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职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

2016-02-15 19:25孟旭
职教通讯 2016年17期
关键词:网络管理网络时代文化建设

孟旭



网络时代高职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

孟旭

摘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不可避免地给高职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研究新形势、找出新对策,通过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增强网络互动交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等途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高职德育工作的水平与影响力。

关键词:高职;德育工作;文化建设;网络管理;网络时代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容量之巨大、内容之丰富、传播之便捷,令网络媒体成为继书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根据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上网比例达到99%以上,网络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高职院校在图书资源、文化氛围等方面与普通高校仍存在差距的原因,使得网络查阅成为学生娱乐、求知、解惑的重要路径。虽然,便利的网络丰富了德育教育的资源和途径,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也给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工作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网络世界,学会正确选择所需信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网络对高职学生德育的冲击

具有功能多样性、内容丰富性、更新时效性等优势于一体的网络,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积极作用,同时,也有需要警惕的方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少消极内容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阻力是不容忽视的,各类不良信息对于鉴别能力不足、思想观念仍在形成中的大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难以操控的网络信息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造成冲击

网络信息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不同,目前,仍缺少一定规范,其中的信息资源是很难掌控的。由于选取网络信息的视角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会随之改变,在可控制网络信息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形成了网络资源泥沙俱下的局面。当然,网络也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使整个地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正因为信息渠道的相对畅通,让西方社会生活风格、经济方式、政治理念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一些西方社会思想缓慢渗透到广阔便捷的网络世界,悄然侵蚀着尚未形成成熟人生关、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给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

网络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的不利影响。网络传播信息所需的平台低,且缺乏严谨性与规范性,只需满足可上网条件,任何人皆可快速地发布和搜索一切想要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媒介更是轻而易举地将不良内容隐藏于网络中,给喜爱遨游于网络世界里的大学生带来无法忽视的负面精神影响。因此,这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既要高度重视,也要积极面对网络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开展所带来的碰撞。

(二)网络信息的多元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冲击

广阔的世界因网络而紧密连接,任何消息通过网络几乎可以瞬间传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网络中出现了各类文化和观念的激烈碰撞与融合。西方有一部分别有用心的成员,依靠网络大肆宣扬所谓的人权,对我们国家进行政治上渗透和文化方面的侵略,给思想与文化领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另外,由于我国的网络发展起步较晚,在监控网络信息方面还不够完善,使得一些不良信息通过学生群体扩散,严重时也会产生难以预计的后果。让人更为担心的是,摧毁了学生原来所接受的道德准则和长期积累的道德观念,导致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混乱与错位,给仍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造成一定负面的思想冲击。

(三)被污染的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造成冲击

网络上充斥着不少糟粕,不良网站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在网上浏览信息时,常会无意中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在网络非学术性信息中,有相当比例的色情、暴力等内容,通过网络的低传播成本和隐蔽的传播方式对青少年进行身心残害。这使得自制力较弱且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中的青年大学生,无法分辨海量信息中的不良内容,一旦进入这些网站,后果是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网络游戏、网络交友互动平台层出不穷,这些另类的“网络虚拟世界”极力迎合大学生的游戏心理,通过对虚拟世界的营造,并赋予游戏参与者一定的“权利与好处”,将已被勾起好奇心的大学生进行逐步“引导”,最终让一些缺乏控制力的大学生深陷其中,甚至是无法分辨现实与虚拟,导致恋网成瘾,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课业学习和生活,个别的学生竟然因此而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网络综合征”的冲击

信息交流通过网络十分便利,新事物在网络空间中比比皆是,且持续增长,这对于追求时髦与新事物年轻群体的吸引力是不容小觑的,很容易导致迷恋网络的年轻人患上“网络上瘾症”。上网时间过长会使人长时间的保持兴奋状态,这对身体是极其不利的,更有甚者会由此而猝死。

