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及家长的价值取向思考职业教育功能

2016-02-17 20:07杨海华
职教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职校价值职业

□杨海华



从学生及家长的价值取向思考职业教育功能

□杨海华

摘要:职业教育价值是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职业教育的功能实现。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如何实现跨越是当前职业教育亟需理清的理论问题,也是指导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实践问题。在简明阐述了职业教育价值及功能的相关内涵的基础上,以学生及家长为主要价值主体,梳理我国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同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从学生及家长的实际价值取向出发,重新审视和思考现代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以期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科学务实发展。

关键字:职业教育价值;职业教育功能;学生;家长

职业教育价值是职业教育领域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职业教育价值对实现职业教育功能,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改革转型发展时期,社会更为开放、包容,社会价值也变得更加多元,价值多元化自然会对教育乃至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产生相应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必须符合发展理论的趋势从一般化、统一化的单一价值取向走向动态的、不断演化的多元价值取向;从服务经济的工具价值走向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人本价值;从单一性走向可选择的;从宏观结构走向微观的行动;从决定论转向改革变化论。同时,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职业教育的功能实现,多年来,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一直处于优先地位,但在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单一价值取向已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和老百姓对职业教育多元化的期待与需求,人本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另外,职业教育价值多元的关键原因实质是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较多,所以本研究将选取学生及家长作为价值主体,探讨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以期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功能,进而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职业教育价值及功能的相关概念内涵解析

(一)职业教育价值

所谓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及有用的效益,其本质就是相关价值客体可能为各类主体所提供的利益或需求,包括物化与精神层面的利益或需求。价值作为哲学概念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同时价值也属于关系范畴。

所谓职业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职业教育,通过对人所进行的职业教育或培训,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就业与发展的需要,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的人力支撑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价值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予以解读:第一,职业教育的价值主体分为两大类,即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根据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度,社会主体可分为国家主体和学校主体;其中国家主体包括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学校主体包括各类型的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和各级各类培训机构;个体主体,包括学生、家长以及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一般来说,国家、学校等主体既是行为主体,又是受益主体,而学生、家长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主要为受益主体。第二,职业教育的价值客体。职业教育的客体就是指职业教育系统及教育活动本身的有效或无效,也包括职业教育改革活动的效用或意义的有无或大小,还包括其所能为各类主体提供的利益或需求的有无或大小,也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价值。第三,职业教育价值体系中的主体和客体都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中,因此,职业教育价值具有动态性[1]。本研究主要以学生及家长为价值主体探讨职业教育的客体价值。

同时,职业教育价值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和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是指职业教育系统及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满足和对个体成长的促进。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是指职业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当前,职业教育仍然以工具价值为导向,主要是为满足产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这种功利性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体现的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而忽视了职业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如果职业教育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一技之长以就业、谋生,这样所培养的工具化的人,其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当前的社会大众面前,自然不会受欢迎,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2]。

所谓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职业教育价值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价值选择、价值取舍时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意向或基本倾向。我们可以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划分为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个人主体的价值取向,即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及家长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也是职业教育活动的基本和首要问题,影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很多,主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本身的发展水平等客观环境影响,同时,主观方面与个人的政治立场、教育程度和自身的需求等相关[3]。所以,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学生及家长的价值取向,他们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程度和个人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我们既要密切关注学生及家长的关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更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理性正确的职业教育价值观。

(二)职业教育功能

所谓功能,是指某一事物或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教育功能是教育系统和教育活动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职业教育的功能就是职业教育系统和活动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所以,职业教育除了教育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以外,社会固有观念更加集中于职业教育培养和培训技术技能人才的单一功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类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职业教育功能也逐渐多元化。因此,当前职业教育普遍公认的功能定位就是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多层次的技能技术人才;解决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满足老百姓的就学需求,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等等[4]。

二、我国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变迁

我国经济社会的变迁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而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左右着各相关主体对职业教育系统的发展和功能实现。本研究从学生及家长的视角考察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以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历程与演变规律,并为了解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功能提供相关依据及有益参考。

