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网络舆情更是因为内容的复杂性,主体及信息生产的特殊性,形成过程中的的突发性等特点,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关键词】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人们对于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持的态度、信念、意见和情绪等主客观情感总和。它最主要的表达形式有:BBS、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等。如今,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再加上校园信息化的逐步形成,网络舆情已成为各高校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沟通、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和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然而大学生仍处于心理的成长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高校网络中的网络舆论可以对大学生乃至社会的稳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利用新媒体对高校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1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大学生以及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包含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的、自己关心的公共事务所持有的相关情绪、态度、意见和意愿相交错的总和。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具有对社会现象和问题反应高度敏感,再加上知识层次高和信息来源途径多等特点,极易接受新思想,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很难客观分析,会极易产生非理性行为,引发网络舆情。
2 高校网络舆情的分类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高校网络舆情也越来越受到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高校网络舆情有着面广、信息量大、影响力深远、传播迅疾等显著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无不在要求相关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管理人员能够对网络舆情信息采取合理的分类。
2.1 思想反映类
现阶段,社会上各类热点问题,毫无疑问的都会引起高校师生的普遍关注,师生群体会就自己的经历而产生出各种的思想反映和倾向性想法。而将各个层次的师生的思想反映和倾向性看法的行为,就是思想反映类舆情信息。
2.2 问题倾向类
这一类信息主要指的是值得注意的学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师生思想倾向。它分为三个方面:
(1)学校的思想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及即将面临的困难。
(2)师生在校内外重发生的大事件、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上存在的困惑和疑虑,比如师生因为某些公共事、务政策措施等而产生的情绪、意见、态度及要求。
(3)某些意识形态领域有可能会影响到学校和社会稳定发展的端倪性、倾向性的问题。
2.3 工作动态类
这个主要指的是学校思想宣传工作的动态方面。主要有以下内容:
(1)学校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探索出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
(2)高校各部门开展的各项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
2.4 对策建议类
主要指的是针对普遍具有影响力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这类信息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1)以思想宣传工作为中心的师生应该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的较为完善的思想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
(2)师生对其关注的问题和事件所提出的建议。
(3)相关的师生群体针对某一具体事项或所关注的问题发表的意见和建议。
3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群体思想状况的“晴雨表”,是大学生思想动向的方向标。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但如今,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越来越大,由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新媒体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3.1 高校网络舆情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3.1.1 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有利于消除现实中人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使人可以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从网络舆情的内容看,高校网络舆情囊括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所反映内容也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是真实校园生活的写照。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舆情是高校学生思想的“天气预报”。通过舆情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了解更多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直接深入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现实需求。也可以对大学生充分进行主旋律思想的宣传教育,进行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引导,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可以说,新媒体正在构筑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有效、全新平台。
3.1.2 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渗透性和影响力
网络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更加开放和立体,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不再局限于时间和地点,有效扩大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3.2 高校网络舆情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3.2.1 给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难度
首先,传统的正面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被新媒体淹没于其中,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点击量较大的信息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其次,高校网络舆情的多元化加大了舆论导向的难度,一些落后的、腐朽的、不和谐的思想和文化,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加大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也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
3.2.2 影响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价值取向
高校不再是象牙塔,随着学校园的社会化,高校学生关注的焦点不仅限于校内的事件,还有社会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道德各个方面,校内外的各种不同舆论表达也随处可见。但是大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特殊时期,社会经验缺乏,对错误思想的辨别力、抵抗力不够强。使得自我情绪和意见表达也还不能达到理性客观,有从众心理,会被人利用。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2.3 导致人际关系的淡化和冷漠
随着高校网络舆情的迅速发展,部分大学生回避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而乐于利用新媒体,并且他们的交往面通常都比较窄,多仅限于年龄相仿的人,长期采取这种交往方式减少了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接触交流的机会,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的淡化和冷漠。
4 对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思考
舆情工作管理不同于新闻策划,在网络舆论场上,议程设置的主导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虽然说,必要时我们仍然需要或者说也唯有通过行政命令式的决策行动才能达到管理目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校的舆情管理工作还是应该更多地倾向柔性方式。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4.1 构建开放的沟通和表达的校园环境和利益诉求渠道
在这信息化的时代,高校管理者对于新生事物,即网络舆情管理的认识是参差不齐的,然而,由于行政体制的考核要求,高校管理者特别容易把自己定位成警察、消防员这种角色,一旦发现了问题便围追堵截,用强硬的手段将事态的影响最小化,私了化。可是这种行为恰恰导致了管理者无法真正解决网络舆情管理问题的根源。信息自由流动和开放透明是教育和引导必须保持的前提和环境。现阶段中国“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是互联网,它发挥着各种社会情绪宣泄“窗口”的作用,所以,保持互联网这种合理、适度的多元性,有利于维持高校环境的和谐和稳定,高校也不应以限制和封杀无法作为常态的管理和教育方式。对于高校群体,高校管理者必须学会倾听,回应甚至道歉、学会引导议题、转移议题,确保有价值的话语主导权,构建和保持畅通的表达诉求的渠道,使信息畅通地上传下达,这是粉碎谣言的最好方式。
4.2 建立“管理体系”,完善网络舆情的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方面混乱,没有讲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深入脑海,没有任何网络舆情的保障机制。即使有,也最多就是多部门管理,可是这导致了缺乏合作,分工不明,出了问题没人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所以高校要尽快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规范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通过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网络舆情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提升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并使各部门保持密切飞联系和沟通,从而保障网络舆情管理的日常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4.3 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实现知识德育与网络德育的统一
随着90后这样一代成长于网络时代,敢于表达又充满探索心的年轻人迈入他们的大学人生,传统的教育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纯粹的网上教育也无法达到高校管理者预期的效果,所以这就激发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产生。对此就要求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全面把握加强和改进高校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不断完善高校的课程体系,切实改进高校德育的方式和方法,大力推进高校课程体系的科学建设。
4.4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教育新氛围
高校网络舆情对于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校园文化教育的被吸收程度已被网络舆情的影响力远远超越。要想打造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高校应有机的将网络舆情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之中,开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文化教育和主题活动,将网络舆情与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结合形成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新氛围。
4.5 建设舆情工作队伍,校园网络诉讼渠道畅通
在网络舆情形成过程中,大学生往往都是有意见要表达,有问题要反映。相比传统的提意见、写检举信而言,参与者们更愿意团结起来选择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大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共性或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所以,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格,把他们作为有思想、有想法,有独立人格的平等个体来看待。要鼓励他们表达心声,倾听他们各自的利益诉求。并且建立一支由专业工作人员及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成的网络舆情志愿者队伍,对相关网络舆情进行时时的检测、收集、整理、过滤和报告,让高校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形成齐抓共管、及时应对、人人有责、防患未然的良好局面。
4.6 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打造文化型的教育人才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高校网络舆情呼吁出了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而教师的文化素养则决定着文化型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构建的质量和成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体是党政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因此,高校必须要不断提升这部分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积极打造文化型的教育人才,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疏导,提升学术道德,广泛汲取人文以及社科类知识的养料,提升自身对于文化的解读、感知以及驾驭能力,将对新媒体的掌控作为增强教育魅力的重要武器,使自身的教育能力与文化内涵实现完美的统一,使学生能够追求崇高的信仰,崇尚科学,塑造健康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晔.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8-19.
[2]朱孔军,董零,戴怡平.研究生舆情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研究生德育,2012,4(04):77-79.
[3]叶磊.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J].高教研究,2012(10):20-21.
[4]钟科.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及引导[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6-32.
作者简介
李祥(1982-)男,江苏省盐城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