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米提·买买提
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的文化身份再识别
——以新疆电视台双语主持人为例
文/海米提·买买提
文化身份识别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成员对其自身文化归属的判断。在大众传播领域,媒体语言的文化身份识别直接影响着其传播区域内民众的身份判断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多民族聚居区的双语主持人,作为媒介形象的主要代表,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有力的代言群体,其文化身份定位重点表现在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庄重、包容、含蓄、朴实。在多民族聚居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双语主持人的作用不可忽视,研究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的文化身份特征,对多民族聚居区的舆论发展至关重要。
多民族聚居区的双语主持人是指在多民族地区,同一民族构成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掌握另一种民族语言,交互使用这两种语言进行主持创作的媒体从业者,其所从事的是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传播活动。
主持人的文化身份定位,取决于其所在地区的整体文化特色,因此想要了解像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的文化身份特征,就必须先清楚某个多民族聚居区文化特色投射到大众传媒时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在大众传播领域,多民族聚居区在继承中华民族庄重、包容、含蓄、朴实等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色,主持人同样如此。主持人是节目创作的最后一环,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主持内容、镜头形象等组合体现着一个节目的文化底蕴。以下就从这些方面讨论双语主持人文化身份的普遍呈现形态。
有声语言的统一与多元。张颂先生曾在有声语言传播范围内,讨论过传媒语言的文化身份特征,他指出:“传媒语言的常规形态、基本特征或本体价值大概可以归纳为:规范与简洁、权威与引领、鲜明与丰富、理趣与情趣、多维与贴近、通俗与浅显。”即便有学者认为“文化是流动的”,当下传媒语言的文化身份仍体现为这些基本特征。多民族聚居区的双语主持人既要体现这些普遍本体价值,更要表现其特殊性。
双语主持人的节目在哪一语种平台播出,就要遵循哪个语种传播的规律。以新疆电视台双语主持人为例,其首先就要遵循汉语的传播规律、遵循汉语有声语言的表达方式、方法,评判标准也要与汉族节目主持人一致,并不能因为是少数民族主持人,就降低对其专业能力的要求。所以来自不同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的双语主持人呈现出来的有声语言表达是大致统一的。但是不同的双语主持人,成长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于不同文化的“兼容”度也不一样,所以其所呈现出的不仅是主持业务能力的差异,也是文化身份的多元呈现,但也正因如此,才造就了有声语言统一与多元的可能性。如新疆电视台《汉语跟我学》栏目主持人娜地拉·肖吾开提成长在典型的维吾尔族家庭,从小学习、生活使用的都是维吾尔语,所以当她成为双语主持人后,其表现出来的语言特征更偏向维吾尔语主持人。而新疆电视台另一位双语主持人穆尼热·安斯尔丁从小学习汉语,加之多年在北京生活,所以再回到新疆主持汉语节目,其表现出的有声语言特征就更偏向汉语主持人。如果将二人放在同一节目或同一舞台上进行比较,会更直观地发现这种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在有声语言方面,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呈现的是一种统一与多元。
情感表达的碰撞与交融。汉语作为一种有声调的语言,有声表达时常会受到音调升降的时间性限制,因此汉语的情感表达更为含蓄,富有“戴着镣铐舞蹈”的程式美感。而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却为无声调语言,以维吾尔语来讲,其文字体系是由32个字母不同排列组合而成,同一种语境,同一行字,情感是通过表达者的语气来体现的。因此,对于多民族聚居区的双语主持人来说,情感表达的“分寸”把握很重要。
2013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的获得者、新疆电视台的双语节目主持人穆亚赛·吾买尔长期主持谈话类节目,其有声语言中所蕴含的态度、情感较纯汉语主持人更加浓烈,能够在分寸中显露本我。在“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上,穆亚赛·吾买尔负责访谈区对嘉宾的现场采访。对来自基层不会说汉语或汉语表达不流畅的获奖者要采用维吾尔语采访、汉语现场翻译的主持方式。在采访现场,主持人问道“为什么这么多年还在坚守”,获奖者用维吾尔语开玩笑似的回答说,“老婆后来说要留在那儿,我说走她都不走,我还能上哪去?”现场能听懂的观众哄堂大笑,听不懂维吾尔语的也跟着获奖者的神态和语气笑了起来。穆亚赛·吾买尔翻译说:“老婆在哪儿,家在哪儿,有家的地方是一生无悔的选择。家,就在这儿,哪都不去!”现场观众瞬间收起了笑容,雷鸣般的掌声响起,现场气氛霎时从欢笑变为感动。两种语言的转换,带动了整个谈话场情绪的梯级上升。如果穆亚赛·吾买尔不兼备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则无法实现美感的转换和交融,更无法推动整个谈话情感的升级表达。由此可见,同一种情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能够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这一点在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外在形象的标准与特色。