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6-02-18 02:42成都王朝龙
现代企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 成都 王朝龙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 成都 王朝龙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起步相对较晚,信用风险管理的经验还不足,相关管理和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技术手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和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各种原因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履行合同条件而造成违约行为,导致银行、投资人或交易对方遭受到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不仅仅出现在贷款过程中,也常常发生在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等表内、表外业务活动中。

二、相关财务分析

从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来看,2013年五大商业银行共实现净利润8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自从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商业银行之间的贷款业务竞争日益激烈,贷款利率有所下降。

2013年上市银行继续加强成本管理,优化费用支出结构,整体成本收入比平均为30.9%,较2012年降低约53个基点,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大型国有银行成本收入比为30.6%,较2012年降低52个基点;其中农行最高为36.3%。全国性股份银行为31.8%;其中平安和华夏成本收入比最高,分别为40.8%、38.9%;浦发银行由于之前一直努力控制各类成本开支,成本收入比降幅最大,降约2.9个百分点至25.8%,接近了上市银行最低水平。

截至2013年末,资本充足率如果上市银行按照新、旧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算全部符合银监会的最低要求;按新、旧办法计算,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算术平均水平分别为11.90%、 12.55%。其中,在新办法下,徽商最高达15.19%,华夏最低为9.88%;而旧办法下徽商依然以15.19%最高,华夏最低为10.93%。

截至2013年末,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4850亿元,较2012年末增长794亿元,增幅19.6%;不良贷款率整体为0.97% ,其中农行、交行和中信不良率分别为1.22%、1.05%和1.03%,其他行均在1%以下。从趋势上看,除重农商实现小幅“双降”,其他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均较2012年末增长;全国性股份银行增幅前三分别是招行、中信和兴业,分别为56.8%、62.9%和95.4%,主要是其不良贷款增加以及基数较低;区域性银行中哈尔滨不良贷款余额也大幅增长了62.1%。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资本充足率不够。根据16家上市银行日前公布的中报,在这16家银行中,有农行、中行、招行、中信、光大、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8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或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6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双降。

2.不良贷款率偏高。截至2014年 12月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29%,相较于三季度末的1.16%继续攀升,亦创四年新高。一方面,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和结构调整的阵痛期,部分企业的营运成本提升,资金链趋紧,加大信用违约的风险;另一方面,金融领域非传统的投融资模式不断增多,交易对手更多元、违规操作更隐蔽,风险特征更复杂。

3.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文化落后。商业银行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意识尚未形成,风险管理风险文化还没有得到银行工作人员的重视,也没有将风险意识贯穿在整个业务活动中。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不少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仍旧落后,缺乏相应的风险知识,不少工作人员认为信用风险管理仅仅是风险监管部门的责任,与其他人员是无关的,从而导致了信用风险管理往往停留在管理处、风险监管部门甚至口号上。

4.风险监管制度不健全,风险预警技术滞后。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机制的建立是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前提,没有健全的风险监管机制,商业银行无法正常的开展信用风险管理。当前,商业银行在利润的驱动下,更加注重业务的拓展,而忽视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部分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没有与时俱进,监管系统却反科学性和实用性。此外,当前的商业银行还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技术滞后。

5.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主要有外部信用评级体系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两种。我国尚未有一套被普遍认可的、全国性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各大商业银行在发放信贷资金的时候,虽然分别对各自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和定级,但是评级的结果也仅限于各行内部使用,银行只对信用级别达标的客户放款。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评级体系尚处于初始阶段,内部信用评级体系还存在不少缺陷和问题。

6.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数据仓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几个部分组成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往我国商业银行缺少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没有注重对银行客户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数据仓库的数据非常少并且不完整、可用性差,给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另外,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设计、维护和更新,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又需要以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和管理学为基础的专业人士,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这些方面的人才,导致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建设不完备、模型选择欠科学、操作性差等问题。

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建立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首选得完善银行内部的治理体系和框架,强化董事会、管理层、员工的的风险管理意识,健全监督问责制度。另外,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向国际上的银行学习经验, 逐步建立起在董事会监管下的风险管理架构。①由董事会负责制定银行的战略和目标;②管理层负责实施董事会的计划,并将信用风险管理与公司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相融合;③信用风险监管部门负责检查和控制信用风险制度的实施情况,此外,银行可以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和问责制度,明确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岗位和员工的任务和责任。

2.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与道德规范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和开展全体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明确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提高自身对信用风险的意识和认识,以身作则,将风险管理作为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来抓。此外,商业银行可以建立相关的激励和惩罚制度,对那些积极参与到风险管理的,尤其是有效防止和控制了信用风险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给予相应奖励;对那些被动参与或不参与风险管理、甚至由于主观原因造成信用风险损失的部门和人员要进行相应的惩罚。

3.建立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建立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商业银行有效地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加强整个商业银行内部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应该在业数据仓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几个方面走向标准化和专业化。其次,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保证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全面性、可用性和准确性,商业银行应当加大对信息收集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改变以往的各部门各岗位单独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情况,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汇总工作。再其次,还要加强信息系统的人才队伍建设,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设计、维护和更新,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又需要以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和管理学为基础的专业人士,商业银行要加快培养和招聘此类人才队伍,从而更好的为信用风险管理服务。

4.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开发适合本国国情的技术模型。目前,很多国外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已经从经验判断法或财指标分析法向模型分析法发展。Credit Risk+模 型 、 KMV 模 型 、 Credit Portfolio View 模型和Credit Metrics 模型,已经在国外的一些先进商业银行得到广泛用。但是,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债券市场发展不健全、信息系统滞后以及相关的人才队伍缺乏等因素,并不是所有先进模型都适合我国的商业银行。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再借鉴国外的风险管理思想和理念,逐步探索和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模型和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模型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逐步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的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服务。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信用风险的诱发成因及对策思考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