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疏离感与人格特征、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其解决对策

2016-02-21 17:29孙晓婷卜秀梅毛智慧兴美丹刘晓亭
循证护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格流动儿童

孙晓婷,李 魏,卜秀梅,都 弘,毛智慧,兴美丹,曲 笛,王 雪,刘晓亭



·科研综述·

流动儿童疏离感与人格特征、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其解决对策

孙晓婷,李魏,卜秀梅,都弘,毛智慧,兴美丹,曲笛,王雪,刘晓亭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成为疏离感的高危群体,也引发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行为。疏离感的产生关系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人格特征及社会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流动儿童疏离感的产生,疏离感的产生也使流动儿童不能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作者从疏离感这一角度切入,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对流动儿童的疏离感的产生与其人格特征及社会适应关系进行探讨,以期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流动儿童;疏离感;人格特征;社会适应;解决对策;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由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的流动人口规模迅速增长,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比例也不断增加。资料显示,2000年—2005年,0岁~17岁流动人口规模从1 982万人[1]增加到2 533万人[2],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0岁~17岁流动人口规模已达3 581万人[3],2005年—2010年平均每年新增数量超过200万人。可见,流动的未成年人口不仅在数量上规模庞大,并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他们到城市中生活和学习也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其教育和健康问题日见突显。

流动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流动”使其整个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与城市生活脱节、升学转学压力增大等,这种整体生活环境的改变,对流动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加深了他们对疏离感的体验,而且影响着他们对自我、他人及社会的看法。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在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上均显著高于城市儿童[4]。雷鹏等[5]研究也证明了流动儿童疏离感显著高于城市儿童,并且男孩疏离感高于女孩。从长远来看,如何让流动儿童顺利地融入城市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减少可能产生的社会冲突和矛盾,涉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研究较少,因此,对流动儿童疏离感状况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为改善该群体的困境提供相应的对策。

1 疏离感的概述

1.1疏离感意义的界定

“疏离”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字的“Alienatio”(异化、外化、脱离)和“Alienare”(转让、异化、分离、让异己的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在英文中是“Alienation”(疏远、转让、异化、精神错乱),德文使用的是Entfremdung(疏远、异化)。“Alienation”一词引入心理学后,多被翻译成“疏离”,主要指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无力、疏远、冷漠感,强调的是个体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和体验[6]。宫下一博等[7]对“Alienation”的定义为:在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个体自己感到被其他的人、事所排斥(包括他人、社会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以及自己引起的事件,甚至自己等),或者感到与其他的人和事之间的距离感、不和谐感,认知到自己怎么也不能融入其中去的感情。杨东等[8]将疏离感定义为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支配、控制,从而使个体产生了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情感。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疏离感的高低与个体犯罪、物质滥用、问题行为、心理健康等有着密切的联系[9-11]。疏离感的高低影响着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同时对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阻碍。

1.2疏离感的分类

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疏离感分类标准,大多数为研究者自制的疏离感测量量表。杨东等[6]根据张春兴关于疏离感的定义和维度的构想,从比较适合我国文化背景方面来编制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包括环境疏离感、社会疏离感及人际疏离感3个维度。环境疏离感指个体与其生活的物质空间产生的疏离感,包括自然环境疏离感和生活环境疏离感。社会疏离感指与社会观念、价值、文化、目标等精神文化层次之间产生的疏离感,包括无意义感、自我疏离感、压迫感和不可控制感。人际疏离感指在与周围交往的他人关系中上产生的疏离感,包括孤独感及不信任感、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而杨东等[8]编制的量表中包括了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和自我疏离感4个维度。

2 流动儿童疏离感的产生

流动儿童疏离感的产生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既有一般性因素,又有其自身特点。包括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城市社会环境及家庭学校因素等,其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流动儿童疏离感的产生。

