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武器

2016-02-17 15:38陈海龙程慕青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

陈海龙,程慕青(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唯物史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武器

陈海龙,程慕青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需要我们拿起唯物史观这一武器对其进行批判。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具有客观性,不能任意解构和虚无化;唯物史观科学地解答了人类历史之谜,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对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唯物史观申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的创造过程中,英雄人物和普通个人都有着独立的作用,他们的意志形成了历史的合力。

〔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客观性;历史规律性;群众史观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再次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根据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查询发现,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文章标题一部分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有80多篇,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文章关键词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更多,将近150篇(截止到2015年11月14日)。然而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就可以得知,一些学术论文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时并没有击中其要害,甚至流于痛恨和指责,没有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当然其本身也就无法真正打倒历史虚无主义,反而自己有可能会滑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中去。比如一概把发现新史料、廓清过去历史失误、重新修正和评价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的活动作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代表来批判,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不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待历史,来看待社会历史研究。我们过去对历史的看法和总结未必都是完全正确的,人不是“上帝”也不是“神仙”,我们的历史结论和评价不是绝对的真理。即使过去是正确的,是真理性的认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也许它的局限性就会暴露出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也具有相对性〔1〕。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深刻把握唯物史观,没有能够自觉地和正确地运用唯物史观这一科学武器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其实,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实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历史唯心主义,以唯心史观来看待社会历史现象〔2〕。唯心史观是一种非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它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基本立场,对社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往往流于“现象”,流于对人物动机的考察,而没有深入到其背后的物质生产方式。由于没有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运行规律,也就把握不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及其规律性,更无法对社会历史作出正确的结论和价值评价。当然,唯心史观在否定社会历史发展客观性和规律性的同时,也无法科学确定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基于此,唯物史观就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武器,也是我们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应该持有的根本立场〔3〕。

一、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具有客观性,不能任意解构和虚无化

在传统史学看来,历史的客观性原本是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历史就是对人类过去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因为它们确实发生过,我们才把它们载入史册。历史原本就不可能是主观的猜测,而必须有历史事实作为“原本”,否则就不能叫“历史”,只能叫“神话”“传说”“戏说”等。但随着19世纪新史学理论运动的出现,随着人类自身主体性的觉醒,这种对历史的素朴实在论理解便瓦解了,怀疑史学开始出现。如果非要找出这种瓦解历史的素朴实在论理解源头的话,克罗齐可以算作一个。在克罗齐看来,“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实。因此这种过去的事实只要和现在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它就不是针对过去的兴趣而是针对一种现在的兴趣的”〔4〕。克氏的口号就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很显然,在克氏看来,历史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它要灌输当代人的“兴趣”和“爱好”,一切时代的人都是在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导下去“写作历史”的,因此历史不免会有一定的主观性。

这原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理解,一切时代的人在为过去的时代“修史”时,在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都难免会受到自己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影响,但这并不影响历史的客观性。历史客观性本身不能用素朴实在论来解释,只是人们把克氏的这一思想放大化,就走向了主观历史论。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从这场史学运动中生发出来的,是它的“意外之物”。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是“嫁接”于历史主观主义之上的,它决然地否定历史的客观性,任意歪解过去的历史,不断地解构人类对过去的认知,从而要否定过去,使过去的历史虚无化。

