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用芳
(福建商学院 思政部,福建 福州 350012)
传统道德精神阐释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
陈用芳
(福建商学院 思政部,福建 福州 350012)
摘要:“道德”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但长期以来它的内涵被简化了。在市场经济下,由于工具理性主义横行,道德教育也发生了“异化”。因此,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必须超越工具理性,坚持道德的理想主义维度;批判“大众文化”,在阐释传统中形成新的时代精神;注重内心体验,坚持形上与形下的统一。
关键词:道与德; 异化; 工具理性批判; 形上与形下
0引言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包含了深刻的道德资源。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正确地开发这种资源,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并非历史上存在过的一切东西都是传统,所谓传统,就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虽然历经蹉跎,但在大浪淘沙中仍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生命力,并构成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精神力量。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源”与“流”、形上与形下的关系上廓清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进而正确认识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1对传统“道德”术语内涵的辨析
先秦是中华文化的初创期,面对“天下无道”、“世风日下”的局面,各派思想家“欲以其学易天下”,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主张,道与德的问题就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命题。
“道”与“德”曾是两个不同的术语,“道”的最初含义是指道路,即《易经·履卦》所说:“履道坦坦。”而“德”原指人的动作或行为,如《尚书》中说:“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后来经过不断地引申,“道”往往指一种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规律,“德”则指人们对“道”的领悟,即“自得于内谓之德”。
老子《道德经》中所论述的”道”是指世界的本源和万物的根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岱,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他又认为”德”是由道而生的万物本性。“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在这里,“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具体化。这就是说,作为形而上的道是无形无象的,它落实到生活层面便是德。道与德的关系是体与用的关系。
如果说道家是以“出世”的方式批判现实,追寻大道,侧重于形上;那么儒家则是以”入世”的方式批判现实,论述道德的意义,因此更侧重形下的人伦关系。孔子认为人与人“性相近,习相远”,因而造成了许多矛盾和纷争。他主张“老安少怀”、“仁者爱人”,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则根据“性善论”,把孔子的“仁”解释为“不忍人之心”,形成了以仁爱为本的儒家道德学说。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是根本,是最高的道德,而其他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它主张“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从个人的修养出发来论述道德理想。但儒家道德观又是与“自强不息”、“穷变通久”、“其命维新”等变革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如果离开了早期儒家的批判精神和变革思想,就会造成对传统的误读。
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则从形上与形下的统一中对道德问题进行了探讨。与老子一样,他认为道是德的形上本体,是世界的本源,是客观规律和一种精神境界;而德受道的支配,是人的内在品质,即“德者,内也。得者,外也(《韩非子·解老》)。”高尚的品质是内在品性和外在行为的统一。与孟子不同的是,他是性恶论者,认为人都有贪欲,从而造成人天生无德,而道德就是提倡人的自律。也就是说,道是形上的和根本性的,而德是一种内心信仰和功能。作为法家,他既强调社会外在规范对人的强制,又强调人的自觉。
总之,“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有术语。它首先是指万物的本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其次是指客观规律,即世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已的规律,这种规律又可以分为“天道”、“地道”和“人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再次是指认识和把握了规律后形成的一种境界,即所谓“治国有道”,“经商有道”或“为学有道”。不论是宇宙还是人间都受道的支配,社会的最高境界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德”在古汉语中其意常与“得”相联系,一是指人们在追求“道”中形成的力量或信念,所谓“上德”,就是与道同体,大公无私,不为名利,自觉约束自己;二是表达人们在追求和悟道过程中的收获和内化到心灵后所形成的精神品格。所以,这时所讲的道德与今天所讲的与伦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在先秦时期,道德的内涵是丰富的。综合各家之说,它既有形上的追求和意境,又体现着对人心灵的型塑和对人的行为的规范。这是人类觉酲中对世界秩序和人自身的探索,它的内涵并不完全体现在某一学派中,而是在各派学说的思想中表达出来的有关世界秩序、人类命运和个人修养的大命题。
当大一统的封建秩序建立以后,儒家思想上升到了独尊地位,百家争鸣的状况不复存在。儒家思想与统治秩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后来又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信条。这就不仅使道德教育走向了政治化,而且也形成了一些“伪君子”。老子当年在批判儒家道德观时说过:“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十八章)。”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实,这说明,道德一旦失去了形上的维度,也就必然走向工具化。然而,传统又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在自我扬弃中不断更新的过程。到了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往往以恢复古代的方式批判现实,所以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就大胆揭露封建道德的虚伪,以美化“古之君”的方式反对“今之君”,提出了“天理即在人欲中”的新命题,并保持了一种对人间大道的追求精神。
2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批判与反思
传统是通过历史大潮的激荡而不断更新的过程,也是人们根据新的时代要求通过对原创命题的阐释,使之形成新的生命力的过程。中华文化原创期的道德诉求是在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中体现出来的。要继承和弘扬这种传统道德,就必须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