2.1人格特征与疏离感

流动儿童跟随家人来到城市后,生活节奏加快,面对新学校的老师、教材、同学要加强适应,学业压力增加。与城市中的孩子相比,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社会地位低,父母陪伴时间又相对较少,同时来自社会的偏见、歧视等,都会导致流动儿童群体形成其自身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自卑性等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与其“流动”密切相关。陈美芬等[12-13]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相比,其在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稳定性及内外向性等因素上有显著差异。张秀琴[14]的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积极正向的人格特征表现得多,但仍有一小部分流动儿童在人格的忧虑性、紧张性方面得分高。这些人格特征往往会表现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并且自卑感较强,对人、对事缺乏信心,遇事会出现忧虑不安、烦恼自扰、激动易怒、抑郁、压抑的情绪和心理,这些情绪和心理在流动儿童与同学和周围其他人接触或是做事时产生压迫拘束感、不可控感和无意义感,从而增加流动儿童疏离感的产生,同时疏离感的加重也必然导致流动儿童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从而影响其与环境的互动和融入。

2.2社会适应与疏离感

社会适应是指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行为方式、观念随之改变,使其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使人们应对各种压力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平衡[15]。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包括多个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适应、社会文化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三方面。

2.2.1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

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在社会适应上存在着困难[16]。周皓[17]的3次调查结果均显示: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差于本地儿童,流动儿童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在社会文化生活适应方面虽然总体状况尚好,但还是在语言交流、家庭教育观念、风俗习惯存在问题。不过随着进入城市时间的增加,适应状况有好转的倾向[18-20]。流动儿童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学校,因此,对城市学校的适应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适应性。李晓巍等[21]的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性较城市儿童差;但王中会等[22]研究认为:大多数流动儿童能适应公立学校的学习生活,其适应总体水平在公私立学校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的不同,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不同、评价学习适应的标准不同。因此,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状况还需进一步研究。

2.2.2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城市主流文化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及流动儿童对城市文化的排斥。中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导致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城市居民潜意识上排斥流动儿童,部分城市儿童和教师也对流动儿童存在文化排斥,常常嘲笑、歧视流动儿童,拒绝和他们交朋友,使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同时,由于语言沟通存在障碍、自身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等与城市中同龄儿童相比存在着差距,使他们敏感、自卑、胆小,觉得自己不如城市儿童,阻碍流动儿童融入社会生活,再加上与周围人产生摩擦,会让流动儿童产生排斥城市文化的心理。

流动儿童自身认同感也对社会适应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具有身份认同模糊性和不确定性[23]。刘杨等[24]的研究表明:69.9%的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处于不确定状态。这使流动儿童城乡身份认同和城市归属感模糊,不能定位自己到底属于农村人还是城市人的身份,阻碍其社会适应。由于他们远离了自己熟悉的环境伙伴,在适应新的环境时又遇到种种问题,而大多数农民工父母每天为了生计忙碌奔波,忽略了对自己子女的关心和照顾,使其感受不到家人的关爱,并且苦恼与问题无处诉说与得不到解答,这都阻碍了他们与社会的融合。加之户籍与制度的约束,导致很多资源不能与城市儿童公平共享,学校性质也影响着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使流动儿童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中,影响着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流动儿童到陌生城市后的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情感,尤其是社会疏离感。白文飞等[25]以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证实流动儿童与社区居民关系疏离,不能融入城市的主流生活中,对城市社会无法产生归属感,而个体缺乏归属感会直接产生疏离感。

3 解决对策

3.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

由于流动儿童群体本身的流动性,导致其对于家庭的依赖性较为明显,同时流动儿童具有敏感、孤独、抑郁的人格特征,因此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更利于流动儿童成长,而良好的家庭教育也使流动儿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疏离感。首先,父母之间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给孩子创造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其次,及时察觉孩子的不良情绪,耐心倾听及劝解,减少孩子的孤独感。再次,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给予孩子鼓励,增加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3.2健全社会支持系统,增强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基础,是减少疏离感的重要措施。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城市、媒体、国家的支持。家庭与学校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其次,社区应开展多样性和针对性服务,对流动家庭进行当地文化教育及语言教育,帮助其增加社会归属感。并积极组织社区娱乐活动,拓宽流动家庭的人际网络,减少本地家庭对流动家庭的歧视,减少流动家庭的社会疏离感。最后,媒体对于流动儿童应给予正面报道,让流动儿童的一些优良品质得以彰显,增强流动儿童的自信心与社会融入。

