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必坚
网络化大潮与中国的和平崛起①
郑必坚
郑必坚 历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长、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政治助理、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马列所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央委员。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和平崛起倡导者。
在今天,要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一个重要方面,就要看互联网,就要看世界互联网大会,就要看乌镇峰会!
我有幸到这里同诸位朋友交流,愿以《网络化大潮与中国的和平崛起》为题,作一个发言。
环顾四宇,两股时代潮流,交相辉映。
一股潮流,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还有一股潮流,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简而言之,就是网络化。
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日新月异,而且已经“化”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全球的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以至于世界主要国家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优势的战略方向。也就是说,网络已走向“网络化”,并且已经从一种新兴的现代化技术、平台、渠道向“战略”敲门了。
这两股潮流,不是分道扬镳的,也不是平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网络化对于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意义更是非同寻常。
自大封闭的过去,中国在工业革命大潮中错失了发展的良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网络化大潮中和世界同步。
展望未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一直到21世纪中叶,在世界近代史上第三轮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进程中,世界发展的重大特点之一已经显现: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实现生产力、国防力、文化力这“三力”的重大提升。这就是时代大潮,也就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趋势和新机遇。
结论是:
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化大潮不可阻挡!
一个在网络化大潮中更坚定更自信地前行在和平崛起道路上的中国不可阻挡!
当我们把网络化与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时候,当我们把中国的网络化发展走势与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来考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注意到:扑面而来的,是一个由网络化大潮推动的新文明的觉醒。
第一,这种新文明的觉醒,首先体现在生产力上。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导致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重心正在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产业链重心也从制造业转向大数据和信息内容本身。网络空间的数据越用越增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迸发出的新型生产力将为人类创造无穷的新资源、新财富、新空间。数据可以复用,信息可以共享,这是网络空间超越以往实体空间的本质特征,也是可以撬动人类走向新文明的最大杠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已经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非零和博弈和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可能性。
第二,这种新文明的觉醒,还体现在国防力上。信息技术孕育了信息武器的发展。信息武器的威力,则主要体现在控制能量的释放上,信息优势也由此成为战略制高点,从而改变了战争与防务格局。与此同时,在网络空间成为第五维疆域以后,网络空间安全已经上升为主权国家第一层级的安全威胁。前不久美国发生大规模断网事件,不仅规模惊人,而且严重危害到普通民众生活。大家熟知的全球性安全事件一再证明,国家有国界,网络威胁无国界,在网络世界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发展网络国防力量,构建新型防卫体系,也是开展国际合作维护世界网络空间和平与发展的大国责任。
第三,这种新文明的觉醒,也还体现在文化力上。网络化开启了人们的头脑、民智,提升了人们的素质、能力,现代人接受的信息量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电视、电话、数据三网合一,以新媒体、自媒体、网络语和表情包等来表意的“网络文”,充分利用碎片化传播,其流行度和影响力对网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影响堪比中国100年前的“白话文”运动。而且,今天的“网络文”又是世界范围的,是中华文明复兴同世界潮流相交汇的契机。“互联网+”文化和创意文化产业,也已经脱颖而出,网络跨文化的传播力量不可估量。
说到这里,我愿再强调一点:所谓的“三个力”,归根到底落到一个大写的“人”,尤其是青年人。今天的“网络青年”,已经是由“网络文”熏陶出来的,在网络世界活跃地生存、自由地发展、自主地创业的一代“新青年”。在中国,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80后”、“90后”、“00后”。他们已经是我们的工业生产大军、农业生产大军,科学大军、教育大军、文化大军、创新大军、网络大军中的“生力军”。大体再过20年,将从“生力军”成为“主力军”。
总之,互联网正形成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已经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关联。新时代需要新觉醒,新空间开启新文明。在这种新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国防力、文化力这“三力”在同互联网的联系和结合中,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必将创造前所未有的人类奇迹。
智慧的中国人,从古代的老子起,就反复告诫人们: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两重性。
网络化带来的进步前所未有,造成的问题也前所未有。
网络化创造了许多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也颠覆了许多传统的产业和传统的经营方式,功过是非,引起人们争论。
网络化让更多人因分享信息资源而摆脱贫困,也因“数字鸿沟”而造成新的贫富分化。
网络化打开了世界文化交流的新通道,但也成为了社会激荡的新焦点。
网络化在提升人类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把全新的危机模式和更高的危机概率带给了人类。
网络化把人类对土地、能源的争夺和控制,扩展到对信息资源及其运行的争夺和控制。
在生产力、国防力、文化力中,网络化都有这样那样的两重性,谁也不能忽视。
于是,网络空间有没有主权的问题提出来了,虚拟世界要不要治理的问题提出来了。
我们面前,实际上存在两条道路:
一条道路是中国倡议的构建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正是体现了中国和世界广大国家的人心、共识、潮流、实际的需求、发展的愿景。如“中国制造2025”,“美国工业互联网计划”,“德国工业4.0”,“英国数字经济战略”,“日本超智能社会”,“韩国制造业创新3.0”,每个国家都在为未来的智能化做准备。
另一条道路是把网络空间导入霸权的老路。
面对这样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和两条道路,是顺应时代进步潮流,还是逆其道而行之,考验着这个世界的广大人们,尤其是各行各业的领袖们。
在对待“两重性“的问题上,中国人是清醒的,中国的主张也是清醒的。
中国人能够迅速接受新鲜事物。短短几年,网民就达7.1亿;网购市场3.8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6%,总量全球第一。2015年信息经济在GDP占比已经达26%。
中国人也知道自身的不足。本身的数据互联互通还是一个瓶颈。自主创新水平不行,更是要害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在中国人的哲学词典中,知难而退是懦夫,迎难而上是勇士。因为,有困难,就有办法;有办法,就有希望。中国政府决心大、作为大,实力长进大,这又是中国的优势。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就必须正确处理网络空间的自由与秩序、发展与安全、开放与自主、服务与管理等复杂关系。
中国之所以要理直气壮地宣示和维护网络空间主权,是因为存在着违背互联网平等地互联互通精神的网络霸权,是因为存在着危害人类和平安宁生活的网络恐怖主义,是因为存在着背离人类道德的淫秽、暴力等网络垃圾。
中国主张维护网络空间的主权,也因为主权并非绝对排外,主权国家之间可以合作共赢,维护网络空间主权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各国在虚拟世界的合作共赢。
中国主张维护网络空间的主权,还因为维护主权就是维护一个国家人民的集体人权。经历过殖民统治的国家都知道没有集体人权就不能保障个人人权,不维护国家层面的网络空间主权就不能保障公民层面的网络空间人权。中国为网络安全立法,既维护了网络空间的主权,又充分保护了公民在网络空间的人权。
因此,站在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度,从国家、国际、国民三个视角,正确对待网络空间不同行为体的利益诉求,以合作共赢和抵御霸权为宗旨,寻求国际社会最大公约数,才能让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精神在现实世界中真正实现。
这些主张,依然是中国一贯奉行的“和平崛起”——以网络化为强劲动力的“和平崛起”。因为中国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更不是为了争夺网络控制权,而是为了人类和平利用网络资源,为了人类共享网络资源。
我们张开双臂,迎接同互联网相联系的中国新文明和人类新文明,以中国的和平崛起,助力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迎接我们和平的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钟宇欢)
G20
C
① 该文为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国际高端智库论坛”上的演讲稿,2016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