1866年6月25日,福建船政学堂诞生,标志着我国职业学校教育正式诞生。1917年,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创办中华职教社、后又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中华职业补习学校等。因为当时中国实业不发达,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不大,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非常单纯,就是为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职业教育并没有普及,社会大众和老百姓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认知相对比较淡薄,既没有太多人去关注和了解职业教育,也没有形成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选择和取舍的条件和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熟练工和技工严重缺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建立了中等专业教育制度和技工教育制度,通过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待遇政策来刺激职业教育的发展,吸引学生报考,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比如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职业学校毕业生比普通学校毕业生待遇还好,“包分配、转户口”便是当时职业教育的最大吸引力,而且职校毕业生也有机会进入政府事业单位和机关,获得干部编制,帮助许多农家子弟实现了城市梦和工人梦,或者从穿草鞋的变成了穿皮鞋的,从而缓解了建国初期技能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在国家政策强势引领下,以及在“工人老大哥”的价值尊重引导下,职业教育也就成为当时学生及家长就学选择的“香饽饽”,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非常认同,成为学生就学的重要选择之一。

到上世纪90年代,政府不再以“包分配”、“干部编制”等政策解决职校毕业生去向问题,大多数职业学校或技工学校面临关闭、转制或合并,当时国家财政吃紧,政府无力投资建立职业教育所需的实训基地,无法充分完成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最后导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下降,职业教育吸引力也因此急速下降。目前,虽然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但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似乎还是很难达到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要求,更谈不上职业教育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学者抨击,国家和家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个人投入了美好的青春,却依然培养不出人才。社会公众、家长乃至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抛出了职业教育“无用论”,自然职业教育只能成为当前学生及家长的无奈之选。

三、学生及家长实际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价值主体也比较多元,主要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及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教师、社会公众等等,不同的价值主体有不同的价值需求,自然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中国人的教育梦,一直是党和政府办教育的目标,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自然也是我们职教人的愿景,但人民的内涵比较宽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笔者以为,在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中,学生及家长是与职业教育最密切相关的价值主体,因为职业教育大多为职业学校学生的终点教育,这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命运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同样也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所以要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首先要让我们的学生及家长满意,不断满足他们对职业教育的价值需求,进而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从普通学校分流出来的,而由于职业教育毕业去向所限,经过这么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其就业的职业声望以及社会地位,并没有带来突破性的进展。久而久之,在社会公众、学生及家长眼中的职业教育的价值与理想的职业教育的价值存在着必然的差距。因此,以往研究多从政府及企业视角探讨相对理想化的职业教育价值,笔者主要从学生及家长的视角审视职业教育比较现实的价值取向,了解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要求,并由此重新审视和思考职业教育功能,为职业教育科学可持续人性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当前职业教育的学生,其主要群体是90后,或者即将迎来的00后,对于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青少年一代,他们成长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这个时代社会思想高度开放、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贫富差距日益增大,金钱权利观念至上,享乐主义盛行,公平与道德失衡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多元思想的并存与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90后学生的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价值需求便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笔者无法从90后学生的内心去了解他们对于职业教育真实的看法与需求,或许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也是模糊的,甚至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但笔者从事职业教育一线教学十年,可以从他们的日常言语、行为与毕业后的择业选择等方面,来找寻90后职校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下面将从学历、专业、学习、技能、活动、创业就业等方面来阐述职校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表现。

1.职校学生对职业教育学历的价值取向。笔者曾多次与职业学校学生交流,了解他们为啥选择职业教育,答案无非就是以下几种,一是考不上高中,没有办法只能选职业学校;二是父母叫我来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三是上高中太累,职业学校比较轻松;四是来混张文凭,出去好找工作等等。另外,每年依然有大部分学生不去拿毕业证,班主任苦口婆心也叫不来。可想而知,中职学历在职业学校学生眼里也是一文不值,但随着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及中高职衔接项目的不断推进与扩大,学生对上职业学校能取得大专或者本科学历便有了几分期待和在乎;同时每年中职注册入学高职、参加成人高考的比例依然不断增大。由此可知,职校学生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价值认知比较淡薄,甚至无谓,但在盲目重视学历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对于职业教育学历实际的价值取向是希望通过就读职业学校也能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

