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西真
了不起的“工匠精神”
□庄西真
在中国,很多新词需要借助于政治手段,特别是借助领导人讲话才能火起来,而每年春天的全国两会往往是新词的“爆发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工匠精神”,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新词之一。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什么要培育工匠精神?
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会场上从不同侧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制造手机的雷军说“工匠精神就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演员张国立的理解是“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从生产摩托到生产汽车的李书福则视工匠精神为“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做得最细,打磨得更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认为工匠精神就是“认真、敬业的精神”;曾经在德国学习和工作多年的科技部部长万钢则将工匠精神概括为敬业精神……表述虽各有不同,工匠精神的根本在于“认真做事”。
近日《工人日报》连续报道了一些大国工匠的传奇故事。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王曙群将“把每项测试数据做到极致”作为座右铭,工艺雕刻大师马荣被誉为钢板上的“手指舞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数控车高级技师胡胜的工作被形象地称为“在金属上进行雕刻的艺术”……。梳理每一位大国工匠的事迹,追寻每一个高级技师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质:长年累月苦练职业技能,持久专注深耕同一领域,严肃认真对待道道工序,追求极致打磨每个产品。从这些“大国工匠”身上不难看出,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是指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工艺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无瑕的孜孜追求。它的核心在于,不仅把工作当作谋生、赚钱的工具和手段,而且树立对工作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对质量的执着,对手艺的珍视,对名誉的尊重。一个企业蕴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企业才能基业长青。从德国的精密机床和仪器到瑞士的机械手表,我们不难看到工匠精神带给一国制造业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强大生命力。
中国缺少工匠精神,其来有自。早在97年前胡适先生就创作《差不多先生传》,以此讽刺当时的中国人处事马虎、不肯认真的做事态度。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中国四万万的民众害着一种毛病,病源就是那个马马虎虎,就是那随它怎么都行的不认真态度。”最近几十年,有些企业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而采取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得技术条件难以满足要求,追求质量有心无力。李克强总理曾沉痛地说,钢铁产能过剩,却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连圆珠笔的“圆珠”都要进口。而长期“有供给就有需求”的状况,也在看不见的层面损害了追求质量的态度。如果在改进技术、提升质量上投入1块钱能得到5块钱的回报,而在扩张规模、增加数量上投入1块钱可以得到10块钱的回报,那质量肯定就被放在价值排序的后面了。
经过数量的扩张之后,必然会进入质量的提升。我国大约有220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响当当的制造业大国。然而在全球市场上,谈起“品质”、“质量”,却很少有中国制造排在前头。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用国人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的例子来说明 “国货当自强”——我们自己的产品质量上去了,才可能夺回市场。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以更好的态度,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生产更好的产品,正所谓“增品种、提品质、上品味、创品牌”。
其实,中国自古就不缺乏工匠精神。《诗经》里就歌咏过对玉器、石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的故事广为人知,“班门弄斧”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历代能工巧匠们匠心独具,从“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汝窑瓷器到“无需一铁一钉”的古建筑榫卯结构,把敬畏与虔信,连同自己的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了独具风韵的“东方制造”。只是,作为现代化路上的追赶者,我们把这些手艺乃至手艺背后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都当作前现代的东西而扬弃了。如今,在很多领域,工匠精神已经缺失了很久,粗制滥造似乎成了一种时代病。在政界,“拍脑袋”者大有人在,各种不科学的决策、难落实的政策仍然很多;城市建设中“拉链路”、“短命建筑”层出不穷,从规划到建筑都缺少科学、眼光和胸怀;新闻传媒,许多消息真假不辨,“标题党”只求一时博取眼球……。凡此种种,无一不是缺少那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规则坚守、对产品负责、对创新热心精神的体现。
工匠精神很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当我们呼唤工匠精神的时候,我们应该花更多的心血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离不开历史的传承,离不开追求品质和创新的企业文化,离不开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更离不开社会对工匠价值的认可与尊重。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从新闻联播中听到,北京召开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会上,李克强总理又提到要培育工匠精神。
责任编辑肖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