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途径研究

2016-02-17 00:01◆董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董 毳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途径研究

◆董 毳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等教育阶段是年轻人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基本上脱离家庭和父母的庇佑,开始真正地独立学习和生活,逐步走向社会。与此同时,高校学生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如独立生活、学习、谈恋爱交友、找工作赚钱等,这些问题若是不能顺利处理,就会产生对应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得不到合理释放,就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需要找到对策,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 对策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各类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总规模达到了一个很大的规模。虽然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未来发展有着极大好处,然而因为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因素,一些高校学生却因为心理问题严重,无法完成学业,或者走向极端,造成悲剧,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他们人生路上的一道阴影。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客观存在

高校学生中,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和比例都不少,很多都是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真正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学生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若是遇到不良的刺激或者某个坏趋势的契机,就容易转化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引起一些人生的意外悲剧。每年大学生犯罪和自杀的案例,就是很好的证明。

(2)高校已经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始做出积极应对

不过值得欣喜的现象就是,我国高校已经开始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做出对应的努力了。不管是加强高校老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培训,还是设置学生心理辅导室,都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的积极回应。

2.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价值观思潮冲击很大,加上社会现实跟高校学生心中曾经想象的社会不一样,因此很容易对高校学生造成心理打击。尤其是在社会现实中碰壁之后,更容易产生沮丧、失落、甚至极端情绪,若是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很容易演化成为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在教育产业化的浪潮下,大学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了,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和冲击下,一些社会的丑恶现象在高校中也会存在,对高校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设置以及心理教师配备又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和现实要求,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自然要大很多。

(3)家庭因素

目前,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加上我国家长容易溺爱孩子的习惯,使得这些孩子从小就像成长在温室中的花朵,心理素质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遇到问题,就容易产生逃避或者极端心理。久而久之,心理健康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此外,一些家庭本身不和谐,不稳定,如父母离婚等,也会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

(4)个人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特质大致基本上开始稳定,有些人性格偏内向,不善交流和沟通,或者因为某些心结而不愿意敞开心扉。加上各种生活带来的烦恼和焦虑,使得整个人的心态都会出现问题,当这种心态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量变引起质变,最终成为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矫正与促进的具体途径

既然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客观存在,则不应该回避这个现实问题,尤其是作为高校管理层,应该主动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加大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配置,开设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课

由于过去对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我国高校在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方面的配备相对较少,这方面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随着对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各大高校都在逐步增加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配置。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招聘方式引进专业心理学方面的教师或者专家,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但是见效快,效果好,因为招聘引进的都是已经成名或者有着丰富经验的心理学方面的教师;二是高校自己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培养属于自己的心理辅导教师,这种方式需要的时间较长,成本也稍低一些,但优势是教师较为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专业化程度不太够。

有了专业的心理学教师配备之后,自然要开设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这也就使得他们之间的一些人,会出现相同或者相似的心理问题。虽说一个个去面谈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太耗成本和时间,因此,在学校的组织下,以专业心理教师为主要力量,开设一些针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课程,如谈恋爱、交友、就业、家境、学业方面的心理学课程,供学生选修。这样,一些恰好有这方面心理问题的学生,但是症状较轻的,或许听过课之后,就可以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自我解决了。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辅导课程,在预防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效果更加明显一些,一些有这方面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说不定在修完这些课程之后,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更强,从而避免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QQ、论坛、微信、股吧等成为年轻人喜欢的交流方式,心理辅导老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互联网工具,建立网络心理辅导工作室,这样的话,可以避免一些学生由于害怕尴尬而不敢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问题,获得更真实的情况,从而采取的心理矫正措施更有效。

2.加强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立体互动沟通

任何一名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不是某种单一因素导致的,因此,不管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还是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都需要多方面积极因素的配合,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的良性氛围,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战胜心理问题。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沟通不到位产生的,有时候误会或者误解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会恶化成为一个个难以化解的心结,这些心结在心底埋藏的时间久了之后,遇到某种刺激或者不良诱导因素契机,就容易演变成一种心理健康问题。

在预防或矫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应该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学校、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苗头或者症状,就多方面加强关注,若是确实是出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那就一定要学校、家长和教师之间多配合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以在学习学业政策方面给予帮助,家长可以给予一种亲情的关怀,教师可以给予一种亦师亦友的关心,有了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帮助和关心,心理健康问题固然不一定就可以很快顺利解决,但是至少可以有效缓和,在方法正确的情况下,还能够逐步化解。

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生活,校园文化的学校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至亲之人,亲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这点不可忽视。至于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导师之一,有很多都能跟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这三股力量能够凝聚起来,形成一股有效合力因素的话,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能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

3.对学生多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

如果说在高中时代,因为高考升学因素的影响,想要顺利推进多元化激励性评价制度有些难度,那么在大学时代,则这个阻碍因素的影响已经很低了。进入大学之后,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的雏形,或许还需要重视文化课成绩,但是只需要基本合格,不影响毕业的话,就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太多实际的影响,反而是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对学生在大学里的生活以及以后的就业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就是因为遭遇负面的评价过多或者过重,从而产生压抑甚至反叛的心理,最终酿成心理问题悲剧。

一个人若是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环境中,自然心情更好,也更容易感知到真善美,反之则容易产生阴暗心理,最终形成心理问题。因此,不管是高校,还是教师,在评价大学生的时候,就尽量采取一个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体系,多发现大学生身上的优点,至于缺点的话,只要不是严重到影响别人的话,稍作提醒即可,没必要大张旗鼓进行批评。比如,某个学生在文艺方面天赋很强,就不妨多给他这方面的展示机会,并且对其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和肯定。这样,其心态就会变得积极上进,从而能有效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再如,某个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一般,能力也一般,但是为人踏实善良,经常帮助别人,偶尔还见义勇为,这样的人,也需要得到肯定和奖赏,这样才能让他感受人生的价值。

4.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非常重要,这点在国外的认识更加深刻,这就是为什么国外大学中,体育运动普及程度如此之高,一些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会优先考虑体育能力强的学生的原因。相对而言,我国高校在利用体育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体育运动具有强烈的竞技性,一番激烈紧张的运动之后,整个人的身心都容易放松下来,经常保持这种运动,人的心态会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这都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此外,体育运动既强调公平竞争对抗,又要求合作协调,既肯定个人的汗水与付出,也要求有团队的荣誉感。这些因素,都是非常积极的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其心态更加阳光进取,人际关系处理也相对和谐,其情绪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要好一些。

高校要充分意识和利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多方面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养成积极的心理情感。有了这种积极的心理情感,就自然能够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

三、结语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因为在未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会更多,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几乎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孩子在大学学习生活时的问题。目前来看,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但是严重程度的比例还不是很高,然而若是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很容易衍生出一些恶性后果。高校则应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考虑,认真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多个角度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让学生能够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心理状况,为其顺利成人和成才奠定身心健康基础。然而,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1]唐健.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05,(03).

[2]张文静,田雨普.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价值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04).

[3]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05).

[4]廖兰莹.改善学习倦怠之行动研究[J].文教资料,2007,(09).

[5]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06).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心理小测试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