2.职校学生对专业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专业可能是一辈子的生存立命之本。但对于职校学生来说,专业的概念非常弱化,笔者也多次问学生为何选择就读此专业,答案也是大同小异:一是父母亲戚帮他选的;二是我什么也不懂,随便胡乱选的;三是听说这是热门专业,出来好找工作;四是这个专业学起来比较轻松;五是被学校调剂安排的;六是我想上的专业父母不同意,就随便选了个专业等等。由此可知,我们的学生对于就读的专业是很无知,大多都是被动选择,也根本不考虑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这个专业能学到什么,将来是做什么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及发展前景如何等等;和普通教育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慎重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自然无法促使他们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由此可知,职校学生对于专业的价值认知较为浅薄,对于专业选择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比较差。

3.职校学生对学习的价值取向。在笔者从教十年的教学观察中,上课学习似乎是职校学生最没兴趣的事情,尤其是对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课程改革改了那么多年,有关于课程改革的文件出了一个又一个,教材也是不停的更换,但是理论课教学依然是教师的自说自话,学生则是我行我素,该干嘛干嘛,睡觉、玩手机、看小说、吃东西等等总是屡禁不止,在职业学校能让学生听课的老师才能称得上好老师;对于理论考试,学生毫不在乎,更谈不上考前复习,考试睡觉也是屡见不鲜;即使补考,甚至是毕业前补考,与毕业证书挂钩,缺考的也不在少数。由此可知,职校学生对于上课学习是非常排斥的,认为上课、作业和考试是最痛苦的事情,也是毫无意义与价值的事情。所以,职校学生对于上课学习考试的价值取向是无效、无益甚至是无需的。

4.职校学生对技能的价值取向。“普通学校有高考,职业学校有技能大赛”,在政府和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与强势推动下,职业教育技能教学搞得风风火火,让小部分学生的技能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让有些学生从此找到了自信,找回了自我。比如苏州某职业学校学生张同学,家中独子,家庭条件优越,张同学进入职业学校的入学中考成绩只有340多分(总分730分),他每次一上课就睡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多次教育批评都毫无效果,可谓屡教不改。然而,就是这样的“差生”,却在电工电子实训课上异常活跃,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超强,多次完成高难度实训项目,被选拔进入学校技能大赛集训队,经过老师的耐心引导和精心指导,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并被保送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同时又代表本科院校参加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并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从此走上了个人成长与发展正轨。同样,也有学生对技能学习毫无兴趣,上技能实训课时总是装模作样,糊弄过关,没有任何收获与进步。由此可见,职校学生对于职业教育技能学习相对于理论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他们并没有与以后的就业与发展联系起来,仅凭兴趣。所以,他们对职业教育技能学习的价值取向是能发现并满足他们的动手和学习兴趣,并能促进他们自身的成长与职业发展。

5.职校学生对学校活动的价值取向。职业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活力四射,精彩纷呈。不管是社会实践活动、艺体活动、还是创新创业活动,学生认真执着的专业敬业的身影随处可见。“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以及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艺术比赛都为学生提供了发挥特长、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比如某职业学校何同学,人们心目中90后固有的缺点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染黄发,打耳钉,抽烟打架,比较情绪化,容易冲动,总是消极地看待世界与他人,基本属于家长老师眼中的麻烦制造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创新发明大赛,对创新发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与活跃,在老师指导和引导下,最终获得全国发明展览会一等奖。有些学生一上课就萎靡不振,只要参与实践活动就个个生龙活虎。由此可知,职校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是积极的,活动能给他们发掘兴趣,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找回自信的平台和机会。

