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囊尾蚴病的致病作用及其防治措施

2016-02-21 14:42:24曹旺平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曹旺平

(通渭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甘肃 通渭743300)

猪囊尾蚴病的致病作用及其防治措施

曹旺平

(通渭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甘肃 通渭743300)

摘要:猪囊尾蚴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引起的一种绦虫幼虫病。幼虫主要寄生于猪的肌肉,也可寄生于人的脑、眼、肌肉等组织;成虫只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因此,本病不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对人体健康也带来危害。

关键词:猪囊尾蚴;致病作用;防治措施

1病原体

猪囊尾蚴为白色半透明的小囊泡,椭圆形,约黄豆大小,囊内充满无色透明的液体,囊壁上有一乳白色的小结,其中嵌藏着头一个头节。猪囊尾蚴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呈扁平带状,长2~4 m或更长一些。以头节上的吸盘和顶突上的小钩吸附在肠壁黏膜上,体节游离在小肠腔内,孕卵节片从虫体脱落,随人的粪便排出,节片破裂后散布虫卵,被猪吃了而感染。六钩蚴从卵内逸出,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带到猪体各部,在咬肌、心肌、舌肌及肋间肌等全身肌肉内形成囊状幼虫。严重感染时,各处肌肉甚至脑部、眼内都有寄生,经2~4个月发育成囊尾蚴。人吃了未煮熟的带有囊尾蚴的猪肉而感染,经5~12周发育为成熟的绦虫。

2流行病学

2.1感染来源和感染途径

绦虫病患者是唯一的感染来源。人的厕所管理不严,病人在猪舍周围和野外随地大便,使猪吃到人的粪便或被粪便污染的饲料、土壤、饮水而感染。

2.2人的食肉习惯

在个别地区,群众因有嗜食没有煮熟的猪肉的习惯而导致感染。此外,用切过囊尾蚴肉的刀和菜板,又切其他食物及凉拌菜等,也增加了人感染绦虫的机会。

2.3肉品卫生检验制度

有的地区缺乏严格的肉品检验,或者病肉没有严格按卫生条例有关规定处理,也是导致人感染绦虫的重要原因。

2.4绦虫的繁殖力与虫卵抵抗力

猪肉带绦虫繁殖力很强,其虫卵在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外界环境中可存活1~6个月。

3致病作用和症状

3.1成虫

3.1.1 机械刺激和夺取营养头节固着在人的肠壁上,可引起肠炎,导致腹痛、肠痉挛;同时还可掠夺大量养料,引起营养不良。

3.1.2虫体分泌物和代谢产物这些毒性物质被吸收后,可引起胃肠机能失调和神经症状,如消化不良、腹泻、便秘、消瘦、贫血等。

3.2囊尾蚴

3.2.1对人的危害取决于寄生部位和数量。寄生于脑时,可引起癫痫,或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和消失等,严重的可致死;寄生于眼内可导致视力减弱,甚至失明;寄生于肌肉皮下组织中,使局部肌肉酸痛无力。

3.2.2对猪的危害一般不明显;重度感染时,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水肿、衰竭、胸廓深陷入肩胛之间;发音嘶哑和呼吸困难;大量寄生于猪脑时,可引起严重的神经扰乱,癫痫,视觉障碍和急性脑炎,有时突然死亡。

4诊断

4.1猪带绦虫病

在人粪便中查获虫卵或节片即可做出诊断。

4.2猪囊尾蚴病

4.2.1临床诊断生前诊断比较困难,只有当囊虫寄生于舌肌和眼睑时,可见有囊虫的结节。

4.2.2 病理学诊断肉色苍白,肌肉(如咬肌、臀肌、深腰肌、肩胛外侧肌和腹部外侧肌)内可找到囊尾蚴,发病严重的猪在脑、眼、肝、脾、肺也可找到囊尾蚴的虫体。发病时间长的包囊常常出现纤维素性变化甚至钙化。

4.2.3病原学诊断肉眼观察猪囊尾蚴虫体,呈白色半透明的小囊泡,长6~10 mm,宽约5 mm,囊内含有囊液,囊壁上有一乳白色小节。囊尾蚴包埋在肌纤维间,外观似散在的豆粒或米粒。

4.2.4免疫学诊断可用间接血凝试验、炭末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等方法进行诊断。

4.2.5类症鉴别

4.2.5.1与猪旋毛虫病的鉴别 两者均表现虫体寄生于肌肉,叫声嘶哑,肌肉强硬。不同点是:囊尾蚴病猪舌下可见半透明米粒状包囊,剖检腰肌、臀肌、舌肌、心肌、膈肌均可见到米粒大至石榴粒大的囊尾蚴。

4.2.5.2与肉孢子虫病的鉴别 两者均表现消廋、运动障碍,呼吸不畅。不同点是:肉孢子虫病发病后表现厌食,减重,皮肤紫癜,肌肉发抖,亚临床感染的妊娠母猪发病严重时会流产,轻度感染病猪仅出现一过性厌食和萎靡。

5防治措施

5.1 治疗

5.1.1人感染猪囊尾蚴按吡喹酮20 mg/kg,分2次/天,用药6 d;人感染猪带绦虫:仙鹤草根芽成人25 g,早上空腹,一次服下;或氯硝柳胺成人3 g,早上空腹,分2次服下。服药后,应检查排出的虫体有无头节。含虫体的粪便进行深埋或烧毁。

猪:喂服吡喹酮40~60 mg/kg体重,或灌服30~40 mg/kg体重,连用3 d为一疗程。也可用5倍液体石蜡溶解后肌肉注射,连用2 d为一疗程。

5.1.2人感染猪囊尾蚴丙硫苯咪唑20 mg/kg, 2次/d,15 d一个疗程,间隔15 d,共服用3个疗程。

猪:喂服丙硫咪唑30 mg/kg体重,每隔2 d再服1次,3次为一疗程。也可用植物油配成6%混悬液1次肌内注射,剂量为60~65 mg/kg。

5.2预防

主要抓好饲料的清洁卫生、消灭虫卵、杀灭中间宿主等综合措施。

5.2.1普查普治绦虫病人 在流行区定期对群众进行普查,发现病人及时驱虫治疗,驱除的虫体深埋或烧毁。

5.2.2加强粪便管理 修建人厕所,禁止随地大便,粪便进行发酵处理后再作肥料。

5.2.3改善养猪方法 修建猪舍,坚持常年舍饲。

5.2.4加强肉品卫生检验 严格肉品卫生检验制度,发现病猪肉进行无害化处理。

5.2.5注意饮食卫生 不食生肉,猪肉要煮熟,厨房要做到生熟食菜板和刀具分开使用。

[收稿日期]2015-10-18

[作者简介]曹旺平(1971—),男,甘肃通渭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和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 852.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2-0128-02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城市地下空间的灾害和防治措施
木材检验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37:59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5:35:08
分析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煤矿井筒装备防腐涂料的选择和施工
对某鸡场鸡白痢发病情况的调查及防治效果的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46:08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37:41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