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的主旋律:合作探究

2016-02-16 15:06:05付钰垒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交流探究实验

◆付钰垒

(青岛第三十四中学)

初中物理教学的主旋律:合作探究

◆付钰垒

(青岛第三十四中学)

新课程改革使初中物理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这是初中物理教师结合新课改的最佳选择。积极构建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师的教学灵感不时迸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师生、生生互动的局面会全面展开,教学质量将不断攀升。

初中物理 合作探究 问题 策略

合作探究是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和学,并相对独立的从事学习活动的过程,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健全体格为核心。在教学活动中,由学生根据情景发现问题,并根据探索和研究来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正确的实施合作学习可以作为一种具有良好成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认识,彼此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学习,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形成团体意识,将自身与团体进行互溶,小组个体之间进行相互学习,激发学生热情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

一、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而采用“课堂活动小组”的方式进行训练。一旦丢弃了这些原则,合作性学习就变成了空架框,不能给学生带来任何益处,反而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在对许多课堂公开课进行观察和与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后发现“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充斥课堂。主要表现如下:随意分配小组成员;任务分配不合理;没有明确的规则;评价欠缺。

二、教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对小组成员进行科学的分配。能够对小组进行合理分配是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当教师初次与学生接触时,由于缺乏了解,不能达到科学的分组。

2.制定明确任务要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指引合作学习的灯塔。至于选择课题的内容,本人认为应该具有以下三点:开放性、探究性、挑战性。

3.明确在讨论中应该注意的规则。如我们在“欧姆定律”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对实验过程进行设计。在此期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方案,不一定每一条思路都清晰,但是很有可能有自己的闪光点,对于其他人具有启迪作用。

4.给予科学客观的评价。教师对于小组学生的评价,应该具有指导性、鼓励性、全面性。

三、合作探究的兴趣激发

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因此,物理教学要重视课堂导入设计。教学中可根据所授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设既带疑问又引人入胜的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的源泉隐藏在深处,需要费力才能找到它、掘出它”。作为教师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在传授知识时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问题、多方法解决问题,掘出隐藏在深处的谜团,形成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平面镜成像》的这节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以“捞月亮”设疑,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最终产生了寻根究底强烈愿望,顺利地把学生引入探求领域。

四、合作探究的教学设计

1.个体自学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好自学提纲,明确自学要求,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性自学。该环节中,教师要对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再编制,使教材内容变薄,并将教材上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简化,同时将精简后的教材内容设置成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探究。

2.小组讨论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相关内容、概念、规律进行辨析,对自学提纲中设置的问题进行初探。对小组内已解决和未解决的自学思考题分类标出,以备全班交流。教师在这个环节里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并有意识地参与学习小组的活动,及时了解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倾听和交流中探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磕绊之处,以便在全班交流后的精讲点拨时能一语中的。

3.全班交流

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的求知欲达到高潮之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交流探究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的交流发言进行恰到好处的点评。学生交流之后,应组织学生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提炼和画龙点睛的小结,并达成一致意见,对于重点关键处,进行规范得体的板书。

五、合作探究的应用升华

1.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生在个性、心理、学习基础方面差异较大,有些学生不愿意表现自己。让这些学生动起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合作学习。如提出问题后,先让小组同学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讨论后再回答,并尽量创造条件让不愿表现的同学回答,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展示自我的信心,保持积极态与持久的动力。

2.把握课堂教学的平衡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物理探究实验要把控节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兼顾不同层次学生,是探究实验教学难点。教学中要找准平衡点。具体实验时可将学生按座位分成2人一小组,4人一大组,到实验室上课可稍作调整。每个大组选一个组长。这样有利于学生课上课下磨合、切磋。

开始,每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弄明白用什么器材,怎样做,观察什么现象,做完后相互交流结果。如果同组同学结果不同或有什么问题,互相讲解演示,直到得出统一答案。比如,学生用钢尺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每个学生先看钢尺振动快慢,听钢尺振动频率,然后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经过四个人反复切磋演示,95%的组能得出统一答案。

对于实验做得快,有能力的学生,除了完成教师规定任务外,还要用实验桌上的其他器材,自己设计有关实验,到讲台讲解。如上面“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优秀生可用绷紧的皮筋设计一个实验,给大家演示现象,讲解他们得出的结论。

经过一段时间引导,学生实验能力有所提高后,教师就可以放开一些。如做探究“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实验,稍作提示,学生就把三个实验都做完了。另外给优秀生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优秀生几乎每节课都能做自选实验,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很快,在预习基础上,让他们先设计实验方案并且相互补充合理后,全班学生再做实验。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根据不同班级、不同探究实验的实际情况,找到相互合作的最佳方式,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平衡点,才能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各自理想的发展状态。

3.复习课的全方位改版

复习课一般是教师串讲知识点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形式单一,气氛沉闷。学生不感兴趣,有时还有逆反心理。我尝试将复习课还给学生。让学生四人一组,优秀生帮助困难生,每人用问答题的形式把基础知识总结出来,作为作业上交。课上教师表扬总结知识认真、归纳合理的学生。同时师生共同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并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一个代表轮流当主持人。每个学生可以到讲台当小老师提一个有关本章基础知识的问题,请另一组同学回答,主持人评判对错,回答正确的同学同时获得到讲台提问、当小老师的权利。

总之,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自己成长的快乐,真正达到新课改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交流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