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镜头形象,是形成其个人风格的重要因素,所以每一种节目类型对主持人形象的塑造和包装都有一个大体的标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标准一般是“规范、利落、朴实、大方”,在多民族聚居区,这些大体一致的标准也同样适用。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民族特色的亮点被显现。比如,新疆电视台的少数民族主持人无论主持新闻节目还是综艺节目,都会在重要的节点选择使用富有少数民族元素的服装或饰品,加之少数民族人民本就特征明显的面孔足以体现其所代表的地区。民族特色的外在形象不仅成为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文化身份的基本特征,也对他们文化身份的塑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宗教信仰、道德伦理、思想文化等。随着各民族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也使得各民族形成相互依存、不能分割的整体。文化是一种符号、意义和行为规范的体系,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通过种种传播渠道,将自己的文化继承和发展。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传播、文化互动的平台,其创作主体即主持人在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内,在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是多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广泛传播的使者与窗口。双语主持人“兼容”至少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并用这种“兼容”的形象进行传播活动。因此,双语主持人的文化身份识别将加强不同文化群体的沟通,有助于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多民族聚居地区。
对外,多民族聚居区的双语主持人因其特殊的区位特色,更能体现一种国际化。就拿新疆来说,其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是我国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在与中国接壤的15个陆路国家中,有8个国家与新疆相接。“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充分发挥着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新疆电视台的双语主持人未来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中国新疆的代言人,更会成为整个中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形象展示。
有关文化身份领域的学术论著中,常见“文化身份认同”的概念。认同是一个认识、建构和重塑的过程。在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当地文化身份很重要的呈现者、塑造者和维护者,因此,立足多民族聚居区这个特殊的大环境,更需强调“文化身份再识别”的概念。“识别”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辨别,辨认”。所以“文化身份的再识别”可以理解为文化身份认同后的判断归属,是一个再重塑、再认同的过程。维护是为更好地呈现多民族聚居区所体现的文化身份,塑造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多民族聚居区所呈现的文化内涵。而维护好和塑造好的前提是学会如何“再识别”。为此,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还需在多方面加以努力。
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自我修养。
无论在哪个平台,主持人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塑造自己的形象,挖掘自身潜力,把优秀节目呈现给广大观众。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不仅要提升多语种播音主持的能力,更要了解多民族地区的历史故事、人文风俗等。文化身份是时刻被塑造着的、永远没有完成的流动着的东西,是处于一种不断建构的未完成状态。因此,双语主持人对文化身份再识别的过程也是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
提升文化认同,强化党性认识。提升对“四个认同”的认识,时刻牢记“党媒姓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文化身份恰恰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最深厚的战略资源,是其他力量无可替代的软实力”。身处多民族聚居区的双语主持人,更要加强对“四个认同”和民族团结的深刻认识,并落实到自身的节目主持过程中。
做好民族团结的典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只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能勾勒多民族聚居区发展的美好蓝图。多民族聚居区的双语主持人正是民族团结的典范,在文化领域,更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之一。在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更要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笔者认为,多民族聚居区双语主持人在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进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多民族聚居区的双语主持人不仅要提升专业素养、个人修养、文化学识,更要提高政治意识,如此才能做好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为共筑中国梦同心前行!
作者单位 新疆电视台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