当前,中国社会出现了空前复杂的状况。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功利主义普遍流行,理想主义似乎已经失落,传统受到了空前的冲击,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以感官刺激为突出特色的“大众文化”形成了强势。大学正处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中,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在这其中,也造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肓的“异化”。
首先,工具理性主义的横行使思想道德教育失去了形上的追求。市场经济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和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它是与物质利益追求相联系的,推崇的是工具理性主义。工具理性排斥人的情感因素,不承认责任感、使命感、理想信念的作用,因而它虽然可以提高效率,但其本身并没有人文关怀的取向和道德诉求,甚至可以降低人的思想品质。在它的逻辑下也并不必然能够造就出高尚的人格。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1]275多年来,我们并没有真正批判地对待市场经济。这就造成了工具理性主义的蔓延。在大学里,专业课教育越来越强调实用,像在“流水线”上生产产品一样进行教学,考核也按照标准化的方式进行。这不仅不能有效开发出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而且不能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形上思维,反而使他们更容易认同和接受工具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对基本理论不感兴趣,从而在学与术、道与技的关系上更重视后者,进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人文社会科学不感兴趣,情感冷漠,从而失去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理想主义情怀。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关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形上思维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境界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形成人的健全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清代学者章学诚说过:“夫才须学也,学贵识也,才而不学,是为小慧;小慧无识,是为不才。”[2]4但是,在工具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下,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说教多于启迪;而且专业课教学也不能培养学生独到的见解,很难形成他们的悟性和创造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思政教育仅仅是强调伦理规范而非道德理想,道德教育就失去了形上的维度。
其次,认同现实的思维方式使思想道德教育失去了批判的超越性。育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思想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论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他们崇高思想境界、启迪他们的智慧,还是培育他们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完美人格,都不是市场经济下工具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可以胜任的,而是必须求助于人文的维度。人文教育可以使人走出狭隘的实用主义眼界,开阔人们的视野,从历史、现实和将来的统一中定位人生,在对理想的追求中探索从现在走向未来的道路,在“道”与“德”的统一中铸造健全的人格。
但是,应当看到,市场经济以及工具理性主义的流行,又使人们在各种现实关系的博弈中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往往使人们认同现实,不能摆脱市场原则的困扰,以致把财富视为成功的标志,使人失去生活的丰富性和思想的自由性。所以,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下讨论道德建设是一个无解的命题。现实永远是相对合理的,市场经济只能造就“经济人”。正如卢新宁所说:“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3]2-3大学不能培养功利主义者,而是要造就健全的人格。因而就不是认同现实,而是要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主义情怀,在对现实的批判中超越现实,并在这其中明辨是非善恶,追求高尚,自觉地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
再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教条主义无助于形成学生的道德悟性。人的成长需要文化的陶冶、知识对智力的开发、社会生活的历炼、理想主义的情怀和生命潜能的发挥。大学的育人功能不是说教的,而是通过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多种知识的启迪、自由创造的环境,从而培育学生的理想主义、批判超越意识、崇尚真善美的情操和勇于面对现实的实践精神。因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专业教师的任务,而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任务。作为从事思政教育的专业教师,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历史与现实、批判与建树、智力开发与思想境界提高、理想与实践的关系上确立自己的人生道路。
然而,在现实的思政教育实践中,往往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式地进行。源远流长的历史、活生生的现实、未来的理想都被归纳成为若干教条,讲课就是解释这些教条,考试就是背诵这些教条。德国启蒙思想家康德说过:“道德境界必须以准则而非规训为基础,后者是为了防止越轨行为,前者则是对思维方式加以塑造。”[4]35这就不仅使思想道德教育失去了生动性、丰富性、批判性和思想性,摆脱不了形下的困惑,也不能形成形上的参悟。这对于刚刚走上人生道路的青年学生,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傍惶和困惑中的大学生并不能起到卓有成效的思想教化作用。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形式,如志愿者、助残日等活动虽然对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但往往又不能上升到形上的高度,提高他们的人生境界。
3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理想追求和行为规范的统一
从汉语词源上讲,道德有丰富的内涵;从功能上讲,它可以贯通自然、社会和人的心灵,塑造高尚的人和纯粹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工具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霸权,道德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规范,甚至是规训。这就使之失去了内在的丰富性,异化成了一种教条主义的形式而与市场经济下通行的工具理性搏弈,从而常常被功利主义征服和嘲弄。如果从高等教育育人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就要正本清源,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把握道德教育的内容。