6.职校学生对创业就业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但是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职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去企业工作的不到20%,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升入高职或本科继续就学,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可能属于弱者,但走上社会以后,他们能吃苦,有胆量,有闯劲,敢于挑战自我,不拘泥于父母及学校安排的工作。比如笔者进入职业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刚好十年,当年的学生也基本进入了职业稳定期,那么他们到底都在干嘛?有没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作了调查了解,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在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很多学生都在从事房地产销售与中介服务、投资理财顾问、商场营业员、快递员等等,也有大量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开快递公司、开服装店、开网店等等,他们活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社会大熔炉里摸爬滚打,努力积极的生活。由此可知,职校学生对于就业,基本不拘泥于专业或者行业,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他们不再为了生存而被动接受一成不变的工作,喜欢有挑战有变化的工作与生活。所以,职校学生对于职业教育就业创业的价值取向是主动的、积极的,但必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和事业。

(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每个家庭都有孩子,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基本代表了社会公众对于教育的价值取向,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让家长满意,对于职业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关切与需求,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构建符合社会大众关键是符合家长需求的职业教育,促使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上下重新恢复了对于教育的关注和对于知识的尊重,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90后学生的家长,作为亲身经历过恢复高考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人,看到当年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学生现基本都已功成名就,或名利双收,或待遇稳定可观,自然懂得教育对于改变人生的重大意义。因此,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着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同时作为90后独生子女的家长,他们对于孩子教育的选择和认知更加真实和贴切,因为孩子代表一个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关系孩子的幸福。下面从学历、专业、技能、德育和就业等方面描述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认知。

1.家长对职业教育学历的价值取向。其实这一点在全社会基本都已达成共识,中国的家长选择职业教育基本都是无奈之举,能上高中的绝不上职业学校,能上三本的更不可能上高职院校,如果说有人选择“4+3”中职与本科衔接试点项目,那也不是因为喜欢上职业学校,而是看中了后面四年直通的本科院校。对于那些整天宣传倡导职业教育重要,认为通过职业教育也能改变命运,也能成才成功的职业教育的领导和专家们,试问他们的孩子都在普通学校还是职业学校?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在传统观念里,孩子就是家庭全部,我们应该换位思考,理解并满足家长对于孩子学历追求的痴情。所以,家长对于职业教育学历的认知比较单一,就是希望通过职业教育也能获得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这样的价值取向一时无法改变,所以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

2.家长对职业教育专业的价值取向。家长对职业教育专业的选择相对比较功利,基本都与学生的工作实际联系起来,比如是不是热门专业,这个专业毕业出来好不好找工作,工资待遇如何,工作环境如何等等,基本不考虑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与性格特点,完全由家长自行决定代替学生选择确定专业,有的家长还不惜花钱通过择校方式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由此可知,家长对职业教育专业的价值取向就是单一的满足学生就业与工作的需求,丝毫不管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终身发展。

3.家长对职业教育技能的价值取向。家长让孩子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是让孩子到职业学校好好学一门技术,将来毕业以后好找份工作养活自己。所以,家长对职业教育重视技能教学的认知也是比较统一的,技能教学应是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能。

4.家长对职业教育德育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是从普通教育分流出来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都相对比较差,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也经常是束手无策,有时甚至求助于老师。所以,家长更希望职业学校从严管理,更加注重学生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懂事稳重、有礼有节的社会人。由此可知,家长对职业教育德育的价值取向便是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甚至比学好技能更重要。

5.家长对职业教育就业的价值取向。家长选择职业学校的重要考量就是学生的就业,希望学生学好技术毕业以后找份工作轻松、工作环境好、又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这也是所有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期盼,我们理应高度重视。对于自主创业,家长认为孩子还不成熟,一旦时机成熟,也会全力支持。由此可知,家长对职业教育就业的价值取向就是找份家长心目中的好工作,也是家长选择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与主要关切。

综上所述,作为价值客体的职业教育不可能满足所有价值主体的需求,但是必须高度重视作为职业教育重要价值主体的学生及家长的价值需求,更加重视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本体价值,从而发挥职业教育的本体功能。因此,从学生及家长视角审视和阐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重新思考职业教育功能,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及老百姓对职业教育的期待与愿望,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实现中国人的职教梦。