3.3学校积极引导,让流动儿童更快适应学校生活

首先,学校应给予流动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师应一视同仁,消除对流动儿童的歧视,给予更多关心与照顾,并带动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平等相处,友爱互助。其次,学校应及时对流动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避免不良问题行为的发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及发展。最后,老师应经常与家长沟通,及时反映流动儿童的学习状况及学校适应状态,让家人掌握孩子的情况,与家长一起帮助孩子适应学校,融入社会。

3.4进行制度改革,打破城乡界限

逐渐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教育结构,给予公民平等的待遇。在教育政策上实行统一标准,去除入学和升学的限制,给予流动儿童资源公平共享的机会。

总之,流动是流动儿童疏离感产生的根源,但流动也为流动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流动儿童所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契机,并针对问题给予干预对策,抓住契机给予帮助,让流动儿童减少疏离感,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成为城市社会建设的一员。

[1]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28(1):54-60.

[2]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J].人口学刊,2008(6):23-31.

[3]段成荣,吕丽丹,王宗萍,等.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南方人口,2013,28(4):44-55.

[4] 雷鹏,陈旭,王雪平,等.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现状、成因及干预对策——基于城市儿童的比较研究[J].教育导刊,2011(10):25-28.

[5]雷鹏,瞿斌,陈旭,等.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学校态度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9(3):352-358.

[6]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71-77.

[7]宫下一博,小林利宣.青年期疏离感的发展和适应关系[J].教育心理研究,1981,29(1):197-305.

[8]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2,34(4):408-412.

[9]Warshak RA.Remarriage as a trigger of parental alienation syndrome [J].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000(3):229-241.

[10]DeNiro DA.Perceived aliena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residual-type schizophrenia[J].Issues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1995(3):185-200.

[11]Johnson GM.Student alienation,academic achievement,and WebCT use [J].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05,8(2):179-189.

[12]陈美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8,28(6):178-180.

[13]杨鹤林,徐丽华,黄志勇,等.流浪、流动与非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2):1-4.

[14]张秀琴.流动儿童的生态系统及人格特征研究[J].教育理论,2014(1):17-19.

[15]方静,关荐.论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2,32(5):170-171;174.

[16]邱剑,安芹.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88-90.

[17]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34(2):66-75.

[18]冯邦.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1(5):67-73.

[19]李红婷.城区学校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人类学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2):30-34.

[20]王中会,孙琳,蔺秀云.北京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3(8):55-60.

[21]李晓巍,邹泓,王莉.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9):81-86.

[22]王中会,周晓娟.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其社会认同的追踪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1):53-59.

[23]李思南,袁晓娇,吴海艳,等.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同伴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8):1258-1261.

[24]刘杨,方晓义.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状况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3):61-66.

[25]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19-25.

(本文编辑王丽寇丽红)

Probe into relationship among alienation,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its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Sun Xiaoting,Li Wei,Bu Xiumei,et al

College of Nursing,Liaon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iaoning 110847 China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4BSH008。

孙晓婷,讲师,硕士,单位:110847,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李魏、卜秀梅、毛智慧、兴美丹、王雪、刘晓亭(通讯作者)单位:110847,辽宁中医药大学;都弘单位:110847,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曲笛单位:110847,沈阳市儿童医院。

R473.72

A

10.3969/j.issn.2095-8668.2016.03.006

2095-8668(2016)03-0155-04

2016-04-05;

2016-07-17)

猜你喜欢
人格流动儿童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流动的光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漫画之页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