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玲(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34)
统一战线工作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艳玲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134)
〔摘要〕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仍然对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以充分的政治协商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以有序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自身独特的协调优势形成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统一战线;政治协商;民主决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改革开放时期依然是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和协调性等特征,它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充分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和决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集体决策离不开决策咨询与民主协商,政治协商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决策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在决策咨询环节和民主协商环节发挥作用。政治协商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之一,而作为统一战线重要组织机构的人民政协也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2〕2007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协商形成了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3〕这两种基本的政治协商方式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协商领域的广泛性,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4〕。将政治协商作为中国共产党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充分彰显了政治协商在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决策中的积极作用。正如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言: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商,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
统一战线担负着提高政治协商质量的责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内的民主精神,协调各方关系,汇聚各方力量,服务大局,使各种政治力量在解决国家重大问题时起到应有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党的科学执政能力;加强统一战线内八大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对中国共产党民主监督的力度,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能力;增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使民主执政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并对中国共产党的集体决策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据统计,“仅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党外人士协商会、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57次,就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充分听取党外人士意见,有力地促进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和出席的达11次”〔5〕。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完善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知情和反馈机制,增加讨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协商对凝聚共识、优化决策起到作用。由此可见,统一战线对推进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贡献之一就在于它能优化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决策。将中国共产党的集体决策与协商民主相结合,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决策的独特优势。要想促进党的民主决策能力的提高,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的角度来看,必须做好以下工作: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运行载体,要重视人民政协的工作;要开展广泛有效的政治协商,规范协商形式和协商程序。
统一战线集合了政治参与的各界代表人士,其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提高统一战线成员的有序政治参与能力。现阶段,各民主党派成员大都知识层次较高、代表性较广、有着较高的政治责任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反过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又对统一战线成员的参政能力和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者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
近年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起到辅助推动作用,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和广泛性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的发挥,可以改进中国共产党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拓宽中国共产党的决策视野,避免出现因信息沟通不畅而出现的决策失误。为此,2015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提出,要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及其他方面的协商”〔6〕,以自身的有序政治参与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决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知识分子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社会新阶层,也是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表达不同的利益诉求,可以达到优化决策和实现利益整合的目的。同时,这也是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一种有效实现方式。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形成全员参与的政治格局,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中,社会所有成员既是被治理者,又是治理者”〔7〕。知识分子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国家治理的一员,在社会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动其政治参与积极性,有利于扩大议政意见的来源和渠道,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民主。另一方面,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驱动下,调动知识分子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扩大统一战线的覆盖面,有利于调动各方面人士的民主积极性,反映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民主诉求,在统一战线求同存异的工作原则下,使党和政府的重大决定建立在充分了解信息资源最大化的基础之上,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也兼顾少数人的合理意见,进而实现了解信息的公平化,达成公共政治认同,形成政治稳定的局面。可以说,这种广泛的政治参与,对于推动社会公民对政策的认同感、忠诚感,更好地落实国家政策方针意义重大。
由上述可见,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有助于提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民主参与的积极性,使社会各阶层人士都能充分地表达自身诉求,并通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传递诉求,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党的决策协商,对于集中最大力量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有益处。在此背景下,要提高统一战线成员的有序政治参与能力,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同时还要加强立法建设,使政治参与日益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要加强统一战线成员自身的能力建设,积极吸纳精英人士加入其中,加强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增强合作意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最后,中国共产党和统一战线成员要互相监督,在相互合作中提高统一战线成员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力,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一般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由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五大体系所构成的,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不同领域各种诉求的科学协调和利益整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是一个包括了社会上各种力量的政治联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分化、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的现阶段,以大团结和大联合为主题的统一战线在社会治理和协调各种关系中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大力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尽可能多地满足人们的愿望,有利于在国家治理中进一步扩大共识,形成促进国家发展的强大合力。因此,在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应通过优化协调和利益整合,将各阶层、各党派、各团队、各民族、各宗教等人士纳入我国政治体系之中,在共同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促进各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间的和谐相处。
首先,要协调好中国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间的关系。八大民主党派一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作党和参政党。在2013年年初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民主党派定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首次将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这是新时期对民主党派作出的新定位,有利于调动各民主党派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密切合作关系。
其次,要协调好社会各阶层间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我国的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就要求统一战线要发挥求同存异、协调利益关系的作用,充分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以巩固发展的群众基础。在统一战线中,要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对复杂的社会阶层加以正确引领,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
再次,要协调好各民族间的关系。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各个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因此,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应从尊重各民族文化风俗和发展特色、着眼于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出发,构筑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推动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应在坚持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加强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最后,要协调好各宗教间关系。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信仰互有差异,应在坚持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发挥好统一战线的功能,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保障信教群众的权益,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此外,加强统一战线,还要最大限度地团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构建和谐的海内外同胞关系,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和技术资源,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增添力量,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3(22):3-18.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EB/OL〕.(2005-02-18).http://cpc. people.com.cn/GB/64162/71380/102565/182142/10993406. 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政党制度〔N〕.人民日报,2007-11-16(15).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5〕中共中央统战部.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解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5:106.
〔6〕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5-09-23(5).
〔7〕齐卫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统一战线影响研究〔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7-15.
责任编辑冯耀明
〔作者简介〕高艳玲(1992原),女,湖北枝江人,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5JD710009)。
〔收稿日期〕2016-0员-园4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6)01-0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