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伦
(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畜牧兽医站,重庆 江津 402296)
牛结核病流行学特点和防治手段
袁国伦
(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畜牧兽医站,重庆 江津 402296)
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禽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引起的,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是牛病中死亡率较高的病种之一。该病不仅在牛之间传播,还能够人畜互相感染,且根治较为困难,所以对该病的综合防控意义重大。
牛结核病;流行特点;防治
牛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不仅会对养殖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还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威胁。今年,牛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势态,给牛养殖产业带来了一定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了牛结核病的传播及流行特点,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牛结核病具备一定传染性,可经由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黏膜接触传染。牛结核病的主要寄宿主为牛,此外人和其它动物也可成为病原体宿主,特别是一些野生动物很容易感染结核病菌,是引起结核病广泛传播的主要传染体。一些动物在感染病菌后还可能潜伏在其体内,使得该动物成为牛结核病传染源。另外,牛结核病传播时间不受限,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其是在一些饲养环境较差的畜舍中更容易发生牛结核病,如饲养环境阴暗、潮湿、拥挤、卫生差等畜舍。牛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也很多,患病牛、人及其它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患病牛的口腔分泌液、尿液、大便等,可经由空气、饲料、水等渠道传染给其它养牛,此外生殖道以及胎盘等也可成为传染途径。
2.1 把好疾病传入关口养殖场必须要特别注意对养殖牛结核病的检疫工作,把握好疾病传入关口,尤其是春秋两季。此外,还应注意在新种牛引入时,必须要进行全面疾病检疫,确保引入牛种未患有结核病才能够引入牛场养殖。并且,在引入后还应对其进行一个月以上的隔离观察,观察期结束后确认未患病才可将其引入牛场中养殖。
2.2 做好污染牛群净化污染牛群是指在该牛群中曾多次发现患有牛结合病的牛,这种牛群须每年检疫4次或4次以上。若在检疫中检测出结果为阳性或疑似为患有牛结核病的病牛,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以免结核病蔓延到其它健康牛群中。针对疑似患有牛结核病的牛群,应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检疫,需满足连续3次检疫结果为正常才能诊断其未患结核病。一般针对已经确诊的患牛无需采取治疗措施,但必须要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情蔓延。
2.3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为了确保牛舍卫生,需每月对牛舍及牛群运动场所进行一次常规消毒,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消毒。消毒液可以选择使用20%的石灰水,或者是20%的漂白粉,可以在养殖场入口处建立一处消毒池。另外,还可以对养殖场中牛群粪便采取发酵处理,在养殖场入口或出口处制定进出消毒相关制度。
2.4 确保养殖公共卫生畜牧兽医工作者、养殖人员以及乳汁采集者由于经常要与结核病牛接触,因而结核病源可能会通过病牛咳嗽造成工作人员发生呼吸道感染。所以,必须要确保养殖场公共卫生,最大程度上避免人畜感染。除此之外,畜牧产品或乳制品也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卫生安全检查制度,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奶牛结核病的检疫及预防。在养殖场内加强牛结核病的控制,若发现该病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扩散,确保养殖公共卫生安全。
总之,牛结核病的防治和根除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需要国家政府各个部门和民众之间的密切配合。除了要在政府措施上予以加强外,相关检测部门还应不断提高牛结核病检测技术,同时建立相关疾病风险防控体系,最大程度上杜绝牛结核病的发生,确保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陈海平.牛结核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07):176.
[2]赵伟,等.浅谈牛结核病的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5,(10):38-39.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