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宏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研究
◆吴 宏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其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风险抵抗能力等方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但是,由于观念传统、教育方式单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现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实践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日渐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直接影响该方面实践教育的顺利实施。基于此,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存在问题的进行研究,并针对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向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以完成高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所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围绕着大学生就业,开展职业理想、目标及定向等多方面内容的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最终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由于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等原因,该方面工作存在盲目、混乱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少完善的教学计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发展过程,伴随着人们一生。其不仅仅关注就业一方面,更多的是个人在岗位中个人价值的实现。然而我国多数高校针对该方面教育并不重视,缺乏完善的教学计划,难以为教育顺利开展提供依据,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下的就业政策宣传、信息提供等方面,严重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良好发展。
第二,师资综合素质低、经验匮乏。不同于其他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对师资具有特殊性要求,主要是因为学生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需要专门教师给予针对性指导,才能够真正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但事实上,高校并不具备稳定性、专业性师资队伍。相关调查表明,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普遍来自临时、非专业人员,且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难以胜任艰巨的就业指导工作。
第三,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上文提到缺少教学计划与强大的师资队伍,导致很多高校就业指导采取“临时抱佛脚”方式,指导效果并不明显。针对某高校的调查显示,65%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工作没有任何规划和想法;30%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到位;仅有5%的学生拥有明确的规划。由此可见,高校就业指导尚未全面覆盖到全体大学生,与其课程设置初衷背道而驰。
1.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构建实践教育氛围。高校应针对在校生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就业指导教学计划,为该门课程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践性特点,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要突破传统纯理论教学,摒弃固步自封的教学模式,积极采取主题讨论、情境模拟等多样化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如针对主体讨论而言,教师可以结合专业设置相关主题,并将任务布置给学生,由小组代表访问专业带头人,形成访谈记录,并在课堂上开展一系列讨论,深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
2.加强师资遴选与培训,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高校应加强师资遴选与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如采取培训、研讨会等形式,为教师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创建平台。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参加GCDF资格考试,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最为关键的是,高校应与相关单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深入到企业中,真实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将其渗透至教学当中,提高该门课程教学针对性、实用性,同时提高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3.积极举办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指导效果。举办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代入感,更好地培养学生人际协调、自我营销等综合能力,为日后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举办设计大赛,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所学专业及人才市场发展对人才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方案,为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大赛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求胜欲,继而全身心投入其中,以设计出最佳方案,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就业观。或者开展训练营活动,如2012年,北京大学开展的职业规划训练营活动,让学生接受真正的职业教育。
4.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增强就业规划实战性。高校应凭借自身人才优势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目标,并为本校就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寻求更为广阔的平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不仅仅面对毕业生,应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开展,给予学生足够的接受时间,促使其能够面对就业时呈现出最好的自己。还可以参与企业实习、社区服务等活动,促使学生能够体验社会中不同的职业和工种,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未来职场严峻的挑战。
根据上文所述,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摇篮,有责任和义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别是实践教育。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应切实认识到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并着手于眼下,结合师资、相关配套设施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完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正确就业观念及适应能力,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了解和掌握当前及未来就业形势及趋势,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发展输送更多人才。
[1]张洪田,张慧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5):82-84.
[2]汪晓芳,张春琴,蔡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64-67.
[3]陈海娟,周祥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模块化及其操作构想[J].思想理论教育,2011,(03):75-79.
[4]王莎佳,钱文彬.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教育与职业,2011,(08):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