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梅
(重庆市江津区李市畜牧兽医站,重庆 江津 402274)
浅析猪流感综合防治措施
吴应梅
(重庆市江津区李市畜牧兽医站,重庆 江津 402274)
猪流感;综合防治;措施
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感染性、急性的呼吸道疾病称之为猪流感,其特征为发热、传播迅速、及伴有一定程度的呼吸道症状。猪流感传播较广,病毒的携带体可以是猪、禽类和人,并且具有变异能力,对养殖业存在严重威胁。笔者对该病的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养殖户提供防治帮助,减少经济损失。
猪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急、传播快,大批量猪发病只需要1~2d。病猪表现为呼吸急促,食欲下降,精神极度萎顿,体温升高至40℃~42.5℃,严重时还会出现卧地不起,不愿走动,关节和肌肉疼痛,阵发性咳嗽,鼻、眼有粘液性分泌物,分泌物有时带血。病程不长,大部分病猪在5~7d即可恢复正常,当有并发症时常会引起死亡。在非典型发病时,病猪食欲废绝,消化不良、咳嗽时间长,病程相对较长。母猪在妊娠期感染时,因胎盘感染导致流产,情况严重时会引起病死。
在肺脏尖叶、中间叶、心叶、膈叶的基底部和背部呈现出红紫色,并且坚实、塌陷,但是四周的肺组织是以苍白色的气肿形式呈现出来的,并且界限分明。心包腔蓄积混有的液体呈纤维素样。肠胃粘膜表现出卡他性炎症,脾脏稍有微肿。肺的间质增宽,同时呈现出炎症变化。喉、鼻、气管和支气管粘膜肿胀、充血,同时在其上附有粘稠液体,有物体从细支气管渗出。胸腔蓄积多量混有的浆液呈现纤维素样,纵膈、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做好猪流感的预防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和防疫程序,将传播源头进行消毒,随时保持猪舍干净卫生、空气干燥、保温防寒。按时使用黄芪多糖饮水进行预防,喂饮黄芪多糖水2~5g/头·d,连续喂饮3~5d,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猪的抵抗力。除此之外,在饲料中添加百毒净或土霉素也可以起到预防猪流感的作用。
严格执行消毒程序,定期按时对猪舍环境和猪群进行消毒,在猪流感发生时对猪舍及其周边环境每天进行1~2次的消毒,对进出猪场的车辆和人及所有设备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带猪进行消毒时可以使用浓度为0.03%的百毒杀或者药物和水的比例为1:1000浓度的菌毒清。要不断进行更换消毒药或者交叉使用药物,避免造成病毒免疫。
做好生猪的检疫工作,猪群的流动程度应该尽量减少,如果一定要进行流动的话必须按照严格的检疫检验制度实施,切忌不从疫区进行种猪引进。猪从外地引进时,必须要先进行隔离饲养30d及其以上,同时进行相应的疫病监测,在确认猪是健康安全之后,才可进行混群饲养。对病死猪的处理,一定要进行无害化,同时严禁食用,避免造成二次传染。
一旦猪流感发生,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例如用抗病毒药和广谱抗生素预防病猪继续发生其它病变,也可以提高猪体的抗病能力。对猪流感,可用中药进行预防,甘草10g,土茯苓15g,柴胡15g,陈皮15g,薄荷20g,紫苏20g,鲜竹叶30g,连翘30g,菊花30g,进行煎汤灌服,每天喂饮1剂,连续喂饮7d即可。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拌饲料喂养,同时使用电解质多维饮水。对特殊情况的病猪,例如体温升高,发生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应该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饲养。在病情确诊后应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影响控制到最小,同时将级别定为一类传染病。
在猪流感综合防治工作中,养殖户和相关的专家学者要对防治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广泛的做好宣传预防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理手段,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小养殖户损失,保证人畜的安全。
从略)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