的生豆饼、生豆类、苕子、胡枝籽、苜蓿粉混合饲喂。要连续喂非蛋白氮饲料效果才好,不宜喂喂停停。在饥饿状态下的羊不要立刻喂尿素。比如说羊长途跋涉,由秋牧场转入冬牧场,沿途羊没吃饱,或由山到川,几天来羊处于饥饿状态,先进行补饲,过几天羊吃饱后,再开始喂尿素比较安全。
5.7 尿素中毒的处理
尿素中毒是由于一时吃进大量尿素所致,尿素最容易分解,产生大量的氨。氨能直接被血液吸收,引起血液酸碱平衡失调。在喂大量尿素后20~30min即可出现中毒现象,轻者精神不振,重者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停止反刍,卧倒在地,窒息而死。急救办法,可静脉注射10%~25%葡萄糖,每次100~200mL,亦可灌服食醋0.5~1L。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