当然,这场19世纪的史学运动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并非无缘无故,它和那个时代人们反思素朴实在论以及现代主义的兴起密不可分。过去的历史观秉承一种素朴实在论立场,也是一种实证主义,它认为历史就是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的一种真实资料的汇编,历史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在历史面前,要祛除自己的价值观念,历史学家有责任完全客观地去记载这种历史。以“捍卫历史的真实性”为使命的历史学家理查德·艾文斯的观点,可以算作这种立场的当代回音,他说:“一个历史事实是一个在历史中发生的,并且可以通过历史留下来的痕迹去加以证实的事实。不论史学家有没有作出这种证实的行为,和历史事实的实在性是没有关系的——它完全是独立于历史学家之外而存在的。”〔5〕当然,这种实证主义历史观和实在论有其重要意义,但是这和人们对历史价值的理解有着显著的差距,尤其是对于19世纪的人们来说更是如此。人们进行历史研究,创建历史学科,不仅仅是要保存历史资料,更是为了“照亮未来”,培根的“读史可以使人明智”的说法即体现出这种思想。只是过去事实资料堆积的“历史”是无法满足人们这一需要的,必须对历史进行总结,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方可如此。19世纪是人的解放的世纪,在当时的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刚刚结束它们的历史使命,在等待着“黄金果”的丰收,也即人类“政治革命”的到来,这场革命要终结“黑暗”的传统和过去,开辟“光明”的现代和未来。伴随着“现代时代”到来的是现代主义,同时还有后现代主义,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现代主义的出世却带来了它的孪生兄弟后现代主义的降临,可以说后现代主义就是现代主义本身带来的。伴随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到来的,就是要求人们同“神圣世界”的分离,回归世俗世界。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6〕,就是要废除最高价值,给这个世界进行“祛魅”。而最高价值的自我废除,这个世界的“祛魅”就意味着虚无主义的到来,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7〕。这种虚无主义进入社会历史观领域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它要摧毁基督教的历史观。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看来,历史的发展有着终极的目标,那就是上帝的救赎,人类重新回到自己的“伊甸园”,历史发展本身有着客观的程序,程序是上帝设计的,我们只需要一步步走下去,终会实现历史的目标。历史虚无主义发现了基督教历史观所悬设的这一终极目标具有虚假性,从而展开了对基督教历史观的解构,历史在它们看来就是“一地鸡毛”,没有自己的目标,也毫无规律性。

当然,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不支持实证主义和素朴实在论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把历史的研究变成了一种科学,一种历史科学。在唯物史观看来,历史既不是客观的资料堆积、纯粹客观的历史事件的叠加,也不是虚无,社会历史有其物质性、规律性、逻辑性,历史的客观性就体现在它的物质性、规律性、逻辑性上,而不是素朴实在上。首先是历史的物质性。历史不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至少主要不是精神性的东西。人类的历史不是像黑格尔历史哲学所描述的那样为一种绝对精神的自我演化史,它具有物质性。其次是历史的规律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这一点是唯物史观和各种唯心史观争论的重要焦点。历史虚无主义当然要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否认历史的规律性,否则就不能虚无历史和过去,就不能把历史主观化。列宁就曾经对唯心史观的这一点进行过批判,他认为:“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8〕列宁的这段话说明了三点:一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主要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具有规律性,三是这种社会关系发展的规律性根源在于人类物质生产发展的规律性。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具有规律性,那就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由低级向高级跃迁。从原始社会我们祖先使用各种石器,到今天我们使用各种机械动力、电气动力及智能产品,中间经过了多次的变革和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变革和提升,人类的社会关系也不断地由不自由走向自由、由不合理走向合理、由束缚走向解放。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走向自由、实现自我解放的历史。最后是历史的逻辑性。历史的逻辑性也叫历史的理性,历史的就是过去的,不是当下的东西。过去的东西不会自己向人们敞开自身,它需要借助逻辑或者理性来讲述自己。没有逻辑,历史就是一堆堆的材料,就是一个个人物和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事件,这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能叫“历史”,也不能“使人明智”,它们要真正变为“历史”,还必须把逻辑注入其中,实现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二、唯物史观科学地解答了人类历史之谜,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对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历史是客观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历史的发展有规律可循,这也是唯物史观成为科学的基础,因为唯物史观第一次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这种规律性。既然历史虚无主义奠基在唯心史观之上,它也必然要抹杀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如果它承认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它就不能采取主观的方式来解读历史,把历史看作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从而也不能虚无过去和历史。因此,要彻底驳倒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唯物史观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