第一,在工具理性中坚持思想道德教育的理想主义维度。在市场经济下,自然科学的数字化逻辑思维越来越明显地支配着社会生活,但它并不能解决人的精神生活问题。道德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理想、信念、审美、信仰等精神生活问题,既不是用证伪的方法可以解决的,也不是用数字化的模式可以计箅的。它是人们生活的另外一个维度,这个维度属于精神生活。它的特点是以理想主义为核心,以理想主义的明灯照亮现实,在对现实的批判中超越现实,寻求从现实走向理想的道路,并在其中形成高尚的人格和自强不息的追求精神。正如刘仁贵所说:“要克服德性论与规范论的缺陷,仅仅对二者做调和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的方法和道路在于将道德作二维理解,而不是二元理解,即将‘德性’和‘规范’均理解为道德本身蕴涵的维度,而且这两个维度不是分离互竞的关系,而是互生互成的辩证关系”[5]2933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理想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文史、哲学、艺术欣赏等方面的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否则,不仅不能形成学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且思想道德教育也往往流于形式化。
第二,在批判“大众文化”中、在阐释传统中,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认为,在人类文明初创期,东方和西方的一些文明古国的思想家都提出过关系人类命运的一些“轴心期命题”。这些命题往往被后人不断回顾并使之保持了生命力。伽达默尔则认为,许多历史性命题是通过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它的阐释来保持生命力的。先秦学者对“道”与“德”的关系的探讨,是我们今天认识道德问题的民族文化资源,也是根据当今社会的特点探索二者关系,使之形成新的时代生命力的途径。然而,在市场经济下,不仅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走向贫乏,而且以肤浅化、娱乐化、功利化和精神消费感官化为特色的“大众文化”又应运而生,并借助新媒体形成了一种方兴未艾之势。大众文化引导人们认同现实,追求时尚,放弃对现实的批判,使人肤浅,甚至嘲笑高尚、戏说传统,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和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了巨大冲击。因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结合起来,并给合现实阐释传统,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第三,在对现实的超越中坚持形上与形下的统一。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要有形下的规范,更要有形上的诉求。道德理想往往从现实中升华出来,又可以激活现实,通过对受教育者心灵的震撼和启迪,使他们在明辨是非中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万俊人说:虽然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信仰生活本身作为一种维持社会生活的共享价值理想,仍保持着它自身的内在连续性和外在有效性。”[6]2229在实际生活中,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真谛的“大道”往往是不可言说的,是在对现实的超越中体会出来的。超越作为一种图景性思维向境界性转化的活动,可以使受教育者实现从“渐悟”向“顿悟”的转变,进而在形上与形下的贯通中发生道德的实质性变化。张灏说:超越有三重意义,“一种是‘终极感’。也即超越被认为是经验世界万事万物的终极源头;其次是无限感。经验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具体有限的,而超越则是无限的;再其次是神圣感。当人们想到超越的时候,总是带有崇高敬畏的感觉。”[7]143这种内在化的道德追求必须要通过社会实践、通过对社会上各种道德行为的评判、对不同社会思潮的比较、分析和判断,进而使学生达到一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将外在的、强制性的、知识性的伦理规范与内在的对人生大道的追求联系起来。
第四,在课堂教育中实现从“认同——接受”模式向“丰实”教育的转变。思政教育主要还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但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单向的灌输式的“认同——接受”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科性,忽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重视教条化的知识,而忽视学生对社会的理解;考试考核标准化,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叶澜提出过教学要“丰实”的问题,即课程“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8]13-16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智慧的迸发、情感的交流、视野的开阔中摆脱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所造成的困惑,进而在对人间大道的追求中形成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王梓坤.科学发现纵横谈[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J].国家人文历史,2014(4).
[4][德]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刘仁贵.德性与规范:道德二维及其统一[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6]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7]许纪霖,朱政惠.史华慈与中国[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
[8]叶澜.扎实 充实 丰实 平实 真实[J].基础教育,2004(7).
(责任编辑张亘稼)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Moral Spirit and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HENYongfang
(IdeologicalandPoliticalDepartment,FujianBusinessCollege,Fuzhou,Fujian,350012,China)
Abstract:"Morality",with rich connotations,i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but it has been simplified for a long tim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rket economy,the moral education has been "alienated" due to the rampant tool rationalism.Therefore,i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t is necessary to transcend th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adhere to the ideal dimension of morality,criticize "mass culture",formalize a new spirit of the tim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pay attention to the inner experience,and stick to the unity of the abstract and the concrete.
Key words:Dao and de;alienation;criticism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abstract and concrete
收稿日期:2015-08-15
作者简介:陈用芳,女,福建南平人,福建商学院思政部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16)01-0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