电脑网络便于思想沟通,可以使人们更容易在网上找到志趣相同的人进行交流,但网络空间是一种虚幻的存在,身处其中的人物交流也只是虚拟的,如果大学生长期习惯于这种脱离于现实的环境,那么,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生活的方式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以致产生各种消极的情绪。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与网络世界有很大的不同,缺乏道德等约束力也使得虚拟的交流很难产生真实可信的结果。一旦沉迷于网络,大学生会逃避现实而不愿参与各类集体活动,他们在网络世界里注重“互动”,而在现实世界中却不愿意与别人进行交流与合作,产生人际关系的困难、逃避和恐惧,形成孤独寡合的人格障碍。同时,由于网络交流的隐匿性这一特点,使一些感情、道德诈骗在内的网络诈骗成为可能,而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就将成为其诈骗、侵害的主要对象,这也是当今青少年产生“情感虚无主义”观念的一个原因。对科技的盲目崇拜会支配个人生活,从而使个人生活迷失方向[1],因此,面对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要有选择的依赖,绝不能被隐于科技创新中的糟粕伤害自身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逐渐渗透到大学生们的生活之中,在不经意间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网络环境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观念的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会去占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2]正因为如此,能否合理充分的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关系到把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领入网络文化阵地的成败。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现在,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学校要本着为我所用、主动出击的意识,建立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德育专业网站[3],也就是“红色网站”,坚持弘扬主旋律,牢牢把握网上的主动权。网页的设计不宜过于繁琐,应该简单易用。设置专门的渠道负责反馈学生浏览后提出的问题,论坛是大学生们使用较多,很受欢迎的一类网络平台,校园的网络功能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年轻一代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及时反馈给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要积极耐心的回答,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教育平台的作用,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及时关注、更新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站点建设要集趣味性、服务性、文化性、思想性于一体,还要在网络上积极开展政治教育活动,但方式应该轻松活泼,让学生乐于接受,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的形势。

(二)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需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从网络上获取国内外丰富的资料来提升德育教师教学手段,高职德育工作网络化可提高德育信息的传播率和利用率。通过网络课程、网络讲堂等一系列有效的传播方式,可使相关专家的讲座、各类德育的课堂直接受众于全社会大学生,而不同于传统类教学方式的网络教学,更富于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等优点,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使其更易接受。高校思想德育工作还可以利用传统思育内容结合新形式,如通过网络并有效联合广播、报刊等媒介实现互补与结合,提高大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兴趣,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促使教育者与受教者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超越传统德育教育模式中的单向性与难以及时反馈的局限,提高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效率。

(三)利用网络“虚拟化”特点,增强互动交流

当今时期的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这个时期的学生对生活的观念、态度等方面都有着新的看法,他们习惯于使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和交流,当面对各类问题需要倾诉时,比起当面交流,他们更多会通过网络平台(微博、微信、空间等)等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且往往会更加直白。教育工作者应该熟练利用各类网络平台,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充分利用虚拟的自由空间中和学生探讨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网络融入学生群体,相互尊重,真诚地去关怀他们,在网络与现实中均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导他们的行为规范。现代互联网具有高效便捷、信息覆盖面广、开放性强等优点,若能对其合理使用并建立德育平台,营造更加多样化的德育氛围,对学生的教育会更加全面、更具优势。

(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凡事有利必有弊,教师需要辩证地看待网络对学生的影响,由于学生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信息的甄别和处理能力仍很有限。因此,学校应结合网络特点,引导大学生培养网络公德意识,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而应将其视为与现实法规等同而严格律己;教育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同样需要具备良好的责任与品质,适度且健康地畅游网络;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完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待网络上隐藏的不良信息做到不看、不听、不传播;用文明的语言、规范的言行,严格遵守网络秩序。

随着国际互联网在我国大规模地发展,大量信息涌进了校园,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上的缤纷世界,学会对信息的甄别与选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建立网上德育阵地,加强网络管理,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利用好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可以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现代化手段,拓展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教师要在德育工作中合理运用新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扩大影响力,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将会使德育工作有实效地嵌入互联网中,起到趋利祛弊,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铁芳.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上海教育科研,1997(7):9-13.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1999-9-29].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 71380/71382/71481/4854367.html.

[3]刘慧.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责任编辑李漪]

基金项目:2014年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人才启动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困境与对策”(项目编号:YK14-07-01)

作者简介:孟旭,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7-0078-03

猜你喜欢
网络管理网络时代文化建设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数控机床DNC网络管理平台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基于OpenStack虚拟化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管理初探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流量分析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