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微
以家庭为中心的延伸护理方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及照护者躯体症状的影响
张 微
目的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延伸护理方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预后及对照护者躯体症状的影响。 方法 选取精神科2012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延伸护理方案。2组照护者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3个月末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测评。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结果 研究组照护者干预后的SCL-90各维度评分、BPRS及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延伸护理方案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预后及照护者躯体症状。
延伸护理;精神分裂症;预后;照护者;躯体症状
精神分裂症诊疗及康复过程漫长,需要整个家庭提供良好的支持以促进住院医疗护理的院外延伸[1]。由于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家庭照护者常将患者视作独立于家庭之外的个体,使患者难以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健康宣教及回归家庭后的一系列变化,影响病情预后[2],这也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的主要原因[3]。院外延伸护理将整个家庭视为一个整体化的护理单位,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策略,有效转变照护者的角色功能,使其成为患者在康复进程中的参与者,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照护,满足患者的护理诉求及家属舒适度[4]。院外延伸护理充分展现了对患者及家属的尊重感,极具灵活性及信息共享性,最终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患者的社交水平及照护者的技能[5]。本研究旨在引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并与传统护理措施进行对比。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2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8.5±4.9)岁。所有患者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精神病学》教材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患者无心、肝、肾等重要躯体脏器疾患;有至少1名家庭照护者,且了解患者病情及家庭情况,及时为医务人员提供实时信息;能了解相关量表及问卷内容;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9.1±5.0)岁;病程3~5年;平均用药剂量(318.2±14.1)mg;照护者小学12例,中学13例,大学18例。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7.9±4.7)岁;病程3~6年,平均用药剂量(317.5±13.9)mg;照护者小学14例,中学12例,大学17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用药剂量及照护者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维持治疗,并予以常规的心理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策略,即患者出院后,每隔3周展开家庭随访,每次随访时间控制在30 min,针对患者及照护者所提出的护理诉求即时进行针对性讲解和培训。持续时间共计3个月。具体方法如下。
1.2.1 组建医疗照护小组
由护理部牵头组织协调工作,成立医疗照护小组,组员为3名护士及2名主管护师。由1名主任医师召开培训会议,培训内容主要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目的及其在康复过程中的价值。培训时长共计6 h。所有成员培训合格后进入干预流程。
1.2.2 一般资料评估
全面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病况、工作和生活状态、照护者职业、个性特征、常见生活类型、家庭情感状态及家庭功能,了解患者、照护者与医务人员的交流诉求,评估照护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1.2.3 与患者构建信任及支持关系
每次家庭随访过程中,认真听取家庭照护者关于患者病情的报告,及时解答其心理困惑。及时消除家庭照护者与患者之间的矛盾,鼓励照护者顺应环境,提高环境应对能力。鼓励照顾者情感倾诉,缓和照顾者心境。了解患者的经济状况,选用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积极调动患者整个家庭的正面情绪,给予照护者更多的情感支持及物质鼓励,允许照护者能以自己习惯的处世态度应对某些突发性改变,从而保持整个家庭内部间融洽的合作氛围,使每一位家庭成员均能履行自己的角色功能,不间断地给予照护者鼓励。护理人员需扮演好沟通者及协调者的角色。
1.2.4 建立自我健康管理及教育训练处方
在知悉患者当前的自我管理行为状况以及了解照护者及患者的健康、情感诉求后,结合患者回归社会功能后可能面临的诸多难题,拟定一套健康管理及教育训练处方。健康管理处方包括精神分裂症知识、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作用及毒副作用、中断用药的危险性、定期诊疗的必要性。指导照护者辨别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病情复发的先兆症状,引导照护者面对应激状态时调节自我心理状况。教育训练处方主要包括照护者如何合理安排患者工作、劳动、体育锻炼及饮食,如何表述自己的情感、对外寻求帮助、缓解与患者的矛盾,如何合理料理家庭事务、管理钱财及物品,帮助患者开展社交礼仪训练等。
1.3 评价方法
2组照护者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3个月末接受测评。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包含90个条目,共计9个维度,评分标准采取5级评分法(1~5分),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差。②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其中前者采取8级评分法(0~7分),得分越高,表明其精神症状越明显;后者共包含10个条目,采取7级评分法(1~7分),得分越高,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③服药依从性测评。共划分为3级。完全依从:患者在自发状态下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部分依从:患者在旁人督导下能按时、按量服药。不依从:患者拒绝用药。
1.4 统计学方法
2.1 2组照护者干预前后SCL-90评分比较
2组照护者在干预前的SCL-90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照护者在干预后的SCL-90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见表1。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BPRS和SDSS评分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的BPRS及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BPRS及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见表2。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干预后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见表3。
3.1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改善照护者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各维度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以家庭为中心的延伸护理有助于提高照护者的心理素质。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方案有利于帮助照护者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改变其对患者的心态及对精神疾病的认知,通过自主践行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有关研究[6]结果一致。另外,伴随着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好转,减轻了照护者的精神压力和家庭的经济负担。随着照护者心理得到疏缓,获得较佳的心态应对患者的情感表诉,协调整个家庭氛围,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7]。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控制有效,将会改变整个家庭对患者的认知偏差,有效提高家属及照护者对患者的包容度[8]。有研究[9]表明,家属心理负荷过重和认知偏差,会增加患者病情复发危险。而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方法能有效提高家庭照护者对精神病方面内容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患者心态平稳,降低患者疾病复发风险。