按照传统的理解,唯心史观一般分为两个类型,其一是唯意志论。唯意志论把某些英雄人物、帝王将相等的意志看作历史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力量,历史的发展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他们的意志发生改变,历史也会改变自己的运行轨迹。并且,在唯意志论看来,这些英雄人物和帝王将相的意志是主观的,甚至可能是不可捉摸的,可能会因为喜欢某个女人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意志,也可能会因为一顿早餐吃得不美而临时起意发起一场战争。其二是宿命论。宿命论主张用天命、绝对精神来解释历史,认为是这些东西在创造人类的社会历史,而它们是神秘的,是我们人类所无法把握的,对我们人类来说,我们只能听命于天命和绝对精神的安排,我们无法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当然,历史的发展也无规律可循,即使天命和绝对精神有它们自己的“计划”,由于“天机不可泄露”,我们也无从知晓,也相当于无。

而唯物史观把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变成了一种科学,摆脱了以往历史观的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成分,把对历史的认识奠基在科学的唯物主义之上。唯物史观之所以是一种科学,就在于它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秘密”,解答了“人类历史之谜”,把唯心主义赶出了社会历史领域。“人类历史之谜”的答案,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规律可循。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性进行了完整的叙述,那就是:“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9〕

马克思的这段话除了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即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外,还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两大规律。其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或生产关系的状况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其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或上层建筑的状况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种矛盾运动具体来讲就是生产关系的状况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生产力中生产工具的状况对生产关系的性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考察我们就可以发现:原始的生产工具,如石刀、石斧、石镰等,带来的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以我们把原始社会又叫做人类的“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随着青铜器被人们制造出来,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又叫做人类的“青铜时代”;随着炼铁铸造业的出现,铁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人类社会开始迈进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又叫做人类的“黑铁时代”;而最终近代的蒸汽动力的出现和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时代就来临了,这是一个“蒸汽动力”时代。人类社会历史的这种演变状况不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而是一般的、普遍的情形,有它的内在规律性。

其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这种矛盾运动具体来讲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并对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其实,这一规律和前一历史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前一规律的“终点”就是这一规律的“起点”,因为“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0〕115-116。当经济基础也就是根本的生产关系发生改变时,旧有的上层建筑就很难再存在下去了,它要按照经济基础的要求进行变革。我们以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为例,当蒸汽动力被人们发现并广泛应用后,机器大工业生产就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了整个社会的大部分生产资料,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时候封建国王和封建贵族的统治就要结束了,资产阶级要求在政治上也占主导地位,要求按照自己的经济利益建构起自己的社会意识形式、政治制度、政治组织和机构,也即完整的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两大规律。掌握了这两大规律,我们就可以科学地看待社会历史现象,拨开人类社会历史的重重迷雾,对社会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科学评价,并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下的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规律性上,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其与历史决定论的关系问题。一提到历史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人们往往会为其打上“历史决定论”的烙印。其实,唯物史观的历史规律论和历史决定论有一定联系,但又有区别。“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决定论者,但它是辩证决定论,因为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必然性与偶然性、规律与人的活动相关联中考察历史决定论问题”〔11〕,也即唯物史观既承认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也坚持人的历史选择性,人在历史规律面前不是被动的,他的目的和意志都对历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恩格斯曾经借助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特性对历史的规律性和人的选择性的辩证关系进行过说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朝前的,但人们的意志可以组成合力,使四边形的对角线发生变形,向上或者向下弯曲,也即改变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状况,但历史向前发展的指向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一种合力的结果,但这种历史合力又受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所决定和影响〔12〕592-593。

三、唯物史观申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的创造过程中,英雄人物和普通个人都有着独立的作用,他们的意志形成了历史的合力

历史虚无主义在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基础上,开始对历史进行肆意解构和否定,其中一个惯用手法就是通过放大某个历史人物的缺点或者错误,从而否定整个历史和历史事件。比如,有些人通过放大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所犯下的一些错误,从而否定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而否定整个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这显然是没有正确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在唯物史观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0〕140。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由于在社会历史观领域一直是唯心史观占主导地位,在社会创造者问题上,就是英雄史观一统天下。在唯心史观看来,正是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没有英雄人物,人类的社会历史就是灰色的,正是英雄人物使千万年的人类历史生色,英雄人物就是照耀人间的星辰。而人民群众都是供英雄人物使用的材料,是他们创造历史的工具。一部人类历史就是英雄人物改天换地的活动事迹的记载,“实质上也就是在世界上活动的伟人的历史”〔13〕。