四、国外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简述

职业教育一词有着各种不同的名称,如英国的“扩充教育”(further education)或“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德国的“职业训练”(vocation training),美国的“工业教育”(industrial education)或“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日本的“实业教育”、“生产教育”,俄国的“多元技术教育”(polytechnic education)等,从不同的关于职业教育称谓也可以略微看出各国职业教育功能有所不同[5]。到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确定“技术和职业教育”(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为职业教育专业术语,同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修订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所包含的教育内容除了普通教育之外,还涉及学习技术和相关的各门科学,学习和掌握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职业有关的各种实际技能、态度、理解能力和知识。所以,世界上比较公认的职业教育的功能为:

(1)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2)准备从事某一职业以及有效进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

(3)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作准备;

(4)促进无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

(5)有助于减轻贫困的一种方法。

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功能也不断多元化,因应21世纪人才需求,职业教育应继续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应关注教育的终身化与多元化,引领职业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全民教育。

五、从学生及家长的价值取向思考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便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新形势下,随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不断变化,职业教育的功能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终身化的职业教育需求。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定位,笔者将从学生及家长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思考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

1.职业教育必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学历需求。对于中国人的学历情结一时无法解开,职业教育理应承担满足学生及家长对于学历的追求,毕竟90后及00后都是独生子女,满足家长及学生的学历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我们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职业教育可以继续通过大力推进五年制高职、中高职衔接、对口单招、成人高考等升学途径和渠道,构建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的职业教育需求,让每一个职校学生都能学得有自信,活得有尊严。

2.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兼顾学生及家长的择业选择。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技能人才,所以专业设置必须以产业发展趋势及规划为依据,这无可厚非。但是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在服务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择业取向。所以,在设置专业时,不仅要做产业、企业用人需求及要求的调研论证,同样也要做好社会家长、学生的调研论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和择业意向,而不是盲目地仅仅为迎合产业发展开设专业。如果盲目开设所谓的新兴产业或者朝阳产业相关专业,学生和家长不接受,招不到学生也是徒劳,即使招到学生就读了此专业,也很难再把控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去向,到时学生毕业不去本专业就业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和学生的大好青春。因此,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更要兼顾学生兴趣特长和择业选择。

3.职业教育应理性重视技能教学。职业技能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但是过度重视技能教学,尤其是过度重视技能大赛,保障小部分学生的学习利益,而损害绝大部分学生技能学习权益的行为不可取,也势必影响职业教育对职校学生关于“人”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技能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全力支持和培养动手能力强、对技能有兴趣特长的学生,帮助他们成长为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4.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素养教育。职业教育应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力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重点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务实作风和纪律观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受家长、社会和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和服务创业型人才。

5.职业教育理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多元的成长发展平台。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素养与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应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职业学校应积极开展以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社团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展示学生个性风采。同时,职业教育应继续举办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让职校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竞赛重新找回自我,重新树立自信,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6.职业教育应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帮助。选择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便是有份工作,养活自己,这是学生及家长,也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就业和创业工作,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走上就业岗位,为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与终身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也影响职业教育自身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倾向于何种价值取向,这跟我们本身所处的立场有关,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要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超越,必须从我国的国情、民情和体制出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密切关注学生及家长的实际价值取向,多看职业教育现实的“生活世界”,让职业教育发展更加贴近其价值与功能的本来面目,为每个学生寻找最适合的发展道路,让每个职教学子的人生都能出彩,让每个职教学子的梦想都能成真,让每个职教学子都能遇到最好的自己!这便是我们职教人的中国梦,更是中国人的职教梦!

参考文献:

[1][2]王卫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价值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王卫东,石中英.关于建国后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6(4).

[4]高奇.职业教育功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5).

[5]黄维贤.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发展之比较研究[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肖称萍

作者简介:杨海华(1981-),男,江苏无锡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4-0032-07

猜你喜欢
职校价值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我爱的职业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