表1 2组照护者干预前后SCL-90评分比较 (分,±s)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BPRS和SDSS评分比较 (分,±s)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3.2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长期与巩固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治愈前提[10]。患者用药依从性决定着疾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方法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稳定和治愈。
2组患者BPRS及SDSS评分显示,研究组干预前后的精神症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社会功能水平相较于干预前有改善;对照组干预后的精神症状趋于恶化,社会功能相较于干预前有改善,但研究组社会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反映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延续患者住院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究其原因:一方面,服药依从性改善有助于精神分裂症病情的改善[11];另一方面,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法,充分调动了每位家属参与干预的积极性,定期讲授有关精神卫生内容,实施规律化自我管理训练及心理引导,为照护者及患者提供了多视角的专业知识,促进了整个家庭成员间彼此理解、支持及信任,最终强化为他们应对疾病时的正性态度,缓解心理应激状况。家庭和谐氛围为患者的病情康复提供了较佳的适应环境,有助于培养患者自信、自爱及自尊,有助于其社会功能的早日回归[12]。此外,家庭支持可帮助患者早日与社会接触,降低患者与社会人员接触时产生的情感退缩。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社会交往水平,患者的生活质量亦随之得到改善[13]。
3.3 照护者心理素质对患者病情预后的影响
照护者除监护患者行为,还需应付患者各类突发状况,长期的精神紧张影响照护者心理健康水平。照护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患者情感表达及家庭功能的康复[14]。有研究[15]指出,照护者的心理素养与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存在一定关联性。本研究中,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法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上升,说明照护者的身心状态明显改善,进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和家庭环境,提高了患者的社会归属感及家属的情感表诉。在患者院外康复过程中,照护者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变化,改善照护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利于改善患者病情预后。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照护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1] 张崇,冀庆丽,王晓春.奥瑞姆自护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及幸福感与自尊的影响.医学临床研究,2012,29(5):974-975.
[2] 王爱文.整体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619.
[3] 陆根法.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26-927.
[4] 李艳莲,李占花,忻丽云,等.特定认知行为技术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效果.河北医学,2015,21(6):1018-1020.
[5] 张睿,苏士云.运用临床路径对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精神医学杂志,2012,25(5):376-377.
[6] 马辛,蔡焯基,郑毅,等.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规范化综合治疗临床路径的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3):165-168.
[7] 王彩虹,杨永杰,乔霞,等.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84-886.
[8] 马达休,肖潇,周琳钧.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重庆医学,2012,41(21):2229-2230.
[9] 刘淑英,梁丽萍.陪伴式情感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矫治的效果观察.护士进修杂志,2015,30(4):366-367.
[10] 詹进美,刘立智,夏华.优质护理相关Meta分析文献循证结果应用于临床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18-19.
[11] 李花纹,苏新法.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215-2216.
[12] 李艳明,董营.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护理观察.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405-1406.
[13] 何秀英,陈剑英,吴风云,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9):49-52.
[14] 程艳,周云聪,韩旺萍,等.出院计划模式在精神分裂症病人连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护理研究,2015,29(4):1470-1472.
[15] 陈美,蔡玉琴,孙素兰,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无陪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5):15-16.
The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extended care regimen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physical symptoms of caregivers
ZHANGWei.
GuilinSocialWelfareHospital,Guilin541012,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extended care regimen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physical symptoms of caregivers. Methods Eighty-six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2 to March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research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each of 43 cases. 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was additionally provided with the family-centered extended nursing.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quantity scale (BPRS) and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ale (SDSS), and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all dimensions of SCL-90, BPRS and SDSS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form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family-centered extended nursing can help to relieve the condition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improve their prognosis and somatic symptoms of their caregivers.
Extended nursing; Schizophrenia; Prognosis; Caregivers; Somatic symptoms
541012 广西桂林,广西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
·临床护理·
精神心理卫生
10.3969/j.issn.1674-3768.2016.01.018
201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