而唯物史观的创建,第一次申明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的创造作用,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真正对人类社会历史产生影响并为历史注入人的选择性、人的意志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英雄背后的人民群众,即广大的普通人。虽然拿破仑被黑格尔视为“马背上的时代精神”、“绝对精神的执行人”,但是,那并不是因为拿破仑很强大,而是因为他的士兵很强大,也是因为当时的法国民众对拿破仑很支持。

如此一来,我们考察历史,考察历史的规律,就不能把全部的注意力,甚至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英雄人物的身上,而应该放在那个时代最大多数的那部分人即人民群众的身上。是他们在创造历史,用行动在“书写”人类的历史。历史不会因为我们对某个英雄人物的看法的改变而改变,历史规律是人民群众谱写的,即使否定英雄人物的某些过去,甚至否定整个英雄人物本身,也不等于可以否定历史和人类过去的实践。

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敢于名目张胆地通过否定某些英雄人物的过去来否定历史,来否定整个中华民族的革命史、奋斗史、解放史,也和我们过去对个人地位的认识出现偏差有关。某些人及某些理论过去过于强调英雄人物的作用、夸大英雄人物的地位,而对普通的个人往往视而不见,重视不够。如某些高校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材就是如此,在介绍“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只介绍了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根本就没有提到普通的个人在社会历史中有什么作用〔10〕144-147,好像普通个人根本就不存在,也没有什么作用一样。这样就逐渐滑向了英雄史观,历史就失去了客观性,“文革”期间“个人崇拜”的出现就与此不无关系。

不可否认,杰出的历史人物确实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不然他们也不会被称为杰出人物。但唯物史观在肯定作用的同时并不否定普通个人的作用,相反,对其作用同样给予了肯定和重视。恩格斯在谈到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性作用时就指出,普通个人的意志绝不等于零,“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12〕593。在考察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的创造性作用时,我们决不能只看到人民群众作为一个整体和少数的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普通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否则,我们就无法避免历史虚无主义的“侵入”。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有其独立人格,都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

一般来说,普通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三种:其一,普通个人直接参与了社会历史的创造,他们是人类历史洪流中的涓涓细流,没有他们的不断汇入,人类历史的洪流就不能形成,更不会那么丰富多彩和雄伟壮观。其二,普通个人是英雄人物成长的“母体”,真正的杰出人物都是从普通个人中成长而来的,也是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个人支撑起来的,没有千万个普通个人的共同实践和协作,杰出人物就不会出现。其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普通个人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会更大,甚至会产生超常性影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一大批普通人成为了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等。

总之,历史虚无主义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真正掌握唯物史观,学会正确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完全可以看透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有关伎俩,从而有力批驳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解答了困惑人类长久以来的“历史之谜”,“拨开”了覆盖在人类社会历史之上的“迷雾”,“摘掉”了它那“神秘的面纱”,我们第一次有了看待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立场和科学方法,它就是我们批判和终结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武器,一切马克思主义者都应该正确掌握和运用好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63.

〔2〕李艳艳.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5(7):35-38.

〔3〕刘雄伟.论唯物史观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内在超越〔J〕.社会主义研究,2015(5):31-37.

〔4〕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

〔5〕理查德·艾文斯.捍卫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7〕尼采.权力意志: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99.

〔8〕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10〕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1〕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J〕.中国社会科学,2011(2):42-52.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

责任编辑周荣

〔作者简介〕陈海龙(1970-),男,河南社旗人,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学研究。程慕青(1986-),女,河南商丘人,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收稿日期〕2015-12-21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6)01-0003-05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大国国民需要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